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體型能像銀河那麼大嗎?

2021-03-02 利維坦

利維坦按:仔細想想蜜環菌實在嚇人,這種真菌個體就像神經網絡一樣在地下四處延伸……這還和那些類似白蟻建造的巨大巢穴似的「超有機體」不一樣,俄勒岡州的那個蜜環菌就如同人的大腦,但足足覆蓋了直徑四公裡的範圍!


這篇文章雖然不長,但回味無窮,尤其是對於我們的大腦如果變為太陽系那麼大的假想分析,實在精妙。不過,別說增大到太陽系那麼大了,如果按照神經傳輸的速度計算(每小時300千米,類似一輛GT-R的速度?),「我們的大腦和神經元都增大到現在的10倍,並保持壽命和神經信號傳導速度不變,那麼我們的一生的思維總量就會減少十分之九」……


文/Gregory Laughlin

譯/千爾玉(在水譯方)

校對/果然多多、鳳梨

原文/nautil.us

為什麼生命體的尺寸僅限於我們在地球上所看到的大小?

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有大小,小至從10的負19次方米的夸克作用,大到10的26次方米之外的宇宙界限。據我們目前所知,在這45個可能的數量級中,生命體的尺度只局限在約9個數量級的較小範圍內,大概居於宇宙各事物尺度的中間段:細菌和病毒還不到1微米(即10的負6次方米),最高的樹卻高達100米。如果把美國俄勒岡州藍山林區的蜜環菌(The honey fungus)群落視作一個生物活體,它可以覆蓋綿延4公裡以上的地區。就我們所知的有感知能力的生命而言,其尺度範圍甚至更小,大約有三個數量級。



一個蜜環菌孢子(或菌絲片段)在適宜的條件下,在土壤中萌發,形成菌絲,菌索向四周延伸,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所覆蓋的地區面積,質量大小指的是對蜜環菌地下部分的估測。


會有例外嗎?

計算理論的發展表明,要擁有感知能力與智能可能需要數以萬億計的「電路」基元。我們的大腦由神經元構成,而神經元在本質上就是分工明確協同工作的單細胞生物體。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生物計算機要想展現出人類具有的能力,它應該與人腦差不多大。

北美紅杉。約束:與加州紅杉國家公園的巨型紅杉樹一樣,北美紅杉的高度是引力與蒸騰作用、水吸附力、植物木質部的表面張力相平衡的結果。圖源:lucky-photographer/iStock

想像一下在人工智慧系統裡建立比我們的神經元還要小的元件。例如,如今電路元件就遠遠小於神經元。但它們的行為方式也更簡單,且需要上層結構的支持(能量、冷卻、交際),而這種上層結構體型龐大。因此,雖然人工智慧產物由完全不同於人體的材料和結構構成,第一個真正的人工智慧產物可能與我們身體的大小相差無幾,這再次表明「米」級體型有一些特別之處。

如果我們的大腦和神經元都增大到現在的10倍,那麼我們的一生的思維總量將會減少十分之九。



威廉·S·巴勒斯(1914-1997)和他的小說《爆炸的車票》

生物體型是否有上限呢?威廉·S·巴勒斯在他的小說《爆炸的車票》(The Ticket That Exploded)中有這樣的想像,在一種星球地底有「一種接近絕對零度的巨大礦物意識,在晶體緩慢形成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天文學家弗雷德·霍伊爾曾經栩栩如生地描述過一種有意識的超級智能「黑雲」,其體型與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近似。他的這一想法是「戴森球」(Dyson sphere)概念的靈感來源,戴森球是一個包裹住恆星從而獲取其大部分能量的巨大結構。這一點也得到了我(本文作者)和我的同事弗雷德·亞當斯的證實。我們通過計算證明,在當今的銀河系中,由垂死紅巨星(是恆星的一種衰變狀態,根據恆星質量的不同,存在期只有數百萬年不等。質量通常約為0.5至8個太陽質量,質量更大的稱為紅超巨星,質量再大的為紅特超巨星)釋放的黑風會催生出最有效的信息處理結構。在幾萬年的過程中,包裹著塵埃的紅巨星提供足夠的能量、熵梯度和原材料,極可能超過十億個類似地球的行星生物圈所需。


戴森球是弗裡曼·戴森假想出的包圍母恆星的巨大球形結構,它可以捕獲大部分或者全部的恆星能量輸出。戴森認為戴森球是長期生存技術文明對於能量需求增長的必然需求,並認為尋找其存在的證據可以引導發現的先進和智慧的外星生命。圖為戴森球的一種變體。這種大規模人造物會大幅度改變恆星的光譜。

這樣的生命形式可以有多大?有趣的想法不僅需要複雜的大腦,還要有足夠的時間來表達。神經傳輸的速度大約為每小時300千米,說明信號在人腦裡的傳導時間約為1毫秒。人類的一生要發生2萬億次信息傳導(並且每一次都會被豐富且大規模平行的計算結構有效放大)。如果我們的大腦和神經元都增大到現在的10倍,並保持壽命和神經信號傳導速度不變,那麼我們的一生的思維總量就會減少十分之九。

如果我們的大腦變得像太陽系一樣大,神經信號以光速傳遞,那麼同樣多的信息穿越所需要的時間會超過整個宇宙現在的年齡,則根本沒有時間完成進化。如果我們的大腦有銀河系那麼大,問題會更嚴重。太陽系從其形成開始,所擁有的時間只夠一萬條信息從銀河一端傳到另一端。因此,可以說很難想像任何像人腦一樣複雜的生命體能大於恆星量級。即使它們存在,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做什麼。

值得注意的是,環境對實體的限制也將生命體型局限在和智能生物差不多大小的尺寸內。由於不能將根部的水分送到100米以上的高空,北美紅杉的高度受到限制,這種上限是地球引力(將水分往地面方向吸引)和蒸騰作用、吸附力、植物木質部的表面張力(將水分往上送)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我們假設大部分宜居星球的引力和大氣壓在地球的10倍以內,那麼宇宙中生物體型就會有幾個數量級的相同上限。

如果我們假定大部分生命只與行星,衛星或小行星有關,那麼引力會為它們設置一個自然大小。星體越大,引力越強,施加在動物骨骼(或其他類似構造)力量就會增加——早在17世紀末克裡斯蒂安·惠更斯就提出過這種說法。因此動物必須增加它骨骼的橫截面來承受更大的力量,而這種力量與動物體型的平方成正比。因為體型增長體重就會增加,所以動物這種嘗試改變身體的努力最後往往適得其反。一般來說,陸生動物的體重上限會隨引力的增強而呈線性下降。反之,如果一個行星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十分之一,那麼這個星球上的動物可能比地球上的大10倍。

推測:荷蘭科學家克裡斯蒂安·惠更斯在1722年的刊物中推測行星的大小是怎樣影響其表面生物大小的。圖源:谷歌圖書搜索

但是,行星的大小也有下限——如果行星太小(小於地球質量的十分之一),就不能依靠引力吸引大氣。這樣宇宙生物體型又被限制在地球生命的10倍左右。

生物體還需要散熱。計算機晶片的設計者一直要面臨計算過程中散熱的挑戰。生物也有同樣的問題:大型動物的體積和表面積(也就是「皮膚」)的比率很高。由於皮膚是用來散熱的,而身體是熱量的來源,所以大型動物在散熱方面效率較低。早在20世紀30年代,馬克思·克萊伯就指出,地球上動物體重每上升0.25次冪,每千克的代謝速率會成比例下降。事實上,如果這種產熱速率不降低,大型動物真的會把自己熱死(阿提西·巴蒂亞和羅伯特·克魯維奇生動演示了這一點)。假定哺乳動物生存需要的最小全身代謝速率是每毫微克一萬億分之一瓦特,因受散熱限制,生物的體重上限是100多萬公斤,大於地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藍鯨。


藍鯨

理論上來說,人們可以想像更大的動物。我們可以根據蘭道爾最小計算能量的原理,假定一個超大的、超級遲鈍的多細胞生物只將能源用於緩慢地複製細胞,這時我們發現機械支持問題勝過熱傳導,成為限制生物生長的最終因素。尚不清楚這種量級的動物會做什麼或如何進化。

查爾斯和蕾·伊姆斯夫婦(Charles and Ray Eames)的經典短片《十的次方》(Powers of Ten)大約拍攝於40年前,但是其影響非常深遠。例如,量級估算作為科學課程一個標準方面,就與這部短片相關。並且這則視頻也是谷歌地球等地圖應用軟體設計的直接靈感來源:

直觀感受一下我們人類自己的渺小和偉大……

《十的次方》最大的影響在於敘述微觀世界(在這一世界,鏡頭從芝加哥湖邊的野餐降低到亞核數量級)和宏觀世界(在這一世界,鏡頭不斷拉遠,從地球迅速拉到宇宙的巨大量級)時驚人的對稱。

作為一種有感知力的存在,我們能夠同時看見並驗證宇宙宏觀微觀兩個量級,僅僅是因為運氣嗎?

應該不是。

關於作者:

格雷戈裡·勞克林(Gregory Laughlin)是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天文與天體物理學教授。他與別人合著了《宇宙的五個時代——關於「永恆」的物理學》(The Five Ages of the Universe—Inside the Physics of Eternity),並在oklo.org上發表。


掃二維碼進黑市,裡面有這個星球上你想不到的狠貨。你也可以通過閱讀原文的方式,在利維坦店裡轉轉。


「利維坦」(微信號liweitan2014),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哲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反清新,反心靈雞湯,反一般二逼文藝,反基礎,反本質。

投稿郵箱:wumiaotrends@163.com 合作聯繫QQ157571102

相關焦點

  • 遠古時期的生物為什麼能長那麼大?聽聽專家怎麼解釋
    我們很多人都看過科幻電影,比如裡面有「史前巨鱷」「鯊魚」等等,這些出現在電影裡的怪物,在遠古時期真的存在,體型巨大的恐龍就是一個例子,看著那些體型巨大的生物,我們不禁會問,地球上真的出現過體型巨大的生物嗎?其實在遙遠的遠古時期,確實有體型巨大的生物,即使是現代也有像藍鯨一樣巨型生物的存在。
  • 如今地球上的生物,為什麼長不到恐龍的體型了?環境只是其一!
    當我們在研究史前生物的時候,會發現很多的史前動物體型都十分巨大,比如已經滅絕的恐龍和猛獁象等生物。在世界上有很多的博物館都收藏著恐龍化石,當我們看到這些恐龍化石後,不免被它的高大身形所折服,在我們的認知中提起恐龍,高大威猛便成了它們的代名詞。
  • 富淼科技、成大生物、銀河微電科創板IPO通過審核
    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80次、第81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江蘇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常州銀河世紀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審核。 9月27日,資本邦獲悉,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80次、第81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江蘇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富淼科技)、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成大生物)、常州銀河世紀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銀河微電)通過審核。
  • 為什麼體型越大的生物越容易滅絕?有什麼科學依據?
    在生物進化史上,出現過多次生物體型龐大的時期,比如石炭紀的「巨蟲時代」,在這一時期昆蟲是整個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還有恐龍時代,這個時期的動物平均體型也是生命史上最大的。即使到了早期人類出現的年代,也有體型龐大的猛獁象、劍齒虎、大地懶等大型的動物。但是,這些動物清一色的都已經滅絕。因此,有人說:體型越大的動物越容易滅絕。
  • 女子養了兩隻兔子,體型竟超幾個月大的嬰兒:這體型認真的嗎?
    然而你是否見過比小孩子還大的兔子呢?它們又擁有哪些異於尋常兔子的本領呢?獸醫小明今天就要和大家分享這麼一隻兔子。這名來自國外的女子養了兩隻兔子,和正常的兔子不一樣,這兩隻兔子的體型巨大,甚至超過了幾個月大的嬰兒。女子一隻手也只能抱得起一隻兔子來。之後女子懷孕了,生下了可愛的女兒。她本來還擔心兔子和女兒的相處問題,畢竟對於兔子們來說,它們也是第一次見到嬰兒這種生物。
  • 海洋裡那些體型大到讓人震撼的生物!
    談到海洋裡最大的生物,大家腦海裡第一個蹦出來的可能是鯨魚之類的。比如藍鯨是人類已知最大的動物,目前最大的一頭藍鯨長度達到33.58米,體重約240噸.
  • 體型最大生物—「雪曼將軍」:誕生時美國還沒獨立,中國還在商朝
    萬般如常卻總有意外然而,卻有這樣一種生物,它體型碩大,生命也如永恆般持久不滅。縱觀歷史,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對於世界而言已經實屬久遠卻也區區五千多年。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更是有數不盡的生命你來我走,從未曾有哪一個英雄好漢或是無名小卒能伴隨歲月的無盡年輪存活至今。可它卻做到了。
  • 用超現實主義眼光觀察世界—— 專訪《銀河邊緣006:X生物》封面畫家安德烈·塔塔爾科
    變色龍——蜥蜴亞目避役科爬行類;產於東半球,樹棲;物種特徵為體表顏色多變;能自由隱身於自然界;中美合編科幻系列叢書《銀河邊緣:X生物》封面主角。《銀河邊緣006:X生物》7月剛剛上市,就因其高質量的小說內容贏得科幻讀者的一致好評,此外,封面上那隻蒸汽朋克「變色龍」更是吸粉無數。
  • 體型比藍鯨還大的真菌體,它是怎麼長這麼大的?
    眾所周知,地球上體型最龐大的生物是生活在海洋裡的藍鯨,一頭成年藍鯨的體型相當於兩百個成年人,可見它有多麼龐大。如果說自然界中還存在著另一種生物的體型要比藍鯨大得多,你會相信嗎?當然這種生物的單體體型是無法和藍鯨比較的,但它們通常都是以群落的形式出現,這就使得它們整體群落的規模要遠比一隻藍鯨要大得多,這種生物就是奧氏蜜環菌。那麼什麼是奧氏蜜環菌?根據百科知識現實,這是美國西部常見的巨型真菌,外表通常呈現出棕色,從上往下看可以發現其菌蓋分布著明顯了裂痕。
  • 抑鬱症和銀河劇場
    他們大概以為抑鬱症就是簡單的想不開,甚至有的人這麼說時帶著淡淡的「我能想得開」式的優越感。差別其實非常大。當丟了一百塊錢,「想不開」的會想,這一百塊錢太可惜了,能買多少東西啊!輕度的抑鬱症則想「我連一百塊錢都拿不好,真是沒用,我還能幹啥?」,而抑鬱症患者則根本不會想,因為他們已經被深深地掩埋在無盡的黑暗中,根本沒有力氣關心這一百塊錢了。
  • 還記得《銀河護衛隊2》的彩蛋嗎?那繭中的亞當什麼時候能出來?
    還記得《銀河護衛隊2》中那個全身土豪金的索維林女祭司,在電影彩蛋中頭髮都炸毛了對著個繭形的物體和邊上的族人說這是新一代的亞當,還記得這個繭裡的傢伙嗎?之前都忘記了他,但最近在回顧漫威電影的各個彩蛋,就想起了這位土豪金的亞當,漫威電影中的每一個彩蛋都是有用的,他鋪墊未來漫威電影5年內會在電影中出現的人物和劇情走向,而這個亞當既然出現在彩蛋中,那麼勢必他將出現在電影中。先來看看漫畫中對於這個角色是怎麼樣的設定吧~漫畫中亞當,被稱為術士亞當或者是魔士亞當,是銀河護衛隊中的一員超級英雄。
  • 如果人類體型小如螞蟻,智慧仍保留,能穩固地球霸主之位嗎?
    如果人類體型小如螞蟻,智慧仍保留,能穩固地球霸主之位嗎?從智人算起,人類在地球上發展的時間約有20萬年了。如果人類體型小如螞蟻,智慧仍保留,能穩固地球霸主之位嗎?人類文明變強大的原因這些記憶都是很早之前就已經具備的,有人思考過一個問題,人類文明能發展至今,與我們的體型似乎沒有多大的關聯,如果人類站在滅絕的恐龍面前,它看我們就像我們看螞蟻一樣微不足道。
  • 盤點動漫史上體型最大的生物,超級神龍上榜
    (圖為庫夏大帝御駕)島龜火影中最大的生物並不是十尾,而是在雷之國中沒什麼戲份的島龜,鳴人去雲隱找奇拉比訓練,在沒被告知島的秘密之前,一直不知道這座島竟然是活的,島上的動物超過尋常大小的數十倍,八尾和九尾在島上就跟螞蟻那麼大,島龜的大小可想而知。
  • 像松鼠這樣的小體型動物,能否進化出智慧?為什麼?
    在某問答平臺上,有一位童鞋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小體形動物比如松鼠有可能進化出智慧嗎?這個問題我把它換一個形式可能會更好解釋——智慧生命的體型重要嗎?先說答案再分析——體型很重要,而且足以支持智慧的最小體形可能與我們現在的體形差距不大,大約在50公斤左右。腦的體積重要嗎?我們的大腦當然不是最大的,但是真的是最強的。體型越大的動物,控制身體所需的神經元也越多,因此單純的腦容量不能反映什麼。
  • 宇宙中可能存在比人類大一億倍的生物嗎?科學家:生命有無限可能
    地球上目前已知有870萬多個物種,生命總能給我們帶來奇蹟,我們常見的生物主要分為三大類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最小的當然就是微生物。一般單細胞生物直徑大約是在10-100微米左右,細菌類0.5-5微米左右,如果病毒算上一種特殊生物的話,它們的尺寸會更小一些,可能在50-100納米左右,比人類小近一億倍。
  • 我國首次發現「變異」蜻蜓,體型變大變黑,長出可怕獠牙
    那麼這些所謂的「變異蜻蜓」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起初媒體記者只是接受了四川、廣西等地村民的描述,後來經過查證實際上這種昆蟲並非蜻蜓,而是一種名為「巨齒蛉」的昆蟲。那麼巨齒蛉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呢?  根據百度百科顯示,巨齒蛉是一種水棲昆蟲,它的頭部長出了巨大且尖銳的牙齒,而且體表呈現出灰黑色,看起來就不像是友好的昆蟲。
  • 遊客發現一隻松鼠,體型比貓還大,見到有人也不害怕
    遊客發現一隻松鼠,體型比貓還大,見到有人也不害怕遊遍世界美景,品讀百味人生,神奇的大自然中生活著各種各樣多姿多彩的生物,由於人類探索的有限性,所以這些生物一直難以被我們熟知,遊客發現一隻「樹狗」,體型比貓還大,見到有人也不害怕!
  • 可怕......這組爸爸媽媽的體型也差距太大了吧
    前兩天,因為下面這張圖,不僅被姐姐家4歲小外甥的知識量給秒殺了,還被這組爸爸媽媽的體型差距,差點驚掉了下巴。我:「這是烏賊還是章魚?怎麼看著像披了件大鬥篷?」小外甥:「小姨,這是毯子章魚……你知道它是雌性的還是雄性的嗎?」我:「難道雌雄還不一樣?」小外甥:「當然不一樣!這個是雌性毯子章魚,它的體重可是雄性的40000倍呢。
  • 為什麼陸地上的食草動物比食肉動物體型大?海中的動物是否如此?
    因此,就目前已知的動物來看,陸地上的食草動物確實比食肉動物要大一些。(雄獅和大象的體型差)那麼,為什麼陸地上體型最大的食肉動物比食草動物要小呢?因此,食物獲取的難易度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動物的體型。02 局限性作為食肉動物來說,體型越大無疑對食物的需求量就更大,而且體型太大靈活性就會降低,從而降低捕獵的成功率,所以如果北極熊像大象一樣的體型的話,它可能會因為捕獵不到獵物餓死。
  • 黑暗之魂3體型排名前二十的生物,吞噬黑暗的米狄爾僅排第五
    遊戲中玩家將扮演一名矮人挑戰無數強敵,這其中不乏巨人族、神族、甚至龍族的生物,這些生物與玩家相比體型之巨大讓人瞠目結舌。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遊戲中那些體型巨大的生物,看看玩家在他們面前究竟有多麼渺小!它又能狠狠的抱住你,用刺骨的寒冷將你凍結。看似纖細的枝條卻有著強勁的力量,冰冷的身軀卻又擁有操縱火焰的魔力。第十七名:老惡魔王身高:6m介紹:煙燻湖是處於卡薩斯地下的巨大遺蹟,即使已經過去了很久,這裡依舊瀰漫著死去惡魔的惡臭,四處橫行著怪物,這些是霸王沃尼爾所做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