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達克暴雪現場,印軍後勤車隊堵車寸步難行:9萬印軍要餓肚子了

2020-12-26 騰訊網

近期拉達克地區連續降雪,拉達克通往克什米爾的NH-1戰略公路已經無法通行。印度工兵的推土機每天都在公路上鏟雪,但是,運輸車還是堵車堵成長龍,一天也動彈不了幾步。特別困難的是左吉拉山口,這裡非常陡峭,幾乎都是45度以上陡峭山崖。

基本上在11月這裡就要大雪封山了,但是因為今年印度軍隊投入大量部隊鏟雪,因此到現在還可以通車。但是因為在12月8日下了一場大暴雪。印度投入大量工兵鏟雪,也無法開通道路。一直到最近才打通部分道路。很多運輸車輛已經等待2個星期無法前進。這下子印度在拉達克的9萬軍隊急需的燃料,被服和糧食運輸不進去,可就要餓肚子了。

但是到12月月底,左吉拉山口將徹底無法通行。因為這裡最厚的時候,積雪可以達到12-16米厚度。一味的鏟雪,可能會導致在山坡上的積雪鬆動,引發大雪崩。因此,只能到2021年4月以後,天氣好一些以後,再進行除雪工作。到5月基本可以重新恢復通車。

為了解決左吉拉山口問題,在今年10月15日下午,印度公路運輸部長加德加裡在海拔約3530米的佐吉拉山口主持了佐吉拉隧道的開工典禮暨首次爆破作業。印度希望打通一條14公裡隧道,在2028年完成通車。同時這條隧道,還安裝各種高級設備,比如,通風系統、應急照明、應急供電、消防設施、交通記錄設備和重型車輛檢測等系統一應俱全,是現代化程度非常高的高原隧道。

但是其實印度左吉拉山隧道項目已經立項16年了,什麼時候修好真是沒譜的事情。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一旦印度修建好左吉拉山口隧道。那麼,在拉達克印軍實力將會得到極大提高。汽車就可以高速向列城運輸大量物資,而且也不會再有半年的大雪封山。

印軍的後勤,補給和食宿條件都將得到極大的提高。因此在左吉拉山口隧道還沒有建成的這10年期間,是一個非常寶貴的時間窗口。

只要左吉拉山口隧道無法修好,印度軍隊永遠都在拉達克山區面臨物資困難。至於有人說拉達克印軍天天睡席夢思,那只不過是列城附近。到德普桑平地,什約克河印軍營地都是帳篷,居住條件非常惡劣。印媒此前稱,列城地區進入12月和1月,溫度會進一步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至零下40攝氏度。伴隨而來的還有高寒山地的大風,意味著僅靠帳篷無法禦寒。

在這種條件下,據印度「防務新聞」網站報導,印度還想再增兵1萬。因此有印度分析人士表示,這將進一步增加印軍在前沿的非戰鬥減員。現在每天,印軍都有大量人員因為寒冷引發疾病,被迫後送到野戰醫院。

相關焦點

  • 拉達克形勢危急,印軍卻被扯後腿,印度全國兵工廠要無限期罷工
    從印度媒體近期的報導來看,印軍和國內媒體在拉達克問題上態度越來越「冷靜」,拉達克地區印軍的冬季補給和生存問題,已經成為他們作為關注的焦點。現在,5萬多印度軍隊在拉達克東部的任務關係終於得到理順了,就是先要保證能夠在未來6~7個月冬季極寒環境生存,然後再考慮如何去贏得所謂「軍事對峙的勝利」。印軍在拉達克東部地區部署了大約5萬裝甲力量和山地作戰部隊,還有大約3.5萬準軍事部隊。印度軍方曾多次宣稱,這些被部署到該地區的印度部隊,不但能夠適應極寒的氣候條件,同時還具備在極寒和山地環境中作戰的實力。
  • 暴雪肆虐拉達克峽谷,印軍拉起鐵絲網封鎖道路,村民怒罵忘恩負義
    據俄塔斯社12月19日報導,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拉達克地區的印軍在關鍵地區拉起鐵絲網,封鎖道路,禁止村民進入冬季牧場。當地村民怒罵印軍忘恩負義,夏季他們為印軍免費運送各種物資,結果現在得到這樣的「回報」。
  • 「想要正常巡邏作戰都不容易」,印媒哀嘆「拉達克」印軍過冬艱難
    報導描述稱,更糟糕的是,「拉達克」可不是俄羅斯平原,這裡的山峰高達1.8萬英尺(約合5486米),印軍在當地部署超過10萬大軍,「這在軍事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曾任印度陸軍14軍軍長帕努中將表示,在冬季的邊境對峙中,印度受自然條件影響,先天處於不利態勢。「與印度一側相比,中方的地形就像屋頂一樣平坦,山脈相距較遠,山谷更加寬闊。
  • 零下50度印軍凍成「冰雕」,躺16米積雪上入睡,對手卻在唱軍歌?
    前線突降暴雪,印軍人心惶惶根據《印度時報》近日消息,前線的印度駐軍遭受到了10年來罕見的暴雪襲擊,拉達克河谷地區的積雪達到了2米的深度,而左吉拉山口的積雪甚至達到了16米的深度。雖然此前印度軍方聲稱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但是一場暴雪顯然已經讓前線印軍人心惶惶。
  • 拉達克深冬將至,印軍缺衣少食咬牙硬撐,我們煮餃子下火鍋奉陪
    報導稱,從拉達克東部班公湖-楚舒爾地區的「摩擦點」撤出軍隊、坦克、榴彈炮和裝甲車,這是朝著化解高海拔地區長達7個月的緊張軍事對抗邁出的一大步。報導引述印度軍方消息人士11日的表態稱,作為11月6日舉行的第八輪陸軍指揮官級會談的後續行動,兩軍目前正在就這一擬議中的脫離接觸計劃的確切模式和順序,以及聯合核查程序進行討論和最後敲定。印媒稱,撤退行動將首先從班公湖方向開始。
  • 零下50度10萬印軍又被暴雪圍困!對方卻上網吃火鍋,簡直沒活路
    畢竟印度的帳篷頻繁被曝出來很多已經被拉達克地區的大雪「壓折」,而且士兵睡在那些簡易的帳篷裡每天聽到最多的就是呼呼呼的風聲。印度購買的二手貨軍用物資已經彈盡糧絕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士兵都在盼著撤軍,因為說實話印度之前購買的二手貨軍用物資基本已經彈盡糧絕了。
  • 印軍訂購雙層毛氈,加鋼管帳篷:大批威士忌卻不翼而飛
    印度Swarajya Ma網站日稱,印度軍隊正在將大批預製房屋,在南極北極使用的極地帳篷運輸到列城前沿印軍,在列城前沿有3萬多印軍,極地帳篷配備,鋁合金地釘及尼龍防風繩,大風天氣也可使用,配頂部防雨布,防止頂部積水。雙層結構,外帳帶有貼地雪裙邊可以阻擋風。一般可以住1個步兵排的大型帳篷重量可以達到255公斤以上。
  • 拉達克印軍很尷尬,打開手機:接收到的都是中國移動信號
    近期拉達克印度一側,印軍和拉達克「議員」表示,印度這一側什麼都沒有,村莊都不通電,也沒有手機基站信號。更加沒有工作機會,房子還都是老舊的土石房屋。印度邊境地區的村莊不僅需要從河裡打水,一旦大雪阻斷道路,村莊與城市之間的聯繫就會被中斷,中斷聯繫的時間一般會持續幾個月之久。
  • 拉達克地區大雪封山!列城醫院凍死者激增,印軍開始從班公湖撤離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5日的報導稱,拉達克地區從14日開始大雪封山,印度氣象部門已經預測此後兩天該地區將會有惡劣天氣來襲。目前,斯利那加至列城的NH-1戰略公路已經因為降雪而關閉,何時能夠重新開啟還是一個未知數。
  • 印軍唯一退路被切斷,數萬士兵心如死灰
    ,即便印軍第一時間出動工兵清理道路,但前進速度依舊十分緩慢,另外,印軍需小心清理,稍有不慎或將引發雪崩。 更讓數萬士兵心如死灰的是,拉達克地區又接連發生了兩起地震,而且都在5級以上,因為此次地震的中心在高原地區,引發山體滑坡,而這也給印軍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一些駐紮的營房被摧毀,更為嚴重的是印度唯一的退路被切斷
  • 拉達克的阿喀琉斯之踵:印軍高價求購炮彈一周內交貨
    印軍的後勤保障問題的確是困擾其戰爭能力的阿喀琉斯之踵。拉達克危機再次凸顯印軍阿喀琉斯之踵。雖然連日來大舉向拉達克方向增兵,通往列城的道路已經被印軍接管。所有的邊境通道都在為印度陸軍運輸武器裝備和士兵服務。但是,印度軍方最大的擔憂是,一旦發生軍事衝突,拉達克的印度軍隊彈藥僅能維持一周多一點的時間。這不是開印軍的玩笑,是有先例的,1999年印巴卡吉爾衝突中,印軍只用了四天時間就把全部彈藥打光了。
  • 拉達克懸崖出現8個漢字,2公裡外印軍集結重兵,莫迪下令火速撤離
    例如,位於加勒萬河谷一帶的拉達克山區懸崖上,赫然刻著八個大字:「大好河山,寸土不讓!」而在2公裡外的什約克和加勒萬交匯處,便是印度軍隊的重兵集結區域。有意思的是,類似的一幕在今年6月也曾出現。據報導,今年4月以來,印度邊防部隊單方面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持續抵邊修建道路、橋梁等設施。中方多次就此提出交涉和抗議,但印方反而變本加厲越線滋事。
  • 11月中旬後前線印軍後勤會迎來真正考驗,在此之前印度不會消停
    印度軍隊近期正在爭分奪秒地向列城地區運送後勤物資,以便在拉達克大雪封山期到來之前將足夠的後勤物資運到列城以便駐紮在前線的四萬多印度軍隊過冬。此前有很多媒體將拉達克的封山時間欽定在10月,實際上拉達克真正的封山期要到11月中旬前後才到來,也就是說在此之前印度軍隊不會消停下來。
  • 印軍從拉達克東部班公湖撤軍,士兵及坦克等重武器,開始撤離!
    印軍從拉達克東部班公湖撤軍,士兵及坦克等重武器開始撤離!印度時報透露,印度已經開始從拉達克東部班公湖撤軍,重點是丘舒爾地區。不論印度是因為什麼原因撤軍,這對於緩和當地的局勢而言都是好消息。印度出於轉移內部矛盾的需要,故意在邊境地區製造矛盾與衝突,甚至在邊境地區囤積了20多萬大軍。
  • 大批無人機突現邊境後,印軍慌忙秘密後撤,指揮官怒懟莫迪輕敵
    圖為大雪中的印軍車隊近日,據媒體報導,陳兵邊境的印軍慌忙秘密後撤,其原因是大批無人機突現邊境後,印軍發現,自己早已遭無人機全天候監測,就連指揮官也忍不住怒懟莫迪輕敵,印度網友慌了:印軍如此狼狽,實戰中是否一舉便可被摧毀?
  • 夜間寒冷印軍前沿戰壕大批士兵凍傷:疑似凍死士兵,被裝進睡袋抬走
    近期,拉達克地區開始降溫下雪,印軍每天都有凍傷。我們可以從動圖看到,印軍士兵從前沿的冰雪戰壕當中,又搬走了1名疑似凍死或者凍傷的印軍士兵。睡袋將凍傷士兵完全包裹住,再集體裝車。運往在列城的印度陸軍醫院。在夜間氣溫更低,在戰壕巡邏的印軍凍傷人數更多。
  • 山區下雪降溫,印軍佩戴美國暴風雪面罩!專家挖苦:印軍太寒酸
    《印度斯坦時報》報導,隨著拉達克山區下了第一場雪,而且氣溫已經下降,印度陸軍已經開始配備美國空運來的美制暴風雪面罩。近日,美國根據與印度籤署的後勤協議向印度運輸了大量防寒裝備和軍用糧食。同時,還要與印度進行三項軍事合作。
  • 獲解放軍情報後,印軍突然又增兵一萬,為何對這個情報反應過激?
    在中印邊境對峙這段時間,印度後勤一直被詬病。但是最近印軍獲得對手情報後,印軍卻突然繼續向邊境增兵,究竟為何反應如此過激?沿著597公裡長的所謂拉達克地區,解放軍軍車和臨時營房都在增加。此外,解放軍似乎還在阿魯納恰爾邦空軍基地附近建了兩個新的地下設施,可能是機庫。而在印截獲解放軍情報後,印度緊急向邊境增兵。 據《印度國防新聞》22日報導稱,隨著中印還在拉達克地區對峙,印邊防部隊正準備新組建7個營,包括1萬名士兵。至此,部署在中印邊境的部隊從9萬提高到了10萬人左右。
  • 印軍10個巡邏點被解放軍封鎖,只做不說是中國傳統,前線真實情況已...
    印度軍方在拉達克地區共有65個巡邏點,目前已失去了10個,而且從形勢來看,以後也基本上無法再重新返回了。 讓印度人更沮喪的是,中印雙方正在商議撤軍事宜,劃出的緩衝區等於剝奪了印軍對不少地區的控制權,兩項相加起來,印度即便在拉達克地區陳兵20萬,也幾乎沒有獲得任何實際優勢。
  • 零下40度極寒令印軍崩潰,拿出14年前淘汰睡袋,更慘的在後頭
    根據《印度經濟時報》的最新報導稱,由於"中國在邊境地區採取了更為激進的軍事行動",印度被迫再度向所謂拉達克地區增兵數千。綜合多方消息來看,印軍在拉達克對峙一線至少部署了5萬人,在後方的列城地區有9萬人左右,整個14軍團全部被部署在了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