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苗菜,又稱「活體蔬菜」是植物營養的精華,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質,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芽苗菜在發芽過程中形成的大量活性植物蛋白有助於消化,易被人體吸收,在調節人體膳食營養結構,保持血液的酸鹼平衡上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具有養顏美容,調和脾胃,保護血管,益氣補血等多種保健功效,其口味清香爽口,脆嫩絲滑,又被譽為「蔬菜中的黃金」。
廠房、大棚、庭院以及家庭用房等皆可生產。而且芽苗菜對光線要求不高,有窗戶的散射光就可以生產。因為光線只是起光合作用,光線強綠色素重,光線弱嫩綠色,其他的不影響,比如豆芽和蒜黃都是無光生產的。而且種植的時候,只澆水,不施化肥農藥。
第一,重複使用的苗盤一定要先清洗乾淨,之後再暴曬一、兩天再直接用,苗盤不要依賴藥物消毒,藥物消毒沒有達到浸泡時間幾乎無效果,不如太陽暴曬,如沒有太陽,可選擇洗乾淨後,陰乾或風乾兩、三天,再直接用。
第二,控制浸種時間5-8小時,不要過長,也不要盲目用溫水浸種,溫水掌握不好反而有反作用,自來水、井水即可。
第三,溫度高一定要選「#」字形(即橫兩個豎兩個)疊盤催芽,以利通風散熱,保持盤內乾爽,避免水漬糊化,特別建議選乾爽通風的地方催芽,千萬不要選陰暗潮溼的死角催芽。也可考慮不疊盤催芽,直接擺盤。
第四,催芽期間,特別是播種後的1-3天是關鍵,實際上爛苗的直接原因是催芽期就出了問題,只是到中後期才會表現出來。所以儘量保持催芽期苗盤內種子乾爽,控制澆水次數,見幹再噴水,如果盤內種子還是溼的或溼漉漉的,不能澆水或只能一帶而過,幹就爽,溼就糊,糊就爛,所以催芽場所儘量選擇在比較通風空曠的地方,不必刻意遮光,並勤翻盤散熱,即使不噴水也要翻動苗盤散熱,切記!
第五,氣溫在35度左右,出齊芽分盤儘量選單層擺放,避開立體栽培,立體、多層培育溼度大、通風差、又易往下盤滴水,在高溫季節栽培難度加大。如果是單層擺盤的,澆水也應注意不要過勤,但每次應澆重澆透,重水大水對正在滋生的病菌團有衝刷作用,能有效推遲病菌的發生。
第六,生產場地如果是室內生產的,場地儘量寬闊空曠,通風通暢,門窗應大開,莫關閉;大棚生產者,棚兩邊的農膜和遮陽網,要固定同時卷高,千萬莫閉棚,或單卷農膜不捲遮陽網。儘量達到澆水後,人一走地面很快就會幹,能幹能溼,有幹有溼,乾濕交替,苗的抵抗力自然增強,千萬不要讓豆苗葉面一整天帶水,盤內一整天不幹。
芽苗菜長不好的原因,還是對光照、溫度、溼度控制得不夠,尤其是水分,澆多了就爛了,澆少了不長芽。童於標說,從選種、浸泡、催芽、分盤、疊盤、上架,都得小心翼翼「伺候」。「就拿澆水來說,一天要澆兩次水,芽剛長出來時,採用噴霧法,少澆一點;等長大一點後,澆水量再增加一點。在疊盤培育時,當芽苗菜長到2釐米左右,就移到溫室大棚裡了。」
培養芽苗菜不用植物激素,也不用化肥農藥,其生長所需的營養全部來源於種子胚胎,只需控制好大棚內的溫度、溼度和光照度就可以了。「一般來說,大棚內溫度要保持在18℃-23℃,溼度則需保持在50%-70%之間。此外,芽苗菜不能放在有強光照的地方,光照多了,顏色就變了,沒有那麼嫩黃了,而且還長不大,像花生苗這類芽苗菜則需要在無光環境中才能生長。
如今市場上芽苗菜品種還是比較多的,有香椿、苜蓿、花椒、黑豆、相思豆、葵花子、蘿蔔等,烹飪芽苗菜的方法也很多,生吃、涼拌、煎炒、火鍋、榨汁都可以。
由於培養這些芽苗菜不僅費工夫,且技術含量也不低,所以,如今市場上芽苗菜的價格較高。「貴的時候每公斤賣到50元左右,目前,市場售價普遍在35元元左右一斤。不過,芽苗菜的生長時間短,一般一盤芽苗菜長到8-10釐米就能採收,7-10天就能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