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一小區60多戶門牌號變了,居民一連串信息需變更

2020-12-26 人民網江蘇頻道

近日,揚州江都區的袁先生向我蘇特稿反映稱,他們小區的60多戶老房子貼上了新門牌後,新的門牌號卻和房產證地址上的門牌號不一樣。用了幾十年的舊門牌號,為何突然變了?

新舊門牌號碼不一致居民:是不是貼錯了?

(袁先生家的舊門牌號405被改成了402室)

63歲的袁先生在揚州市江都區的亞威新村小區有一套房產,已經住了近20年時間。袁先生告訴記者,一個多月前,他的家門口張貼了一塊嶄新的藍色門牌,上面還有該戶的二維碼信息。然而,袁先生卻發現,這個門牌號碼和之前用了20多年的門牌號碼不一樣:「我的老的門牌號是405,讓改成了402。我的房產證拿出來一看,仍然登記的是405,我認為這個新門牌號貼錯了」。

袁先生擔心,門牌號的突然更換,不僅會影響到繳水電費、快遞郵寄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如果之後涉及到房產買賣,那麼出售的房子究竟是405室,還是402室呢?

(袁先生家房屋所有權證上的地址房號為405室)

記者在亞威新村小區調查發現,小區裡一二三棟樓,共60多戶業主都遇到了新門牌號與舊門牌號不一致的情況。

居民謝先生是亞威新村小區最早的一批住戶,他已經在此居住37年了。謝先生告訴記者,原先居民樓的門牌號是由西往東編排的,號碼越來越大,但現在卻全都顛倒過來:「這個門牌號碼一直是從西邊開始,單元101、102室,這次把它搞反掉了。通訊地址幾十年沒變過」。

公安部門:門牌號由東向西編排正確老舊小區門牌不規範需糾正

據居民反映,亞威新村居民樓門牌號是在2020年11月份被集中更換,更換工作由揚州市江都區公安局龍川中心派出所負責。針對亞威新村小區業主的疑問,該所副所長陳有忠表示,門牌號由東向西編排是正確的,派出所並沒有編錯。

陳有忠還介紹說,根據江蘇省公安廳和民政廳2018年印發的《江蘇省門牌標準地址編制規範(試行)》和《江蘇省標準地址二維碼門牌製作規範(試行)》,以及國家相關規定,門牌號的編排需要遵循一定的標準規範,才能避免錯編、漏編。這次換貼新門牌號,是對之前不規範的編號順序進行糾正:「現行的一個標準規範就是說,包括路名,它都是由東向西、由南向北。過去的老舊小區有不規範的,不能永遠地錯下去,這個要進行糾正」。

門牌號變化,一連串信息需變更公安機關將出具相應證明協調辦理

用了幾十年的老門牌號一朝被更換,60多戶業主需要更改一連串的證件信息。居民們提出,公安機關能否協調辦理此事,讓群眾「少跑腿」?

對此,龍川中心派出所副所長陳有忠回應表示,公安機關會協助居民辦理此事:「牽涉到戶口、居民身份證方面需要變更的,公安機關可以免費地幫他變更。牽涉到房產證明,辦房產證必須要當事人過去籤字的,如果說需要我們出什麼證明、相應的手續,我們可以給你出」。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

相關焦點

  • 揚州江都一小區60多戶用了幾十年的老門牌號一朝被更換
    原標題:揚州一小區60多戶門牌號變了,居民一連串信息需變更|解憂幫 近日,揚州江都區的袁先生向記者反映稱,他們小區的60多戶老房子貼上了新門牌後,新的門牌號卻和房產証地址上的門牌號不一樣。用了幾十年的舊門牌號,為何突然變了? 新舊門牌號碼不一致 居民:是不是貼錯了?
  • 揚州:3室變2室?寶雅新天地小區交房問題多!300戶業主拒收房!
    近日,購買了江都區寶雅新天地小區的部分業主來電向揚州電視臺關注熱線求助稱,自元旦起,該項目部分樓棟陸續交付,然而大多數業主拒絕收房!大家看到的新房與當初開發商售樓宣傳內容相去甚遠!3室變2室;步梯裸露水泥;車位縮水嚴重等共計31項問題。
  • 上海一小區200多戶居民安裝增壓泵「搶」水用,原因是水壓低
    據了解,該小區是20世紀80年代由上海市物資回收利用公司、上海信誼藥廠等單位投資建設的售後公房,共有10幢房屋,582戶居民。2009年,小區進行了平改坡綜合改造,並同步實施了二次供水改造。目前,小區裡的供水方式為:1到3樓直供水,即水廠加壓後,經過地下管道直接輸送到居民家中;4到6樓水箱供水,由水泵加壓到屋頂水箱儲存,通過管道輸送到居民家中。
  • 頭條|新光小區280戶居民的「幸福生活」就在眼前!
    天山路街道新光小區非成套住宅改造項目傳出捷報,小區280戶居民終於迎來了煤、衛設施獨用的嶄新居住環境!新光小區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涉及非成套改造的樓房共4幢,住戶有280戶。居民們過去都是3、4戶人家共用一間廚房和衛生間,日常生活十分不便,衛生條件差,加上經常為了煤衛使用問題,造成鄰裡矛盾重重。改造前公用的煤衛設施非成套改造政策出臺後,讓大家看到了住上「新房」的希望。2017年底,新光小區進行了首次項目意見徵詢,許多居民改造意向非常強烈,很快就進行了籤約。
  • 安順市門牌號變更相關證件都要改?公安局:影響不大
    最近,安順不少市民發現,自家的門牌換了新的,且新門牌號與之前並不一致。有市民擔心,新換的門牌與之前的相關證件上的個人信息資料不一致,會不會對今後的生活帶來麻煩。對此,貴州都市報記者採訪了安順市西秀區公安分局,為大家進行解答。
  • 同一個門牌號下可否有多戶申辦執照?主管部門:符合條件可辦理
    楚天都市報8月10日訊(記者李慶 通訊員郭鵬)同一個門牌號下有20多戶居民,其中的一位租戶想要辦營業執照做生意,市場監管部門現場核查後,馬上就為「大門牌」裡的小商戶辦好執照。近日,武昌區市場監管局為這樣特殊的個體工商戶解決了辦照難題。
  • 武漢近萬居民不出小區不憂「菜籃子」 按戶按需打包送樓下
    近萬居民不出小區門不憂「菜籃子」  蔬菜按戶按需打包送到居民樓下這個小區,漢口晉合金橋世家做到了——2153戶、近萬居民基本不出小區,下樓就可以買到、取到平價菜。  蔬菜直通車開到樓下  3日上午7點多,漢口晉合金橋世家小區蔬菜直通車「駛入」小區,在小區會所附近拉開大棚,居民們陸續下樓,物業保安現場疏導,「我們要求大家排隊間隔一米以上,互相之間少交流。」現場維持秩序的一位物業保安告訴記者。
  • 私自駕車往返武漢,臨沂一男子被強制醫學觀察!這個小區722戶居民...
    未經組織、未經批准私自向湖北等疫區運送蔬菜等物資的,私自變更路線前往湖北等疫區的,返回蘭陵時,不僅將對本人強制留院醫學觀察,費用自行承擔,還要對其密切接觸人群強制居家隔離不少於14天,產生惡劣影響的還將依法依規追究法律責任。請大家算好家庭帳、經濟帳、健康帳。
  • 67戶居民投訴:小區水壓不穩定,居民洗澡要分兩步
    為防止感冒,松江佘山的國貿天悅二期小區有業主發明了兩步洗澡法:先洗頭、洗好頭擦乾,再脫衣服洗身,否則,洗到一半水就會突然冷了。  儘管有67戶業主們都反映遭遇此困擾,但開發商上海築成房地產有限公司認為只有14戶業主家水壓異常。而且,在他們看來,該小區的水壓問題主要是因為松江佘山屬於新建大區,各項配套不夠完善,而且小區處於該區域環路末端,根據「連通器」原理,水壓偏低在所難免。
  • 西安高新區:24個老舊小區改造完成 惠及6880戶居民
    西安高新區:24個老舊小區改造完成 惠及6880戶居民 2020-12-12 2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邳州這個村160多戶居民喜提新房!
    邳州這個村160多戶居民喜提新房! 國慶、中秋前夕議堂鎮議堂村迎來一件大喜事該村新型農村社區一期正式上房160多戶居民領到新房鑰匙
  • 「管辦分離」破難題 市北金源小區三期552戶居民辦理不動產權證
    半島記者 於紅靚  17日,半島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近日,金源小區三期居民入住多年不能辦理不動產權證的歷史遺留問題成功解決。  據悉,會昌路10號麗馨苑(金源小區)三期項目開發建設單位原為青島海豐源置業有限公司,2006年4月經法院裁定將該小區的土地使用權和在建工程所有權變更為青島中企置業有限公司。因該項目歷史原因複雜,涉及銀行多次抵押和法院多次查封,建設單位不具備辦理首次登記條件,造成552戶居民自2012年辦理入住手續後,一直無法辦理產權登記。
  • 官宣:光谷一小區地塊變學區房!這些小區的居民喜大普奔
    可有關娃們上學的信息,  一經披露仍會引起各方關注。  這不,8月26日,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教育局發布:為拓展優質教育資源,光谷與華中科技大學「牽手」,決定在東湖高新區高新二路以南,教育西路以西,合辦一所小學。
  • 貴陽一小區17戶居民偷電近30萬度
    17戶居民,偷電近30萬度,這個小區有些住戶的膽子真大。日前,貴陽供電局工作人員在某小區排查,核實有17戶竊電,涉及電費及違約金初步核算超70萬元。在這個小區,為保障小區居民冬季供電安全,全力為國家挽回電費損失,維護企業正常經營,從11月23日到12月10日,南方電網貴州貴陽供電局2020違竊電專項整治工作組,利用在居民小區變壓器安裝「白貓」(供電臺區智能管理器),聯動公安機關開展小區用電檢查。
  • 鄂州市臨空經濟區安置小區:村民變居民,生活更幸福!
    鄂州市臨空經濟區安置小區:村民變居民 生活更幸福走進燕磯安置小區,一排排高樓整齊排列,道路乾淨整潔,休閒廣場錯落有致,社區服務中心、黨建活動室、紅色放映廳、閱覽室、棋牌室等一個個便民設施一應俱全,社區面貌日新月異。
  • 一張紙條 一張方桌 一壺熱水……揚州的溫暖藏在這些細節裡
    昨天中午時分,開發區揚子津街道依雲城邦小區39棟居民方偉進入樓棟,遇見8樓居民陸興明下樓,兩人一邊聊一邊走到樓棟大廳中一個古色古香的方桌旁坐下聊天。古色古香的桌椅和精緻古樸的書架,將近30平方米進戶大廳裝點得充滿文藝範,生機盎然的綠植則增添了生活氣息,這裡就是由39棟居民共同打造的「眾籌會客廳」。
  • 武漢這個35年老舊小區改頭換面,居民40多條建議全採納了
    登月大廈小區改造前(上圖)對比改造後(下圖)。登月大廈小區位於新華路和臺北一路交會處,建成於1985年,1棟8層,5個單元,居民106戶,原是東墾集團、晴川公司、徑河飲料廠企業職工宿舍。在新華街取水樓社區書記趙青的介紹裡,記者聽到了一連串的新鮮詞:「社區治理師」「社區規劃師」「社區監理師」。這些人由居民中的志願者組成,小區改造過程中,居民們提出的改造建議,全部匯總給他們,設計公司再根據這些想法量身定製改造方案。韓慶梅和劉麗娟正是這個小區的「社區治理師」。
  • 義烏推行小區分質供水 百餘戶居民衝廁用上中水
    12月2日,義烏市民李大躍正式入住市中心卿悅府小區,這是浙江首個實現分質供水的小區。自今年6月首戶居民入住以來,該小區使用中水的居民已達52戶。 義烏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433噸,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自2014年以來,義烏市投資6.7億元,在主城區鋪設了20多公裡中水管網,連通供水動脈,率先推進全域一體化、規模化分質供水。
  • 租客從湖北返滬,不填真實信息或故意不拖拉杆箱,社區幹部咋辦?
    一旦遇上從重點地區返滬的人員,社區幹部往往要「搶」在他們與其他小區居民接觸之前,勸告其實行居家醫學觀察。2月2日深夜在普陀區曹楊新村,就發生了這樣「驚險」的一幕。 位於普陀區曹楊新村的中關村小區是一個建於2004年的商品房小區,729戶居民中,有83戶是出租戶,一戶通常又住著好幾位租客,這讓排查租客信息成為了社區幹部的重點工作。
  • 渭城區新興街道老舊小區改造讓居民共享創文成果
    問需於民,精準發力為民解憂。老舊小區改造,了解百姓需求是基礎,也是關鍵。鳳凰嘉苑片區老舊小區大部分建於上世紀80年代,該區域共16棟樓、68個單元、850戶居民。片區改造準備階段,街道和社區幹部首先入戶調查,聽居民反映「小區最需要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