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做的非遺老布鞋,每一步都養腳

2021-02-23 自在睡覺

3000年的時間太久,久到很多東西都變了模樣。

走在街上抬頭望,你或許找不到一絲千年前的氣象和痕跡,可低下頭看,偶爾身邊走過的人,他的腳上不正是延續下來的古老智慧——老布鞋。

只不過,它雖未消失,卻也被所謂的時尚衝擊到了視線的邊緣。

3000年來,為什麼老布鞋從未改變?因為中醫講究,百病始於腳,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腳。

一雙手工製作的上好老布鞋,是先於泡腳、按摩,古人用來保養腳的好辦法,穿著舒適不累腳,關鍵是懂道兒的人,還會在鞋底納入草藥。

所以,遠至古代皇族,近到現代商業大佬(馬雲及各類名人)、中醫大師都喜歡穿它養生,練武、修身之人更離不開它。

悄悄告訴你,大家喜愛的梁冬老師,也是老布鞋的粉絲哦~

可仁相信,稍微上了年紀的人,在兒時的記憶裡,肯定也有一雙長輩做的老布鞋。

只不過,如今我們沒從老一輩那裡學會怎麼做,也沒那功夫做,而認真做老布鞋的人又已是鳳毛麟角。

想要穿一雙正宗的養身老布鞋,已然不是一件易事。

世上有的,你又想要的,總有辦法會得到,畢竟功夫不會辜負有心人。

經過幾個月的尋找,我們在安徽泗州找到了一雙非遺技術布鞋,在穿上腳後,心中就生起一個念頭:就是它了!

點擊圖片購買

只要走進安徽泗州,便能清晰感受到布鞋這種古老的文化,從你身邊走過的人,或許十之五六穿的就是老布鞋。

穿梭在這樣的城市和人群裡,一種名為質樸的氣息,會傳遞、貫穿到你的體內。

正是這樣一種納有文化與養生智慧的老布鞋,在2010年,它的製作技術被收錄進非物質文化遺產。

剛剛拿到的時候,一股濃鬱的藥香便撲鼻而來。

光憑著藥香,可辨不出一雙好的養身鞋,但穿在腳上,卻能直觀感受到:你的腳穿上它,再合適不過了。

穿著它,就像踩在棉花上,雖柔軟卻有自己的韌性,把腳支撐得剛剛好,如光腳卻不硌腳,一整天腳丫舒服、乾爽。

都說,走路廢腳,可穿著它,你走的每一步都對腳有好處,尤其是腫脹發癢、經常出汗、有異味的腳。

點擊圖片購買

穿得舒服,其實並不出奇,真正出奇的是,它的鞋底納入了21味本草。

這些本草涵蓋白芷、冰片、蛇床子、蒼朮、珍珠等,每一種你可能都不陌生,經常在足浴包見到。

可見,它對腳部的保護,在一定程度上,與中藥泡腳有異曲同工之妙。

且所有材料按比例配好、研磨成粉,鋪滿鞋底夾層,正因為它用料十足,所散發的藥香也更為濃鬱。

《神農本草經》中講,「香者氣之正,正氣盛則除邪避穢也。」也就是說,除了21味本草本身,其藥香也能起作用。

外敷、內吸收,裡應外合,兩者疊加,自然有1+1>2的效果。

而且,這配方製成的老布鞋,可還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是真正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殺菌、抑菌,減輕足癬、多汗、異味等。

▲發明專利號ZL201410011864.3、ZL201410024328.7

同事小黃,穿了一段時間後,腳很少再腫脹發癢,足癬好多了。

除了納入鞋底的配方好,整雙鞋子的製作也沒有絲毫馬虎。

從填制千層底、鋪夾中草藥,到麻繩納底、修整磨邊等十幾道工序,全都由手藝人用老祖宗的方法手工製作。

每一針縫線都恰到好處,無一多餘,就如同儒家所講的「多一分則溢,少一分則缺」。

一雙鞋,手藝人要熬夜2-3天才完成,像古時慈母為遠行孩子納鞋一樣用心。

多層鞋底,耐磨耐穿,很久都不怕壞,一雙便能長期養身。

即使在夏天長時間穿著,也可以保持鞋內清新乾爽,久穿也不容易出現溼黏的感覺,十分舒服、放鬆、愜意。

點擊圖片購買

不少年輕人說老布鞋不夠時尚,可仁不這麼認為。

老布鞋流傳幾千年,是有道理的,即便它不在時尚潮流的行列,可它沉澱著的東方人的美與氣質,是歷久彌新的。

這種美,懂的人自然會欣賞。

根據不同人的需求,可仁還為大家挑選出了3種款式:

| 經典復古圓口/後跟貼片 |

逐漸收緊的復古圓口,儒雅別致不呆板,頗具禪意,還顯得腳型更加纖長、好看。

後跟貼片,保留布鞋Q彈軟感同時,增加防滑,日常穿更安心。

| 新潮鬆緊口/後跟貼片 |

百搭的樂福鞋造型,連年輕人穿都很時尚,更有東方人沉穩的味道。

無論穿牛仔褲、休閒褲、短褲,還是裙子搭配都好看。

| 新潮鬆緊口/前+後跟貼片 |

送給上了年紀的長輩、平時活潑好動的孩子,都更放心。

三款泗州養身布鞋,皆有35-45碼可選,男女老少都適合。

原價219元起,限時特惠199元起。

中秋到了,送什麼都不如送一份健康,給自己,給愛人、爸媽、孩子,準備了這樣一雙養身布鞋,願TA走的每一步都安康。

點擊圖片購買

【版權聲明】

1.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2.文末留言區開放,歡迎踴躍參與討論。本平臺支持言論自由,精選留言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相關焦點

  • 這雙30年老匠人,20個日夜,130餘道非遺工序打造的老布鞋,穿上健康又養腳,保暖又輕盈,別提多舒服!
    每踩一步都感覺在給足部穴位按摩是當之無愧的養生鞋1、快要消失的非遺老布鞋,純手工匠心打造,穿著舒服,久穿不累更養腳,賣一雙少一雙。傳統手工本草老布鞋】輕便透氣不臭腳,創新專利中草藥納底,煙燻入藥鞋面,陳艾抑制菌,130餘道非遺工藝,養生護足,舒適健康!,活動價:¥264-298買兩雙以上者,每雙再送價值29元天然乳膠鞋墊
  • 非遺工藝老布鞋,本草納底能抑菌!
    養身先養腳,護足不畏老。要說怎麼才能好好養腳,一雙舒服的鞋至關重要。
  • 巴黎世家出了款老布鞋,平平無奇卻售價12800元?
    但我從小與老布鞋打交道,不能丟。」也正是這股勁,朱老師在製鞋上要求非常苛刻,把每件事都要做到極致,不管是在選料、藥草、及匠人,每一步都親自把關。每一雙鞋都要經過他點頭方能入庫,這也造就了「布語堂」在老布鞋界的名聲,更是品質的代名詞。
  • 走的再遠,舒服不過老布鞋.
    用一雙手工老布鞋,守護著心頭的那份牽掛。 老布鞋,也叫「千層底」。泛指手工納制的布鞋。它在中國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詩經》中就有記載:「糾糾葛屨,可以履霜。摻摻女手,可以縫裳。」 二三十年前的流行歌曲《中國娃》裡還唱道:「最愛穿的鞋,是媽媽納的千層底,站得穩走得正,踏踏實實闖天下。」
  • 眾籌丨一雙老布鞋,中國人堂堂正正穿了3000年!
    幾千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就是穿著老布鞋,堂堂正正、踏踏實實闖天下的。老布鞋柔軟舒適、透氣吸溼,穿起來舒服,但做起來難,所以曾經沒落過一段時間。但是時尚的風水輪流轉,如今的老布鞋,早已不是很多人印象中的「老頭鞋」了,已逐漸變得更為年輕、時尚,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愛。很多商業大佬(比如馬雲)、明星,私下都喜歡穿一雙老布鞋——因為穿著舒服,讓人放鬆。
  • 非遺購物節「雲探店」|一針一線,縫出「網紅爆款」——唐昌布鞋
    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唐昌古鎮老街上,有這樣一家布鞋店,數十年來始終堅守傳統手工布鞋製作技藝,做出了一雙雙深受大眾喜愛的布鞋。針線穿透層層漿布,恍若把百年歲月時光也納進了鞋底,綿綿不絕的一針一線,延續了始於足下的千裡之行。
  • 「老北京布鞋」終於出新款了,防滑又養腳,送媽媽剛剛好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個性海浪款千層底布鞋,穿上時髦一個夏天
    這款中國風的老布鞋,手工製作的布鞋,一針一線凸顯其中的細緻用心,加上鞋面的海浪雕花紋路,顯得個性精美,穿上時髦一個夏天;這款中國風的老布鞋,手工製作的布鞋,一針一線凸顯其中的細緻用心,加上鞋面的海浪雕花紋路,顯得個性精,美穿上時髦一個夏天;經典的版型,帶著簡單質樸的樸素之感
  • 唐昌布鞋:80年堅守與傳承
    近半個世紀的飛針走線、剪切縫合,賴學成練得一手製作千層底布鞋的好手藝,也對製鞋產生了深厚感情。1980年,大女兒賴淑芳高中畢業,適逢改革開放大潮奔湧,憑她的聰慧,本可以南下找工作,見世面,掙大錢。可賴學成對女兒說:「鞋匠的女兒,就去鞋廠吧。做布鞋也需要文化,高中畢業生,不會大材小用的。」就這樣,賴淑芳一步跨進位鞋廠。
  • 中國華教基金會實景課堂非遺篇《傳統布鞋工藝》開課
    晉福祥布鞋第三代傳承人王國中老師(左)(圖片來源: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中國僑網12月15日電 據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微信公眾號消息,12月12日,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實景課堂非遺篇《傳統布鞋工藝》開課,來自13個國家10923個登錄點的師生跟隨鏡頭前往山西平遙古城
  • 農村大媽純手工布鞋400元一雙,不好賣?試試這樣運作
    布鞋,顧名思義就是用布料做的鞋,布鞋在中國可以說歷史悠久,據考證,最早的布鞋是在山西侯馬出土的西周武士跪像所穿的布鞋,距今已有3000多年。偶然看到一個視頻,是關於農村大媽純手工製作的布鞋推薦,評論區有兩百多條的評論,評論的內容主要有三種傾向:1、手工布鞋不容易做,值這個價,2、擔心不是純手工製作;3、覺得貴。第三種類型的評論佔絕大多數。
  • 珍愛布鞋
    文/垚公秋香姑娘嫁人前,給我送來一雙千層底的手工布鞋。她說:「鞋樣是春天在鎮江你媽媽給的,應該很合腳。」
  • 第三屆非遺文化體驗季10月1日開幕 京味老廠組團亮相
    原標題:嗨8│第三屆非遺文化體驗季10月1日開幕,京味老廠組團亮相   試穿京繡婚禮服、學納鞋底、逛景泰藍博物館嘗試「點藍」……第三屆非遺
  • 即將消失的傳統手工布鞋,安嶽布鞋婆婆帶你走入冬天的溫暖
    即將消失的傳統手工布鞋,安嶽布鞋婆婆帶你走進那個年代的溫暖在機械化生產的今天,安嶽老車站旁邊的街頭有這樣一位布鞋婆婆,仍堅持一針一線地手工製作,用自己慢悠悠的時光,納出一雙雙舒適暖心的嬰兒布鞋。小的時候,剛會走路,那時候穿的學步鞋哪兒裡有現在的那種那麼美觀,都是媽媽、奶奶自己親手縫製的學步鞋,厚厚的鞋底,密實的針線,越穿越舒服。
  • 甘肅瓜州傳統老布鞋「重回視野」:一針一線「繡」傳承
    藺佳 攝中新網蘭州7月28日電 (鄧曉旭 藺佳)從甘肅甘南「西漂」至酒泉市瓜州縣的丁永華夫婦,憑藉祖傳手藝,在戈壁上開起了「老丁鞋店」,因其純手工精細製作,受到當地民眾追捧。因現代工廠生產出的各類時尚潮流的鞋子,而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的「一雙老布鞋」,他們計劃將其重新帶回大街小巷,並通過開設網店等途徑,帶動鄉鄰致富。
  • 晉南五旬夫婦用千層底老布鞋秀恩愛,小編羨慕不已,啥情況
    我們正在行走中,看到一戶靠崖院大門敞開著,裡面有說話的聲音,我們進入院子,看見一位大嫂坐在院子的一角正在納鞋底,這種手工納鞋底還是小的時候見過母親做過,後來慢慢順著社會的發展,基本都是買,很少做,因為手工納鞋底費時費工,所以現在的手工納鞋底幾乎失傳,小編已有幾十年沒見過了。
  • 163歲高齡的老布鞋品牌是怎樣跑出新時尚的?
    當擁有160餘年歷史的布鞋品牌內聯升褪去「老祖宗」的外表與形式,牽手迪士尼,將目標消費群體轉移到對手工布鞋情有獨鐘的「時尚弄潮兒」,它在百年歷史中跑出了新速度。內聯升始創於清鹹豐三年(1853年),創始人趙廷。最初服務人群是「坐轎人」——洋車夫穿的是內聯升做的靸鞋,朝廷文武大員穿內聯升做的朝靴,連清朝末代皇帝登基坐殿,穿的也是內聯升做的龍靴。
  • 羅山人,你穿過自家做的手工布鞋嗎?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在過去的那個年代,乾淨的布鞋是最時髦的鞋子,那個年代的女人個個都是能手巧匠,做鞋是重要的女紅之一。那時候一年四季女人們都要做布鞋,不僅是因為每個人都要穿鞋子,更重要的是在人的衣飾當中,鞋的磨損最厲害。尤其是下苦力的男人,差不多幾個月就磨壞一雙。
  • 行走的風景——母親做的那雙千層底布鞋
    習慣穿手工布鞋,自己納鞋底、做鞋面子,看著老人的滿頭銀髮,手下細緻做著的鞋面子,想起了母親。記得小時候,母親也是這樣,常常在燈下一針針納著鞋底,那千層鞋底是用做衣服剩下的邊角邊料和舊衣服一層層的鋪上剪裁而成,每一層用熬得粘稠的米糊粘上,鞋底包邊用一層白布,一針針納得緊緻密實,手上的頂針箍得指關節都有些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