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骨頭湯是大部分人都很愛吃的一道家常美食,豬筒骨的特點是有筋有肉,肉質肥中帶瘦,但吃起來肥而不膩。其次是豬筒骨上的瘦肉和腳筋細嫩有嚼勁,煲軟爛之後肉香湯又濃,越吃越過癮。此外筒子骨裡的骨髓含有很多的骨膠原,除了可以美容,還能促進傷口癒合,增強體質,吃了對身體好,還能讓皮膚變的水嫩有彈性,而且更光滑。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豬筒骨煲出來味道都好吃,因為豬的腳骨一般都要分前腿和後腿,而且前腿骨和後腿骨的口感就會相差很多,所以你們去買骨頭時一般是挑前腿骨,還是挑後腿骨呢?想必有很多人都買錯了吧,難怪買回來的豬骨肉不細嫩,煲出來的湯也不濃香。我平時去買豬筒骨時,都會和肉販子說要豬後腿骨,也就是豬的後腿,其實有好多人都沒搞懂,到底買前腿骨好,還是後腿骨好?那麼我現在就來告訴你正確的答案,我為什麼要挑後腳骨?
因為挑豬骨和挑豬肉是不一樣的,買「豬肉」要挑前腿的炒出來會比較細嫩,吃起來不柴不硬,而「豬筒子骨」要挑後腿骨,吃起來口感會更軟嫩!另外還有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我們在煲骨頭湯時,用冷水還是熱水?事實上,煲湯也是大有講究的,酒店大廚表示:在煲骨頭湯之前,是要先用冷水焯一遍的,這個我們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多人都不懂,骨頭焯水要冷水下鍋,但是焯過水之後,一定要熱水下鍋,只有這樣做,才能做出又濃又香的骨頭湯。接下來把最具體的煲湯做法呈上,大家一定要仔細閱讀下面的內容哦,喜歡的話也可以直接收藏起來,我相信你一定能用到。
【煲骨頭湯的家常做法】
準備食材:豬後腿骨2根、玉米1根、胡蘿蔔1根。(煲骨頭湯的原食材可自由搭配,可以根據自己平時喜歡吃的食物去選擇。)
配料:生薑1大塊、白糖1小勺、鹽適量。
步驟方法:
1、首先把買回來的豬筒子骨清洗乾淨,洗好後撈出控幹水分。在煮鍋裡倒入適量的清水,洗好的骨頭冷水入鍋焯水,大火燒開煮出浮沫,然後再撈出鍋用冷水衝洗乾淨控水備用。(用冷水焯水主要是為了可以更好的保持住骨質中的營養物質,不會因突然遇熱而發生變性,而且隨著水溫緩慢加熱,骨質中的髒物質也會煮出來,這樣焯過水的骨頭,就更營養,同時也會更乾淨。
2、準備一個大砂鍋,接著往煲鍋裡倒入半鍋清水,然後加入適量到處薑片大火燒開,等水開好了再倒入之前焯過水的豬筒子骨,然後加入1小勺的白糖一起煲。(骨頭焯好水後,我們都會用冷水將煮出來的浮沫再衝洗一遍,洗好之後,才開水下鍋,這樣能讓蛋白質更快的溢出,讓骨湯煮出濃香的味道,把鈣質充分的煲出來,這時候要大火燒開,水開後才能轉小火加蓋慢煲,這樣骨頭湯就會越煲越濃香!)
3、骨頭放下去水燒開後,轉小火慢煲30分鐘,然後再加入自己喜歡吃的食材一起煲,食材放入後再繼續小火煲30分鐘,儘量煲夠一個小時以上,把湯熬製濃香就可以關火了。
4、等骨頭湯煲好關火時再加入適量的鹽調味。煲骨頭湯,一定要最後熬好湯才能加鹽,不然的話會影響湯的質量和營養哦。
5、這道香噴噴的豬筒子骨湯就煲好了。大家一定要記住,煲骨頭湯時,一定要先用冷水焯一遍,煮出浮沫洗淨,然後焯完水要開水下鍋煲。很多人都做錯了,難怪湯不香也不濃!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幫助到您,若是您覺得有用的話,有空的時候你不妨也按照這個方法去試試,看看跟你平時自己煲出來的湯到底有哪些不同之處,很值得你一試哦。
一、煲骨頭湯時,特別建議大家要加入一小勺的白醋,這樣可以促進鈣質營養和磷成分溶解到湯汁中。此外在熬湯的過程中一定不能加水,尤其不要加冷水,否則會導致蛋白質變性,鍋中受熱不均,煲好的湯不濃也不香。
二、煲骨頭湯,一定要在最後湯煲好時才能加鹽調味,否則會嚴重影響湯的質量與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