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不成熟的人,都有這5個表現,抓緊改正,讓自己左右逢源

2020-12-15 王老師教育說

在今天,一個人成熟與否已經成為了能否適應社會的重要標準,成熟的人都夠在社會上左右逢源,如魚得水。一個人內心越不成熟,無論是為人處事還是工作都會受阻,內心不夠平衡。

但一個人成熟與不成熟和年齡並沒有多大關係,而是同他的人生經歷、吃的苦和虧,看過的書有關。我們現在經歷的這些失意,就再讓你變成熟,當你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出這些失意時,你就會發現自己想問題看問題解決問題的方面都提高了。

王陽明說一個人不成熟的人都會有這五個特點:

沒有明確的目標

王陽明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沒有目標而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無論是做什麼,都需要有一個確定的目標和方向。沒有目標只能隨波逐流,人生變成一盤散沙。

目標明確就是力量,這個世界給目標明確的人讓路,而給猶豫的人障礙重重。很多困難和阻力,很多挫折和障礙恰恰是因為我們的目標不夠明確。

容易情緒化

王陽明說:憤怒之類的偏頗情緒,人心之中怎麼會沒有呢?只是不應當有而已。平常人在動怒時,控制不住感情,便會怒得過了度,就不是廓然大公的本體了。」

在《危險人格識別》這本書中,情緒不穩定被視為危險人格。情緒化的人往往依賴愛與安全感,但他們沒辦法照顧好自己的內在,更沒有能力去維持一段健康的關係。

情緒最大的敵人,一個人在憤怒的時候,大腦的思考能力為零,整個人是不受控制的。這時候說的話,做的事,只能傷人傷己。要知道,真正優秀的人,一定不會輸給情緒,反而會讓情緒成為自己的正面標籤。

好高騖遠

王陽明說:「我輩致知,只是各隨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見在如此,只隨今日所知擴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開悟,便從明日所知擴充到底。」

一口吃不成胖子,不成熟的人總是好高騖遠。他們設定了一堆不切實際的目標,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而不去實踐。手邊的事情沒有做好,就幻想著自己可以實現抱負,走上人生巔峰。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做事不能急於求成,只有付出努力並持之以恆,才能取得成功。所有的成就都需要時間做鋪墊,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踏踏實實把事情做好,才能讓自己不斷提高、不斷進步。

物慾太盛

王陽明曾說 :「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

有人說:物慾是幸福的來源之一。換而言之,只有當物慾被滿足時,人才會得到幸福感。然而,一旦你的物慾太多得不到滿足時,人就會由於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而感到痛苦。

其實,在我們現實的生活中,在面對誘惑時,又有幾個人真的能夠保持清醒。而我們一旦得不到這些誘惑我們的東西時,往往就會心生懊惱,鬱鬱寡歡。

可活到了最後才會發現:即便我們擁有得更多,也不過是一日三餐,一張床,倒不如讓自己清心寡欲來得更輕鬆。

特別在意別人的閒話

王陽明曾說: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任他功夫有進有退。

但丁說過一句話:「你為什麼要停下來呢?人們的竊竊私語與你何幹?你要跟緊我的步伐,讓他們去談論吧!你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如一座高塔,不因暴風雨而傾斜才對,一個人若因他人的想法而偏離自己所追求的目標是最可惜的。」

所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王陽明說的這五個表現可謂是一針見血,句句真知灼見,古人的智慧確實令人佩服。因此我建議大家讀一讀王陽明,他能教給我們很多道理,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人生的智慧。

要讀王陽明,我推薦大家看一看《傳習錄》,《傳習錄》堪稱「心學」第一書,《傳習錄》在陽明心學中的地位堪比《聖經》在基督教中的地位。後世所有與陽明心學相關的東西,基本都是從《傳習錄》衍生出來的。

然後再看一看《知行合一》,這裡說的除了王陽明智慧外,還有王陽明的生平事跡,更像是人物傳記。這兩本書是白話文版本的,根本不用怕看不懂,人生多讀一讀王陽明,就能少走很多彎路,何樂而不為呢?#王陽明心學#

兩本書只要78元,也就是咱們出去聚個餐的飯錢,卻能讓我們終生受益,是很划算的事情。

想看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不成熟的人往往有這5個表現,抓緊改正,讓自己左右逢源,要注意
    在今天,一個人成熟是否早已變為了能不能融入社會的至關重要標準,成熟的人都夠在社會上左右逢源,遊刃有餘。一個人內心越不成熟,不論是為人處事或是工作中都是會遇阻,內心不夠平衡。但一個人成熟與不成熟和年紀並沒有多少關係,反而是同他的成長經歷、吃的苦和虧,讀過的書有關。
  • 王陽明提醒:一個人不成熟,有這三大表現,看看你中了幾條
    王陽明提醒:一個人不成熟,有這三大表現,看看你中了幾條成熟意味著一個人能否嫻熟地處理事物,恰當地抒發情緒,正確地做出判斷,自覺地承擔後果。一個成熟的人會在需要時給予援助,也會在犯錯時保持樂觀並積極改正。總的來說,成熟的人就是會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 不成熟的人,大都有這5個表現,你有嗎
    一個人內心越不成熟,無論是為人處事還是工作都會受阻,內心不夠平衡。一個人不成熟的5大表現,你中了幾條01、沒有明確的目標,隨波逐流一個成熟的人,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們有自己明確的目標,並專注於自己的目標上,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不斷努力。
  • 不成熟的人,身上往往都有這「五個亂」,如果不改正,難成大器
    同事小李忙前忙後,為大家服務,他自己都沒有坐下來吃幾分鐘。小李落座的時候,同事大牛向他敬酒,「你啊,就是當奴才的命,在單位你看著領導就點頭哈腰,什麼事情都落到你頭上;在外面你還是點頭哈腰,把所有人都當成長輩。你太累了,今天好好喝酒,喝醉了,啥都別管了。」一句話,滿座皆驚。小李是一個熱心人,寧願自己累一點,也要幫助大家,可是今天聽大牛一說,就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小李沒有陪大牛喝酒,站起來就走了。
  • 王陽明:本性為什麼難移?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也不過暫時的屈從,若是有機會或者條件成熟,一樣會重新回歸,甚至可以說,一個人的習氣,很難從根子上徹底的斷除,這就是「本性難移」所詮釋的真義。,也是從根子上認識到習氣的難以改變之處,即:曾有弟問王陽明:「老師既然知道我犯的錯誤,為什麼不提醒我?」
  • 王陽明:為什麼聰明人往往一事無成?真正聰明的人,都懂這三不問
    王陽明曾寫下詩句: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意思是我們都有初學者,像定盤針一樣指明人生的方向。時間萬物的複雜變化其實存在於我們的心中,如果不理解這個道理,只要經常出去尋求答案,把自己逼入現實的鴻溝就會痛苦。
  • 王陽明:真正活得瀟灑的人,都有兩個特徵,也是見過大世面的表現
    真正活得瀟灑的人,都有兩個特徵,也是見過大世面的表現,這兩個特徵一是不太過執著,二是不太過計較。現實社會中的人,很多都對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太過執著和計較,結果使自己的心靈不堪重負,苦苦追逐換回的可能仍然是一個不完美的結局,甚至是一場虛空。
  • 王陽明:世間有3種人最有福,有一種也會很幸福,看看有你嗎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日本英雄西鄉隆盛曾說:「修心煉膽,全從陽明學而來。」。縱觀王陽明的一生,歷經坎坷,遭遇的磨難是常人所難以想像的。王陽明:生活中,這三種人最有福,有其中一種也是幸福。
  • 王陽明:「人有三,必窮」,有這3個特徵的人,註定難以成功
    雖然很多人認為人窮是因為出身不好,不像那些出生在富裕家庭的人,有足夠的人脈和金錢等資源作為依靠。但實際上,世界上從來就沒有註定的貧窮,一個人的未來會怎樣都是現在所做的決定造就的。明代的心學大師王陽明曾說:「人有三,必窮」,一個人如果有這3個特徵,將註定難以成功。
  • 心理成熟和不成熟的人的區別?內心成熟的人,都會有這五個表現
    心理學提到,每個人都有了解自己的欲望。然而,如果一個人的心理不夠成熟,往往會出現自我認知的偏差,最常見的表現就是過度自卑和自大。不成熟的心理形成的自我意識模式會使人遇到各種問題。你越是忽視和拒絕接受自己的不成熟,你就越會陷入惡性循環,無法改變現狀。
  • 王陽明:一個真正的人是跟著自己的內心走,做真實的自己.
    當一個普通人在經歷挫折坎坷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無外乎就是「沮喪、憤怒、鬱悶……」真正想控制好情緒,除了內心要堅強以外,對整個世界也要保持積極樂觀的思想,開心地過好每一天。王陽明心學教會我們要「此心不動」,不能被這一切所左右。鼓勵我們像君子一樣「無入而不自得」,但這也絕非是一個容易達到的精神境界。
  • 王陽明:拉開人與人距離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王陽明:拉開人與人距離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王陽明:拉開人和人之間距離的,並非能力,也不是努力,而是這兩字,這兩字便是專注!王陽明:「我輩致良知,是各隨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見在這樣,只隨今日所擴充到底。明日良知又開悟,便從明日良知擴充到底,這樣方是精一功夫。」
  • 王陽明:拉開人與人距離的,是這2個字,越早知道越早成功
    王陽明是我國心學大家,他與孔子、曾國藩並稱為「兩個半聖人」,他提出「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心學觀點。王陽明認為,專注是真正拉開人與人的距離的因素,尤其是專注於當下。人永遠處在「當下」,這是我們千裡之行的起點,將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當下,才能穩紮穩打。專注於當下,就要及時、高效地行動起來,樹立了目標就要立刻行動起來,拼盡全力去完成。很久以前,在一個偏遠的地方住著兩個和尚,一窮一富,他們都有一個雲遊四方的夢想。
  • 王陽明:人為什麼會走黴運?其實都是有原因的,好運並非突然消失
    王陽明:「屋漏偏逢連夜雨 ,船遲又遇打頭風。」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覺,人一旦要是倒黴起來,就連喝涼水都會塞牙,倒黴的事一件一件接踵而至壓的人喘不過氣來。很多人都認為人倒黴,無非就是怪自己運氣不好,但其實一個人為什麼會走黴運都是有原因的,在《知行合一》中王陽明說:好運並非突然消失,很多時候黴運都是我們自己無意識的行為所致。
  • 王陽明智慧:人到中年一事無成,可能是犯了這4個忌諱
    王陽明用他的親身親歷告訴我們:無論是上班,還是創業,一定不能有下面這四種毛病,如果不戒掉,一定會一事無成。面對機遇,搖擺不定《命運賦》裡有言:「馬有千裡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
  • 王陽明的處世哲學: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往往懂得隱藏自己的聰明
    在很多人都想著表現自己的社會,王陽明提出,要懂得隱藏自己的聰明。「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槍打出頭鳥」這一系列的詞語都告訴我們,鋒芒畢露的人更多的時候會成為別人的目標。人生大病,只一傲字弘治五年,王陽明第一次參加鄉試就中了舉人,之後,學業大有長進。但因為在射箭上小有成就,於是他平常說得多的反而是軍事。然而,22歲時考進士沒有考中,內閣首輔李東陽對其笑道:「你這次雖然不中狀元,下一次科舉必定會中狀元,試一試為下一次科舉作個狀元賦。」
  • 王陽明的心學與維護自己的內心世界
    陳獻章之後,湛若水和王陽明為代表人物,湛若水提出其心學宗旨「隨處體認天理」,而王陽明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王陽明提倡的「致良知」,是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他的名言是:「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 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有哪些?這7大表現還不快改正
    原標題: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有哪些?這7大表現還不快改正 不健康的心理可以說是心理疾病,心理健康主要表現在情感方面,常見的有過度消沉、總是抱怨或者愁眉苦臉、對人生很是絕望,若有不健康的心理要及時更正,以免帶來嚴重的後果。 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有哪些?
  • 有這幾個表現,說明你已經是個成熟的人
    情感小渡娘認為這世上的人分為兩種。第一種,年齡和外表看上去成熟,但是心裡卻像個孩子一樣幼稚。第二種雖然外表年輕,心理和情商卻已經非常成熟。如果一個人心理成熟的話,那麼在生活中的人際交往方面會表現的比較出色。
  • 不成熟的職場人往往都表現在這幾個方面,看看你中招了沒?
    在職場中,我們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職場人,有的職場人功成名就,有的職場人碌碌無為;有的職場人看著成熟穩重,有的職場人卻顯的不夠成熟。小編在此羅列了以下幾點不成熟職場人所表現的幾個方面:1、隨心所欲,任性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