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沒有信願的人,他不相信極樂世界,也沒有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沒有信佛的本願,就是在碰到因緣的情況下,大家念,他也跟著後面念幾句,散心稱名,這樣是不是念念即佛呢?
這樣也是念念即佛,只不過他不信,不知道,所以他「不能直下承擔,故枉自輪轉」。他稱念彌陀名號,阿彌陀佛的所有功德,在名號裡給他了,但是他不相信,不知道,所以他還是虛妄輪轉。這才可憐,更加冤枉。
《法華經》裡有一個「衣裡明珠」的比喻,有個窮人,到親戚家拜會,吃飽喝足後就睡著了,親戚是大富長者,要出去辦事,就拿了一顆摩尼寶珠縫在這個窮人的衣服裡,這樣他以後有了摩尼寶珠,到哪裡去都富貴自在。
摩尼珠也叫如意珠,你拿著珠子喊「我要金戒指五枚!」五枚金戒指就掉到地上了,「金戒指不夠,我要鑽戒!」要多少出多少,這叫摩尼寶珠。要多少寶貝,會像下雨一樣下來;不要了,又會收到珠子裡。
結果這個人醒來之後,看主人不在,他就走了。他是窮人啊,在外面還是討飯,在垃圾堆裡和蒼蠅搶爛蘋果吃。
轉來轉去,大富長者又碰到他了,「你怎麼到今天還是窮人啊?」
他說:「我就是窮人啊!」
「唉!你真是冤枉啊!」
大富長者把他的衣服解開,「我走時把摩尼珠縫在你衣服裡了,給了你摩尼珠,你怎麼還是窮人?你不冤枉嗎?」
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是摩尼寶珠,佛給了我們,我們念佛了還在六道輪迴,釋迦牟尼佛一看,「我那個時候到娑婆世界,就把六字名號縫給你了,你怎麼還在流浪啊?真是太冤枉了」。我們冤枉啊,在娑婆世界白白流浪。
「衣裡明珠」的比喻,就是說我們得到了這句名號,卻並不寶貴它,反而還看不起,還要修別的功德求往生,真是頭腦不清、眼睛不明。
我們得到這句名號,真應該千恩萬謝,千滿萬足。有人在嘆氣,這是喜悅的嘆氣,也是懺悔的嘆氣,「我當初不知道這句名號就是摩尼寶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