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高評8.4影片《以女兒之名》:父親奔波30年,為女兒討回公道

2020-12-21 影子俠的點點悟語

「我遵守了我的承諾,從沒放棄,這場戰役我是為你而打的。今天你44歲了,我好想你……」法國影片《以女兒之名》中的主人公安德烈·班伯斯基,與法國和德國的法律體制糾纏了30年,終將兇手——女兒的養父繩之以法。

這是一個真實事件的重現,相信每一個有女兒的父母,每一位女性,看完影片都會對那個惡魔養父嫉惡如仇;都會對安德烈的所作感同身受。尤其是影片中的兩個情節,讓人最揪心:一個是安德烈14歲的女兒去德國和媽媽、繼父一起度假,他正在和心愛的女人享受愜意假期時,突然接到女兒的死訊,那種身體失重的踉蹌,那種撕裂的哭泣,讓人疼到骨頭裡;另一個是開棺驗屍時,發現女兒的生殖器連同盆腔竟然被摘空,安德烈那種驚悚的、質疑的、隨即憤怒的失控情緒,讓人咬緊了牙關。

是的,安德烈有理由懷疑就是迪特·克羅蒙巴奇幹的。從女兒的屍檢報告遲遲未寄出;到告知女兒遇害前疑被性侵;到迪特給女兒注射的所謂的急救針劑,而事實上法醫解釋毫無意義;屍檢時迪特自始至終都在現場,他是有機會掩蓋罪證的……他認為所有的疑點都指向了這個職業為醫生的迪特——女兒的養父。

這一切在他的前妻達妮眼裡,完全是源於奪妻之恨。這位養父實在是太會偽裝了,他看起來溫文爾雅,以至於讓達妮對親生女兒的死,毫無質疑地相信現任丈夫所說的一切。她認為安德烈是個老瘋子,她不相信任何一切對丈夫的質疑和指控。直到記者找她了解情況,並告知有鄰居指控她丈夫,多次給達妮投放催眠藥,並趁她熟睡時迷奸鄰居,達妮才如夢初醒。這一切都已經過去了整整30年,對於她實在是太諷刺了,同床共眠的丈夫居然是姦殺自己親生女兒的兇手,自己卻一直在全力維護這個衣冠禽獸。事情的真相讓她再次遇到前夫安德烈時,羞愧,無顏、無辜……

是啊!她又有什麼錯呢?她最大的錯誤就是婚內出軌,而付出的代價實在過於沉重,這種傷害是災難性的、不可逆的。為此,他們失去了親愛的女兒,安德烈也搭上了他人生最寶貴的30年,跨越巔峰直至鬚髮蒼白的暮年。但究其所終,她最悔恨自己的當是遇人不淑,識人無珠啊!

然而,畢竟「敵人太狡猾」啊!他們偽裝的冠冕堂皇、熠熠生輝,借你一雙慧眼,又怎麼能夠撥開迷霧,識別清楚?

比如性侵養女長達4年的高管鮑某明,直至東窗事發仍信誓旦旦地說:「我是清白的」;比如北大女高材生包麗,遭同是北大高材生的男友精神控制、虐待致死,卻依然大言不慚的認為跟他沒關係……太多這樣的遭親近熟人毒手的慘案,讓人防不勝防、不寒而慄!

圖片來自網絡

無論是職場性騷擾還是路遇歹徒強暴,人們第一反應就是告訴自己的女兒:千萬要保護好自己!不要夜跑,晚上回家不要超過10點,不要打黑的,不要穿太短的裙子……更有甚者,前幾天還聽到一個女孩投訴,說地鐵工作人員因為她穿著吊帶背心,竟阻止她乘坐地鐵。

這一切真的只是女人懂得保護就可以倖免的嗎?

曾經看到過一句話:「我用了20多年教育我的女兒,如何保護自己,而你卻一秒鐘都沒有告訴你的兒子,不要傷害別人」真的很扎心!

網傳所謂的「PUA」組織,加入其中的究竟都是些什麼人面獸心的渣男,我們無從得知,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從小他的父母一定不曾教育過他:「不要傷害別人!」甚至可以斷言,是他的原生家庭造成了他的心理變態、扭曲、陰暗、施暴等等。

一個同事,她的兒子即將碩士畢業,但只要回家必同老媽一起沐浴、互相搓澡、同床嬉鬧一番;朋友的街坊,兒子在高中時夥同同伴猥褻同班女同學,被告獲刑後,她居然大罵女同學家長:「你閨女犯賤,勾引我兒子的,你閨女舒服夠了反咬一口……」好多生男孩的家長,會覺得自己是兒子,這種事反正吃不了虧。殊不知現在的壞人並沒有放過男孩,據調查,歷年愛滋病感染者中,不乏被同性迷奸、誘姦、甚至強姦而染病的案例,都是毀其一生無法從頭來過的災難。

安德烈是幸運的,畢竟他一生的努力沒有白費,惡魔終於得到應有的懲罰;終於為女兒討回公道;終於讓自己的仇恨有所釋然,讓女兒的亡靈得以慰藉。

事實上,諸如此類案件一直是法律因取證困難而使罪犯逍遙法外,所以才會有人渣心存僥倖,以身試法。這條路任重道遠!希望全社會行動起來,每一個原生家庭都應重視:從小教育男孩子,不要傷害別人。要明白:教育好男孩子,才是對這個世界的最好保護!

相關焦點

  • 《以女兒之名》一個父親用了三十年只為給女兒報仇!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影片根據法國的一個真實故事改編《以女兒之名》,14歲的女兒因為在去母親與繼父家度假的時候去世了。面對女兒的去世,父親產生了諸多疑點,為了找尋事情的真相。父親開始了和法庭長達30年的糾纏,故事主人公的妻子出軌了一名醫生,兩人的婚姻也就此結束,女兒和兒子全部都留在法國由父親撫養,母親則和醫生生活在德國,過著上流社會的生活。8年過去了,14歲的女兒和兒子一同去母親那裡度假。沒想到的是,短短幾天的時間傳來了女兒意外死亡的消息。母親和醫生解釋說是中暑,(不得不說,這理由找得真是太爛了)。
  • 《以女兒的名義》:女兒被繼父性侵致死,生父用30年為其討公道
    如果你的女兒被人性侵致死,為討公道,你是否會陪葬掉自己的人生?老邦和妻子結婚後,一直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還有一雙可愛的兒女。可經受不住欲望的誘惑,妻子出軌了,對象是女兒同學的父親巴赫,一名醫生。離婚後,兩個孩子的撫養權都給了老邦,妻子則跟著自己的情夫巴赫離開了法國,去到了德國。
  • 《以女兒之名》窮其一生,為女兒打一場戰役
    它躺在豆瓣上一個叫「年度冷門佳片」的電影分類裡。「冷門」前邊還有一行介紹:【真實犯罪】——真人真事改編案件。可能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劇情全程都很克制。沒有正面衝突、沒有歇斯底裡,也沒有刻意渲染煽情。與此同時,也很壓抑。影片根據法國的一個真實故事改編。1982年7月的某一天,班克斯基接到前妻打來的電話,被告知女兒的死訊。頃刻間,班克斯基頭頂的天塌了。
  • 《以女兒之名》:這是一場父親的戰鬥,我遵守永不放棄的承諾
    沒有父母會不愛自己的女兒,他為女兒奔走一生,最終討回公道,這就是《以女兒之名》。影片根據真實案件改編,這在當年是一個轟動法國的案子,因妻子外遇,一雙兒女由丈夫安德烈在法國撫養,妻子則嫁給了德國醫生。為了讓女兒的死亡得到公道,安德烈與德法兩國法院糾纏多年,最終是他將醫生綁架到法國,才將真相大白人間。女兒被性侵導致死亡時才14歲,而禽獸醫生被抓入監獄,官司打贏之時,經過了30年。
  • 《以女兒之名》:江歌案再上熱搜,這是一個母親為女兒而戰!
    2016年11月,一名在日本就讀的女大學生江歌,為其閨蜜劉鑫的前男友陳世峰殘忍殺害。江歌母親江玉蓮帶著哀痛,為其女討回公道奔波。最後,遲來的正義判決陳世峰有期徒刑20年。但是,江歌案並未塵埃落定。以女兒之名江歌案中,含著這個社會的不公,含著一個母親對女兒深沉的愛。讓我想到了法國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的影片。如今想來,最恐怖的電影, 莫過於真實改編。1974年,男主安德魯是一位擁有完整家庭的男人,一家四口,和諧美好。
  • 《以女兒之名》:三十年為女兒為真相而戰的父親--父愛如山!
    《以女兒之名》是一部於2016年上映的法國電影,該電影是根據法國安德烈為真相而戰的真實故事改編。影片主要講述了男主安德烈年僅14的女兒在德國與媽媽和繼父度假的時候意外死亡,悲痛欲絕的父親接回女兒的遺體同時發現了女兒的真實死因與繼父科隆巴赫有關,但由於科隆巴赫背後複雜的政治背景,德國一直不肯將科隆巴赫引渡到法國審判,期間還一直給法國以及其他邊境國家施壓,於是安德烈為了將女兒的真正死因公之於眾並將殺害他女兒的惡魔繩之以法而奔走、戰鬥了三十年,終於使得科隆巴赫得到了實際的審判的故事。
  • 《以女兒之名》:父愛如山,一個執著父親30年的漫漫追兇路
    通過片名和海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關乎父親與女兒的故事,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一部電影。這是一部法國電影,法國電影在之前的認知中,總是文藝片居多。整部影片中沒有美國式的激烈場面,也沒有韓國式的煽情場景,這部比較典型。
  • 《以女兒之名》講的是一位偉大的父親,為了死去女兒傾其所有
    看了這部影片,講的是一位偉大的父親,為了死去女兒傾其所有,失去了陪伴他十幾年的戀人;不惜和司法、政治力量對抗,卻也沒能換來醫生兇手的判刑,後來負責案件律師也離開了;最後他選擇用自己方式來為女兒報仇僱傭黑幫綁架把兇手引渡回法國,堅持了30年,等待了30年,兇手終判刑。
  • 真實事件改編《以女兒之名》,少女被繼父侵犯,生父追兇30年
    我們已經看過許多故事,其中袖手旁觀的父母竟然佔大多數,而在今天要介紹的這部電影《以女兒之名》中,你將看到一個堅守女兒生前的清白和尊嚴,並為之努力了30年,最終為她討回公道的偉大父親形象。1974年,主人公老安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中,他擁有一雙兒女,還有漂亮的妻子達妮,再加上事業順水順水,生活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幸福水平。然而,隨著一個男人的出現,這個家庭開始一步步走向崩塌離析。
  • 「百香果女童」母親稱為女兒討回公道,新華社評:自首不是...
    當天,凌晨5點起床的陳禮言在多位家屬的陪同下,8點左右到達靈山縣人民法院門口。在面對中新網記者的採訪時,陳禮言坦言,既期待又害怕。「我相信法律會還我女兒一個公道。」  在庭審現場,陳禮言不時低頭抹淚,直至宣判完畢,她在家人的攙扶下走出法院大門,泣不成聲。「我們會儘快讓小燕子入土為安,不再讓她躺在冷冰冰的殯儀館裡,她已經在那裡兩年了。」
  • 《以女兒之名》女兒慘遭毒手,兇手逍遙法外,父親用30年追捕
    我們都知道,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最深沉最無私的,今天我們就來了看看這位偉大的父親,《以女兒之名》是2016年上映的法國電影。影片也是基於一個真實的故事——安德烈的正義鬥爭。故事發生在70年代的法國,父親邦貝奇是一名會計師,事業有成,為人也非常的好,和妻子育有一兒一女,本該幸福生活的一家人,卻因為妻子的出軌而出現了危機,妻子和一名德國的醫生迪特發生了婚外情,邦貝奇得知幾乎崩潰,但是妻子苦苦哀求認錯,保證絕不再犯,邦貝奇認為自己工作忙,忽略了妻子也有過錯,後來他原諒了妻子。
  • 父親離世,女兒回家卻被繼母掃地出門,為討公道女兒揭開12年家醜
    雖然父親有了第三者,但為了女兒,黃芳母親一直忍辱負重維持這個家的存在,但因為劉秋云為父親生了個兒子,母親無奈才和父親協議離婚,她一直由父親撫養。劉秋雲說,是你父親纏著我,我生了小孩,我都不想跟他在一起。黃芳冷笑道:如果你不插足我們的家庭,我父親也不會和你在一起,我父親不會在整整十二年的時間裡不和你領結婚證。我24歲了,我成年了,我一輩子的命運都是因為你。
  • 《以女兒之名》,一個父親的執念,一份愛的溫暖!
    其實對於這個案子來說,小編覺得跟我看過的一部電影確實有點相似,電影的名字叫做《以女兒之名》,也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但是看過的人並不多,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影片主要講述的是妻子外遇,丈夫選擇離婚,兩個孩子歸丈夫撫養。每到一段時間,孩子就會被送到妻子新的家庭裡和母親交流感情,而這一次,被送回來的只有女兒的屍體。
  • 影評《以女兒之名》:父親窮奇一生,為女兒打一場戰役
    導語:影評《以女兒之名》:父親窮奇一生,為女兒打一場戰役這個世界上只有認真對待你的人才是真正愛你的人,今天小編個大家介紹的這部劇是關於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愛,即使你走了很久,父親也會為了你的清白,獻上自己的一生,這就是偉大的父愛,不論前路有多麼困難,為了能夠還女兒清白,這位父親付出了自己
  • 以女兒之名:女孩探親被繼父害死,生父追兇30年為女孩報仇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部影片,在當年的法國可謂是轟動一時,十四歲的花季少女慘遭繼父欺辱,親生父親為了給女兒報仇,用了整整三十年的時間完成復仇計劃,最終為已經去世的女兒亡魂報仇雪恨,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這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以女兒之名》。
  • 只為「公道」二字,赴日勞工之子劉煥新「鬥爭」了30年
    「野人」劉連仁的名字在被擄赴日勞工圈裡流傳,「劉會長」劉煥新的名字在勞工家屬圈裡流傳,父子兩代人都為「勞工」二字所累。近日,山東30名三菱受害勞工獲賠償金,赴日勞工劉連仁之子、中國受害勞工聯誼會執行會長劉煥新的電話又被打爆了。
  • 《以女兒之名》:偉大而無私的父愛!
    電影《以女兒之名》的執念來自於一位失去女兒的父親,他用了三十年的時間,窮盡一生找尋證據,只為讓壞人繩之以法。這部影片向觀眾展現了西方國家的司法漏洞,以及存在的社會性問題,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影片取材於真實發生的案例,男主安德烈與妻子離婚了,一雙兒女由他養育。兩個孩子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母親的新家,與她培養感情。但是,最後一次送回來的卻是女兒卡琳卡的屍體,這讓安德烈不敢相信。
  • 保羅·沃克逝世5年,20歲女兒初長成接力父親做慈善,是天使般的一家人了!
    2013年,加州當地時間11月30日下午,保羅·沃克出席為菲律賓災民賑災的慈善活動。在去往活動的途中,保羅·沃克(乘客身份)和友人羅傑·羅達斯在駕駛一輛保時捷Carrera GT跑車時不幸發生事故,汽車先後撞上了路旁的水泥燈杆與大樹,二人當場遇難。當時的保羅·沃克年僅40歲,震驚了整個好萊塢,不少影迷也不能接受,感到心痛惋惜。
  • 以女兒之名,這是一場父親的戰役(附資源)
    法國電影《以女兒之名》(Au Nom de Ma Fille)於2016年上映,講述了一個父親傾盡半生的不懈努力終將姦殺14歲女兒的兇手繩之於法的真實案例。«Au nom de ma fille» : le combat d'un père《以女兒之名》:一場父親的戰役1974年的摩洛哥
  • 《以女兒之名》,我願為你千千萬萬遍
    《以女兒之名》,是由文森特·賈洪執導的傳記片,丹尼爾·奧特伊和塞巴斯蒂安·科赫出演,改編自法國轟動一時的真實案件。這部影片講述了14歲女兒被繼父姦殺後,父親安德烈用了整整三十年時間去追尋公義,耗盡餘生家財,最終不得不另闢蹊徑才將兇手繩之以非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