拉達克印軍很尷尬,打開手機:接收到的都是中國移動信號

2020-12-22 騰訊網

近期拉達克印度一側,印軍和拉達克「議員」表示,印度這一側什麼都沒有,村莊都不通電,也沒有手機基站信號。更加沒有工作機會,房子還都是老舊的土石房屋。

印度邊境地區的村莊不僅需要從河裡打水,一旦大雪阻斷道路,村莊與城市之間的聯繫就會被中斷,中斷聯繫的時間一般會持續幾個月之久。而且到目前為止,這座印度邊境村莊還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就好像生活在石器時代,沒有電,沒有自來水,也不通網絡。

拉達克「議員」通過高倍望遠鏡可以看到我們這邊的村莊,也就是典角村。發現我們這邊的居民都已經住上了雙層別墅,而且24小時都通電。同時,還有5G信號。印度這一邊打開手機接收到的都是「中國歡迎你」,手機顯示的都是北京時間。

新德裡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教授斯裡坎特·康達帕裡說:印度邊境城鎮非常落後,沒有電話,沒有電力系統,也沒有像樣的道路。而對面卻高速發展,這對於印度邊民非常有吸引力。由於印度這一邊沒有發展,沒有工作機會,因此邊民們都很想去另外一邊找工作。

拉達克「議員」希望莫迪可以為邊境的小微企業,牧民,搬運工和村莊提供更多的現代化設施。比如學校,道路,通訊系統和電力系統,以及道路。

在拉達克地區印度河支流Senge Zangbu河岸上的村莊沒有自來水,沒有電,最近的醫生也在160公裡以外。缺乏標準道路,土路上塵土飛揚。拉克達居民Urgain Chodon表示,那邊有良好的建築和柏油路,他們還有24小時供電。而印度這邊只能住在土建房子裡,印度政府5年前安裝了太陽能供電系統。

但是每天只能維持幾個小時的基本照明,不能使其他電器。同時,現在電池變得越來越弱,特別是在冬季多雲天氣,這些電池變得毫無作用。最近,印度雖然給很多村莊提供了柴油發電機,但即使是這樣,每晚也只能供電3個小時。當地村民非常渴望工作,乾淨的水和受到教育。

電信服務也很差,只有在列城印軍軍營附近才有信號。因為在印軍基地裡有網絡塔。大多數村莊都沒有通訊系統和網絡系統。而且基礎建設很差,從列城出來以後的道路,大多都是塵土和碎石頭。

而且一旦大雪封山就會至少有6個月與世隔絕。而今年印軍又佔用了大量的機場位置和道路,進行後勤補給和武器裝備運輸。而且,印軍軍隊還拖欠著當地搬運工和騾馬運輸隊幾個月的工資。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想要正常巡邏作戰都不容易」,印媒哀嘆「拉達克」印軍過冬艱難
    但隨著冬季的來臨,印軍部隊正面臨著惡劣自然環境帶來的空前挑戰。《印度快報》網站29日詳細描述了位於所謂「拉達克」地區的印軍,當前是如何艱難地維繫生存、巡邏、作戰等基本任務。 自然環境對印軍尤為不利 「歷史上,拿破崙入侵俄羅斯、希特勒入侵蘇聯時,都被當地的寒冷天氣打敗。
  • 拉達克暴雪現場,印軍後勤車隊堵車寸步難行:9萬印軍要餓肚子了
    近期拉達克地區連續降雪,拉達克通往克什米爾的NH-1戰略公路已經無法通行。印度工兵的推土機每天都在公路上鏟雪,但是,運輸車還是堵車堵成長龍,一天也動彈不了幾步。特別困難的是左吉拉山口,這裡非常陡峭,幾乎都是45度以上陡峭山崖。
  • 拉達克形勢危急,印軍卻被扯後腿,印度全國兵工廠要無限期罷工
    從印度媒體近期的報導來看,印軍和國內媒體在拉達克問題上態度越來越「冷靜」,拉達克地區印軍的冬季補給和生存問題,已經成為他們作為關注的焦點。現在,5萬多印度軍隊在拉達克東部的任務關係終於得到理順了,就是先要保證能夠在未來6~7個月冬季極寒環境生存,然後再考慮如何去贏得所謂「軍事對峙的勝利」。印軍在拉達克東部地區部署了大約5萬裝甲力量和山地作戰部隊,還有大約3.5萬準軍事部隊。印度軍方曾多次宣稱,這些被部署到該地區的印度部隊,不但能夠適應極寒的氣候條件,同時還具備在極寒和山地環境中作戰的實力。
  • 拉達克深冬將至,印軍缺衣少食咬牙硬撐,我們煮餃子下火鍋奉陪
    中方將撤退到指狀-8以東的陣地,而印度士兵將向西撤退到指狀-2和指狀-3之間的丹辛格塔帕哨所。整個「脫離接觸」行動將分階段進行,每一階段雙方都有三分之一的前線部隊撤離。與此同時,兩軍還計劃將坦克和其他重型武器從目前位於楚舒爾地區盤公措-凱拉什山脈南岸的前沿位置撤回到「縱深區域」,以防止事態出現任何無意中的垂直升級。
  • 暴雪肆虐拉達克峽谷,印軍拉起鐵絲網封鎖道路,村民怒罵忘恩負義
    據俄塔斯社12月19日報導,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拉達克地區的印軍在關鍵地區拉起鐵絲網,封鎖道路,禁止村民進入冬季牧場。當地村民怒罵印軍忘恩負義,夏季他們為印軍免費運送各種物資,結果現在得到這樣的「回報」。
  • 拉達克一幕震撼!牧民住進別墅24小時供電,印度議員質問還怎麼打
    據俄塔斯社12月21日報導,近日拉達克的議員到前線遙望鄰國的典角村。他們看到了很震撼的一幕,當地的牧民住在別墅中,並且24小時有電。拉達克的議員表示,他們向莫迪申請同樣的設施。議員們表示新德裡對於邊境的小微企業、民眾和軍隊都缺乏必要的保障。
  • 印軍從拉達克東部班公湖撤軍,士兵及坦克等重武器,開始撤離!
    印軍從拉達克東部班公湖撤軍,士兵及坦克等重武器開始撤離!印度時報透露,印度已經開始從拉達克東部班公湖撤軍,重點是丘舒爾地區。不論印度是因為什麼原因撤軍,這對於緩和當地的局勢而言都是好消息。印度出於轉移內部矛盾的需要,故意在邊境地區製造矛盾與衝突,甚至在邊境地區囤積了20多萬大軍。
  • 拉達克的阿喀琉斯之踵:印軍高價求購炮彈一周內交貨
    印軍的後勤保障問題的確是困擾其戰爭能力的阿喀琉斯之踵。拉達克危機再次凸顯印軍阿喀琉斯之踵。雖然連日來大舉向拉達克方向增兵,通往列城的道路已經被印軍接管。所有的邊境通道都在為印度陸軍運輸武器裝備和士兵服務。但是,印度軍方最大的擔憂是,一旦發生軍事衝突,拉達克的印度軍隊彈藥僅能維持一周多一點的時間。這不是開印軍的玩笑,是有先例的,1999年印巴卡吉爾衝突中,印軍只用了四天時間就把全部彈藥打光了。
  • 印軍對拉達克態度發生180度大轉變
    新德裡態度反覆無常,印軍態度180度大轉變 6月18日,莫迪在電視臺公開喊話:「我向全國人民保證,我們的陣亡士兵絕不會白白犧牲」;19日,印度國防長辛格與國防參謀長在軍隊會議決定,提高印度三軍警戒水平,授予拉達克地區一線部隊決斷權;19日,印度外交發言人喊話:「中方試圖單方面改變該地區(中印拉達克地區)現狀導致暴力衝突。」
  • 印軍蘇30在拉達克上空盤旋,班公湖駐紮兵力只增不減
    從6.15到現在,印度媒體以及受其影響的國際媒體消息紛紛擾擾、真真假假。到現在再看,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加勒萬河谷衝突會就此結束嗎?我個人認為,印度媒體現在口徑一致地渲染印軍在拉達克加勒萬河谷取得像1962年一樣的歷史性勝利,實際上是在給國內輿論和民族主義情緒降溫,而且還在以「一場虛假的勝利」為莫迪政府和印度軍隊加分。
  • 印媒:效仿中國抗戰經驗 印軍在中印邊境用上「地道戰」
    印度媒體稱,印度軍隊通過效仿中國的戰爭經驗,在印度所謂的「拉達克地區」部署了地道工事。報導稱,中國曾在抗日戰爭中成功使用地道來對付日軍,越共也曾在遊擊戰中使用相同的戰術來對付美國人,在上世紀50年代的韓戰中也出現過同樣的戰術。根據印度軍隊高級指揮官的說法,印軍在地道中設置了大直徑的鋼筋混凝土管道,以保護部隊免遭襲擊。
  • 拉達克地區大雪封山!列城醫院凍死者激增,印軍開始從班公湖撤離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5日的報導稱,拉達克地區從14日開始大雪封山,印度氣象部門已經預測此後兩天該地區將會有惡劣天氣來襲。目前,斯利那加至列城的NH-1戰略公路已經因為降雪而關閉,何時能夠重新開啟還是一個未知數。
  • 拉達克懸崖出現8個漢字,2公裡外印軍集結重兵,莫迪下令火速撤離
    例如,位於加勒萬河谷一帶的拉達克山區懸崖上,赫然刻著八個大字:「大好河山,寸土不讓!」而在2公裡外的什約克和加勒萬交匯處,便是印度軍隊的重兵集結區域。有意思的是,類似的一幕在今年6月也曾出現。據報導,今年4月以來,印度邊防部隊單方面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持續抵邊修建道路、橋梁等設施。中方多次就此提出交涉和抗議,但印方反而變本加厲越線滋事。
  • 印度海軍突擊隊到拉達克「鍍金」,印媒:很容易被凍死在班公湖裡
    拉達克地區已經進入最冷的季節。通常情況下,拉達克地區在11月底以後,氣溫將低至零下30~40度,每年的降雪量一般都會超過12米。應該說,拉達克的冬天還像往年一樣,但是拉達克地區印度軍隊的處境卻發生了巨大變化。
  • 拉達克上演駭人一幕,印軍敢死隊扛炸藥包衝上山頂,成功炸毀碉堡
    據外媒報導稱,近日印軍在拉達克展開大規模軍演。出動了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米格-29戰機以及蘇-30戰機等等。在應對一些突發事件上,印度似乎表現出毫不示弱的態度。在海拔超過4500米的山地進行了一場攻堅拔點演練,然而這場武力展示引發了外界的廣泛質疑。
  • 印軍10個巡邏點被解放軍封鎖,只做不說是中國傳統,前線真實情況已...
    印度軍方在拉達克地區共有65個巡邏點,目前已失去了10個,而且從形勢來看,以後也基本上無法再重新返回了。 讓印度人更沮喪的是,中印雙方正在商議撤軍事宜,劃出的緩衝區等於剝奪了印軍對不少地區的控制權,兩項相加起來,印度即便在拉達克地區陳兵20萬,也幾乎沒有獲得任何實際優勢。
  • 印軍的最大短板:無人機力量被中國碾壓!關鍵時刻美國人送來2架
    如今的喜馬拉雅山脈,早已經被冰雪所覆蓋,而位於西部的拉達克前線,我們和印度的軍隊仍然在對峙之中,雖然寒冷極端天氣能夠為衝突"降溫",但是雙方都沒有放鬆警惕,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更加薄弱的印軍,更是趁此時期加緊備戰。
  • 手機在200米外能接收到無線信號嗎?怎麼做才能接收到?
    作為一個曾經的無線網絡優化工程師,我來答一下你的問題:對於任何一個無線終端來說,信號的好壞不單單是終端本身接收的信號,還有對端設備接收的信號。因為手機通訊是雙向的,而比如廣播電臺的信號就是單向的,單向的就意味著只要提供接收機(收音機)的性能,就能很大的改善信號質量。而手機通訊不一樣,除了接收的性能要高,還要手機的發射指標要好,這樣才能提高通訊的質量。理論說完了,那就說說具體分析。
  • 印軍拿14年前庫存睡袋,給拉達克地區數千士兵保暖,做法很大膽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印軍拿14年前庫存睡袋,給拉達克地區數千士兵保暖,做法很大膽隨著時間的推移,北半球多地迎來了第一場初雪。據印度媒體報導稱,印度在拉達克地區部署了數千名士兵值守,為保障軍人的生活物資需求,印度軍方不得不把「珍藏」了14年的庫存睡袋分發給前線士兵禦寒保暖。從印度媒體的報導來看,印度軍方的這批睡袋,大概是2006年從義大利採購的,當時一共採購了約35580個睡袋。
  • 手機信號突然從4G變成「E」,這是啥意思?中國移動的解釋來了
    手機信號突然從4G變成「E」,這是啥意思?中國移動的解釋來了!隨著網絡資訊時代的發展,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已經離不開網絡了,微信、支付寶付款要網絡,淘寶網購、美團外賣要網絡,我們追劇、刷抖音也同樣需要網絡,但很多的手機用戶,最近一段時間都發現,網絡有時候會突然變得卡頓,即便是連接了數據流量,也同樣如此,有時候還需要重啟手機,才能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