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臨期食品,我家貓吃1200元1斤的雪花牛肉」

2022-01-14 每日人物

《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中國寵物貓的數量已經達到4412萬隻。2018年天貓雙十一,貓糧的銷量已經超過了嬰兒奶粉。數據背後體現出的是,在婚戀觀巨變的當下,不少年輕人選擇以養貓代替生娃。他們普遍的想法是,現在寵物就像自己孩子,而且確實比養孩子要便宜好養活,還負擔得起。

我有一個朋友老孫,他是一個正經的富豪。

 

當我為了那點能養活自己的微薄工資,每天打碎了牙爬起來打卡上班時,老孫早上睜開眼,啥都不用幹,就有5萬元的理財收入準點到帳。

 

 

可富豪也有富豪的煩惱,最近,老孫養貓了。

 

「凡爾賽」式養貓見聞

和其他富豪朋友不同,老孫對貓絕不是一種葉公好龍式的愛。

 

他認為,養貓好比生娃,需要掏出百分百的真心,還要投入大把真金白銀。但這錢怎麼花,卻是一門講究的大學問。

 

老孫先是加了幾個寵物交流群,本想早點搞明白給貓吃啥最健康、安全;誰料這裡表面是交流養寵心得,實際比的是到底誰更寵自家孩子。更準確地講,就是一場小部分人的「凡爾賽」大比拼——

 

在微博上有60萬粉絲的小網紅Flora說,家裡的布偶最近特別挑食,「只吃398塊/斤的SC凍乾糧」。

來自麥肯錫的Eric立刻接了話頭:「哎呀,能吃乾糧已經算是很乖啦。我給我兒子買了巔峰的牛肉雞肉魚肉主食罐,他聞聞就走了,就連50塊一罐的鹿肉也只舔幾口就扔了。」

 

「好在最近巔峰罐頭出了新口味,我特意囤了億點。」說著Eric就往群裡甩了張圖——

 

而鏟屎官在朋友圈炫耀分享日常,比如給毛孩子拍張照,背後瓶瓶罐罐都價格不菲,類似人類在星巴克自拍無意間露出包上的logo——這類小伎倆,早就沒人用了。

 

為了早日實現在朋友圈彎道超車,老孫有個朋友使出了大招:用專供米其林三星的卡露伽魚子醬,做了個魚子醬雞肉塔,給貓主子過生日。

 

在寵圈浸淫久了,老孫也總結出了一條貓糧鄙視鏈:

 

餵自製貓飯和主食罐的,看不起一切餵貓糧的。在這些人眼中,貓糧就是快餐、壓縮餅乾,哪能和媽媽親手做的三菜一湯相提並論。

 

而餵頂級品牌的凍幹/肉乾糧看不起其他一切膨化乾糧。就像人家在吃真正的和牛料理,而你在搶購10塊錢一片的牛排。

 

在膨化乾糧裡還有細分:餵高端進口的看不起吃普通進口;餵進口的看不起吃國產的;國產裡還有講究,餵優質國產的看不起餵低端國產的。

 

還有一個站在鄙視鏈外的,餵生骨肉的,傲視群雄,看不起一切。

這些生僻的專業術語,起初讓老孫雲裡霧裡。比如啥叫餵生骨肉?

 

經過一番研究,老孫總算明白了,生骨肉餵養顧名思義就是飼餵生食,包括生肉、生內臟和一些生骨。

 

聽說生骨肉是當前最科學的餵養方式後,老孫就開始實踐了。

 

為保證營養均衡,老孫先跟著大佬刻苦學習了一陣;再網購了1200元/斤的雪花牛肉、300元/100克的冰島鱈魚、紐西蘭羊羔腿,也有便宜的,比如鴕鳥肉、兔裡脊、清遠走地雞,甚至還有鹿肉,聽著比我吃的還講究。

 

老孫還給我展示了張群裡的聊天記錄,我問他這是段子嗎?老孫不置可否地笑了。

 

聊完群裡的「凡爾賽」,老孫感慨道:

 

寵圈就像一個烏託邦,在這裡人與人之間雖然貧富差距大,但貓和貓之間卻實現了階級平等。

 

在群裡老孫認識了幾個朋友,她們都是些北上廣的普通白領,每個月精打細算,才能讓自己的貓不被摺疊在底層。

 

小喬就是其中一個。 

中產養貓人,也要追趕「凡爾賽」

聯繫上小喬的時候,她正在機場候機。當天是個周六,她早上6點從北京坐高鐵去上海,辦完事又馬不停蹄飛回了北京,落地的時候已經凌晨了。

 

小喬說,平時工作挺忙的,早點回家周末還能留一天時間陪陪小貓。

 

小喬的朋友圈多是自己和貓咪的日常分享,看不出一絲凡爾賽的氣息。據她自述,自從養了貓以後,基本就告別了社交,很久沒出門shopping或者約會了。

 

即將到來的春節假期,小喬主動選擇了原地過年。她說,就算是300多元/天的貓咪寄養,也不過是個稍微大點的貓籠子。一走那麼多天,她捨不得小貓受罪。

 

聊起生骨肉餵養法,小喬給我們補充了個細節:生骨肉費錢是一方面,關鍵是耗時耗力。

 

一旦開始生骨肉餵養就好比要自己在家開個肉鋪……不僅要挑新鮮的食材,還要先冷凍至少72小時來滅菌。緊接著每次製作都需要歷經:解凍、切配剔骨、稱重配比、粉碎混合、分裝。一套流程下來,至少要個把小時,還不算前期挑選肉類的時間和精力。

 

 

而對於打工人來說,生骨肉還有著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必須新鮮餵食。這意味著,如果是天天996,家裡的貓咪每天要麼餓上大半天,要麼可能會吃壞拉肚子。

 

因此,小喬餵養生骨肉時,委託了家附近的寵物店上門服務,談了個按月收費的價格。據她介紹,這個法子還是某天一個滴滴司機向她安利的,小哥家養了條狗,平時沒空溜就委託寵物店幫忙,一次收費50元。

 

▲ 生骨肉分裝示意圖。圖 / 小紅書@yyuebae

但隨著疫情的影響,小喬迫不得已放棄了生骨肉,取而代之的是每天給小貓餵主食罐和凍幹肉。

 

雖然省事了不少,但也更燒錢了。自此之後,小喬就用上了記帳APP,給自己點外賣時,為了每頓飯不超過25元,小喬會來來回回算滿減和會員紅包的折扣;但給貓買口糧時她卻一點也不含糊,35元/個的貓主食罐一囤就是二三十個。

 

問起每個月的具體開銷時,小喬說,其實還好,一隻貓也就1500-2000塊一個月就能站在貓生巔峰了。她接著補充了一句,「幸好我只養了一隻貓,再多一隻可能都負擔不起了。」

 

現在網絡上流行用「雞娃」來形容那些拼搏半生就為給小朋友最好教育的父母,按照小喬現在的狀態來說,也就是在「雞貓」了。

 

但每當要按季交房租時,小喬腦海中也會閃過念頭:吃便宜點不行嗎?老家那些吃剩飯剩菜的貓不也活得好好的嗎?甚至膘肥體壯,還能飛簷走壁抓老鼠。

 

有回小喬去朋友家玩兒,對方主張的就是佛系養貓,每個月在貓身上頂多花個三四百塊,貓也沒事;不過很快小喬還是堅定了自己要對貓好的決心:再窮只能窮自己,再苦不能苦孩子。

 

▲ 去年雙11小喬豪擲三千大洋添置了貓爬架,無奈體積太大暫時只能擱置在老家。啥時候能用上?她也不知道。

雖然小喬也承認目前的「凡爾賽」養貓需要她縮衣節食才能支付起帳單,但她強烈表示,在給貓花錢這事上,並不是虛榮或者消費主義這麼簡單。

 

因為箇中原因,要耐人尋味得多。

凡爾賽」的背後,是焦慮與無奈

小喬這樣的城市年輕養貓者是進口中高端貓糧的主力消費者,且有愈發高端化的趨勢。根據CBNData的一份報告,儘管貓糧的消費佔比仍是最高,但主食罐和貓飯開始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而後者更燒錢。

 

但高價並沒有買來完全的安心,家長們反而陷入了無限的焦慮和困惑。

 

進口高端貓糧有個無法避免的原罪:貨運時間長。一袋進口糧從出廠到消費者手上,少則3個月,多則半年,期間倉儲環境充滿變數,甚至會變質生蟲。

 

而走私糧和仿冒糧橫行,更是讓進口貓糧市場亂象從生。一些進口糧在國內沒有正規代理商,在某寶搜到的糧其實都是來路不明的。保真都未必,又何談售後保證呢?

 

近日衝上熱搜的進口貓糧go出現質量問題就是個極端的例子。消費者購自正規代理商的進口貓糧,貓咪食用後出現了嘔吐拉稀、便血甚至死亡等安全事故。

 

 

沒過幾天,另一款進口貓糧愛肯拿也出了事故,消費者購自天貓國際店的貓糧導致貓咪嘔吐、拉稀、便血。

 

 

這些年,進口貓糧的售後維權難如上青天。

 

小喬跟我講,兩年前,一位家長在天貓國際官方直營店購買了渴望品牌的進口貓糧,吃了以後自己救助的30多隻流浪貓上吐下瀉。當時,進口貓糧的維權非常困難,不僅要有就醫證明,平臺還要求買家提供質量缺陷的證據,比如一份必須的第三方實驗室檢測報告,成本就是八千塊錢。

 

就算證據都收集全了,提交給平臺後,各個利益方還會相互踢皮球。很多人包括小喬,都勸她算了,這事爭到底也不一定會有個結果的。

 

當時這位家長打了一段話作出回應,而這段話一直保存在小喬的手機和腦海裡。

 

 

那麼,能指望國產貓糧成為plan B嗎?也是一言難盡。

 

先看雙十一貓糧排行榜的平行世界:進口品牌全部是中高端貓糧;但上榜的國產糧都是被小喬這樣的養寵人稱作「垃圾糧」的低價糧,大多在10塊/斤出頭。

 

▲ 數據來源:CBNDATA 、華創證券、天貓、IT桔子整理 

小喬說,但凡是個做過功課的養貓人,都知道低價糧營養低、原料差、誘食劑多,就像給一個人天天吃泡麵,這些硬傷會如何一點點損傷貓咪的體質?不得而知。

 

「畢竟小貓不會開口說話,無法告訴家長它哪裡不舒服,我怎麼能讓毛孩子承擔這樣的風險?」

 

▲ 在微信搜一搜中,可以看到凱銳思、麥富迪這些品牌與「毒糧」總是一同出現。

誠然,隨著近年市場需求大幅增長,市場上也不乏新晉的國產中高端糧出現。

 

但由於國內的市場監管仍未完善,比如貓糧的國家標準,和同期歐盟及美國的AAFCO標準相比,就顯得簡單和寬鬆許多。舉個例子,在AAFCO標準下「鈣磷比失衡」是一項不合格的指標,在國標下則沒有相關要求。如果在發育時候長期鈣磷比失衡,小貓可能會猝死;成年貓也會有風險——輕則可能導致骨質疏鬆,重則癱瘓。

 

所以,當你隨便打開一個社交平臺搜索關鍵詞「國產貓糧」,就會發現對國產貓糧有很深的疑慮的貓家長,比比皆是。

 

另一方面,國產貓糧中的新消費品牌成分虛標、誇大宣傳,可以說是常態。

 

比如說,某款新晉國產貓糧在原料成分上明確標識使用的是新鮮魚肉,但品牌方自己提供的進貨證明卻是魚粉;另一款新品牌貓糧中被檢出含有未標識的防腐劑,但品牌方卻對此緘默其聲。

 

這樣的事件一經披露,更是加劇了消費者與國產貓糧之間的信任危機。

 

業內人士透露,某個平價小眾的國產貓糧品牌,甚至是財大氣粗的貓家長包廠自創的。

 

圈外人覺得這是真·凡爾賽,但養貓人看了都懂:這就是一位普通貓家長被逼出來的無奈之舉,市場上沒有安心糧是吧?那我就親自開疆闢土,誓要給自家孩子整出條黃金之道。

 

但考慮到貓家長對國產品牌的信任危機,這個小眾貓糧品牌還能撐多久,依然是個未知數。

 

《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中國寵物貓的數量已經達到4412萬隻。2018年天貓雙十一,貓糧的銷量已經超過了嬰兒奶粉。數據背後體現出的是,在婚戀觀巨變的當下,不少年輕人選擇以養貓代替生娃。他們普遍的想法是,現在寵物就像自己孩子,而且確實比養孩子要便宜好養活,還負擔得起。

 

在當代育兒式養寵心理的貓家長中,也就衍生出了諸如老孫、小喬、自創貓糧品牌的大佬這樣的「凡爾賽」養貓人。

 

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在採訪過程中,小喬對於自己的貓,提到最多的那個關鍵詞是「虧欠」。因為除了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它最好的物質生活外,再沒有更多時間去陪伴貓咪。

 

「這份虧欠感最強烈的那一刻,是那一天我在房間裡裝了個電子攝像頭。透過攝像頭,我才知道,原來我不在家的那十來個小時裡,小貓都安安靜靜地躺在床上睡覺。

 

等天黑下來了,就會有個齊齊整整的身影,坐在門前等我回家。」

參考文獻:

《我的貓不吃生骨肉!別急,我來教你》 rawmeat

《在北上廣養貓的人,都是隱形富豪》 GQ實驗室

《TM國際直營店疑似出售渴望假糧,導致30多隻貓咪又吐又拉?》貓島研究所

這篇文章來自我們的好朋友,Vista看天下的小姐妹「Vista氫商業」。

她們像氫一樣活潑調皮,把值得吐槽的消費現象寫成脫口秀。

在雪地拍張版裸照,才是滑雪的最大樂趣。

朋友圈裡的女孩,怎麼人手一條7000塊的Fendi圍巾?

鍾薛高98元一袋的速凍水餃,到底有多凡爾賽?

拍完海馬體聖誕照,我撞臉半個娛樂圈。

遇到熱點,我們極易燃燒,為你帶來有態度的輕商業報導。

被蔡徐坤拯救的Prada,毀於鄭爽?

如果李宇春替劉雨昕穿CK內衣,還會挨罵嗎?

B站的"擦邊球"怎麼越來越多了?

排了10000桌的文和友,我這輩子再也不去了。

她們有一點野心,想成為你生活裡氫元素一般重要的存在🤘

誰說女孩只會買買買?

懂點商業更性感,她們陪伴精神獨立、視野開闊的新女性成長,就等你來關注啦。

每日人物不定期推薦優質公號,非營利性質,文案、圖片均由對方提供。

以上公號可按照個人喜好關注,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更廣闊的閱讀天地。

相關焦點

  • 吃臨期食品 滿足了胃?虧待了胃?
    在某社交網站上,有一個「我愛臨期食品小組」,裡面有接近3萬個臨期食品愛好者,該小組的簡介為「用打折的價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臨期食品不丟人!」在該小組內,有不少愛好者分享自己買到的臨期零食,分享購買臨期食品的店鋪,還有打折臨期購買攻略等。
  • 打1折的臨期食品,到底能不能吃
    你買過臨期食品嗎?6塊8的丹麥曲奇,1塊錢的樂事薯片,5毛錢的好麗友熊貓派……在豆瓣的「我愛臨期食品」小組裡,接近8.5萬人的快樂很簡單,買到打「骨折」的臨期食品,實現零食自由。在這種情況下,有些臨期食品平臺為了利益最大化,會直接根據食品剩餘的保質期長短來定價。保質期還剩1個多月的燕麥片打1.8折,還有大半年才過期的麵包幹就只能打到8折。
  • 白菜價的臨期食品,能給孩子吃嗎?
    臨期食品,一般離保質期還有兩三個月,吃起來沒什麼不同,但是價格是真的白菜!最近,這陣「臨期食品風」颳得很大,很多人都會囤上一箱,既滿足了味蕾,又省了錢,美哉美哉~不過,這些白菜價的臨期食品,可以給孩子吃嗎?
  • 臨期食品70%的毛利,是筆好生意?
    豆瓣「我愛臨期食品」組的組長發帖說自己「大吃一斤!」,先是湧進了一波新人,又是在網站、公眾號、報紙等各種媒體上看到小組的報導,就好像一群「貧民窟少年」的精神樂園被曝光在了大眾視野裡。圍繞這一話題的核心,其實是破圈的臨期食品。
  • 東莞市銷毀處理臨期食品
    東莞市銷毀處理臨期食品營業執照專業收購臨過期食品,合法處理臨過期飲料和飲料有資質的公司,長發其祥過期食品回收公司是一家面向全國範圍大量回收各種飲料和飲料食品和超期臨過期食品回收綠色利用的公司,本公司專業處理各種飲料和飲料食品,經過科學的技術將臨期飲料和飲料用於飼料養殖,減少企業損失保護環境不受汙染。
  • 哪些「臨期食品」可以放心吃?購買、儲存都是「知識點」!
    如今,打折促銷臨期食品已經成為當下的一個熱門趨勢,更有一大批「臨期食品店」如雨後春筍般越開越多。怎麼才能花最少的錢,享受「不打折扣」的品質生活?許多人用購買「臨期食物」來回答這個問題。但是,吃這些食品到底安全不安全呢?什麼是食品保質期?食品打折賣往往是因為已臨近保質期,我們將此稱之為食品保質的「臨界期」。
  • 雪花牛肉造假的前世今生
    雪花牛肉因其肌間脂肪與肌肉的完美組合,用來煎烤口感豐腴純厚,是牛肉界的極品。但這種牛肉在牛身上出不了幾斤,因此售價高昂、奇貨可居。
  • 你可能吃了注脂肉!天價雪花牛肉都被造假了......
    不知從何時起,雪花牛肉成了一種炙手可熱的食品,就算是一口一百塊,也還是有很多人願意掏出腰包,去享受雪花牛肉入口即化、鮮嫩多汁的感覺
  • 自己養的貓從不吃魚和蝦,想問問大家的貓都是吃什麼呀?
    覺得自己養了一隻假貓,從不吃魚和蝦,想問問大家的貓都是吃什麼呀?過來聽一聽大家是怎麼回答的:荔枝王,17斤巨獸,一歲半。不要吃魚,不要蝦,沉溺於雞胸肉,牛肉和蛋黃的攝入量一般。愛吃乾糧,清脆可口。我家這體重是吃水煮蝦造成的,6個月前撿回來的,現在14歲了,牙齒好,胃口好,身體槓槓滴,肥肉靈活,上下貓爬架沒有壓力。我家裡的臭貓只吃貓食!我家從小就養貓,養了好幾隻貓啊,我知道雞魚肉蛋、豬肝什麼的,貓都喜歡吃,以前貓還抓老鼠吃。可如今養大花,只吃貓食和罐頭,還只吃一種!
  • 家裡有礦啊,吃30塊錢一份的雪花牛肉拌飯?[狗頭]
    啥憋縮了,誇我當然,我家沒礦。但我有一顆積極向上努力工作的心(老闆,拌飯錢啥時候給報一下)之前坐202路的時候總能看到這家店,本來以為是個粥店,沒想到是做拌飯的!胸姐為了吃他家的拌飯,頂著32℃的大太陽,坐在他家19℃卻開著門的小屋(可能是傻),汗水都溼透了衣背,腿上都流著汗,像汗蒸一樣的吃完了這頓飯,如果不是挺好吃的,我就摔碗走人了!▼鐵板雪花牛肉  30元/份
  • 天然貓糧排行榜之測評我家貓主子吃過的五款貓糧!
    我家貓主子在吃方面,是個老饕,貓糧含肉量高不高,一嘗就能出來,平時也超喜歡騙人凍幹、肉罐頭吃的!今天給我家貓主子吃過的五種貓糧打打分,給大家做個選購參考只能!1、比瑞吉室內全價成貓糧粗蛋白:≥26% 粗脂肪:≥10%價格:¥132/2kg這款貓糧主打室內貓配方,意思室內運動少,是不需要太多粗蛋白、粗脂肪,避免貓咪出現肥胖、脂肪肝、胰腺炎等病況。
  • 你可能吃了注脂肉!天價雪花牛肉都被造假了
    不知從何時起,雪花牛肉成了一種炙手可熱的食品,就算是一口一百塊,也還是有很多人願意掏出腰包,去享受雪花牛肉入口即化、鮮嫩多汁的感覺。那雪花牛肉到底是什麼肉呢?為什麼市面上會出現那麼多假冒成雪花牛肉的注脂肉呢?
  • 「點石成金」挑選得當,臨期食品也挺「香」
    ——老子今日熱點「挑選得當,臨期食品也挺『香』」。在豆瓣平臺上,「我愛臨期食品」小組自今年9月創建以來,不到3個月就吸引了兩萬多網友加入。但網上與臨期食品相關的傳言也不少:吃臨期食品會影響身體健康、千萬不能給孩子吃臨期食品、臨期食品都是被挑剩下的……這些說法到底是真是假?
  • 純素新餐肉,敢愛敢吃零負擔!臨期清倉49元買1送1包郵
    臨期清倉!!49元買1袋 送1袋(實發2袋)包郵89元/買2袋 送3袋(實發5袋)包郵(均為臨期臨期產品數量有限!!54元/袋 包郵99元/2袋 送1袋植物雞塊 包郵(均為正常保質期:非臨期)上海倉發貨偏遠地區不包郵
  • 挑選得當,臨期食品也挺「香」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視覺中國供圖近年來,臨期食品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關注。在豆瓣平臺上,「我愛臨期食品」小組自今年9月創建以來,不到3個月就吸引了兩萬多網友加入。但網上與臨期食品相關的傳言也不少:吃臨期食品會影響身體健康、千萬不能給孩子吃臨期食品、臨期食品都是被挑剩下的……這些說法到底是真是假? 若食物未滋生細菌保質期可延長 臨期食品是指臨近保質期而仍在保質期內的食品,離保質期越近的食品價格越便宜,通常為原價的20%到50%。究竟離保質期還有多少天的食物,屬於臨期食品呢?
  • 你可能吃了注脂肉!教你辨別真假雪花牛肉
    不知從何時起,雪花牛肉成了一種炙手可熱的食品,就算是一口一百塊,也還是有很多人願意掏出腰包,去享受雪花牛肉入口即化
  • 「臨期」進口食品一折特賣,灰色地帶還是新時尚?
    近兩年進口食品增多,客觀增加了臨期「尾單」。 (IC photo/圖)31瓶義大利、法國進口紅酒,折後才一千元出頭。一位女士不斷叮囑店員,把酒裝箱搬上自己的奔馳車,「我要帶去五星級酒店宴客的,口感要好些。」這家位於北京市區的進口食品特賣店內,花花綠綠的零食、酒水堆得像小山。
  • 進口食品折扣店有不少臨期食品,進貨渠道複雜,選購也有「門道」
    此外,當記者問及是否會特別在意購買的是臨期食品時,許多居民展示出對這些進口食品的充分信任。「這是進口的,過了保質期還有三個月能用呢。」一位阿姨對記者說道。另一位帶小孩來購買零食的母親則聲稱:「就算是過期了,也一樣可以吃的,國外進口的食品質量會比較好一些,過了它的保質期,三個月內還是沒問題的。」記者注意到,來店裡的基本都是附近的居民。「我們就是靠老顧客吃飯的。」
  • 天價雪花牛肉都造假!你可能吃了注脂肉!
    不知從何時起,雪花牛肉成了一種炙手可熱的食品,就算是一口一百塊,也還是有很多人願意掏出腰包,去享受雪花牛肉入口即化、鮮嫩多汁的感覺。
  • 揭秘「臨期食品」:規模驚人,成年輕人「薅羊毛」聖地
    活躍於豆瓣的「我愛臨期食品」小組,成立於2020年9月17日,目前聚集了近2萬名臨期商品愛好者。組員們秉持著「以打折的價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理念,分享自己購買臨期食品的各種心得體會;小紅書APP上,搜索「臨期零食」,也可以看到相關筆記近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