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一個人成熟與否已經成為了能否適應社會的重要標準,成熟的人都夠在社會上左右逢源,如魚得水。一個人內心越不成熟,無論是為人處事還是工作都會受阻,內心不夠平衡。
但一個人成熟與不成熟和年齡並沒有多大關係,而是同他的人生經歷、吃的苦和虧,看過的書有關。我們現在經歷的這些失意,就再讓你變成熟,當你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出這些失意時,你就會發現自己想問題看問題解決問題的方面都提高了。
王陽明說一個人不成熟的人都會有這五個特點:
沒有明確的目標
王陽明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沒有目標而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無論是做什麼,都需要有一個確定的目標和方向。沒有目標只能隨波逐流,人生變成一盤散沙。
目標明確就是力量,這個世界給目標明確的人讓路,而給猶豫的人障礙重重。很多困難和阻力,很多挫折和障礙恰恰是因為我們的目標不夠明確。
容易情緒化
王陽明說:憤怒之類的偏頗情緒,人心之中怎麼會沒有呢?只是不應當有而已。平常人在動怒時,控制不住感情,便會怒得過了度,就不是廓然大公的本體了。」
在《危險人格識別》這本書中,情緒不穩定被視為危險人格。情緒化的人往往依賴愛與安全感,但他們沒辦法照顧好自己的內在,更沒有能力去維持一段健康的關係。
情緒最大的敵人,一個人在憤怒的時候,大腦的思考能力為零,整個人是不受控制的。這時候說的話,做的事,只能傷人傷己。要知道,真正優秀的人,一定不會輸給情緒,反而會讓情緒成為自己的正面標籤。
好高騖遠
王陽明說:「我輩致知,只是各隨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見在如此,只隨今日所知擴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開悟,便從明日所知擴充到底。」
一口吃不成胖子,不成熟的人總是好高騖遠。他們設定了一堆不切實際的目標,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而不去實踐。手邊的事情沒有做好,就幻想著自己可以實現抱負,走上人生巔峰。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做事不能急於求成,只有付出努力並持之以恆,才能取得成功。所有的成就都需要時間做鋪墊,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踏踏實實把事情做好,才能讓自己不斷提高、不斷進步。
物慾太盛
王陽明曾說 :「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
有人說:物慾是幸福的來源之一。換而言之,只有當物慾被滿足時,人才會得到幸福感。然而,一旦你的物慾太多得不到滿足時,人就會由於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而感到痛苦。
其實,在我們現實的生活中,在面對誘惑時,又有幾個人真的能夠保持清醒。而我們一旦得不到這些誘惑我們的東西時,往往就會心生懊惱,鬱鬱寡歡。
可活到了最後才會發現:即便我們擁有得更多,也不過是一日三餐,一張床,倒不如讓自己清心寡欲來得更輕鬆。
特別在意別人的閒話
王陽明曾說: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任他功夫有進有退。
但丁說過一句話:「你為什麼要停下來呢?人們的竊竊私語與你何幹?你要跟緊我的步伐,讓他們去談論吧!你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如一座高塔,不因暴風雨而傾斜才對,一個人若因他人的想法而偏離自己所追求的目標是最可惜的。」
所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王陽明說的這五個表現可謂是一針見血,句句真知灼見,古人的智慧確實令人佩服。因此我建議大家讀一讀王陽明,他能教給我們很多道理,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人生的智慧。
要讀王陽明,我推薦大家看一看《傳習錄》,《傳習錄》堪稱「心學」第一書,《傳習錄》在陽明心學中的地位堪比《聖經》在基督教中的地位。後世所有與陽明心學相關的東西,基本都是從《傳習錄》衍生出來的。
然後再看一看《知行合一》,這裡說的除了王陽明智慧外,還有王陽明的生平事跡,更像是人物傳記。這兩本書是白話文版本的,根本不用怕看不懂,人生多讀一讀王陽明,就能少走很多彎路,何樂而不為呢?#王陽明心學#
兩本書只要78元,也就是咱們出去聚個餐的飯錢,卻能讓我們終生受益,是很划算的事情。
想看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