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包子是熱水上鍋還是冷水?45大廚:做錯了這1步,怪不得不鬆軟
中國地大物博,美食也更是多種多樣。由於各個地區的氣候不一樣,所以各地的美食也就有很大的區別。比如我國的菜系就分為湘菜、粵菜等等,每個菜系都具有自己不同的特色。但是總的來分還是分為兩個地區,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北為北方,長江以南為南方。北方人比較喜歡吃麵食,如麵條饅頭等等。而南方人則更中意米飯。
包子是麵食中非常有特色和非常重要的一種主食。但是不知道大家在蒸包子時有沒有過這樣的疑問。蒸包子是冷水上鍋還是熱水上鍋。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多年,有時候蒸出來的包子,包子皮很鬆軟,但是有時候蒸出來的又黃又硬。直到我45歲的大廚叔叔告訴了我之後,我才知道,原來是做錯了這1步!接下來我就給大家解決一下這個疑問。
蒸好的包子,口感究竟好不好,關鍵就是發麵的程度。只有面發得好,蒸出來的包子才會更加鬆軟可口。相信大家都知道製作包子的面和酵母的比例。在這裡我就不再贅述了。想要蒸出來的包子口感好,而且褶皺非常漂亮,包子不塌陷的話,就要用我大廚叔叔教的方法了!這個方法就是在和面的時候,可以打入一個雞蛋。加入雞蛋的作用是既可以讓包子皮更佳的鮮美,還可以讓包子面能發的更好。
還有一個要特別注意的點,那就是一定要注意融化酵母的水溫不能過高,千萬不能超過40度,因為超過這個溫度,酵母粉的活動就下降了,甚至可能會把酵母粉給燙死。酵母粉活力下降之後,面就很難發開,中出的包子就不會鬆軟!
酵母粉融化之後,就進行和面。用一定量的麵粉和水進行和面,把和好的面,放在溫暖的地方,直到麵團發酵至原來的兩倍,面就基本放好了。還可以將麵團撕開查看裡面的構造,是不是像蜂窩狀一樣。如果類似蜂窩狀,那就說明面已經發好了。
面發酵好之後,就可以進行和面了。將面揉成一個麵團,然後揪成一個個小劑子,再擀成一個大片兒,這個時候要拿捏好麵皮的厚度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接下來就可以把製作好的餡料放在麵皮裡面,然後就可以蒸包子了。接下來就要解決題目中的問題是熱水上鍋還是冷水上鍋了!
大家一定要記清楚哦,蒸包子吃是冷水上鍋,隨著鍋內的溫度不斷增加,包子也就能夠均勻的受熱。這樣就避免了熱水生活時熱脹冷縮,包子皮突然受熱,出現塌陷的情況。冷水上鍋蒸出來的包子皮更鬆軟。這一步是不是很多人都做錯了呢?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在蒸包子過程中不能掀開蓋子,突然揭開蓋子,會導致國內溫度驟然下降,包子出現塌陷的情況。
蒸包子要特別注意這一步,蒸包子時要冷水下鍋,並且在爭執過程中不能打開鍋蓋。45大廚:做錯了這1步,怪不得不鬆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