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浪裏白條
讀大一的時候,時常幻想自己成為畢業生時的情景。
那種想像的狀態相當美妙。模糊而朦朧的想像之美,美在離未來尚有一段遙遠的距離。可以安心地呆在原地想像,只要花去一些精力上的成本,就能品嘗到未知的美妙。
不過我並未想到,等我真正成為畢業生的那天,內心倒是平靜得很。
穿上了偏大號的學士服,戴上象徵知識的學士帽。裝扮成知識分子的模樣,肚子裡卻沒幾滴墨水。六月份的大太陽底下,也沒別的想法,單純感覺到黑色的一身,格外吸熱。
一想到歷屆的學長學姐都會穿這身學士服,仿佛就嗅到了衣服上歷久彌新的混合式體味,無限百感交集與悵然若失。
畢業的一切,感覺是船到橋頭自然直,展現得自然而然。
這些,都已經過去一年了。
昨天,參加了一個產品的線下交流會,因為這款產品主要是面向年輕人的,參加者很多都是畢業一兩年的學生。當談到「畢業」這個子話題的時候,很多人都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因為大部分人都對畢業這個話題樂此不疲,後來就乾脆聊起了畢業後的諸多感想。
我剛開始有點拒絕,覺得畢業後的感想都是些無病呻吟,沒啥好聊的。不是談夢想,就是談努力和堅持。不是聊情懷,就是扯扯迷茫,到最後均歸於形而上的正能量大法。
可沒想到這一次聊得確實有些不同。他們開誠布公地聊工資、聊父母、聊社保、聊真實的生活寫照、聊如何在26歲之前攢下首付、聊周末的時間安排。
我就看看,我也沒說話,知道這樣的談話方式會比較少有,於是掏出手機把他們每個人的發言錄了下來,以下:(根據錄音整理而成)
「新聞專業畢業的,現在工資稅後5200,去年剛畢業那會兒工資大概是稅後4000。哈哈,我這個水平在這裡應該是民工等級,和之前上來說的朋友差太遠。現在在一家知名度比較高的門戶網站做新聞編輯,我同學他們聽說我在那兒做了之後都覺得我特別牛,其實沒屁用。在上海這點工資基本也就掙扎在溫飽邊緣。早上吃煎餅果子還得猶豫要不要加個蛋。房租1500,每個月寄回家2000,剩下那點錢都沒法存。本來我計劃工作一年能存個2W的,到現在還沒有實現。前面我聽你們在聊周末組織去釣魚我就覺得你們特幸福,再反觀自己,覺得自己不懂得享受生活。可我覺得我不像你們有那樣的條件去玩樂,父母從小灌輸的概念都是以賺錢的多少為幸福的衡量標準的,所以我向來都是向錢看齊,如果不是一些短期獲益的事情,我從來都不做。我去年畢業的時候就發誓要賺大錢,可比較諷刺的是,一個號稱要賺錢的人,錢卻沒有他的同學賺得多。」
「設計專業的學生,現在做UI設計。從大三那會兒就一直在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實習,畢業之後也在那兒做。去年轉正後工資是4500,稅前。現在工資7500。在老同學裡面,工資算比較高的了。主要原因是那家公司進得早,有一定的沉澱,後來就逐漸得到了認可,慢慢升上去也比較容易。現在唯一比較擔心的是父母身體不太好,我妹在老家邊讀書邊照應他們。我老家在山西,離得太遠又照應不到,現在在糾結該不該辭職回老家找個工作。家裡就我一個獨子,親戚那邊也一直在給壓力。每周五我同事下班一起出去玩兒的時候我都沒什麼欲望,就是往回家的方向走,有公交車也不坐,走到家大概晚上11點了。我不太想放棄在上海發展的機會,可我也不想在親戚面前顯得不孝。我現在才覺得家人身體健康是多麼重要,這意味著你可以安心地在外邊工作。」
「上海理工的,電子信息專業,畢業一年。2個月前我跟我爸媽吵了一架,想轉行做職業編劇,因為從小就喜歡講故事和聽故事,也自學過寫劇本。之前做手機系統開發,薪資相當不錯,可也累,幾乎天天加班。我爸媽說我之所以想轉行就是怕擔當,所以才和他們吵的。因為我自己心裡知道,還是對編劇更感興趣一些。我這人就是賊賤,有好的東西不要,偏愛折騰。和爸媽吵架那次差點離家出走。最後協商的結果是用業餘時間搞,他們不管。我想想畢竟是父母,就答應了。後來想想真的覺得幸好沒有草率決定,不然哭死。我了解下來很多專業院校戲文系畢業的都不一定能找到職業編劇的工作,別說我了。而且小型影視公司的社保薪資福利都沒穩定的保障。所以我現在的狀態是一邊做程序猿,一邊寫點東西,能不能被用就看狗屎運了。之前就聯繫過一個網絡劇的導演,他說我寫得不行.當時心裡十萬頭草泥馬,不過我應該... ...還是會試下去的。」
「有點不好意思說話了,前面幾位的發言都相當精彩,我和他們不能比。從畢業到現在我換了好幾份工作了,一直不穩定。月薪的話,最多的也才拿到3500左右。電話銷售做過、客服做過、保險也賣過,都是些初級的工作。不過說實話,還是挺鍛鍊我能力的。剛開始做電話銷售,還會結巴,後來練著練著臉皮就厚了。現在待業在家,已經瞄準了一個公司職位,是做客戶經理助理的。希望這個工作能一直幹下去。」
「考研去年沒過,今年考上了。不過看到周圍人都已經工作了覺得很有壓力,那麼老了還厚臉皮問父母要錢。現在每次開口問他們要錢都要糾結半天,有時候會忍著吃一個月泡麵,為了讓他們少打點錢到我卡上。等到3年後,在座諸位成為主管級別了,我還是個職場新人呢。好了,不知道該說什麼了.主持人,話筒還是給你吧。」
「外表是萌妹子,心裡卻成熟得可怕,可能不太能看出來。年輕人給年長的人做心理諮詢,那畫面真是有點怪怪的.大學考了心理諮詢證,以後可能就順著這條路走了。去年畢業之後很有幸找到一份助理心理諮詢師的職位。收入一般般,現在是5000的水平。不過現在是年中,估計又要漲工資了。一個好的諮詢師工資都是每小時上千的水準。希望我30歲的時候能達到那個水準吧。現在和我一個大學同學合租,雙休日去看看話劇喝喝下午茶覺得挺樂呵的,聽明星演唱也會偶爾花痴一下下!」(捂嘴笑)
我進門登記的時候好像看到這次交流會有34個人,後來基本每個人都拿話筒上去說了。有部分是畢業很多年了的,也有剛高考完的高中生。
關掉錄音之後,我本來也想上去吹吹牛逼,後來活動時間差不多結束了,很多話未能一吐為快,也就憋在了心裡。
回家的路上,我自然想到了我大學裡的朋友們。記憶中的所有與我相逢的人都有著鮮明的性格與顏色。有的人出了國,奮鬥在帝國主義籠罩下的前線;有的人成為了公務員,為人民服務,操心操腎;有的人混入藝術圈,心中仍藏有數不盡的情懷;有的人埋身於企業,與產品和項目你儂我儂.
正如紛飛的花瓣。
而畢業之時,即是花期末端,時間一到,花朵便會折墜。
儘管如此,可我相信美好的事物總能長存。
那些去年畢業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據朋友圈顯示,都不差的!基本都比我強!都滋潤著呢!
(本文系公眾帳號「個人的體驗」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