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滑石的功效與作用:清火化痰 利溼消暑 通經活血,止瀉痢嘔吐

2020-12-13 中醫科醫生馬小麗

提起「滑石」,大家都不太了解,其實滑石是一種中藥,滑石分布於遼寧、山西、陝西、山東、江蘇、浙江、江西等地。《本草再新》裡記載滑石:清火化痰,利溼消暑,通經活血,止瀉痢嘔吐,消水腫火毒。今天,我就來給大家科普下中藥滑石的功效作用,希望本文能對大家帶來幫助,碼字不易,期待關注和轉發。

中藥滑石的功效作用

利尿止瀉

在中藥藥材中,滑石粉具有很好的利尿、止瀉、消腫的功效作用。如果出現小便澀痛、不利的症狀,可以煎服滑石粉,同時搭配使用車前子、木通煎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強藥效。

建議大家在使用中藥的時候,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殺菌消炎

滑石具有殺菌消炎的功效。滑石粉中含有抗菌成分,具有很好的殺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消滅人體表面的病菌,尤其對於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可以有效減少人體感染機率。可輔同其他藥物口服,以達到更好的療效。

清熱解暑

滑石具有清熱解暑的功效作用。夏季是高溫中暑的高發季節,口服滑石粉可以快速緩解患者的中暑病症,也可以和甘草、藿香、佩蘭等搭配使用,鞏固療效。

滑石粉也可用於夏季天熱所致的溼疹,需配合爐甘石、枯礬,研製成藥液,外敷。

吸附毒素

滑石粉可以保護皮膚或黏膜,具有吸附毒物的作用,如胃腸道炎症,滑石粉可以抑制嘔吐,還具有抗菌作用,能有效抑制細菌,可以治療傷寒出血。

預防嘔吐

滑石粉可以抑制胃腸道問題引起的嘔吐,另外也有一些其他的作用,孩子們容易長疥瘡,滑石粉及輔助藥物的幹預可以起到治療和緩解作用。

滑石的食療

滑石粥

材料:滑石、瞿麥穗、粳米

用法:上三味,用水1.8升,先煎瞿麥取1.5升,濾去滓,將汁人米煮如常粥,將熟,入鹽少許,蔥白10釐米,再下滑石末,煮令稀稠得所,分三次食。

功效:服用滑石粥對於產後小便不利,淋澀的患者非常有療效。

百合滑石散

材料:百合、滑石

用法:兩者放在一起煎水服用,一天服用三次,一次九克為宜。

功效:滋陰潤肺,清熱利尿。

主治:百合病,邪鬱日久,發熱,小便赤澀者。

中藥滑石的副作用

一般來說,中藥對身體危害不大,許多中藥幾乎沒有副作用,但身體有缺陷的人不應該服用這種藥,嚴重腎功能不全的病人不能服用這種藥,因為它的寒性比較嚴重,所以孕婦不能服用這種藥,哺乳期婦女不能服用滑石粉。

相關焦點

  • 滑石粉的功效與作用 哪些人不能使用?
    很多人不知道滑石粉到底有什麼作用。今天小編就來介紹滑石粉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使用禁忌,想要了解的一起去看看吧!滑石粉的基本介紹滑石粉英文名為PULVISTALCI,為白色或類白色、微細、無砂性的粉末,手摸有油膩感。無臭,無味。本品在水、稀礦酸或稀氫氧化鹼溶液中均不溶解。可作藥用。
  • 滑石粉的功效與作用
    藥理作用保護皮膚和黏膜的作用滑石粉由於顆粒小,總面積大,能吸著大量化學刺激物或毒物,因此當撒布於發炎或破損組織的表面時,可有保護的作用;內服時除保護髮炎的胃腸黏膜而發揮鎮吐、止瀉作用外,還能阻止毒物在胃腸道中的吸收。滑石也不是完全無害的,在腹部、直腸、陰道等可引起肉芽腫。
  • 老鸛草:祛風溼,通經絡,止瀉痢.
    【中藥名】老鸛草 laoguancao【別名】鬼針子、鷺嘴草、五葉草、五瓣花、破銅錢。(本文以野老顴草為例)【性味歸經】性平,味苦、辛。歸肝經、腎經、脾經。【功效與作用】祛風溼,通經絡,止瀉痢。屬祛風溼藥下屬分類的祛風溼強筋骨藥。
  • 滑石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滑石的功效與作用禁忌
    滑石的功效與作用禁忌不同的藥物在作用上,也是有著一些區別,因此在藥物選擇上,也是可以根據自身疾病需求進行,這樣對疾病治療,也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作用,那對滑石是很多人不了解的,滑石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比較多,對治療疾病上,也是有著很大幫助作用,所以選擇它治療疾病,都是一個放心之選。
  • 中藥虎杖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虎杖的功效與作用      虎杖,中藥名,為蓼科植物虎杖的乾燥根莖和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趁鮮切短段或厚片,曬乾。本品多為圓柱形短段或不規則厚片,長1~7cm,直徑0。5~2。5cm。外皮棕褐色,有縱皺紋及鬚根痕,切麵皮部較薄,木部寬廣,棕黃色,射線放射狀,皮部與木部較易分離。根莖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狀。質堅硬。氣微,味微苦、澀。
  • 史上最全中藥歌訣,快收藏(拿走不謝)!
    三十、藿香、佩蘭共性為化溼解暑;差異為藿香主發散表邪、止嘔力強、偏主外感暑溼,噁心嘔吐,佩蘭主化溼醒脾作用強、溼熱內阻。三十一、車前子、車前草共性為利尿通淋、滲溼止瀉、清肝明目、清肺化痰;差異為車前子主利尿通淋、滲溼止瀉、清肝明目、清肺化痰,車前草主要兼有清熱解毒、止血作用。
  • 最實用的中藥三百味《三字經》說功效,易讀易記,建議收藏
    牡丹皮 涼血熱 散血淤解熱毒 雙花翹 消癰結 連翹高蒲公英 紫地丁 解熱毒 一併行大青葉 板蘭根 青黛末 涼血腫牛黃藥 屬寒涼 開竅時 此首當魚腥草 療肺癰 解熱毒 排惡膿利咽喉 山豆根 痢要藥 白頭翁鴉膽子 治雞眼 敷患處 疣可痊敗醬草 治腸癰 搗爛敷 瘡疥平蛇舌草 利溼熱
  • 中藥天葵子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天葵子的功效與作用天葵子簡介            天葵子,中藥名,為毛莨科植物天葵的乾燥塊根。呈不規則短柱狀、紡錘狀或塊狀,略彎曲,長1~3cm,直徑0.5~lcm。表面暗褐色至灰黑色,具不規則的皺紋及鬚根或鬚根痕。頂端常有莖葉殘基,外被數層黃褐色鞘狀鱗片。質較軟,易折斷,斷麵皮部類白色,木部黃白色或黃棕色,略呈放射狀。
  • 中藥篇:木棉根的功效與作用
    具有清熱利溼,收斂止血的功效。通常可以用來治療慢性胃炎,胃潰瘍,產後浮腫,赤痢,瘰癧,跌打扭傷。木棉根的功效【性味】味微苦;性涼【歸經】脾;胃經【功能主治】祛風除溼;清熱解毒;散結止痛。主風溼痺痛;胃痛;赤痢;產後浮腫;瘰癧;跌打扭傷。1.《嶺南採藥錄》:煎服治痰火,瘰癧。2.
  • 《中草藥手冊》檸檬葉的功效與作用:化痰止咳,理氣和胃,止瀉.
    點上方「中草藥手冊」,然後點「關注」中醫教你識中藥
  • 活血駐顏,解暑利溼,養心安神,什麼東西這麼神奇呢?
    功效:清熱,涼血,化瘀養顏。適合人群:血熱血瘀如面色顴紅,口唇櫻紅或紫暗,多色斑等荷葉:解暑利溼.在夏季暑熱襲人時,用荷葉來解暑是一種不錯的方法。三國時,人們就發現了荷葉有解暑的作用。酷暑難當時,南方的許多地方就會用荷葉熬湯作為清暑飲料來服用。中醫認為,荷葉具有消暑利溼,健脾昇陽,散瘀止血的功效。
  • 川牛膝的功效與作用 五種吃法推薦!
    川牛膝,中藥名。為莧科植物川牛膝的乾燥根。秋、冬二季採挖,除去蘆頭、鬚根及泥沙,烘或曬至半乾,堆放回潤。再烘乾或曬乾。那麼,川牛膝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下面來看看吧。 一、川牛膝的功效與作用川牛膝的功效川牛膝為莧科植物川牛膝或頭花蒽草的根,川牛膝有活血祛瘀、祛風利溼的功效,川牛膝主治血瘀經閉、難產、胞衣不下,川牛膝別名牛膝、天全牛膝、都牛膝、米心牛膝、家牛膝、肉牛膝、大牛膝、拐牛膝、甜牛膝、甜川牛膝、龍牛膝,婦女月經過多
  • 除了開竅醒神,清散鬱火,冰片還有哪些功效?
    通諸竅,散鬱火。」中醫認為,冰片辛苦微寒,入心、脾、肺經;有開竅醒神,清散鬱火,消腫止痛的功效;用於熱病神昏,痙厥,中風痰厥,氣鬱暴厥,中惡昏迷,目赤翳膜,口瘡,咽喉腫痛,耳道流膿。方中丹參養血活血,化瘀通脈;三七活血散瘀定痛;冰片開竅止痛。適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的冠心病心絞痛,症見胸悶,心前區刺痛等。小兒治哮靈片止哮平喘,鎮咳化痰,強肺脫敏由15味中藥組成。方中地龍、麻黃等止哮平喘;冰片、射乾等清熱利咽;紫蘇子、橘紅等化痰止咳;白鮮皮、苦參等清熱解毒;細辛溫肺化飲。
  • 老鶴草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老鶴草是牻牛兒苗科植物牻牛兒苗的乾燥地上部分。中醫認為老鶴草有祛除風溼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老鶴草軟膏等。中藥老鶴草為牻牛兒苗科植物牻牛兒苗或老鶴草的乾燥地上部分。前者習稱「長嘴老鶴草」,後者習稱「短嘴老鶴草」。除華南之外,幾遍布全國。
  • 連翹的功效與作用
    連翹又名黃花條、連殼、青翹、落翹、黃奇丹等,果實入藥,是中國臨床常用傳統中藥之一。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是連翹的主要功效,不僅如此,連翹還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的功效。連翹消癰散結易,通利小便治五淋。連翹苦寒苦瀉火,心家客熱溫熱妥。瘰癧癭瘤惡瘡散,排膿瘡家之聖藥。連翹的功效【性味】苦,涼。
  • 這7種果皮有神奇功效!
    中醫認為香蕉皮有潤肺腸、通血脈、增精髓之功效。將香蕉皮搗爛加薑汁能消炎止痛,用香蕉皮搓手足,可防治凍瘡。此外,香蕉皮曬乾磨粉,還是不錯的美容佳品。其味辛性溫,入肺脾二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功效,可降低血壓,還能治療咳嗽痰多、胸悶、腹脹、反胃、嘔吐等。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謂其「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脾乃元氣之母,肺乃攝氣之龠,故橘皮為二經氣分之藥,但隨所配而補瀉升降也。」  將橘皮切絲或曬乾研末,用開水衝泡代茶飲,其味清香宜人,能開胃、通氣、提神。
  • 這麼多常見的花都是中藥,功效和應用廣泛,看看你認識幾個?
    玫瑰花功效:疏肝解鬱,活血止痛。治療肝胃氣痛,肝鬱犯胃導致的胸脅脘腹脹痛;月經不調,經前乳房脹痛;跌打傷痛,瘀腫疼痛等。7.綠萼梅 分為白梅花和紅梅花 ,花未開放時採收綠萼梅功效:疏肝解鬱,和中,化痰。治療肝胃氣痛,肝胃氣滯導致的脅肋脹痛,脘腹痞滿;治療痰氣鬱結的梅核氣。8.槐花,夏季花開放時採收,全國各地均產。
  • 皮膚痤瘡——防風通聖散
    防風,川芎,當歸,芍藥,大黃,薄荷葉,麻黃,連翹,芒消,石膏,黃芩,桔梗,滑石,甘草,荊芥,白朮,梔子。當歸、川芎、芍藥——四物湯的組成,有補血活血的作用。大黃、芒硝——承氣湯的組成成分。防風可用於表寒熱症,且有止癢作用。麻黃開表宣肺,讓閉塞毛孔打開,將熱量與代謝產物排洩出去。石膏、黃芩、滑石——石膏、黃芩是常用的清肺經熱藥物,滑石能夠清利溼熱。桔梗、梔子——桔梗入肺經,可用引諸藥上行,中醫認為這味引經藥可用讓其他藥物發揮作用集中在肺經或者人體上方。梔子能夠清上焦熱(指心肺)。荊芥、白朮——荊芥可把血液裡面的熱量引導皮膚表面。
  • 這7種果皮竟有神奇功效!
    其味辛性溫,入肺脾二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功效,可降低血壓,還能治療咳嗽痰多、胸悶、腹脹、反胃、嘔吐等。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謂其「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脾乃元氣之母,肺乃攝氣之龠,故橘皮為二經氣分之藥,但隨所配而補瀉升降也。」將橘皮切絲或曬乾研末,用開水衝泡代茶飲,其味清香宜人,能開胃、通氣、提神。
  • 冬瓜皮的功效與作用
    《本草圖經》:功用與冬瓜等。《綱目》:主驢馬汗入瘡腫痛,陰乾為末塗之,又主折傷損痛。《滇南本草》:止渴,消痰,利小便。治中風。《本草再新》:走皮膚,去溼追風,補脾瀉火。《山東中藥》:利溼消暑。《重慶堂隨筆》:解風熱,消浮腫。《分類草藥性》:治水腫,痔瘡。《江蘇植藥態》:治腹瀉、足跗浮腫。水腫本品味甘,藥性平和,善於利水消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