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問答:口念阿彌陀佛,如何做到心也在念阿彌陀佛?

2020-12-18 每日一首佛歌

弟子問:最近念佛,或許是念佛方法不對,越是專注佛號,耳根聽清,口念清晰,意根放在佛號上(意根有時跑掉),越是這樣念,頭疼,最近肩頸也疼。自我感覺,我這個念佛方法不對,但是錯在哪裡?答:問題在於你的注意力放在了頭頂上,這樣容易上火(印光大師說這是「心火上炎」)。調整很簡單,你微睜眼睛,看腳下前面的地板專注念佛,你的症狀幾天就好了。

如果沒有你說的這些症狀,無需這樣調整,正常閉目念佛就可以。弟子:感恩!的確是這樣。我要改變!南無阿彌陀佛!

問:有一次我情緒低落,到觀世音菩薩面前,和菩薩說話,說著說著哭了,不知道會不會有罪,觀世音菩薩會不會生氣?答:有困難知道找佛菩薩訴說,挺好的,說明你心裏面有佛菩薩,相信佛菩薩,佛菩薩怎麼會見怪呢?只會慈悲你、憐憫你,並且希望你常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不僅現世平安吉祥,臨終還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問:在修淨土念佛法門時,請問口念阿彌陀佛,如何做到心也在念阿彌陀佛?答:口念佛,心自然也在念佛,只不過可能會有妄想雜念,這很正常。事實上,是心有念佛,嘴巴才會念佛,不要以為」心有雜念,所以心沒有念佛「。舉生活中的例子比較好理解,你要走路去什麼地方辦事,雙腳到路口自然就會轉彎,因為心有這個意念。再比如說話,你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你心裡想要說的,這也是心帶動嘴巴說話。

或者你手指敲鍵盤打字,無論快慢,都是你的心在帶動手指。這生活中的幾個例子,你走路、說話或打字時,一樣有妄想雜念、想東想西,只是你沒有去注意,念佛的妄想雜念比這個少得多,只是你比較執念佛中的妄想雜念,所以你認為很多,反而以為心沒有念佛,南無阿彌陀佛。雖有妄想雜念,也不妨礙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本願力令十方眾生「念佛必定往生」,如乘船過海,是船載乘客過海。

所以跟乘客有沒有妄想雜念完全無關。如果想專心一點,念佛時逐字逐句「念清楚、聽清楚」,也可以加一個「心裡記數清楚」(從1、2、3到10,再循環從1、2、3到10),這就是「十念記數法」。

問:學佛是不是不可以以吃肉?吃肉後又去放生,是否可以行善抵惡?我說的惡是指吃肉。答:學佛不等於禁止吃肉,只是不吃肉更好。

吃肉和放生,各有因果,因果不能相抵。如果擔心造惡的因果,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念佛可以轉化因果,消除惡業:一沙雖輕,直沉海底;重石乘船,可達彼岸。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大願船,不僅可以承載、消除我們的一切罪業,還直接帶領我們到達極樂世界彼岸。

相關焦點

  • 佛教:念「阿彌陀佛」,做不到這2點,再念也無用!
    提起「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阿彌陀佛」似乎是佛教的代名詞,寺院裡出家僧人或善信居士也常常是一句句「阿彌陀佛」不離口。那麼,「阿彌陀佛」到底是誰呢?如何念誦該佛號才能功德更圓滿呢?本篇文章,小編帶大家一起走進「阿彌陀佛」的世界。
  • 阿彌陀佛的「阿」字,究竟念「a」還是念「e」?
    「阿彌陀佛」是萬種功德、四十八大願的結晶,念佛則是乘佛願力的方便法門。念一聲佛號,無量功德便會由彌陀功德海,流注到我們的八識心田。所以印光祖師說:「一聲佛號,成佛有餘。」漢傳大乘經論中,記載阿彌陀佛及西方淨土的卷宗,不下二百餘部。另外,歷史上「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也說明淨土信仰的深入人心。但這聲佛號,儘管黃口小兒也念得,但八十老翁也未必識得。阿彌陀佛究竟是誰?
  • 揭示:「阿彌陀佛」,念「e」還是念「a」?唐僧是不是翻譯錯了?
    來源網圖首先我們要明白「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阿彌陀佛」是天竺語譯音,它是指「功德無量的覺悟者」。「阿」的翻譯意思是無,「彌陀」翻譯為量,「佛」翻譯為覺,無量覺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意思。「阿彌陀佛」,梵語amitābha。其實讀「a彌佗佛」的「a」音是80年代興起的,是一位大師遠赴印度進修佛學修出來的。回來後,便開始宣揚這句佛號的讀音,說我們一直讀錯了,「a彌佗佛」才是正確的。那麼,前人真的念錯了嗎?
  • 佛教:念「阿彌陀佛」時,牢記這一句話,功德無量!
    我們信佛、學佛,就要在心中建立起正念,那就是解脫煩惱,離苦得樂。淨宗的念佛法門,目的同樣如此。眾多法門當中,念佛是易行道,乘借彌陀願力,如同乘船順流而下,一日千裡,省力方便。然而,末法時代,念佛者為數眾多,但成就者畢竟還是少數,原因何在呢?
  • 念「南無阿彌陀佛」時,一件事不明白,念佛也無用!
    禪師說:「三歲孩童雖然知道,可是八十老翁未必能做到。」念南無阿彌陀佛時,我們一定要知道這件事,這件事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兩句話是學佛的基礎,如果基礎沒有打好,學得越久,離佛越遠。我們在念南無阿彌陀佛時,一定要去實踐這件事,一定要去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否則念佛也無用。
  • 念阿彌陀佛消災免難,種福修善 | 【結緣不限量】阿彌陀佛福貼、橫聯
    「普勸」,看到能夠接受的人就勸他;不能接受的人,念阿彌陀佛他聽見了,一入耳根永為道種,阿彌陀佛的緣就種上了。在國內這些地區,「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印「阿彌陀佛名號」貼在外面牆壁上,哪個人看到了他就種福了,不可思議!於是我們就想起來,你看福州「阿彌陀佛大飯店」,那塊大照片一天度多少眾生,今天講行善修福,還有哪一種方法比這個更殊勝的?
  • 持名念佛,一口氣念的「阿彌陀佛」越多越好嗎?
    首先,念佛時持六字洪名即南無阿彌陀佛,還是念四字佛號?南無二字,意為頂禮、恭敬,持誦六字洪名,表達了對彌陀的恭敬與敬仰之情。印祖主張以六字佛號為主,四字佛號為輔,《印光大師文鈔》中說:「念佛宜念六字,或先念六字,至將畢則念四字。」他認為南無還有皈依之意,倘若只求快求多,不曉得借佛慈悲力,則是門外漢的功夫。蓮池大師則主張「四字自念,六字隨眾」。
  • 念「阿彌陀佛」聖號,牢記這2句話,功德無量!
    漢地淨土宗盛行,平日念佛的人為數眾多,而淨宗的信眾,則專念阿彌陀佛,把佛號當成日常功課。儘管我們常見到學佛人見面便念「阿彌陀佛」,甚至把佛號變成了口頭禪,可是真正明白彌陀聖號的功德所在者,可能並不多。簡單來講,這句彌陀聖號,乃是阿彌陀佛無量劫修行所成,是萬德莊嚴之所在,又稱彌陀功德海。念佛之人,在誦念佛號的同時,正身淨口清心,令三業清淨,自然得生彼國。
  • 念釋迦牟尼佛,不念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看到會流眼淚。為什麼?
    我跟同學們說過,蓮花是阿彌陀佛願力加持的,我們一般人講保佑。蓮花的最大的作用,就是你往生的時候,在蓮花裡頭轉識成智,起這麼大的作用。轉八識成四智,所以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你的身是法性身,是報身,不是我們凡夫的身體,是心現的不是識變,沒有八識五十一心所。所以這個身不需要飲食,你說多方便,不需要睡眠。
  • 佛教:天天念「南無阿彌陀佛」,其中含義,你知道嗎?
    「南無阿彌陀佛」似乎成了佛教的代名詞,許多人經常念它,但是對於幾乎不怎麼學佛的普通信眾來說,對這句話的含義根本不理解,甚至連讀音都搞錯了,這樣難免不恭敬,也不利於大眾培福增慧。那麼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個佛教常識。「南無阿彌陀佛」是梵文音譯,和漢語是完全不同的。
  • 念地藏菩薩名號,相當於念阿彌陀佛、觀音菩薩
    有位道友繞完地藏塔跑來問,為什麼有一位師父不是念地藏菩薩名號,而是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像前段時間,也有道友問,為什麼當著觀世音菩薩的像念地藏菩薩,觀音菩薩就成地藏菩薩了?就像那位繞地藏塔的師父,在他心中,地藏菩薩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地藏菩薩,沒有分別相,就只有阿彌陀佛一相,因為他歡喜彌陀接引。所以,並不是像有些道友想的,在地藏殿念觀音、彌陀名號就不如法、不恭敬。還有一個原因,很多人只注意到地藏菩薩地獄救苦,卻忽略了地藏菩薩是冥陽兩利。
  • 【學佛問答】印光大師說大小便和裸浴時不能出聲念?怎麼理解呢?
    學佛有問必答:1、印光大師確實說過在不潔淨處(如廁所)、大小便時、裸浴時不能出聲念,可以默念。總結為一點就是:在不恭敬處,不要出聲念。但印光大師也說過在遇到災難時,無論任何地方,無論穿戴是否整齊,都應該出聲念,因為關鍵時候出聲念比默念更得力。
  • 阿彌陀佛中的阿字,應該怎麼念
    阿彌陀佛中的阿字,應該怎麼念?我們知道在漢語詞典中,阿字念「a」也念「e」。平常我們看電視劇時,尤其是有出家人的電視劇時,師兄師弟們見面都會道一聲「阿彌陀佛」。注意電視劇裡這個「阿彌陀佛」一般是說,「wo mi tuo fo」或「e mi tuo fo」。「e mi tuo fo」的最為最為普遍。
  • 《阿彌陀佛》到底念「e」還是「a」,念不對術語有用嗎?
    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是信佛之人,最喜歡掛到嘴邊的口頭禪了。我們經常看古裝劇裡面只要有和尚,都會念阿彌陀佛!但是每次看不同電視劇,有的念「a」,有的念「e」那麼在這四個字中,到底該怎麼念才正確?念不對術語其作用嗎?
  • 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竟有如此大的福慧!
    所以您心量要大,因為心的範圍越大,保護您的眾生就越多;要精進不輟,因為您付出的越多收穫就越大!1 、念佛的人,改變從哪裡看?從相貌上看,從體質上看。念佛功夫得力,相貌就改變了,身體就強壯了!用什麼方法改變的?用念阿彌陀佛的方法改變。這是真的,不是假的!2 、確實,我們的相貌會隨著我們修行的功夫轉變。
  • 學佛問答:原來發願念金剛經超度,沒念完可以改念佛號嗎?
    問:阿彌陀佛,弟子發願要為墮胎嬰靈還有老祖宗念金剛經超度他們,但時候後來又看到說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超度他們,我現在金剛經沒念完,可以不念了嗎?就直接念南無南無阿彌陀佛,但是又擔心沒念完又不好,心裡總是在擔心。
  • 人們口中念的「阿彌陀佛」到底是啥意思
    無論在影視作品中,或者是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佛教的僧人,或者是普通信徒,口中都會常念叨一個詞語「阿彌陀佛」。那麼這四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此我還特意做了一個有趣的調查,經過調查發現,我爸和我媽都認為「阿彌陀佛」是一句咒語,只要念出它,就會保平安,或者是讓人心向善。
  • 南無阿彌陀佛的「阿」字,念「a」還是「o」,別再念錯了!
    南無阿彌陀佛的「阿」字,應該念「a 」,還是念「e」,或是「o」?我們在一些影視劇當中經常聽到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我們聽到「阿」字的讀音,有人念「a」,也有人念「o」,還有人念「e」。那麼到底這個字應該如何發音呢?
  • 念南無阿彌陀佛,千滿萬足
    即使沒有信願的人,他不相信極樂世界,也沒有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沒有信佛的本願,就是在碰到因緣的情況下,大家念,他也跟著後面念幾句,散心稱名,這樣是不是念念即佛呢?這樣也是念念即佛,只不過他不信,不知道,所以他「不能直下承擔,故枉自輪轉」。他稱念彌陀名號,阿彌陀佛的所有功德,在名號裡給他了,但是他不相信,不知道,所以他還是虛妄輪轉。這才可憐,更加冤枉。
  • 佛教:天天念「阿彌陀佛」,它的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古人有這樣幾句話傳世,「行也阿彌陀佛,住也阿彌陀;縱使忙似箭,不離阿彌陀」。在很多人的觀念當中,釋迦牟尼才是佛教的創始人,為何我們不念他,反而要時時處處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呢?這就要從「阿彌陀佛」的真正含義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