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傳統,融生活感悟於書作,名家沈鵬贊其筆法古雅乾淨利落

2020-12-16 城市書畫

他52歲創立馬家窯文化研究會,開始致力於馬家窯文化研究事業,17年之後寫出了馬家窯文化的第一部學術專著《馬家窯彩陶紋飾探秘》,2011年創立並擔任了西北民族大學馬家窯文化研究院院長,開始把馬家窯文化的研究活動從學術層面引向大學,在馬家窯文化研究領域中,他獨具慧眼,對馬家窯彩陶圖案破譯,有許多先人之處,並且致力於把馬家窯文化的研究和傳播活動推向全國乃至世界。他就是王志安先生。

王志安1944年4曰4日生於馬家窯文化遺址洮河對岸,自認古羌人後裔。甘肅臨洮人,畫家,書法家,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美術系。現為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會長、西北民族大學馬家窯文化研究院院長。馬家窯書法院院長、蘭州大學文物鑑定與修復中心教授、甘肅馬家窯彩陶文化博物館館長、甘肅美協會員,甘肅書協會員。

王志安不僅僅是一位資深的馬家窯文化研究者,而且還是一位非常不錯的畫家和書法家,他4歲學畫,13歲在全國繪畫比賽中獲一等獎,尤為難得的是他的書法,紮根於傳統,幾十年來的勤學苦練打下了極其深厚的傳統功力,他兼善諸體,以行書為最佳。

他的行書古雅清秀,瀟灑瑰麗,融碑之氣度和帖之典雅於一爐,既有碑的雄強大氣,有具帖的柔美秀雅。仔細品讀王志安的書法作品,書作用筆靈動而活潑,清麗而灑脫,結體精巧雅致,剛柔相濟,王志安深厚繪畫和詩詞等傳統文化功底,滋養著他的書法藝術,文人氣息十分濃厚。王志安的書法藝術,柔矯健和雄渾為一體,冶飄逸和厚重為一爐,既俊逸清麗又蒼勁雄渾。著名書畫家孫其峰先生評價他的字「勁險刻厲、妙於取勢、純熟自然、柔中帶剛、古樸通變」。

著名書法家沈鵬先生評價王志安先生書法作品,稱其書作筆法古雅,用筆乾淨利落,結體簡約流便,法度森嚴。雖字字獨立,卻氣韻流暢銜接自然。其字形略取縱勢,重心安穩,中宮開闊。審美取向以中正為主,而不以奇崛,險怪取勝。關注書畫類資訊城市書畫。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

王志安書法作品欣賞:

相關焦點

  • 現代書法名家陳予來,精品行楷書作欣賞,筆法大氣勁健灑脫,好字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行楷書法的特點既有楷書的平正,又有行書的靈動。
  • 光陰一瞬營長久:讀沈鵬先生七律所感
    耄耋之年的沈鵬先生談及書法與詩詞,興趣盎然、精神矍鑠。圖鳴 攝七律的由來沈鵬今年新正,李前光先生蒞臨舍下,我以為是文聯領導作禮節性的探望。其文化底蘊和藝術修養在當今藝壇廣為人知,業界評論沈老的書法「剛柔相濟,搖曳多姿」。沈老作為書法界的泰山北鬥,其草書直追先賢,又能以詩家情懷,熔鑄書法,獨創新境。趙樸初先生曾讚揚他的書法「大作不讓明賢」。沈老的詩書從來不分家,他自己曾說:「我從詩意悟書魂。」沈老的創作,不但在形式方法上將詩書緊密結合,而且在藝術思想理念上亦通審思融,論書即論詩,論詩即論書。
  • 光陰一瞬營長久——讀沈鵬先生七律所感
    圖鳴 攝 七律的由來 沈鵬 今年新正,李前光先生蒞臨舍下,我以為是文聯領導作禮節性的探望。沒想到他從進門閒談起,手中就沒有放下照相機,關注著室內我的一舉一動,照相機就是李前光的心靈、眼光。他對專業的執著,也充分表現了對生活的感受熱愛。
  • 沈鵬:詩興心語
    明知「讀書識字憂患始」,但不讀書是不可能的,我寫過「何嘗煩亂離塵網,太過天真盡信書」。 長詩《放龜行》是生活裡一件小事、趣事。家裡養著一隻綠毛龜,添了生趣,一日忽想,龜本在湖海中悠遊,如今蝸居,不如放生吧。
  • 五個例字,看懂五大書家「筆法」
    筆法是書法的基因密碼,學書法,須先知筆法,方可打通學書之徑,直通學書法門。既知筆法,深入實踐,乃悟書學之理,筆下自有神採煥發。此文,就從陸機、王羲之、顏真卿、蘇軾等幾位古代書法名家的名帖裡,擇單字來一窺那些千古不易的筆法之美!01/
  • 梁鼎芬|書法作品瘦勁古雅真跡傳世甚少
    曾就學於五品卿菊坡精舍院長陳澧門下,並得其舅翰林院編修張鼎華教誨。光緒三年(1877)18歲時中順天鄉舉人。清光緒六年(1880)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九年授編修。性剛直,屢劾權貴。在中法戰爭中,北洋大臣李鴻章一味主和,梁鼎芬彈劾李鴻章六大可殺之罪,因而被罷官。南歸後任廣東惠州豐湖書院院長。適張之洞督粵,聘其為肇慶端溪書院院長。翌年,廣雅書院開館,梁鼎芬又受張之洞之聘,任廣雅書院首任院長。
  • 書法筆法論
    應該說這些禁忌是有道理的,因為傳統書法主要是寫楷書,在規範楷書字的間架中,這些筆畫由於天生為孤立或虛散之形,難以與其它筆畫配合或組構。一旦出現,就會破壞結字及字間的結構。尤其是學書的新手,練習中鋒行筆本來就十分不易,記住這些禁忌,有利於形成正確的用筆規範與發力方法。但是在古代名家的尤其是行草書遺蹟中,傳統禁忌有時還是可以看到的。
  • 中書協前主席沈鵬,楷書字帖《千字文》欣賞,用筆講究、結字生動
    沈鵬沈鵬先生的楷書不論是在書法界還是在民間,其爭議是最為激烈的。有人說沈鵬的楷書是碑帖一路,且自成一體;也有人說:沈鵬楷書是草書的慢寫。那麼,沈鵬的楷書究竟如何呢?好多人不懂書法一味推崇正楷,是因為自己沒有認真寫楷書,如果楷書練到一定程度,真的覺得什麼田書沒有一點看頭」。
  • 書法名家陳澤安,精選18幅極品行書鑑賞,承襲二王筆法精髓,好字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臨帖就是傳承書法傳統技法,有了熟練的技巧才能夠更好的創作,更好地傳揚。簡單的說就是繼往才能開來。對此我們專門把在學習二王筆法上有較大突破的書法大家陳澤安的書作推薦大家,希望你能夠喜歡。在欣賞書法之前我們還是簡單的說一說書法的筆法。筆法,我換一個說法叫它手法。首先使用不同的手法,產生的點畫是不一樣的。
  • 靈飛經中的筆法細節
    靈飛經中的筆法細節優秀的書法作品應該大處能現其「勢」,氣勢;
  • 黃賓虹之筆法理念
    ……善書者筆欲向右,勢先逆左,筆欲向左,勢必逆右。算術中之積點成線,即書法如『屋漏痕』也。……李後主作金錯刀書,善用顫筆。顏魯公書透紙背,停筆遲澀,是其留也。」「留」在筆法上是行筆之留,不可太快,澀運抗行,積點成線;在筆性上是筆痕之留,墨色凝積,遒勁深厚。「四曰重。重非重濁,亦非重滯。米虎兒筆力能扛鼎,王麓臺筆下金剛杵。點必如高山墜石,努必如弩發萬鈞。金至重也,而取其柔;鐵至重也,而取其秀。
  • 融二王、李邕筆法,傳承700多年
    而他的書法,對後世也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如文徵明、董其昌等書法名家的字,都有趙子昂的神韻在其中。他的書法早年學「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體,這是宋高宗趙構的專長,到了中年學「鍾繇及羲獻諸家」,晚年的時候又學李北海。
  • |行草書|王遐舉|書家|國慶|...
    其書體既重師承,又多創新,展現了大膽的創造精神和鮮活的時代特色。▲ 郭沫若《為十四周年國慶自作「滿江紅」詞一首》朱屹瞻朱屹瞻自幼習畫,畢業於上海美專,擅長寫意花卉和山水,作品給人強悍的力量感。▲ 朱屺瞻《書即興句》劉海粟「畫法關通書法津」,作為畫家兼書法家並且精通「六法」理論的劉海粟,在氣韻生動、骨法用筆、經營位置、傳移模寫諸方面,都能將書法與繪畫的基本道理互相溝通、滲透。繪畫滋養書法,書法給繪畫的筆法、構圖等等提供了基礎。
  • 傑出書法作品推送,梁鼎光26幅精品小楷書作欣賞,筆格超逸,好字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其筆力勁道,氣格超邁,通篇結字勻停,行列齊整,形貌豐潤淳和,端雅雍容。深度的《敬齋箴冊》代表館閣體最高水準。從此沈度成為了館閣體的鼻祖,也被稱為館閣體第一人。梁鼎光26幅精品小楷書作欣賞:書者簡介:梁鼎光,生於1938年,著名書法家、動物解剖學家。
  • 歷代最值得推薦的小楷書法名家名作
    其小楷主要取法鍾繇,而在完善楷書、豐富筆法、美化字形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代表作有《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像讚》《孝女曹娥碑》等。 《樂毅論》基本擺脫了隸書的痕跡,具備了完備的楷書法則。用筆沉著內斂,紮實勁健;點的姿態生動,細膩圓潤。在整體風格上呈現出端莊沉著、圓潤峻拔、動靜有致的中和之美、雍容之美。
  • 研究|北碑筆法方筆為主,側管轉指而不偏鋒,筆筆送到,以方代圓
    早期的章草,大抵走傳統帖學章草的路數,字形出自於《急就章》《岀師頌》《月儀帖》。點畫蒼勁有力,波磔峭拔,結體平中有奇,書風流麗婉秀,但給人的感覺稍有些生硬,波磔太過峭拔突兀。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沈曾植嘗試著以北碑入章草,《青山詩》就是這樣一件作品,他以北碑筆法寫章草,線條凝重蒼澀,老辣生趣,雄奇角出;字形以章草為主,參雜行書,造型活潑跳動。
  • 四大名家畫葫蘆
    葫蘆以其質樸的品質,美好的寓意深得近現代國畫名家的喜愛,我們整理了近現代四位國畫名家的葫蘆畫作品,敬請欣賞。吳昌碩的繪畫題材以花卉為主,亦偶作山水。其作品重整體,尚氣勢,認為「奔放處不離法度,精微處照顧氣魄」,富有金石氣。講求用筆、施墨、敷彩、題款、鈐印等的疏密輕重,配合得宜。吳昌碩自言:「我平生得力之處在於能以作書之法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