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進入專題
星辰在線11月7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胡晶晶 陳誠)
一杯咖啡,
兩隻萌寵,
三五好友……
閒散的午後,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對面的這家HOME共享家書房成了來來往往人流中的一個靜止空間。無關歲月,樓臺煙雨,坐落千年學府之內,淺嘗瞬息人文之美,在這段與青春有關的時光裡,總有一種理由讓我們遇見美好,管它什麼風花雪月。
遇見,HOME共享家書房的美,可能就美在公益,美在全民閱讀吧。
要沿22級階梯,過1次轉角,才能登上HOME共享家書房的露天陽臺,看到遮陽傘下的青年正醉心於指尖的書香,仿佛世界的一切塵事都與她們無關。
拉開玻璃門,舒適的輕音樂入耳入心,藤椅桌上的人們或辦公、或看書、或發呆,又或者小憩一覺,管它呢,反正不要錢,時間不要錢,座位不要錢,空間不要錢,書房不要錢……是的,這裡不強制消費,一個公益書房。
書房還有第二層,中式裝修,是典型意義上的書房。有墨寶,有高閣,有木椅,還有「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的小木匾。一個嵌在牆裡面的書桌,書桌對面是通透的玻璃,窗外人流盡收眼底,「鬧市不知春色處,散在荒園廢墅。」這廝,好一派人間景象。
說到公益性質的HOME共享家書房,就不得不提「捐」的來歷了。書架上的書都是湖南大學老師、同學和社會人士捐的。這裡分享一個小故事,一位湖大的退休教職老奶奶,80多歲高齡,從書房開張的那天開始,她就經常過來光顧,不是看書,不是借書,不是喝咖啡,而是顫顫巍巍地小碎步走到吧檯。
「小妹陀,你們這裡需不需要書呀?我下次帶些書過來。」
書房工作人員每次都說,老奶奶,謝謝您,您要是有書的話我們可以去您家裡取就好啦,省得麻煩您跑一趟。
可是老奶奶不聽勸,每經過一次就提著大包小包的書走進書房,面帶微笑,稍喘粗氣,「來,拿著,擺上書架!」
老奶奶不僅身體不是很好,記性也不好,會忘記上次說過的話和別人說過的話,卻總會記得,這個空間,少一些她帶過來的書,孜孜不倦,樂此不疲。HOME共享家書房的美,就美在公益,和那些不經意間就溫暖照亮別人的心。
HOME共享家書房,不僅書是捐的,場地也是和銀行共建的。一直秉承「擔當社會責任,做最好的銀行」理念的中國銀行就在用行動踐行做公益這件事。銀行把這塊地租下來,一樓做基礎業務,二樓部分空間提供給HONE共享家書房使用,不收取任何租金,也不幹預運營,書房的小主人許波說,企業某種意義上也是在承擔一種社會責任。另外,書房也會做一些不花錢的回饋,比如會在銀行需要的時候聯合做一些五四青年節、行業分享會活動,讓企業和公益深度融合。
許波說,做個形象的比喻,這個空間倒過來不掉下來的硬裝就是銀行的,能掉下來的就是社會人士提供的軟裝,總之,書房的軟硬體設施都很有愛。
書房就坐落在高校內,所以經常也會有學生上門找幫忙。
「姐姐,能不能把這個場地借我們用一下,我們舉辦一場讀書會呀。」
「好的。」
……
久而久之,HOME共享家也成為一個能看書的俱樂部,教授會帶著團隊來這裡討論課題,學生社團也來這裡做分享會、讀書會,比如,湖大的讀者協會,文學院的文泉雜誌社,暮客(取意:夜幕降臨的客人)分享會……都把這裡當做一個溫馨的「家」。嗯,HOME嘛。
(圖片均由星辰全媒體記者 陳誠/攝)
因為是做公益,不用擔心場地租金,但HOME共享家還是會探索發展方式,延伸自己的造血功能,通過更多的可能性讓團隊發展壯大。於是,咖啡館應運而生,但是價格都不是很貴,在高校學生的承受範圍之內,許波說,營利是其次,只想這個地方能成為大家閒時坐坐的地方。
城市發展的節奏越來越快,腳步越來越匆忙,能騰出一個空間,讓大家慢下來,去閱讀,去思考,去正視自己面臨的問題。這是HOME共享家公益創始人的初衷,目前,在長沙已經有四家HOME共享家書房,分別是總部36間房、社區書房和親子空間,在高校的,許波這裡是唯一一家。
那拋開其他三家不談,這一家高校裡的書房以後的發展方向是什麼呢?許波說,公益+書房+咖啡廳+企業+高校本身就是一個資源集合體,有文創需求,有老師、同學、企業家、社會愛心人士等不同身份群體的加入,這個HOME在未來將是一個可複製可推廣的空間。在未來,他們也會通過不同的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徑,更好地服務社會,讓HOME共享家給全社會各個角落送去愛心,真正做到全民閱讀。
(書店地址:①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對面中國銀行樓露臺[上圖];②蔡鍔南路109號豐盈裡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