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裡有了「人民食堂」讓居家老人天天「下館子」

2021-01-10 澎湃新聞
小區裡有了「人民食堂」讓居家老人天天「下館子」

2020-11-18 1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黔西南日報 中國黔西南

11月17日中午,位於萊蒙帝景小區內的「人民食堂」正在營業中,食堂自2020年8月1日運營以來,豐盛的三餐為社區裡的老年人提供了便利,也深受小區裡年輕人的青睞,飯點一到,許多上班族也前來「蹭飯」。

食堂雖小,但菜品豐富。牛肉餅、糯米飯、辣雞粉等各式早餐種類豐富,並且價格實惠食物美味;還有各類炒飯、蓋飯、家常小炒、火鍋等,平均價格為10元至68元不等,供各類人群選擇。除此之外,推出的自助餐,葷素搭配五菜一湯,足以讓餐盤盛得滿滿的。食堂師傅邱建瓊說,這樣一份套餐絕對管飽。

「我平時早上、中午都在這裡吃,因為孩子都在上班,下午才回來,我覺得這裡環境好,價格也合理,吃不夠還能再添,離家近又方便。」剛剛就餐結束的小區業主馬桂蘭說。自從「人民食堂」開了之後,她幾乎每天都來「打卡」光顧,她說,這樣省去了許多家務活,每天都很輕鬆。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社區養老成為居家老年人的關注熱點。萊蒙帝景小區業主林嘉龍對現在的食堂讚不絕口:「我們家有兩三個老人,自己也可以做,但是做多了吃不完,做少了不夠吃,而且每天要買菜,但行動又不方便,現在小區裡有了食堂,一日三餐全解決了,省錢又省心!」他樂呵呵地笑著說道,食堂建設起來就是給老年人的福利,不但飯菜可口,服務也很周到,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人群光顧,讓社區老年人足不出「小區」,便可享受到物美價廉的飯菜。

萊蒙帝景社區「人民食堂」佔地面積135平方米,每個餐段可同時容納60人就餐,除線下消費點單外,還可以使用「中國農業銀行APP」進行線上訂餐,自選堂食或送餐上門服務。同時,針對社區以及小區業主和60周歲以上老年人群,推出了不同優惠折扣和免費增值服務。特別為「三高」人群制定了「特殊人群菜譜」,為獨居、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免費送餐上門服務,60歲以上的老人就餐享8.5折優惠。目前,食堂日均就餐人數約150人,辦理會員卡413人,服務小區內60歲以上老人約334人。

據悉,食堂依託「景地康聯康養中心」建設,致力於為老年人提供健康關懷服務。景地康聯康養中心除開設有「人民食堂」外,還設置了中醫理療室、智能體驗區、健康諮詢區、書法室、桌球室、健身中心等,圍繞老年人需求提供多種類、深層次的服務,讓居家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享。(黔西南日報融媒體記者 李穎)

來源: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楊朝敏 陳安彤 文國坤 實習生 胡貴

本期審稿:魏浩然

值班主任:郭連軍

黔西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微博:@中國黔西南

微信/易信:中國黔西南

APP:北緯25°的黔西南

數字報:http://www.qxnrb.com

官網:http://www.zgqxn.com

郵箱:zgqxnw@163.com

聲明

凡「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刊發的原創內容,均保留版權,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微信號:zgqxnw)」。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小區裡有了「人民食堂」讓居家老人天天「下館子」》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你吃過的「人民食堂」是正宗的嗎
    「人民食堂」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在成都的幾家分店吃過它的飯菜,味道不錯,價格也特別實惠。四、五個人一百多塊就能吃好、吃飽。裝修也很有特色,特別懷舊,蓑衣、草帽等等,絕對是讓經歷過人民公社大食堂年代的那些人特別懷念的。
  • 真假「人民食堂」之爭
    說起成都生意火爆的餐飲店,「人民食堂」絕對繞不過。可食客們留意過帶著各式前綴和後綴的「人民食堂」嗎?或許,他們並不是真正的「人民食堂」。「人民食堂」火爆 「高仿」紛紛來蹭2012年9月,王某註冊成立個體工商戶「武侯區仁民食堂」,在成都市武侯區玉林東街16號創辦「人民食堂」首店,經營以傳統川菜為核心的民間特色菜。此後,王某先後成立多個「人民食堂」直營店,並於2014年起開始向國家商標局申請註冊「人民食堂」商標。
  • 成都真假「人民食堂」對簿公堂:誰在亂用「人民」的名義?
    法院判決:假「人民食堂」停止侵權並賠償損失「人民食堂」註冊商標。山寨「人民食堂」。掛有「人民食堂」招牌的餐館,在成都大街小巷經常可以看到,但哪些是真的「人民食堂」,食客也許並不了解。7月29日,成都高新法院對4起侵害商標權的案件進行集中宣判,其中一起涉及成都著名川菜館「人民食堂」的案件引發關注。「人民食堂」商標擁有者起訴成都多家冒用「人民食堂」名義開店的餐館,要求相關經營者停止侵權,並賠償相應損失。
  • 成都網紅餐館維權紛爭:4家山寨「人民食堂」被判賠償
    2012年9月,王某註冊成立個體工商戶「武侯區仁民食堂」,在成都市武侯區玉林東街16號創辦「人民食堂」首店,經營以傳統川菜為核心的民間特色菜。此後,王某先後成立多個「人民食堂」直營店,並於2014年起開始向國家商標局申請註冊「人民食堂」商標。
  • 誰是真正的「人民食堂」?他起訴數個餐館侵權並索賠,法院判了
    在成都,相信很多人都在「人民食堂」吃過川菜。除了「人民食堂」,你是否還留意過帶著各式前綴和後綴的「人民食堂」餐飲店,比如「人民食堂土菜館」?期間,王某持續通過電視臺、網絡平臺等媒體公開宣傳「人民食堂」餐飲品牌,並與多個主體籤訂「人民食堂」《商標許可使用合同》,許可加盟者在特定區域使用「人民食堂」商標,加盟店經營地涵蓋四川省內外。
  • 讓失能老人享受居家溫暖 養老護理有「秘笈」
    因為種種原因,許多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只能居家養老,對這類老人的護理可是一項技術活,其中有不少「秘笈」。12月16日上午,由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天貓個人護理行業、成人護理品牌愛舒樂共同發起的天貓「個護志願者」老人關愛計劃公益活動在渝北區龍塔街道辦事處舉行。
  • 全國政協委員馬光瑜:新建小區配建居家養老場所
    原標題:新建小區配建居家養老場所   昨天是全國政協委員集中報到的日子,記者了解到,不少政協委員的提案都與社區管理和配套設施建設相關。   對於「街坊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省婦聯副主席程萍直言,自己也關注了《廣州日報》的「街坊兩會」欄目,傾聽老百姓呼聲。
  • 小區群裡發現有老人坐著睡著 她開車外尋助力走失老人找到家
    小區業主群裡面偶然發現有個老人坐著睡著了,愛管閒事的她立即來到指定地點去找,結果沒有發現。隨後她開車沿附近道路尋找 20 多分鐘,終於在公交站點附近發現。幾經努力幫助聯繫,終於助力老人找到家與親人團聚。後來得知,該老人已經走失了 3 天,家人都快找瘋了。
  • 小區裡的「愛心擀麵機」
    近日,居住在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錦豪·雍景園小區的86歲老人龍雲蒸收到了小區工會志願者送上門的麵條。 入夏以來,每天掛曬在該小區愛心超市門口的麵條,成了小區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小區工會志願者會輪流到愛心超市晾曬、切割、包裝麵條,來愛心超市兌換、購買麵條的居民絡繹不絕。 「愛心超市的自製麵條,飽了居民的胃,也暖了居民的心。」
  • 【養老看護課堂】居家看護技術:為臥床老人清洗會陰
    全國家庭服務知名品牌單位家政行業值得信賴的公眾號做一線養老服務的幾年間,我們曾接到過許多來自居家老人家屬的諮詢電話
  • 70年代,下館子特別有面子,為何有錢也不一定就可以下館子?
    在現在的中國,下館子似乎已經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今天有好事,心情好,下館子吃點喝點慶祝;今天鬱悶了心情不好,也下館子吃點喝點解解悶,更有常見的,今天懶癌發作,不想回家做飯,那就下館子吧!還有好友重逢、討論生意等等,下館子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老人照護智能化,居家養老也心安
    深秋的玉泉區建華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其樂融融,老人們在這裡下棋、理療、健身。工作人員看到有需要幫助的老人就會上前詢問,教他們使用理療設備、給他們做身體檢查。管理室內,一位工作人員正在查看玉泉區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各項數據。
  • 九部門發文:老人居家適老化改造,防滑處理、安裝扶手享政府補貼
    廣州市天河區老人院,97歲的老人王秀巒與護理員在寬敞明亮的居室裡開心交談。 南都記者 譚慶駒 攝影以特殊困難老人為重點,政府提供補貼去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其中一項重要舉措就是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
  • ...本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天貓個護、愛舒樂啟動「老人關愛...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當今社會,養老問題已日漸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為了傳遞居家養老理念,普及失能老人護理知識,即日起,本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天貓個人護理行業、成人護理品牌愛舒樂共同發起公益活動——天貓「個護志願者」老人關愛計劃。
  • 下館子
    五、六十年代的人把到飯館吃飯稱為「下館子」。 那個年代下館子的人可不多,一般老百姓哪個沒事會花錢去飯館吃飯?那時,下館子、泡澡、聽戲是很奢侈的事情,尤以下館子為甚。人們普遍認為:下館子的要麼是有身份的人,要麼是二流子懶漢。
  • 物聯網智能服務助力草橋欣園社區空巢老人居家安全
    12月11日,花鄉草橋欣園社區「牽手桑榆」空巢老人居家安全服務項目啟動儀式在花鄉草橋欣園社區居委會三層會議室舉行。草橋欣園社區黨委根據社情民意,利用黨員服務群眾經費和中國聯通114居家養老中心開展合作,為43戶空巢老人購買了兩年合同期的居家安全服務,包括支持室內無活動監控預警、戶外走失預警和SOS緊急室內報警等功能。平臺接到預警信號後,通知預留的緊急聯繫人,實現對老人居家安全的輔助保障,使老人體會到實實在在的依靠。
  • ...街新城小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展手工課堂系列活動之彩繪燈籠活動
    12月2日,掛甲寺街在新城小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展了手工課堂系列活動之彩繪燈籠活動,豐富了居民的業餘生活,激發了居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為居民們的生活增添光與彩。上午時間尚早,掛甲寺街的老年居民們就陸陸續續來到新城小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對燈籠製作充滿期待。十點,彩繪燈籠課堂準時開始。老師首先為大家發放了製作燈籠的材料——燈籠坯子和水彩筆。
  • 經常下館子的人,飯店裡的這些菜儘量別點
    飯店裡比較髒的菜,你吃過嗎?如果你經常下館子,這些菜儘量別點經常下館子的人都知道,餐館裡很多吃起來可口的菜餚,其實並沒有看上去那麼乾淨,甚至比你想像的還要髒。這3樣菜,店員都不會吃,下館子別點它們肥腸類的不要點肥腸是許多人的最愛,每次下館子都必點肥腸,香味獨特,營養豐富,吃起來韌中帶脆,很有嚼勁。
  • 服務上門 居家養老暖心暖胃
    河西區掛甲寺街新城小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志願者不畏嚴寒上門服務。寒潮席捲津城,連日氣溫驟降給人們的生活出行帶來了許多不便。河西區掛甲寺街新城小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卻門庭若市,好生熱鬧。正值午飯時間,來服務中心用餐的老人們正在排隊用餐,屋外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寒氣被屋內熱騰騰的飯菜驅散。「少鹽少辣」「米飯軟一點」「不要蔥」……記者在現場看到,每份打包的餐袋裡都有一張紙條,寫著老人的名字和所需要的菜品,各不相同。據介紹,每天來這裡吃飯的老人有170餘人,需要送餐的大概有30多家。志願者和社區的工作人員提前統計好了老人的信息,細緻到包括每位老人對飯菜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