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黨史277丨金華人民支援寧夏建設紀實

2020-12-22 浙報融媒體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在八婺大地上,革命先輩為了革命事業英勇奮鬥,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黨史資源和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的事跡,可歌可泣;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奮勇向前。我們與中共金華市委黨史研究室一起,為你打造一份權威的金華黨史讀本。每周一晚上推出,以供夜學的你。

195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為了解決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勞動力不足的困難,加速這些地區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共中央決定從1959年到1963年這5年內,動員內地青年支援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主義建設。為貫徹中共中央指示,省委決定動員30萬青年支援寧夏回族自治區建設,採取分期分批、先少後多的辦法派送,提前在1962年內完成。

前期準備

根據省委1958年12月16日作出的《關於動員青年支援寧夏回族自治區社會主義建設的指示》,金華地委於1959年1月3日發出通知,動員青年支援寧夏建設。按照省委布置的任務,金華專區自1959年至1962年要動員五萬名青年分期分批支援寧夏社會主義建設。

經過前期宣傳和試點,1959年3月5日至9日,全省支援寧夏社會主義建設工作會議在金華召開。會議明確了任務和基本做法,並制訂1959年第一批支寧人員的派送計劃。會後,專區各縣對會議精神及派送計劃作了貫徹落實。第一批遷送縣蘭溪、義烏、東陽、建德、縉雲、開化等六縣的動員工作全面鋪開。到3月14日,僅蘭溪、東陽兩縣就有1.3萬多名青壯年申請報名,超過任務數的六倍。

在此過程中,各支寧辦公室認真做好申請人員的登記、審查及戶口糧食、黨團員組織關係、社員經濟關係轉移等工作,並做好派送的物資準備與組織準備工作。按照中共中央和省支寧工作會議規定,給支寧人員發放冬衣冬裝(即棉衣、棉帽、棉鞋、棉被)。支寧人員獲得審批後,迅速建立軍事化組織。按每一列車組成一個團,團長由地委配備縣一級護送幹部擔任;以縣為單位,根據人數多少設一個或幾個營,營長由縣委配備公社(區)級幹部擔任。營以下設連、排、班,並建立黨、團臨時支部。為便於行車統一指揮,車上由護送幹部、隨遷幹部、列車長和寧夏來迎接的幹部聯合組成行車指揮部,進行政治教育,維持行車紀律,開展文娛活動,照顧沿途生活。

分批赴寧夏支援建設

1959年4月28日和5月2日,金華專區第一批支寧的蘭溪、東陽、義烏等縣4095名青年分別乘列車奔赴寧夏。7月4日,金華專區第二批支寧的6573人乘列車奔赴寧夏。1959年,全年共計派送支寧人員10668名,其中婦女4177人,佔39.15%;家屬、兒童1752名,佔16.42%;隨遷脫產幹部66人,佔0.62%。支寧人員中有黨員、共青團員、人民代表、勞動模範、教師、幹部等,全部安置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各縣。

1960年,根據寧夏自治區黨委的建議和各對口安置地的實際情況,省委、地委將支寧人員指標作了調整。1960年 3月,地委進行第二次支寧動員。是年,金華專區派送支寧人員3925人、隨遷家屬1535人,共5460人,到寧夏後按系統(部門)安置在寧夏平吉堡農墾場、吳忠市和石嘴山市等52個單位。

1960年5月,東陽縣第二批支寧護送幹部與國營靈武農場幹部群眾合影

金華專區的支寧人員到寧夏後,雖然遇到住房擠、收入少、水土不服等困難,但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關懷和群眾的支持下,在工農業生產和各項社會主義建設中都做出了巨大的成績,湧現出大批的先進集體和模範人物,對寧夏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支寧人員面臨的困難也越來越大,最大的困難是每人的糧食定量越來越少,並且隨著中共中央對國民經濟調整政策方針的深入貫徹,支寧所在的農村工廠、部分工礦企業、大中型工程,紛紛轉、關、並、停,煤礦幹部、工人精簡,農村人民公社、生產隊要逐步收回支寧人員原來安置的土地、牲口、住房等,歸還給當地農民。

1959年5月,中共寧夏自治區黨委、政府舉行大會歡迎第一批浙江支寧人員到達寧夏

1960年11月15日,根據中共中央關於「支援邊疆工作暫停幾年」的指示,省委發出《關於停止支寧工作的通知》,要求已去寧夏人員的在浙家屬,除無勞力的、自願遷寧者外,其餘一概不辦遷移事務;暫停支寧以及返浙人員一律不再動員去寧夏,戶口糧食關係由當地政府落實。其後,金華專區支援寧夏回族自治區社會主義建設的大部分人員陸續遷回原籍,僅留千餘人在寧夏落戶。

歷史貢獻

六十多年過去了,對於當年轟轟烈烈支援寧夏的歷史,如今的年輕人幾乎沒有印象,就是那段歷史的親歷者對此也逐漸淡忘。但是支援寧夏社會主義建設體現了金華人民講政治、講理想、講信念,服從大局,甘於奉獻的精神,他們勇挑重擔,無私付出,對推動寧夏地區的社會主義建設、加強民族團結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夜讀黨史142丨走進浙江師範大學·西子湖畔創校
    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在八婺大地上,革命先輩為了革命事業英勇奮鬥,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黨史資源和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的事跡,可歌可泣;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奮勇向前。我們與中共金華市委黨史研究室一起,為你打造一份權威的金華黨史讀本。每周一晚上推出,以供夜學的你。
  • 夜讀黨史265丨人民音樂家施光南的藝術人生
    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在八婺大地上,革命先輩為了革命事業英勇奮鬥,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黨史資源和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的事跡,可歌可泣;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奮勇向前。我們與中共金華市委黨史研究室一起,為你打造一份權威的金華黨史讀本。每周一晚上推出,以供夜學的你。
  • 「寧」成一股繩,心往一處「襄」——寧夏對口支援襄陽紀實
    新華社銀川2月27日電 題:「寧」成一股繩,心往一處「襄」——寧夏對口支援襄陽紀實新華社記者張亮、謝建雯、馬麗娟從黃河岸邊到漢水之濱,塞上江南和襄陽古城,就這樣被一聲號令緊緊擰在了一起。作為「一省包一市」的唯一西北省區,寧夏黨委、政府接到對口支援襄陽的號令後連夜部署,第一時間出臺對口支援方案、建立工作機制。79人、100人、150人、172人,8天時間4批精銳急赴荊楚,加上此前已經在湖北的兩批醫療隊,寧夏共780餘名白衣戰士「逆行」戰疫,醫療物資、蔬菜大米源源不斷馳援湖北,部分企業主動轉產支援抗疫,與湖北人民風雨同舟。
  • 展望丨擦亮「黨的誕生地」紅色文化名片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從上海人民出版社獲悉,2021年,該社將以「黨的誕生地主題出版中心」建設為抓手,全力以赴做好建黨百年主題出版工作。2020.12 經過提前謀劃布局,202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計劃推出的主題出版物還有《中國共產黨建設史》(李君如、謝春濤著)、《中國新覺醒(增補版)》(鄭必堅著)、《改變中國——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的重大決策》(謝春濤著)、《百年大黨是怎樣煉成的》(李洪峰著)、《中共黨史百人百事(精編本)》(肖甡著)、《百年大黨正青春》(曾峻著)、《這就是中國:中國理念
  • 金華這段歷史,我們永遠銘記!
    金華人民在地委的統一領導下,團結協作、無私奉獻,以實際行動支援前線,為抗美援朝戰爭作出了重要貢獻。積極參軍參戰在抗美援朝運動中,經過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和思想發動,金華專區人民的思想覺悟和政治熱情不斷提高,愛國熱情空前高漲。
  • 黨史微朗讀丨司徒美堂與中國致公黨(上)
    黨史微朗讀丨司徒美堂與中國致公黨(上) 2020-05-13 0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對黨史、新中國史來說,新時代是個什麼概念?
    對黨史、新中國史來說,新時代是個什麼概念?有什麼樣的重要地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在最新一期《求是》上發文《新時代在黨史、新中國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義》。文章提出:新時代是黨史、新中國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坐標、新的裡程碑。為什麼這麼說?小編為您梳理文章慢慢道來!
  • 清廉金華清風來——2018年金華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紀實
    這一年,在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凝心聚力、齊抓共管、積極參與清廉金華建設,以實際行動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取得新成效。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學習新精神、遵循新思想,樹牢「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一刻不停歇地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上海書展提前看 |「上海醫療隊在武漢影像紀實」列榜首,曹可凡邀...
    上海書展開幕在即,上海人民出版社攜手6家成員單位推出新品佳作約2500種。由滬上主要媒體文化記者票選出的「媒體臻選·上海人民出版社20本好書」今天(7日)下午出爐。解放日報編的《去時暖江城 歸時江城暖——影像紀實│上海醫療隊在武漢》位列榜首。
  • 主題黨日活動丨柳城縣法院組織黨員幹部觀看中共黨史教育電影《大...
    主題黨日活動丨柳城縣法院組織黨員幹部觀看中共黨史教育電影《大會師》 2020-12-03 21: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夜讀丨成年人處世潛規則:能沉默的時候,不多嘴
    很喜歡白巖松在書裡寫道的一段話:「一個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的時候,你的內心已經兵荒馬亂翻天覆地了,可是在別人看來你只是比平時沉默了一點,沒人會覺得奇怪。這種戰爭,註定單槍匹馬。」 越是有本事,越是成熟的人,經受時間洗禮以後,言行處事會變得沉默、謹慎。
  • 夜讀丨心態不好,你將永遠是個弱者
    推薦閱讀 夜讀丨身上有這五樣東西的人最好命!(精闢)夜讀丨有一種人,一輩子都不會老夜讀丨最高級的聰明,是靠譜夜讀丨一個人能不能成大事,要看這件事夜讀丨"半"(深度好文)夜讀丨人生沒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夜讀丨你如何過一天,便如何過一生策劃:趙嘉麟責編:蔡雨編審:胡璇絢校對:唐力
  • 夜讀丨最好的夫妻之道:三多,三少,三處
    老一輩的相濡以沫,並不單單是一種運氣,而是因為他們都有一種站在對方角度來看事情的本能。 包容對方的短處。婚姻中,改變自己的是神,改變對方的,是神經病。人無完人,再幸福的婚姻也沒有十全十美的。家不是講理的地方,是講愛的地方。原則之外的事情,不要太計較,不要太鑽牛角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糊塗」方能萬事興。
  • 夜讀丨有寬就有路,有容就有度
    推薦閱讀 夜讀丨"熬"!(寫得真好)夜讀丨人生:「九不過」夜讀丨棉花和愛情夜讀丨善良無需考核夜讀丨擦不掉的是人生,忘不了的是真情策劃:胡璇絢責編:高騰編審
  • 胡喬木指導中共黨史研究
    為了改進和提高黨史工作,把中共黨史寫成一部開放的黨史,一部具有科學性的著作,他發表過許多重要的、指導性的意見。改革開放後形成的黨史研究隊伍正是在他指導下建設的,中央黨史研究室先後編寫出版了《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卷)等黨史著作,也是致力於實踐他提出的那些指導思想和方法的。
  • 讀書悟道|《文獻中的百年黨史》:黨史讀物的創新表達
    該書以「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智慧的結晶」為引,從黨的珍貴文獻入手,講述重大黨史事件,回望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一百年,一百個(組)重大事件,每個重大事件既能獨立成篇、深耕細作,又能前後接續、點面結合,串聯起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歷程。
  • 公示|寧夏一大批集體和個人擬被表彰為自治區級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
    自治區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院 寧夏支援湖北抗疫第四批醫療隊 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寧夏) 自治區第五人民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 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 自治區人民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感染性疾病科
  • 建設美麗城鎮 金華未來3年將投資1133億元
    建設美麗城鎮,是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期盼的民生工程。8月21日,金華市美麗城鎮建設工作現場會在武義縣舉行,會議貫徹落實全省美麗城鎮建設工作現場會精神,部署了下一步全市美麗城鎮建設工作。金華市副市長祝倫根出席會議並講話。
  • 黨史直播間 | 淄川區委書記李新勝在線講黨史上黨課 「讀史明鑑...
    「太河水庫整個建設過程歷時20年,在當時的工程技術條件下,施工建設是極為艱難的,是淄博老百姓一車一車推出來的,是用窩窩頭一個一個壘起來的。」  ……  7月15日下午,在淄博黨史直播間首期開播的「書記在線講黨史上黨課」欄目中,淄川區委書記李新勝講述的一段段紅色歷史,引人深思、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