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農曆新年,NIKE本土化營銷有「中國味」!

2020-12-21 電商營銷觀察

隨著「傳統文化熱」、「國學熱」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正以全新的姿態進入到大眾的視野之中,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國潮愛好者的關注。

這也使得不少品牌紛紛藉助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一系列花樣的營銷植入。近日,體育運動品牌「NIKE」就恰到好處的借勢中國農曆新年,打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營銷活動。

結合民間傳統藝術

巧妙挖掘品牌結合點

1月6日,耐克及Jordan品牌結合中國傳統與創意元素正式推出2020「新年不承讓」系列產品,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蔚縣的傳統剪紙藝術。

在其中,品牌以絢麗的水彩顏色渲染,用開創性的方式呈現出在1972、1984、1996和2008年這四個鼠年中,NIKE和中國體育界發生的重大突破故事。

內容上則分別以「麒麟送子」、「鯉躍龍門」、「如虎添翼」和「百鳥歸巢」的剪紙圖案進行藝術表現,將故事與歷史圖案融為一體,旨在致敬NIKE攜手中國體育文化共同成長。

可以注意到,作為一種風格獨特的傳統民間藝術,蔚縣剪紙打破了常規色彩的設定,加之以品牌元素與民間傳統藝術的結合,無形中就在用戶端製造了新奇感。

與此同時,官方還在線上發布了以農曆新年為主題的短片,講述從小到大姑姑給女孩發紅包的故事,結合輕鬆詼諧的風格,不由地讓用戶會心一笑。

每逢過年,最高興的一件事莫過於長輩給晚輩發紅包,而在短片中,品牌洞察用戶生活細節,藉助收紅包時「一來一回」的較量,巧妙地找到了品牌調性與傳統文化的結合點。

可以看到,在收紅包的「推搡大戰」中,姑姑和女孩從室內,跑到了街巷、天台,互不承讓,間接表達出:「想要拒絕掉紅包,不止體力要好,還要有一雙好鞋」的品牌訴求。

「過年收紅包,並在收之前客氣一下」的這一現象,可以說是中國獨有的風俗禮儀,而品牌恰好將這一來一回視為一場「較量」,製造了幽默詼諧的氛圍。

洞察目標群體

深化品牌調性

縱觀近幾年的品牌營銷案例,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助力品牌傳播的例子並不少見,例如同為運動品牌的adidas,就借勢2020新春推出特別系列,攜群星發布「新年造萬象」新年主題大片。

亦或是星巴克結合中國傳統元素「七巧板」,打造「星」式錦鯉任務挑戰,都巧妙地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將品牌以另一種姿態呈現在大眾面前。

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升,國人文化自信其實也在逐步提升,這也是為什麼不少國外品牌相繼挖掘和融入中國傳統元素進行品牌營銷。

從本質上看,其根本還在於藉助傳統文化元素,可以更好的圈粉國潮愛好者或是年輕群體。然而,對比adidas所發布的「新年造萬象」,NIKE所釋出的「新年不承讓」則更具洞察。

可以看到,在此次營銷中,品牌不僅洞察了消費者的新年場景,將收紅包時的一來一回視為「較量」,還總結四個鼠年中國的高光時刻,並以剪紙藝術進行呈現。

就如1996年時中國籃球「黃金一代」的崛起,以及2008北京奧運輝煌歷程,在無形中引起了關注體育行業人群的內心共鳴,達到品牌進一步圈粉的營銷目的。

另一方面,除了針對用戶的精準洞察,從此次「新年不承讓」的主題上可以看出,這還是一次品牌植入「率真」、「個性」態度的過程。

在短片中,NIKE延續其一貫的表現風格,時刻圍繞「跑」做文章,不僅深化了品牌調性,同時也變相強化了同屬於「NIKE性格」的群體認同感。

聚焦本土化戰略

拉近品牌與用戶距離

對於體育用品來說,品牌往往會通過塑造某種「性格」,從而與其他品牌有所區分。長此以往,在個性化的驅使下,消費者也會選擇具有某種「性格」的品牌進行購買。

不難看出,從NIKE打造的「擊破藉口,就等你出手」,到聯動「W+K」針對北京地區發布了主題為#甭信我,服我#的系列廣告片,這幾場營銷戰役都具有極高的相似度。

挖掘其本質,品牌始終在保持自身調性不變的情況下,藉助不同元素或是場景,最大程度上將特定態度持續不斷的進行營銷輸出。

而此次「新年不承讓」,其實就是品牌透過新年收紅包這一現象,說明在賽場上全力以赴才是對對手最大的尊重,新年就該不承讓,從而在消費者心智中植入品牌態度。

不僅如此,除了深化品牌調性,NIKE並沒有放棄在社交平臺上的營銷傳播。1月6日,NIKE官微釋出#新年不承讓#話題,並發布新春主題短片。

截止日前,話題的曝光量就已達1017.1萬,而在評論區內,還引起了不少用戶的熱烈討論,紛紛表示「這個視頻很中國」亦或是「這樣的姑姑給我來一打」等趣味評論。

國外品牌藉助中國傳統元素進行營銷打造,或多或少都會引起用戶討論。另一方面,與其說此次「新年不承讓」營銷campaign是深化品牌調性的行為,不如說是品牌施行本土化營銷戰略的過程。

其實早在2017年,世界500強餐飲巨頭麥當勞就曾悄悄地將自己的名字改為金拱門,瞬間引起不小的話題聲量,從本質上說就是海外品牌本土化的一個縮影。

換句話說,NIKE總結鼠年曆程、利用傳統剪紙進行創新的藝術呈現,加之以洞察中國農曆新年、用「過年收紅包」的現象強化品牌調性,都是在用中國元素與消費者建立溝通,以達到拉近品牌與消費者距離的營銷意圖。

相關焦點

  • 「金金」有味、「金」喜到家,麥當勞的新年營銷也太接地氣了
    近兩年來,麥當勞都有在請名字帶「金」的人吃炸雞。 現在春節快到了,麥當勞自然不會放過這次營銷的機會,推出「金金」有味美食季,與大家過一個「金」色的大年。 當然,光是「金」味的產品自然是不夠的,「金」味營銷也自然不能落下。為了鼓勵消費者們用外賣平臺下單,麥當勞還推出了下單送金的活動,讓消費者「金金」有味地吃美食。這海報,做得也是有夠接地氣的:
  • 雪梨市政府揭曉2017年農曆新年慶典活動亮點
    2017新年燈展效果圖。(澳洲《新快報》資料圖)  據澳洲《新快報》報導,雪梨市政府將於在2017年1月27日至2月12日期間即中國農曆春節期間在雪梨舉辦一系列精彩的慶典活動。屆時,十二生肖巨型彩燈將在雪梨多處地標展出,其中更有全新生肖造型向遊客及市民展現十二生肖的魅力。  雪梨市政府於日前在雪梨市政府舉辦了新聞發布會。雪梨市政府中國農曆新年慶典顧問團主席郭耀文和雪梨中國農曆新年慶典策劃人Claudia Chan Shaw在會上介紹了為期16天的農曆新年期間慶祝活動和活動的諸多亮點。
  • 慶祝新年 | 皇家禮炮21年2021中國農曆新年版上市
    近日,在中國農曆新年即將到來之際,皇家禮炮推出了「2021年中國農曆新年21年特別版酒款」(Royal Salute 21 Year Old Signature Blend-2021
  • 肯德基開始賣豆花,洋餐飲品牌正在從「本土化」走向「中國化」!
    基於對中國消費者的這一消費習慣的精準洞察,肯德基在推出油條、豆漿、被蛋卷、法風燒餅等多款中餐本土特色風味產品的同時,近期又上線了系列豆花產品,完美解決了南北「甜鹹黨」的口水戰,終結了兩者之間的「世紀battle」。現在到肯德基的店裡,就可以品嘗到三款不同口味的鹹豆花,分別為香麻雞絲味,雪菜雞肉味,經典原味。而甜豆花只為廣州、深圳等南方城市特供。
  • Nike 「農曆新年」 系列,豪華陣容曝光
    農曆新年是一年匯總最重要的節日,除了重逢團聚外,也意味著新的起點和新的決心。每年 Nike 都會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推出 CNY 新年系列傳達新春祝福。近期 Nike 以及 Jordan Brand 便共同釋出了 2021 年完整 CNY 系列產品。
  • 好麗友品牌本土化「玩法「的背後
    為迎接嶄新的2021,好麗友準備了一份驚喜,把中國博大精深的漢字印在了好麗友·派上,如「好」、「行」、「能」等字。而且還在每個派的包裝上設定了不同的新年願望如:「2021 會變有錢人嗎?」、「2021 真愛會降臨嗎?」、「2021 年終獎會翻倍嗎?」等問題。
  • 海外品牌本土化營銷的強勢崛起:Aveeno艾惟諾攜手聚划算
    或許從它這次的營銷活動可以一探究竟!於2016年進入中國市場的Aveeno艾惟諾,至今已來中國兩年,時間不算長也不算短。深諳入鄉隨俗之道的Aveeno艾惟諾,在進入中國之前,就已深度研究中國母嬰市場及中國媽媽的需求。因此自踏進本土的第一天起,Aveeno艾惟諾就開始進行本土化全渠道的布局,電商平臺成為其線上最重要的推廣渠道,而天貓首當其衝的成為首選合作夥伴。
  • 「」墨爾本迎新春「」中國農曆新年慶祝新聞發布會日
    慶祝中國農曆新年  墨爾本 2019 年中國農曆新年慶典官方開幕式,於1月19日中午,以新聞發布會的形式開始了。從上午11點半開始,在主持人宣布中國農曆新年新聞發布會開幕後,中國新年慶典活動的組委會與特邀嘉賓先後發表了讚美與期待的講話。
  • Fenty Beauty與喜茶聯名,中國市場本土化營銷再升級
    導讀:Fenty Beauty中國本土化營銷戰略再升級,蕾哈娜終於「涉足」餐飲行業了。近日,蕾哈娜自創的美妝品牌Fenty Beauty於官方微博宣布,將與中國連鎖茶飲品牌喜茶合作。外界猜測,雙方此次聯名或將以「Fenty Face Fresh」為主題發布系列設計,但具體細節暫未披露。
  • 中國農曆新年品味尊尼獲加藍方威士忌雞尾酒
    倫敦2020年11月17日 /美通社/ --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家中品酒,感受家的舒適溫馨,世界龍頭老大蘇格蘭威士忌準備推出全新尊尼獲加藍方中國農曆新年限量版。 Alistair說:「這款圖案美輪美奐的尊尼獲加藍方中國農曆新年限量版將是一件精美的禮物,祝願同事和密友新年新氣象,以時尚的方式標誌著今年節日的開始。但是,為什麼不更細緻深入一點呢?我們完全可以把雞尾酒吧的體驗帶回家,仔細品嘗體會這款精緻蘇格蘭威士忌的柔滑。
  • 宜家的又一次本土化營銷:招牌購物袋和桌子都有了臺灣名字
    不過宜家產品命名有一套自己的邏輯,而且堅持把產品名在全世界市場通用,算是強化宜家作為瑞典公司的品牌特色。甚至,宜家深知消費者不太會念產品名字這個事實,並會用產品名來「玩梗」。譬如宜家最招牌的尼龍大購物袋FRAKTA及邊桌LACK,就有了新的臺灣名字——「福臺」和「樂和」,聽上去還挺喜慶的。
  • 善化慶安宮農曆新年發福袋 圖案都是媽祖選的
    善化慶安宮新年福袋出爐,主題是「子鼠有錢」,金鼠配上粉色底相當亮眼。(莊曜聰攝)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每到農曆新年,廟宇總有發放歲錢的習慣,善化慶安宮選在每年初一發送祈福歲錢,今年總共要發出2200份,且從9年前開始,外裝更改為福袋,取代原有的紙盒,有創意又吸睛,民眾搶著收集,更特別的是,包含福袋設計跟發放數量,都是由媽祖選出來的。
  • 芬蘭航空推出中國新年版Marimekko設計款旅行套裝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鄭雪 報導:為慶祝中國農曆新年的到來,芬蘭航空將於1月20日~2月9日在往返中國至芬蘭航線的商務艙中啟用中國新年版Marimekko設計款旅行套裝。這是繼2019年4月旅行套裝升級後,芬蘭航空與芬蘭國寶級時尚家居設計品牌Marimekko的又一次創新合作。
  • 中國農曆新年品味尊尼獲加藍方威士忌雞尾酒|美通社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家中品酒,感受家的舒適溫馨,世界龍頭老大蘇格蘭威士忌準備推出全新尊尼獲加藍方中國農曆新年限量版。 2021年中國農曆新年設計由屢獲殊榮的中國藝術家龔煦旎創作,期盼著新年的到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吉祥如意、興旺發達。圖中黃牛以雄偉而著稱,象徵著繁榮和增長,高高地屹立在代表長壽的山雲之上。不同凡響的視覺效果由裝飾性的燈籠和櫻花製成,象徵著來年的好運。
  • IKEA喜迎農曆新年推中國風限定商品+中式套餐
    (加西網)春節,中國傳統農曆新年即將到來, 春節是中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
  • 春節營銷大戰「拯救」年味?
    自2015年開始,參加春節營銷的網際網路公司名單,逐漸超過了雙11。在全民喜慶的情緒下,同樣是投入幾個億去做營銷,有了「年味」buff的加持,春節營銷的效果就要超過其他時段。這其實也是用戶用腳投票,作為數千年來中國人心中最重要之一的「節日」,春節效應逐漸風靡中國移動網際網路,並漂洋過海輻射到全球。
  • Lazada打造「娛樂化消費」模式,扶持中國跨境商家實現品牌本土化
    (原標題:Lazada打造「娛樂化消費」模式,扶持中國跨境商家實現品牌本土化)
  • 300萬新年款扎堆天貓首發,MAC五福子彈頭、星巴克豬年杯未售先火
    「中國年」已經是全球品牌不容錯過的重要節日,2019年剛開始,一系列國際大牌推出的豬年限定款就陸續在天貓上架。數據顯示,最近一個月在天貓首發的新品有接近300萬款,相當於每天有10萬款商品上架。許多單品設計上強調了「豬年」、「中國紅」和剪紙風等傳統新年元素,喜慶意味濃厚。
  • 開賣螺螄粉,肯德基的本土化戰略到底有多厲害?
    肯德基這次通過螺螄粉打開公眾視線,讓「快煮預包裝食品」的一系列新品瞬間被更多人知道,包括雞湯系列、炒飯系列等等,一次推廣,全體亮相,你就說這次營銷牛不牛?若說是在蹭流量,雖然有那麼一丁點兒意思,但若仔細琢磨現象背後的本質,依然能夠看到肯德基本土化的操作到底有多靈活。
  • 20世紀的中國就有化妝品「本土化」和IP營銷了
    「視覺時代」,大眾對自我和外部世界的視覺呈現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各色彩妝琳琅滿目,美妝博主網絡爆紅。殊不知「愛美之心,自古有之」,早在20世紀的中國,知名IP「鴛鴦蝴蝶派」代表人、製造業大亨、時尚「弄潮兒」陳蝶仙就已經進軍美妝市場並收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