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本性為什麼難移?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2020-12-21 問過藍天

眾所周知,古人的許多智慧,其實都隱藏在一些俗語或成語之中。

也就是說,這些俗語或成語,本質上其實就是古人經驗智慧的再現,如「本性難移」這一成語,就是其中之一。

王陽明畫像

那麼,「本性難移」這一成語,到底詮釋著怎樣的一種智慧呢?

其實「本性難移」這一說法,出自《柳毅傳書》,即:

「想他每無恩義,本性難移,著我向野田衰草殘紅裡」

也就是說,「本性難移」所強調的是積習難改,毫無恩義可言,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即一個人本身所帶有的習氣很難改變,就算是表面上有所改變,也不過暫時的屈從,若是有機會或者條件成熟,一樣會重新回歸,甚至可以說,一個人的習氣,很難從根子上徹底的斷除,這就是「本性難移」所詮釋的真義。

王陽明畫像

無獨有偶,作為明代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也是心學創始人的王陽明,自然深知這個道理,如他儘管發現自己的弟子有許多錯誤,但是,他卻並沒有直接指出錯誤的所在,而是讓他們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也是從根子上認識到習氣的難以改變之處,即:

曾有弟問王陽明:「老師既然知道我犯的錯誤,為什麼不提醒我?」

王陽明告訴他:「我若是沒有提醒你,你怎麼知道自己犯了錯誤?」

「我犯過之後才知道」

柳毅山雕像

王陽明繼續說道:「正因為如此,所以,才教導你們學習之法」

「那你為什麼不直接教為改正錯誤,不讓錯誤發生呢?」

王陽明笑道:「人的習氣就是如此,自己犯的錯誤,他人又怎麼可以幫人改正得了?也就是說,自己犯的錯誤,唯有自己,才有可能改正自己的錯誤」

換句話說,王陽明的這些話,正是道出了「本性」之所以難移的本質。

王陽明畫像

更何況對於我們個人而言,唯有自己才會徹底地認識自己,也只有自己才有可能改變自己,一切外力,只不過是起到暫時的緩解作用而已,正所謂「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渡無緣之人」,也是詮釋這個道理,即你自己都不願改變自己,就算是佛,也無法把你渡到彼岸。

而這也是為什麼講人的「本性難移」的真正原因。

當然,這一道理在其它的經典中,也有所體現,如老子的《道德經》,就曾講「自是者不彰」,言外之意,不自是者,則彰之意。

柳毅山一景

也就是說,一個人只要可以擺脫自身習氣的幹擾與影響,那就意味著可以做到「彰明」了。

因此,古人講「本性難移」,所詮釋是自身的習氣難以改變之意。

【問過藍天】專注國學、佛學,每天都有內容更新,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讚賞,歡迎轉發。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柳毅傳書》《道德經》《王陽明全集》

相關焦點

  •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三個星座最倔強,一條路走到黑,無怨無悔
    但從某種意義而言,這都是他們對外的一種選擇,但絕非本身具備的一種性格。但凡你能夠深入地,窺探到水瓶座的內心的話,又必然會發現他們截然相反的一面。是的,水瓶座從頭到尾,都是格外的倔強,都是無比的極端,屬於非常固執的人。雖然在絕大程度上,我們會發現水瓶座對很多事,沒有要求,更沒有多麼在意,說白了,這也是由於他們真的不想對一系列亂七八糟的事情太上心罷了。
  • 王陽明:決定一個人內心強大的,不是金錢的多少,而是本性的回歸
    王陽明:決定一個人內心強大的,不是金錢的多少,而是本性的回歸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個說法:「立德立功立言」的完人有「兩個半」,王陽明是其中一個,另一個是諸葛亮,還有半個完人是曾國藩。王陽明在日本、新加坡、韓國被視為聖人,尤其是日本人把王的「心學」視為經世治國之學。其智慧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和感悟。
  • 人為什麼要結婚?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今年春節的時候,我又被爸媽催婚了。作為他們眼中再不嫁就沒人要的「老姑娘」,我很誠懇的問他們:「人為什麼要結婚呢?」我媽說:「你不結婚,怎麼生小孩,將來怎麼辦,等我們老了有誰能照顧你啊。」我爸說:「你身邊的同學都結婚了啊,這世上哪個女的不要嫁人,不嫁人我們能養你一輩子啊」。在他們看來,不管是為了結婚、為了生小孩、為了有人養,婚姻都是女性的必經之路。每次他們說出這樣的觀點的時候,我就忍不住想,結婚是我的人生大事,擺在第一位的不該是我的需求嗎。
  • 號稱臺灣第一帥的王陽明,蕭亞軒都搞不定的浪子,竟被她降服了?
    王陽明的代表作有《我可能不會愛你》、《蒸發太平洋》、《那片星空那片海》系列、《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沒有秘密的你》、《我不是購物狂》、《蝕日風暴》等等。據說當初阿嬌的老公就是因為長得像王陽明所以才能吸引到別人的,這就相當於有人長得像林志玲那也會獲得很多關注一樣。
  • 半澤直樹2演員再出軌,與年輕模特私下來往,網友:渣男本性難移
    女方曝出一張自己給片岡愛之助發送性感照的聊天記錄,網友對這件事紛紛評論"渣男還是本性難移"。片岡愛之助已經不是第一次被曝出出軌了。2013年,正值《半澤直樹》第一部熱映,片岡愛之助公開與熊切朝美的戀情,博得很大的關注度。但在與其交往了兩年以後,片岡愛之助被曝出與現任妻子藤原紀香熱戀同居。
  • 「跟學王陽明」我們跟王陽明學什麼
    這篇推送單在學習強國App上閱讀量就超過了4700萬,在社會各界更是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在講話中,總書記要求學校思政教師:要像王陽明那樣「誠意正心」「知行合一」,自覺做為學為人的表率,做讓學生喜愛的人。
  • 女孩為什麼要健身?這是最好的答案
    女孩為什麼要健身減肥?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我健身,我知道會很累,但我並不期待第二天瘦了多少,而是當我50歲的時候,看上去仍像30歲,所以鍛鍊的初衷不僅僅是為了給別人看,而更多是為了做一個經得起歲月考驗的人」。
  • 豆瓣評分8.3《性格拼圖》:真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嗎?
    江山易改,本性真的難移嗎?到底如何才能通過改變性格的因素,迎來幸福婚姻呢?《性格拼圖》這本書中給到了答案。《性格拼圖》的作者西爾維亞·洛肯是德國知名性格諮詢專家、語言學家、權威分析師,她的「生活中的性格心理學系列」作品《內向高敏者》《性格拼圖》《內向心理學》出版後都成為暢銷書,廣受好評,成為熱門公眾話題。
  • 王陽明的心學精髓:知行合一
    王陽明發現在於心,那心是什麼?良心嗎?王陽明怕你們不懂,只能大概這樣說。良心只是一個詞,一個代表而且是大家熟悉的代表,因為大家知道孟子嘛,所以他搞個代表搞個大家熟悉的概念方便大家理解。實際上心完全不是僅僅局限這個意思。這就是為什麼王陽明一死,流派四起爭論不休,在古代學習奧義,師傅都不說破,其原因有二:1.掌握最終解釋權。2.方便傳道。第一點是因為愚蠢之輩太多,第二點是虛妄之輩太多。
  • 人為什麼需要獨處?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我覺得很不解,在情侶扎堆、瀰漫著爆米花香氣的電影院裡,一個人去看電影,實在是需要勇氣。有人在網上總結了孤獨的等級,一個人看電影排在第四。小安卻樂在其中,從來沒有覺得這是一件孤獨的事情。她說,以前下班的時候,經常和同事一起去看電影。
  • 為什麼有的男人總幻想自己被天價彩禮了?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為什麼有的男人喜歡幻想自己被天價彩禮了?這可能是我看到過最好的答案。我覺得天價彩禮在整個社會中是比較少的,只是被網際網路放大所形成的倖存者偏差。為什麼在網上討論彩禮時,男人總幻想自己被天價彩禮了?其原因就像這個回答所說「一人生孩子,則全體女性生孩,一人做家務,則全體女性做家務」。
  • 王陽明:遭人故意刁難排擠時,這四字是你最好的武器
    其實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也多次遭到這樣的非難,不過他不但保全了自己,還讓壞人灰頭土臉。這是如何做到的?其實這是因為王陽明拿起了自己最鋒利的武器——「知行合一」。只是王陽明不願意交出寧王,於是這兩奸臣惱羞成怒,造謠誣陷王陽明私通反賊寧王。危機重重之下,幸好皇帝身邊的太監張永是個忠臣,張永深知王陽明忠心耿耿,於是極力為王陽明辯護,並親自去見了王陽明,了解了真實情況,還寧王等一幹俘虜安全地帶了回去。即使後來許張二人又連續主動挑起事端,想找機會陷害王陽明。
  • 王陽明心學,值得認真學習,我有了這些收穫
    王陽明是明朝的一位傳奇人物,他是很多人學習的榜樣,他到底有多厲害呢?文化水平高,能打仗,內心光明,對事物判斷能力強。這樣的人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很難找出來第二個。其實人們最為關注的就是王陽明是如何煉成的,王陽明的心學到底精髓在哪裡?
  • 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但問題在於這個原始檔案過於龐大,在集結成書的時候,就只能選取條文本身,很難把所有的案例都呈現出來,所以就造成這本書的乾貨特別多,但因為乾貨特別多,使用也就特別困難,這是一體兩面的。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原則》這本書這麼好,但是很多人告訴我,覺得自己跟它之間隔著一道厚厚的牆,要拿到《原則》的果實,就需要穿越這厚厚的牆。
  • 為什麼讀書的人很好看?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洞見(DJ00123987
  • 王陽明:世俗人間 正是修行的道場
    在十幾歲上私塾的時候,王陽明也問了老師這個問題:「如何是第一等事?」老師的回答看起來沒有問題:當然是讀書中狀元。王陽明卻給出了一個不同的答案:做聖賢才是第一等事。這倒讓人想起《孟子》裡的一句話:「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說,成為堯舜的方法很簡單:「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誦桀之言,行禁之行,是桀而已矣」。
  • 王陽明:「良知」為什麼不因見聞而有?
    王陽明畫像甚至可以說,在後人的眼裡,他更像是一個聖賢般的存在,但是,跟歷代以來的許多聖賢喜歡退隱相比,王陽明更願意入世,成就事功,如龍場悟道之後不久,他又回到了權力的中心,這就是明證他很無奈,只能講:「良知不由見聞而有,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在王陽明的眼裡,「良知」不可能從「見聞」當中得到,為什麼?因為他認為一切「見聞」皆是「良知」的產物,即良知之用。
  • 為什麼結婚要拍婚紗照?這四個理由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在中國,關於結婚這一件事,似乎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那就是:新人會選擇先拍婚紗照,再舉行婚禮。但為什麼要這樣做,好像沒有明確的答案。於是唯一旅拍問了50位新人,找到了關於這個問題最好的四個答案。2、結婚是人這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那麼婚紗照就是記錄並留存有關這個幸福決定的點點滴滴。兩人一起牽手散步,一起相擁相吻,這一切的一切都會將永久的被記錄下來,代表著彼此之間最純真的那份愛,和最勇敢最正確的那個決定。3、對於女生來說,這一輩子中最美的夢一定是穿上婚紗的那一刻。
  • 分手後為什麼不要複合?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今天,收到一個讀者的來信中寫道:我和男友分手一年了,原因是一年前他喜歡上了另一個女孩。可是一個月前,他找到我,說他忘不了我,愛的是我。只要我答應和他重新開始,那麼他願意和對方分手。我現在非常的糾結,因為理智上我不應該答應他,但是內心卻有一種想要複合的衝動。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愛情,如果是的話,我害怕拒絕了他,我會後悔,我到底該怎麼辦?
  • 被很多人視為精神導師的王陽明,他的「心學」到底有多厲害?
    王陽明說:「父親愛兒子,這是良知,良知就是認為對的就是天理。不過『天理』就是因為它有個中和處,一旦過了就是私心,就不符合天理了。」陸澄說:「我覺得我的良知就是要求我現在應該悲傷啊,我覺得我沒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