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豆漿、兩根油條,大約是我們幾代人對於早餐的美好嚮往。小編一友人,號稱吃遍大江南北之油條,親口體驗了一把箱籠油條,也是連連豎起大拇指,「贊贊贊」,吃完還不忘打包!
「油條裡大文章」
這個油條配方,「箱籠」可是足足找了一年多! 秘訣之一:用的是「高筋麵粉」,市面上幾乎沒有。 秘訣之二:為了讓口感更好,箱籠求教於臺灣70多歲老師傅的手藝:揉四遍,疊、搓、揉通通都得上。這門手藝,不僅讓油條酥脆不釀嘴,還保持了它的韌性。嘖嘖嘖~~~
知乎上有人社會問:「台州到底哪裡好?」 台州人士紛紛作答:吾愛吾家,吾愛吾家鄉味。鹹圓,也是吾台州人士熱愛的家鄉味之一。糯米粉做皮,豆腐乾、豬肉、胡蘿蔔....做餡,對,還有蝦皮!大鍋蒸之,粉嘟嘟的上桌,很是惹人愛!
一口下去,夾著糯米的韌勁,裹著餡料的鮮香,忍不住大呼一口:「滿足!」吾愛吾家鄉味!
箱籠的「薑汁核桃燉蛋」是裹著小銅鍋出道的,精緻又不失俏皮。當然,這些都是小皮囊,最重要的是,這一口核桃燉蛋下去,哇一口~酒味重!再哇一口~辣辣辣,真香啊~冬天裡,這麼一鍋下去,全身都熱乎乎的了。
作為沿海城市的台州,除了那一口核桃燉蛋的芳香,台州人最愛的「薑湯面」也是要上得廳堂的。鮮蝦、蛤蜊、香菇、金針....再扯上一個荷包蛋,我們笑談,「做月子囉~」。不得不說的是:不管是核桃燉蛋的薑汁還是薑湯面的薑汁,箱籠都是用老薑慢慢熬製,而不是簡單的鮮薑汁,這,才是我們台州人追求的地道台州味!
取用台州黃牛肉熬製的湯汁,微微微微的咖喱汁,獨家定製加了雞蛋的麵條,更加順滑和筋道,灑上蔥花與香菜,呼嚕呼嚕,一碗就下肚。
北方人吃豆腐花都愛鹹口的,咱南方人則偏愛甜口。台州人士嘛,口味驚奇,估摸一半一半,甜口鹹口,人人都愛。箱籠鹹豆花,用海苔佐之,更添鮮香。甜豆花,用花生點綴之,真真香甜香甜。
這貨,呵,乍一看,啥?細細一看,呵呵,就是溫嶺人士最愛的嵌糕,箱籠的小心機,嵌糕的外圈用了蔬菜汁,讓原本樸實的外皮立馬鮮活起來,貌似...看著就開胃~
台州人愛吃米飯,特別是近幾年熱炒的豬肉飯。這份簡單的豬肉飯裡加了板慄,居然還加了一丟丟的薑汁..太有心機了!去除了豬肉飯的油膩,貌似似乎又更香了~~
台州人早餐裡也是少不了包子的,恩,箱籠的綠油油的包子,美其名曰:蔥肉包。
撕開一個口子,肥瘦相間的大肉餡夾帶蔥花撲面而來,餡足味美,成就了人人都愛的肉包子啦!
除了蔥肉包之外,箱籠還研發了各種口味:香菇菜包、桂花豇豆包、梅乾菜肉包子、咖喱土豆牛肉包子。不同的包子,用不同的蔬菜、水果配出不同的包子皮,很嫩很可愛呀!
美食,是一個城市,最鮮活的模樣。就像我們提到羊肉泡饃,就會想到西安,嘗到麻婆豆腐,就會想到四川,吃到西湖蓴菜,就會想到杭州。
會不會有一天,我們舀起薑汁燉蛋就想起台州,嚼著鹹圓,就開始懷念家鄉?更甚者,是不是有那麼一家店,在台州乃至全國紮根開花,不管是台州人還是哪裡人,在吃到這些台州美食之後,更加嚮往這個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台州。
這,大概就是「箱籠」成立的初衷吧。
箱籠以整潔的白色為主,配上中國傳統顏色荷莖色,簡潔明快兩相宜。「紙」是古代遊子行囊必帶的物件,細細觀察,就會發現店內以捲紙為燈,做為現代人,望著他們似乎能感受到古人求學時對家鄉的思念。
明檔與箱籠主題就餐區呼應,讓客人與廚師直接交流,材質以白色石材裝飾,加強箱籠以乾淨為本的做餐環境。臺面仿硯石石材,結合中國家具細節,櫃門由藤編材質製作,深化了箱籠對傳統技藝的傳承。
對於我們80後90後00後來說,這幾列字可能比較陌生。其實,「鬥鬥蟲」是我們台州地方民間逗小孩的童謠,現在基本聽不到了,不過在「箱籠」,你就有機會聽到了。
地址:台州市路橋區路北街道銀安街241號鑫悅生活廣場2號樓一層2-114-1號商鋪「箱籠」餐廳(剛泰一品小區東大門對面)
供應一日三餐,四季美食。
為我們熱愛的台州味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