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ulus Rift:到底花錢買來啥

2021-12-30 虛擬實境遊戲


關於Oculus Rift預售套裝的定價問題引起了一些爭議,不過儘管它幾乎比該公司創始人Palmer Luckey臭名昭著的「大約350美金」估計多了近一倍(而他也為此致歉了),我們認為這個頗為高水平的分解分析也許將有助于澄清你到底付錢買到了什麼。

頭戴設備,光學設備

使產品舒適非常重要,而Oculus一直集中資源以改進頭戴式設備的整體平衡性和穩定性,決心一改此前兩代開發者版本中頭重腳輕的滑雪護目鏡設計。


現在的頭戴式設備很輕,在有機會戴著CV1初代消費版工程樣品玩上20-30分鐘後,不難看出即使戴著該設備玩上幾個小時也不會覺得有多少不適。不過目前的頭戴式設備上還沒有主動通風設備。


雖然我們還在等待三月底消費版派送後iFixit拆解網站的整體系統拆解報告,Oculus稱頭戴式設備搭載了兩個專為VR設計的三星OLED顯示器,單眼解析度達到1080X1200,而且90Hz的普遍刷新率也意味著每秒將近能刷新兩億三千三百萬像素。顯示屏也經過特殊處理來減少明顯的紗窗效應,也就是像素之間可見的空當。如果你使用過Rift DK1和DK2,你就會對紗窗效應的削弱大感驚訝。

在頭戴式設備的底端有一個小型的滑塊,主要用於移動鏡片和顯示器來匹配用戶自己獨一無二的瞳孔間距,而這對舒適的VR體驗來說至關重要。官方比沒有證實瞳距範圍數據,不過應該適用於絕大多數人,除了瞳距極寬或極窄的那5%人口。

創始人Palmer Luckey稱頭戴式設備內使用的定製版混合菲涅爾透鏡「比很多高端數碼單反鏡頭還要難生產。」Luckey還在一次採訪中告訴我們他們「為了實現這個已經大力推動了光學技術發展。」

高端內置音效卡設備

內置式耳機由Carbon設計,他們也是原版Xbox控制器背後的工業設計工作室,所以他們對於人體工學還是略知一二的。

一個輕便、貼服的融合解決方案一位者不但不會有額外的重量壓迫在頭上,而且還可以避免小題大做的「先戴上頭戴式設備再帶上耳機」兩部操作。同樣的,它也有助於把用戶留在VR世界內,而且不會潛意識地掩蓋任何不適。不過,兩個耳機都可以拆卸,但是我們打賭單單是為了方便的原因,大多數人也會選擇使用它們。


受Oculus理念(以及他們創始人的音響發燒友背景)的影響,該公司在頭戴式設備中融入了一款定製的聯機數字轉換器和擴音器,該設計旨在提供據稱是音效卡硬體方面最乾淨,最平坦的傑作了。


在一次專門針對音效卡的測評中,編輯Paul James認為Rift的耳機音質「乾淨,清脆,而且透明。在我看來,似乎Rift上的驅動程序設計都是為了做到純淨和通透,比如說儘量準確地複製音頻以避免著色或者由於硬體設備而多了一層性格。」

頭戴式設備上的內置麥克風也保證了影音體驗的完整性,尤其是在虛擬實境的語音交流方面。不過關於Rift的麥克風還沒有公布任何參數。

紅外線追蹤傳感器和Constellation星座列陣

Constellation星座只是個名字,而追蹤頭戴式設備(以及最近跳票的Oculus Touch控制器)才是遊戲的主體。

在DK2中如果不直面追蹤傳感器,位置追蹤功能就會掉線。Oculus全新的350度星座追蹤系統則旨在修正這一點,不僅在頭戴式設備的正面和側面提供追蹤LED,背面也安裝了相應的設備,使得用戶可以安心地四處轉轉而不必擔心會遮住頭戴式設備的任何部位導致所提供的追蹤傳感器定位不到它。


當然如果沒有一個感應器來捕捉這些信息的話,Constellation星座就是一坨無用的脈動紅外LED小燈泡,所以Oculus還包含一款光滑整潔的設備專門用於完成這個任務。Rift所提供的視場比較寬闊,也就意味著用戶可以站立於其中的追蹤區域比較大(當然不會有兩個HTC Vive的Lighthous追蹤器能提供的那麼大),追蹤傳感器可以裝在幾乎任何地方,因為掛載達到1/4 20,這個數據已經與多數三腳架相差無幾了。

Oculus會搭配Touch控制器一起出售紅外線追蹤傳感器,也會單獨出售,因此用戶可以將追蹤範圍延伸至任何設備之上,包括星座Constellation的追蹤列陣本身。這個方面的限制還不得而知,不過可以同時獨立追蹤多少獨立設備的問題可能與計算每個設備的星座Constellation的處理時間更有關,但是一般來說用戶不太可能會達到這種理論上限。

Xbox One控制器和無線接收器


根據Luckey的說法,「把Xbox控制器加入套裝禮盒幾乎沒有花費我們任何成本,而人們可以輕而易舉地出售它來賺錢。」然而把它加入零售套裝還是非常重要。Luckey曾反覆強調過,儘管像Oculus Touch這樣針對VR的動態控制器最終會成為最佳沉浸式VR輸入方式,不過現在的大多數遊戲,已經開發了不少年的那些,從一開始設計時就打算適配Xbox控制器。

為每一位Oculus Rift用戶送上一個基礎控制器以便他們體驗第一波遊戲意味著開發者們不必擔心第三方控制器的問題,只需專心開發出色的內容就行。

Oculus Remote遙控器

Oculus Remote遙控器利用了Oculus與三星共同設計的手機端Gear VR頭戴式設備的技術,根據Oculus的說法,它是一款小巧光滑的設備,主要用於「簡單而自然地操縱VR體驗。」


它是一款內置電池的簡單設備(電池使用壽命長達4000小時),上有可以輕掃的觸控板以及「+」,「-」和「home」鍵(都是按鍵,略略突起方便使用)——不過不要把它和Wiimote遙控器或者其他動態控制器混為一談,因為正如Luckey在近期的Reddit論壇AMA中所說,「沒有內置陀螺儀,本質上它就是由Gear VR的輸入設備改裝成遙控器而已。」

兩款附贈遊戲

《Lucky’s Tale》:該遊戲挑戰了沉浸式VR體驗應該用第一人稱視角來玩的早期假說,Playful Corp的《Lucky’s Tale》一再被證明是一款有趣而吸引人的3D平臺遊戲。


儘管有爭論認為該遊戲與傳統的平臺遊戲相去甚遠,但是我們所體驗的玩法還是非常流暢緊湊,而且遊戲玩法使得玩家類似於虛擬世界中的一臺攝像機,可以自由探索Lucky小狐狸周邊的環境,直觀明了地追尋秘密,參與度很高,並不會像人們想像得一樣會有脫節感。我們還沒有機會長時間地玩《Lucky’s Tale》,因此也不好說它是否會經久不衰或者說作為一款VR首發遊戲整體上是否成功,但是作為另一個附贈遊戲《星戰前夜:瓦爾基裡EVE:Valkyrie》的對應款,它是VR內的一陣清風。


《星戰前夜:瓦爾基裡EVE:Valkyrie》:這是一款開發多年的遊戲,隨著VR產業的演化而發展,Road to VR的Paul James曾在感受了最近的一組拓展試玩後說,「它是Oculus Rift或者整個VR領域應得的一款首發遊戲。」

作為一款專題,均衡,易上手又令人著迷的遊戲,它的玩法也非常舒適,即使對還不習慣帶著VR頭戴式設備玩遊戲的人來說也是如此。《星戰前夜:瓦爾基裡EVE:Valkyrie》是一款多玩家在線太空射擊遊戲,也許它未必合所有人的口味,但是的確能在遊戲中感受到濃濃的愛,而且最近參與內測版的玩家反饋多非常好。這是一款舒適的VR體驗,利用了該形式獨有的凝視玩法,是標準二維國度體驗上的一次升級。

酷炫的手提箱

Oculus為2012 Kickstarter眾籌活動支持者提供了DK1作為感謝,而它被裝在一個非常牢固的塑料手提箱內,配合了頭戴式設備原本的用處:它能夠幫助開發者把頭戴式設備從一場會議運到另一場以便更加方便地展示內容。當第二代開發包2014年發布時,很多人都非常懷念初代的手提箱,因此在最終的消費版展示上,它又回歸了,而Oculus的創始人Palmer Luckey稱它比以往都酷炫。


該手提箱配有磁性彈簧鎖,上好啞光外層以及為VR小玩意兒提供的所有空間,要是它能夠抗住時不時摔落的虐待並且能夠塞入飛機的行李架中就更棒了。可以通過我們對該盒子的近距離個人觀察來了解更多。

購買之前應考慮事項:

Oculus Rift曾經是VR革新的獨苗,2016年則有兩個能耐不小的競爭者加入,每個都在硬體配置上都獨具氛圍,而且都值得在你加入Rift長長的預訂隊伍之前先稍作了解(預訂隊伍已經排到了6月)。


HTC Vive和Sony的PSVR定價都尚未公布(儘管是目前最大的決定因素)。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如果你擁有一臺PS4,那麼你的花費一定會比HTC Vive和Oculus Rift低得多,因為PSVR並不需要再購買一臺足夠運行VR的遊戲電腦。鑑於PS4有數百萬用戶而且索尼也暗示PSVR的價格會接近操控臺自身的價格,準入門檻低就是PSVR的最大賣點。

就遊戲方面而言,我們PS4日報的朋友稱會有超過50款遊戲登陸PSVR,包括《星戰前夜:瓦爾基裡EVE:Valkyrie》,《最終幻想14:重生之境Final Fantsay XIV:Heavensward》,《賽道狂飆:渦輪Trackmania: Turbo》以及從未如此無恥的沙灘排球副產品《死或生特典 Dead or Alive:XTREME3》等等。

Sony對於套裝附帶的控制器閉口不言,所以我們不確定公司是會繼續使用2010代的Sony Move控制器作為輸入方式,雖然已經足夠好用。更多關於PSVR的信息可以關注Sony的PSVR微型網站。

關於PSVR將什麼時候發布還沒有任何消息,但是HTC Vive這個4月就將發貨,而且會配備Oculus Rift今年下半年之前都不會有的動態控制器。首發遊戲包括Owlchemy Lab開發的奇幻搞怪遊戲《工作模擬Job Simulator》以及谷歌的《傾斜筆刷Tilt Brush》,它們都只能使用控制器操控,所以記得綁好腕帶。


與頭戴式設備一起發貨的還有Steam VR的Lighthouse追蹤系統,它所提供的15英尺見方追蹤空間被Valve稱為「房間範圍VR」。消費版Vive還會裝載透視相機,因此人們在就不會踩到經過遊戲追蹤範圍內小貓小狗或者站在旁邊的無辜人士。如果你對房間範圍興趣缺缺,那麼只使用一臺Lighthouse基站的Vive所提供的坐式VR體驗也一樣棒。

Steam多產的遊戲銷售平臺也會為頭戴式設備用戶早早帶來諸如StressLevelZero的《懸停容克Hover Junkers》,一款多玩家飛船模式第一人稱視角射擊遊戲和Bossa Studio笨手笨腳的《外科醫生Surgeon Simulator》等遊戲。

Vive的預售很快就會開發,確切說是2月29日,並會在4月份左右發貨。如果你錯過了Rift的預售隊伍,那麼也許你會希望這次能夠早點起來!

最後插個廣告,我們自己運營的虛擬實境社區在1月7日正式上線啦!

相關焦點

  • 《3D定製女僕2》登Oculus Rift——甩掉節操一身輕鬆
    除基本的顯示功能外,這款頭戴式顯示器還有陀螺儀功能,玩家可以通過轉動頭部來控制遊戲的視角。我們看到,現階段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多款頭戴顯示器設備,雖說這些設備聽起來很美好,但真正可以成為「殺手級」的遊戲還沒有真正面世。既然是頭戴式3D遊戲周邊產品,沒有遊戲顯然是不行的。
  • ...a total of 3 rift heralds with your team中文翻譯是什麼...
    英雄聯盟手遊kill a total of 3 rift heralds with your team是什麼意思?許多玩家都還不太清楚這個意思,下面就讓18183小編為大家帶來,kill a total of 3 rift heralds with your team中文翻譯介紹。
  • 從Rift到Quest,VR開發者們最真實的建議
    即使VR遊戲只有短暫的教學和指導文字,也可以通過預測玩家的直覺和期待,來設計自然的交互。一個優秀的VR遊戲,將會促進玩家與設計師之間的持續交流,設計師應該儘量去滿足玩家可能會提出的需求,儘可能增加虛擬場景中可交互的元素。若想進一步提升,可以預判玩家的需求,並且設計出超預期的交互和細節。
  • 男友買房女友買首飾,姐姐質問:「俺弟那麼辛苦,你憑啥亂花錢」
    阿玲和阿濤已經戀愛三年了,他們很多周圍的朋友都發現了兩個人之間的相處方式非常神奇,那就是一個人拼命地存錢,另一個人沒有顧忌的花錢,阿玲在花錢的時候,阿濤也是面不改色的非常包容,他們也知道阿濤之所以一直省錢就是為了能夠早點買上房子,然後和女友結婚。
  • 還有多少「排行榜」是花錢買來的
    <br/><br/>  「排行榜」的打架現象背後,說好聽點是「衡量標準不同」,說難聽點本質是「花錢買排名」的問題。「花錢買榜」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各行各業的「排行榜」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比如曾經引發熱議的「實力雄厚的縣」無緣「百強縣」的新聞,讓人質疑排行的標準是什麼!<br/><br/>  誰給的錢多,誰就能上榜。誰給的錢多,誰就能「坐前排」。
  • 1分鐘1塊錢,星巴克到底要賣啥?
    "不務正業"的星巴克,到底在賣啥?星巴克「不務正業」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明明賣的是咖啡,但星巴克前董事長舒爾茨曾明確說過,「星巴克不是一家簡單的咖啡館,而是通過咖啡這種社會黏合劑,為人們提供聚會場所的第三空間。」
  • 不以攢錢為苦,也不以花錢為樂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消費觀漸漸變成了享樂型的,好像買的越多,就是對自己越好,就是越愛自己的表現一樣。我相信如果不是疫情的到來,可能我們的消費還不會那麼快的剎剎車,讓我們好好反思一下:我們手裡有多少存款可以應對意外,以往的消費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我們的超前消費觀念,到底已經被商家值入了腦袋裡有多深。昨天閨蜜還跟我叨叨說:怎麼辦呀,我想買好多好多東西。
  • 有啥是錢買不到的
    沒人不想有錢,雖然這個世界上你能說出一萬種錢買不來的東西,但是我可以很認真的告訴你,說這句話的人,並不誠實,那一萬種錢買不來的東西根本就沒有人稀罕,那些用錢買得到的東西,都是人們喜歡的,所以,別忽悠我,我就喜歡錢,就喜歡花錢的感覺。
  • 減肥險、Flag險......花錢能買來「自律」嗎?
    早上賴床的「懶癌」人群比比皆是,學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者不在少數、健身減肥的Flag(網絡流行語,意指「目標」)大旗在半道倒下一片接一片,眾多拖延症患者正在「病入膏肓」的路上越走越遠……不過,不少大學生有自己的對策,比如,花錢買「自律」。怎麼買?
  • 12元錢到底能買啥?
    12元錢到底能買啥?他們最終用12元錢超額完成顏色任務(↓上下滑動,看看他們買了啥↓)燒餅↓就這樣,她將6年芳華留在了朱集村她帶領全村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入手為村子接通自來水修建公路,改造電網通過建設光伏電站和扶貧基地等發展村集體經濟她用真心和行動換來了一群村裡的
  • 遊戲王決鬥連結國際服到底花不花錢
    想上王不可能,那這款決鬥連結遊戲到底氪不氪金。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問下各位,我們在遊戲裡氪金是為了什麼。像天涯明月刀花錢就是為了得到很牛逼的裝備然後拿到第一。我想大多數朋友都是花錢就為了拿到更好的裝備,或者更好的時裝啥的。打怪一刀一個的快感。回歸決鬥連結遊戲的本身,決鬥連結到底氪不氪金。手機上不能氪,但是steam上能氪。雖然這遊戲能氪金。
  • 夢見花錢買東西好不好 夢見花錢買東西是什麼意思
    夢見花錢買東西好不好 夢見花錢買東西是什麼意思夢見錢,表示你心中極其渴望實現的願望。打算出門的人夢見用錢擦屁股,建議夏佔有阻礙,慎防水火之災,秋佔可行。懷有身孕的人夢見用錢擦屁股,預示夏佔生女,秋佔生男,防燙傷。
  • 你花錢買的GTA5,現在可以免費領了!
    「可以不玩,但不能沒有啊」話說Epic送遊戲通常都會直接公布,例如本周送啥,下周準備送啥...送什麼都好,可千萬別送我買過的遊戲,小雞哥流著口水蹲了幾天。怎知解鎖時間還沒到,Epic在今天上午自爆了。Epic這一波應該會炸出不少真香黨,猶豫就會白給,對於那些已經花錢購買了的一億多個玩家,在今天慘遭背刺。。。
  • 虧損10%離場 花錢買來的3個教訓
    投資真人秀】虧損10%離場,花錢買來的
  • 放假前的最後一場生死戰:2019過年回家到底買啥?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對現在出門在外的打工族來說除了加不完的班,熬不完的夜吐不完的槽、搶不到的票、快禿了的頭……他們又多了個操心事:過年回去到底該買啥?親戚送來的,只能看不能吃,因為要送出去……自己家送出去的,轉個頭又送回來了,搞得我們每次買年貨送禮都按照自己的口味買,這樣反反覆覆的真沒啥意思。
  • 為何日本人不捨得花錢買水果、吃大餐,卻捨得花錢買奢侈品?
    很多人應該都會有自己的消費觀念,比如有些人平時花錢很節約,喜歡存錢用到該用的地方。有的人平時花錢大手大腳,喜歡吃什麼,買什麼直接就花了。但是日本人卻有一個很普遍的消費觀念,就是很多的日本人不捨得花錢買水果、吃大餐,卻捨得花錢買奢侈品。
  • 硬核科普:來成都,到底該穿啥子?
    來成都到底該穿啥子畢竟成都的天氣滿30減15是常態想要根據天氣穿對衣服就跟買彩票中獎一樣難只要來過成都你會發現成都的穿衣規則就是莫!穿啥子都曉得咯那你來成都還想幹啥子?
  • 科研黨有了錢想幹啥?——買儀器、買試劑...
    ; 啥高端啥費錢做啥,基因組測序,所有的基因組都測!!! 建一個世界最好的實驗室,買最靈敏的設備,用最純的材料,最敏感的試劑,什CRD.LCSM.SEM.TEM通通都配齊,搞一幫世界名校的博士來,二十四小時做實驗,每天討論的不是時空壓縮就是DNA分段,見到你沒說話前先鞠一直角躬,BOSS好,純正的古希臘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