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帝為何不穿龍袍?

2020-12-18 無餘微微
鳳凰圖騰崇拜

鳳凰圖騰、五行火德、崇尚節儉、極簡美學、尊道禮佛!

一、宋朝皇帝姓趙,趙姓圖騰是鳳凰並不是龍。

趙姓的圖騰是由「玄鳥」演化而來的百鳥之王鳳凰。趙姓源於解放後被洪洞合併的趙城,趙姓祖先造父在周穆王時因功封於趙城,趙城也由此別稱鳳凰城。

趙姓先祖和殷商先祖都是鳥崇拜的東夷人,由鳥崇拜演化為鳳凰圖騰崇拜。

源於鳥圖騰崇拜的鳳凰和太陽崇拜密切關聯,廣為人知的三足烏,原本就是「日中陽鳥」。

龍圖騰和鳳凰圖騰,是中華文明兩大圖騰,龍鳳呈祥是傳統文化寓意民族團結、吉祥、和諧、幸福的象徵。

二、五行火德,宋朝屬火德,紅色象徵火德,另據五行學說,火生金,金在五行裡的象徵是白色,所以宋朝皇帝的衣服以紅、白兩色為主,皇帝一般穿紅袍或白袍。但紅、白並無禁忌,從官員到平民百姓也都可以。

三、宋朝崇尚節簡、樸素、自然、親民。趙匡胤曾經訓示公主注意節儉,要給民間樹立榜樣。朝廷甚至三令五申服飾「務從簡樸,不得奢侈」,從朝廷到民間,服飾也就大多質樸、素雅、清淡。

直到宋徽宗在蔡京的「豐、亨、豫、大」的理論引誘下,開始走上奢侈享受之路,"奢必亡國",結果很快驗證,導致靖康之恥。

宋瓷

四、宋人崇尚自然簡單、含蓄內斂包容,追求隨性而行、返璞歸真,極簡美學大行其道。

五、宋朝尊道禮佛!儒、道、釋三家思想的深度融合。在宋代,社會上層的儒者普遍對道佛思想都比較包容,宋代的理學也雜糅了不少道佛的思想。無論是儒家,還是道教、佛教都比較推崇簡約自然、返璞歸真。

「王者之治,至簡而詳,至約而博」,簡約之道成為普遍的社會心態。

蘇東坡寒食帖
宋畫

相關焦點

  • 揭秘,龍袍象徵皇帝,為何宋朝皇帝卻不穿龍袍而穿官服?
    思想封建的古代,皇帝為了鞏固皇權,彰顯皇權的獨一無二,經常會將某些東西,當時只有皇帝才能擁有和使用的,比如「朕」這個稱謂,比如龍椅,又比如龍袍,只有皇帝可以使用,否則就會被視為大逆不道。輕則問罪,重則株連九族。
  • 古代皇帝都穿龍袍,為何宋朝皇帝卻不穿龍袍了呢
    我們都知道龍袍幾乎成為了帝王的象徵,通過看電視劇的時候,也能發現幾乎每個古代帝王都會身著龍袍,而且龍袍只有皇帝才能穿,龍袍的顏色也是只有皇帝能使用的顏色,如果在民間發現有人使用了龍袍的顏色,都會被降罪。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那為何宋朝皇帝不穿龍袍,反而是穿官服呢?
    所以說,一個沒有龍袍的皇帝,他的皇帝人生是不完美的。不過,歷史上也還真就有這樣喜歡「不完美」的朝代,它就是宋朝。看過宋朝電視劇的人大約都會發現:宋朝的皇帝幾乎不穿龍袍。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為何到了宋朝,皇帝們都不穿龍紋袍了?
    引言:在觀看古代電視劇時,古代帝王每每出現,身上都會穿著一件繡著飛龍的「龍袍」。然而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唯獨宋代皇帝的服飾極其樸素,幾乎都是一身素衣,沒有龍紋等象徵權力的圖案,這似乎不合古代皇家的規定。在中國古代,皇帝被譽為「真龍天子」。因此皇帝所穿著的服飾被稱為「龍袍」,以此來象徵至高無上的皇權。尤其胸前的龍紋威風凜凜,更加彰顯了帝王的威嚴。千百年來,老百姓也相信皇帝就是龍的化身。因此無論在網上搜索歷代帝王像,還是通過影視劇觀看帝王,他們大部分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身上都會穿著龍紋的服飾,大氣磅礴,非常符合帝王的身份。
  • 龍袍象徵絕對的統治,可為何到了宋朝,皇帝的龍袍上卻沒龍紋?
    近千年來,各代皇帝都會把「龍」作為圖騰,也許是為了讓大家更加相信皇帝就是真正的「真龍天子」。不論是在搜尋引擎上搜歷代皇帝的畫像,還是通過各種電影電視劇所看到的各代皇帝,他們大部分都有一個相同的特徵,就是他們所穿的衣服上都有龍紋。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為什麼到了宋朝,皇帝突然都不穿龍紋了
    龍袍是皇帝的朝服,上面繡著龍形圖案。龍袍上的各種龍章圖案,歷代有所變化。根據史料記載,皇帝的龍袍上繡有九條金龍。胸前、背後各一,左右兩肩各一,前後膝蓋處各二,還有一條繡在衣襟裡面。然而隨著《清平樂》的熱播,很多人好奇宋仁宗無論生活還是上朝,都沒有龍袍加身,而是穿的類似於宋朝官員所穿的紅色官服,在看宋朝皇帝的朝服像,也都是紅色的官服,為什麼到了宋朝,皇帝突然都不穿龍紋了?首先,咱們看到歷代皇帝穿的龍袍,不是什麼時候都穿的。只有參加慶典的時候,皇帝才穿龍袍。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為什麼到了宋朝皇帝都不穿龍紋了
    在近來大火的電視劇《清平樂》中,宋仁宗上朝時所穿的服飾更是樸素得不行,往官員堆了一扔,分不清誰是皇帝,誰是大臣,這天子的威嚴何在?皇帝若每日穿著華麗的「冕服」上朝,就好比你現在穿著婚紗上班,氣勢是有了可是太不方便。其次我們看到身穿龍紋的李世民畫像,其實不是唐朝人繪製的,而是出自明朝人之手,極有可能是明代某位宮廷畫師,根據當時皇帝龍袍圖案繪製而成,李世民衣服上的龍紋是明初的樣式,與明太祖朱元璋的畫像一對比,有內味了。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為什麼到了宋朝,皇帝卻不穿龍紋黃袍了?
    中國古代的皇帝通常被視為神在人間的化身,號稱「真龍天子」。翻看各類史料就會發現,但凡皇帝出生,尤其是開國皇帝,總是伴隨一些異象,要麼電閃雷鳴、要麼奇光幻彩、要麼母親做了祥瑞之夢後產子……總之,此人之所以能成為皇帝,皆因為他不是平凡人,當皇帝更是命中注定的事。
  • 龍袍是古代帝王的象徵,為何到了宋朝,龍袍上的龍紋被去掉了?
    古代的封建社會,皇帝的生活也讓人十分羨慕,而他有著最為顯眼的兩個形象,一個是龍椅,還有一個就是身上穿著的龍袍了,如果是喜歡看古代電視劇的朋友們。或許會有些好奇,宋朝的皇帝,對比起其他的天子,穿得像是一個大臣。主要的差別還是在於其龍袍上的龍紋被去掉了。既然是作為古代帝王的象徵,這又是為何?
  • 龍袍作為古代帝王象徵,為何宋朝龍袍上卻沒有龍紋?身著曲領龍袍
    而古代的皇帝所穿的衣服之中,皆為龍袍,形狀各異的龍彰顯出帝王的霸氣,可為什麼龍袍作為古代帝王的象徵,宋朝的龍袍上面卻沒有龍紋?龍紋作為天子的象徵最早出現在商周時期,商周的天子在祭祀先祖的時候均掛有九旒龍旗幟,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創立帝制之後,君王開始將龍與帝王結合在一起,龍也慢慢的成為了帝王的專屬,龍鬚黃袍則成為帝王的專屬服飾。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那為何宋朝國君不穿龍袍,反而是官服著身呢?
    古代封建社會,皇帝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彰顯皇權的獨一無二,常常會將一些東西霸佔為皇帝所獨有的東西。比如說「朕」這個稱謂,《說文》解釋:「朕,我也,闕。」就是自我的稱謂,但到了秦始皇二十六年起,則定為帝王自稱之詞,別人不能再用,否則就是大逆不道。除此之外還有皇帝上朝穿的衣服也很不同,叫龍袍。
  • 為什麼宋朝的皇帝不穿黃龍袍?
    唐高祖還下令,除皇室王族外,不得僭越穿黃色的衣服,從此黃色的衣服才成為王室專屬,也有了對龍袍的沿襲。可也不是每個朝代皇帝都是「龍袍加身,黃龍在世」的著裝,其中宋朝皇帝就是個典型。宋太祖趙匡胤在「陳橋事變」上有一個著名的典故就是「黃袍加身」,一旦加身,便成皇帝,似乎它就是皇帝權位的象徵。
  • 哪個皇帝穿黑色龍袍,歷史上各朝黃袍的顏色
    自秦始皇統一華夏,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史以來,各朝各代一國之君都稱作皇帝,貴為九五至尊,皇帝上朝都要穿正裝,皇帝的正裝叫龍袍,後來也叫黃袍。留意歷史的話,尤其從古裝影視劇中我們會發現個朝代的黃袍顏色其實並不都是黃色,不同朝代甚至有黑色紅色等顏色龍袍,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歷史上各朝代龍袍的顏色。看秦朝影視劇會發現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穿的龍袍顏色很特別是黑色,也是歷史上唯一用黑色做龍炮的皇帝。古代以為秦朝是水德,古言中水為坎,坎的主色為黑色,這就是秦始皇用黑色龍袍的原因。
  • 兩個宋朝的冷知識:龍袍為什麼是紅色,宋體字是宋朝的麼
    一、宋朝的龍袍為什麼主要是紅色的黃色的龍袍主要是明清兩代,明朝的龍袍是土黃色,清朝的龍袍是明黃色,取的主要是大地的顏色。但在之前龍袍可不一定是黃色的,比如秦朝是黑色。龍袍顏色的背後,有一個五德終始理論,由戰國學者鄒衍提出。鄒衍認為,五帝時代是土德,土對應的顏色是黃色。後來五帝被夏朝終結,木克土,所以夏朝是木德,木對應的顏色是青色,因此夏朝的君主的衣服以青色為主。
  • 古代皇帝龍袍禁止用水洗,那臭了怎麼辦?
    在我國古代,皇帝可是九五至尊。為了凸顯其天子的身份,吃穿住行,無論在哪一方面都是享受最高的待遇。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皇帝在「穿」這方面的講究。其實,在影視劇中我們也能夠了解到,龍袍就是天子的象徵,穿上這身衣服,整個人都熠熠生輝。
  • 古代皇帝的龍袍價值連城,穿髒了又不能洗,他們是怎麼做清潔的
    可是為何皇帝繡了這條龍就看起來霸氣側漏了呢,因為古時候這些帝王受《周易》的影響,尊崇"九五之尊"。即《易·幹》講到:"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意思是說這一條龍是通天的,權力最大。明代皇帝穿的龍袍並不是僅有那麼一種模樣和顏色,明朝皇帝的朝服就分得亂七八糟,哪些祭拜時穿的通天冠服啦,用以祭拜乾坤、宗廟、江山社稷、等重特大禮儀知識場合的冕服;哪些四夷朝貢時穿的皮弁服啦,哪些皇帝即位時穿的袞服這些十多種用以不一樣場合的晚禮服。
  • 古代皇帝的龍袍不能進行水洗,穿髒了怎麼處理?
    為了表明自己的功績,嬴政在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稱自己為皇帝,而且自稱為朕,自己說的話被稱為召,自己穿的衣服稱為龍袍。但是秦國嚮往黑色,龍袍的顏色還是黑色的。唐朝以後,專制主義進一步加強,皇帝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唐高祖李淵就明確規定,普通百姓也不可以穿龍袍類型的衣服,更不允許在衣服上刺龍。
  • 清朝皇帝的龍袍能不能用水洗,真正答案是:還沒穿髒就已經換掉了
    龍袍是皇帝的專屬衣物,作為一國之君,皇帝本人的龍袍也是自身地位的象徵。可是諸多讀者肯定會有一個疑問,就是皇帝每日所穿的龍袍,是否需要清洗?歷史學家們會對此給出怎樣的回答?龍袍雖貴為天子衣物,但是它畢竟沒有脫離衣物的範疇,一旦穿久了也必然會被弄髒,如此一來,一個問題也隨之出現,皇帝的龍袍是否需要被清洗?這樣的問題,想必不少讀者都曾想過,但是卻難以給出正確的解釋。歷史學家曾對龍袍是否清洗一事,做過詳細的調查研究,最終發現,皇帝的龍袍完全不需要清洗。難道皇帝的龍袍耐髒?還是皇帝本人對龍袍有特殊的保存方法?
  • 宋朝官帽上的兩根長翅有什麼用途?是誰發明的?為何皇帝也要戴?
    除了這種流蘇帽讓人印象深刻,大家可能還注意到了宋朝有一種「長翅帽」也讓人耳目一新。這種帽子的兩邊延伸出了兩根長長的翅膀,一不小心就會戳到旁人,走路還要非常小心才行,不然戴這種烏紗帽的官員哪天一不留神就把旁邊的哪位領導戳中了可就尷尬了。如此看來,這種「長翅帽」著實不太實用,那為什麼宋朝如此流行這種帽子呢,是誰發明的這玩意兒呢?他到底有什麼神奇功能。
  • 皇帝每天都要穿龍袍,皇帝一共有多少件龍袍,他的龍袍要不要洗?
    其實,古時皇帝的龍袍還有朱色等顏色,但最值得一提的,還是龍袍的樣式,大多數朝代的龍袍上繡有九條龍,意味著「九五之尊」,象徵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還有就是按照衣服的大小,無論在前面還是背面,都剛好是五條,符合古時皇家一切都遵從的九和五。那麼,在中國古代,龍袍的地位到底有多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