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為何結婚都那麼早?除了父母之命外,最後一個原因最可怕

2021-01-07 老兵談歷史

在中國古代,結婚的年齡大概是在十五六歲左右,這個年齡的,放在現在我們還在上學讀書呢,但是古代人家早就已經是老夫老妻了,甚至是連孩子都有了。放眼看去,現在的剩男剩女越來越多了,這要是在古代,可是不會出現這麼多的剩男剩女的。因為在古代有三個規則專門對付這個現狀。

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古代男尊女卑,女孩子一般都是在十五歲左右就已經嫁為人婦,主持家務。古代的婚姻一般都是包辦婚姻,也就是父母選中,定親之後,雙方沒什麼意見便可以結婚了,而作為女孩,很少能夠有機會自己去挑選如意郎君的。

當然了,也有一部分人是違抗父命的,擺著一副寧死不從的態度,作為父母,難免也會沒有辦法,別以為這樣你就能夠逃過婚姻了,要知道父母管不了你,那就由政府出面來管你。

所以在古代還有一個機構叫做官媒,顧名思義,那就是依靠政府來解決這些剩男剩女的問題。他們一出面,那就是基本上都是隨便配對了,管你願不願意的,所以相比較之下,大多數女孩還是願意聽從父母的安排的。

2,道德綁架

在古代,到一定年齡之後要是還沒有結婚,那是會被人唾棄,會被眾人指責的。走在大街上,到處都是議論你的人。所以很多人受不了,還是選擇結婚,畢竟在封建社會這種行為屬於不孝;再者就算你能夠忍受得,但是在古代提倡早婚早育,但你偏偏喜歡晚婚晚育,喜歡做異類。

等到年紀大點了會遭到人嫌棄,最後的結果是沒人要。所以,在古代,年齡大了之後的女孩反而更不好結婚,這也是為什麼古代的女孩子基本都早嫁的原因之一。

3,刑罰威逼

古代女子到一定年齡如果不結婚的話,是要遭受牢獄之災的,關鍵不是你一個人受罪,而是全家跟著你一起受罪,這無形之中就給父母形成了壓力,趁著規定年齡之前,趕緊把女兒給嫁出去,省的全家都去蹲牢了。

在唐代規定女子十五歲不嫁人,全家要坐牢。有些達官貴族人家雖然寵愛自己的女兒,但是面對這些律例的時候也是不得不為自己的家族著想了。

所以相比較古代,現在父母著急幫忙張羅著相親什麼的,這已經算是很輕的,看看人家古代玩的,那才叫可怕,那個時候的剩男剩女才是真的厲害。

相關焦點

  • 古代女子為何十三四歲就要結婚?其實原因很簡單,離不開時代背景
    當今社會,女子20嫁人,男子22娶妻,這是一個法定的年齡界限,但是古代可不一樣,如果女子20還未嫁人,在鄰裡鄰居眼中就是一個巨大的笑話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在古代的女子,大部分都是在12歲的時候父母就開始物色夫婿,14歲的時候就開始嫁人,有些女子可能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就有了好幾個孩子了,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是很不可思議的。
  • 古代女子還未發育,為何十三四歲就必須出嫁?其實原因很簡單
    我們都知道,為了優生優育考慮,現在的中國,女子的法定結婚年齡為20歲,男子為22歲。
  • 媒妁之言|良辰吉日,女子哭嫁難捨父母恩,淺談古代婚禮習俗
    中國古代以禮法而治天下,「禮」是中華文明的最奧妙傳統,也是最深層次的文化積澱。而「禮」中的「婚嫁」關乎天下所有男女,幾乎作為中國人,婚嫁禮法是必須歷經的一個過程;在現代社會,婚嫁依舊繼承了古代禮法的一多半傳統,例如提親下聘禮,訂婚、結婚這一系列流程在中國是必不可少的。
  • 古代女子的法定結婚年齡,西周時最科學,秦漢以後強制幹預
    古代女子多大出嫁,得看哪個朝代。歷朝歷代國家規定的法定結婚年齡是不同的,每個人的家庭情況也是不同的,故每個女子的結婚年齡也千差萬別。綜合來看,古代很長一段時間內,至少長達兩千五百年的時間裡,中國的女子以早婚為主,從十三四歲至二十歲不等,有的甚至更為提前,十歲結婚的也不是沒有。晚婚晚育和優婚優育,是近代才提倡,當代才落實的事情。
  • 古代女子,為何一般十三四歲就要嫁人,是古人不懂早婚的危害嗎
    既然結婚那麼早會有這麼多危害,那古代女子為什麼還要這麼早嫁人呢?首先說明一點,在古代並不是所有古代的女子都是在十三四歲就嫁人了的。在《周禮》中記載了女子的結婚年齡為20歲,可見,早在幾千年前的周朝時期,女人的結婚年齡還是比較晚的。然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開始強制女性早婚早育。
  • 古代女子為何13、14就結婚?最先把結婚年齡降低的統治者是誰?
    讓人想不太明的一點是:為何古人喜歡娶十三四歲的女孩當老婆?難道古代就有蘿莉控了?因此並不是男人都喜歡找十三、四歲的小女孩結婚,而是因為這是當時規定的結婚年齡。一切都是為了服從國家戰略,就跟國家前些年的計劃生育一樣,個人是沒有選擇的。
  • 古代女子尚未發育成熟,為何十三四歲就要嫁人,原因其實很簡單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在那些偏遠的山區,有很多女孩子尚未成年就結婚生子的女孩子,其實這樣的做法並不值得提倡。但在古代,這樣現象普遍發生,天底下幾乎所有的女子都在十三歲之前出嫁了。古代女子尚未發育成熟,為什麼十三四歲就得嫁人,其實原因很是簡單。早在西周時期,古代的君王就下達了這方面的規定,要求天底下的女子在十五歲之前就要嫁人。
  • 古代女子還未發育成熟,為何十三四歲就要嫁人,原因其實很簡單
    現在網上有許多男孩女孩還未成年就結婚生子了,大家都說孩子這麼小不是結婚的時候,認為這是一種不好的風氣,但在古代,早生早育卻是習以為常的事情,天下女子都是在十幾歲的時候就結婚了。這其中最過分的還要數漢惠帝所採取的措施,據《漢書》記載,漢惠帝曾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意思就是說,女子超過十五歲不嫁人,家裡的賦稅就要翻五倍,對於許多貧民來說,平日的賦稅就已經很為難了,翻了五倍就是要逼死人的節奏。
  • 古代針對女子的五大酷刑:第一個最輕,最後一個簡直慘無人道!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有許許多多的酷刑,而當時男尊女卑的思想又是非常的嚴重,女子常常是作為男人的附屬品,深居簡出。
  • 古代的女人十三四歲就早早出嫁是不是太早了?專家:其實不早了!
    古代女子都是十三四歲就要出嫁,到了如今很多女人到了四十多可能還不結婚。現代人都不理解為何古代女子這麼早就要結婚,她們發育還不完全。但其實按照古代人壽命來看,確實不算早了。古代醫療條件 並不好,很多古代人患病以後,即使再有錢也得不到救治。英年早逝的人特別多,四十多歲已經算很長命了。所以女子早結婚也是無奈之舉,而且懷孕以後更加增加了女子死亡率。前面也說了,古代醫療條件差,所以生育過程中要是遇到血崩,大概率情況下,孕婦都無法救回來。
  •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究竟有多重要?
    自古以來子女的婚姻都必須經過父母同意後,再經過媒人介紹,男女雙方才能結婚,若是不等到爹娘開口,不經過媒人介紹,和自己喜歡的人私會,那麼,爹娘和社會人士都會輕視他,認為他不遵守禮教。那麼這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
  • 「結婚5年,才看透他」,一個女人的朋友圈,暴露了最可怕的人性
    文 | 晴風曾聽老人們說:這個社會最可怕的是人性。因為很可能你以為你很了解枕邊人,但實際上,終有一天,你會發現,原來你一點也不了解他。不要說生活了3、4年,很多生活了一輩子也不一定會了解。曾經看過這樣的一個新聞,一個女人和丈夫在吃飯的時候,警察突然來抓丈夫,說丈夫是殺人犯。
  • 古代女子還未發育成熟,便會早早嫁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
    在我國古代,女子往往在身體還沒有發育成熟的時候就會嫁人,還會出現娃娃親,童養媳等現象,使得女孩還沒多大就成了別人的媳婦,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故此對婚姻一拖再拖,最後成了大齡剩女。可是在我國古代卻與現在不同,身為女子無論能力有多強,身份多高貴,始終要嫁人。我國古代的封建思想比較濃鬱,父母總希望自己的女兒越早嫁出去越好,不管是否成年,只要嫁出去就可以了。很多家庭女兒出嫁的年齡都在十三四歲左右,這又是為什麼呢?
  • 古代女子結婚,為何要穿「特殊」褲子?網友:長見識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小編帶你領略這世間的奇聞異事,隨著社會的進步改革的開放,我們國家一些傳統封建思想也是逐漸消減。大家也都清楚在古代女人的地位非常低下,但是大家古代女子結婚的時候,要穿一種」特殊的褲子」嗎?
  • 古代男子無彩禮娶親被訴訟入獄?《詩經》告訴你結婚沒那麼容易!
    現如今農村的小夥子結婚有多難?天價彩禮和有房有車已經成為了標配。而帶有美好目的的婚姻如今看起來更像是一場交易。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呢?高價彩禮在古代是否也存在呢?我們今天來看看詩經裡《召南·行露》這首詩,或許能管中窺豹。
  • 古代男子:為何普遍娶14、15歲的女子?歷史原因有3點
    不知諸位是否了解過,在古代的時候,男性在娶妻的時候 ,基本上都是娶十四五歲的女子。換做現在,十四五歲才讀初中,還是個未成年,即便是到了二十四五歲,也依舊是有很多人尚未婚配。那麼,為何古代的時候,女子才那麼小的年齡就嫁人呢?其實,是有歷史原因的。
  • 古代為何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那古代的女子每天都幹什麼
    在古代,封建主義社會,家人認為女兒長大遲早都要嫁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所以對女子都不太公平,基本上女子都是作為傳宗接代的工具看待,並且古代都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為什麼呢?從黃帝開始,提倡種植農業,提高人口數量,為了讓女子早結婚,多生子,很有可能從這個時候就推出「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觀念。如果女子成天跟男人一樣讀書玩墨,或者習武打仗,那麼誰來生孩子,男的他也生不了啊。從古代帝王和高官顯貴人家來看,他們的妻子更多,在高階層是為了家業發展的需要。
  • 為何古代女子十三四歲還沒發育成熟就出嫁?網友:我們現在真幸福
    現代女子的結婚時間都比較晚,最早的結婚時間也要20歲才能被法律承認。然而古代女子二十歲的時候已經是好幾個孩子的母親了,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們都知道,古代女子結婚都普遍比較早,很多女子十三四歲的時候結婚了。
  • 為何古代皇帝結婚時,要讓皇后先吃個餃子才能行房?原因很簡單
    ——陸遊《秋夜感遇十首以孤村一犬吠殘月幾人行為韻》經常看清宮劇的人或許發現了這樣一件事——似乎看不到皇帝結婚的場面,都是選秀儀式結束,被選到的女子直接伺候皇帝。其實,皇帝是需要結婚的,而且是只結一次婚,結完一次婚之後,以後再找女子就不需要結婚了,被選中直接伺候就可以了。
  • 聊聊古代的結婚儀式:原來古人結婚也這麼難,過程實在太繁瑣了
    在當代社會,脫單可能是年輕人的頭等大事,畢竟遇到一個喜歡的人不容易。而結婚就更難了,不但要互相喜歡,還得要門當戶對,以及最讓人頭疼的事——彩禮。 因此,這些因素讓年輕人對結婚多多少少都有點牴觸,造成了「結婚難」的後果。那麼在古代,結婚是一件難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