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真實照片,五口之家才兩菜一湯,慈禧迴鑾留守官員跪拜迎接

2020-12-13 鴻鵠志在蒼宇

閒暇時間,整理一組清朝末年的黑白照片,這才是真實的社會場景。不像那些火爆的影視劇,譁眾取寵,搏取看客的眼淚。苦難的中國,屈辱的歷史,看完這組照片,你才體會今天的生活有多麼幸福!

清末時候的百姓,穿的都是粗布衣服,綾羅綢緞也就是電視劇裡普及了。清末,社會凋敝,民生艱難,日子過得非常困苦,畢竟當時中國已經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清政府割地賠款,卑躬屈膝,百姓的生活光景非常慘澹。當面對鏡頭,人們的臉上很少見到笑容。拖著一條又長又粗的辮子,用給人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大清末年的乞丐,衣衫襤褸。三個人站在牆角,眼神裡都是迷茫。一年四季都是這一身行頭,除了乞討要飯,幾乎沒有一技之長。清末人口激增,人與土地的矛盾日趨緊張。水災旱災蟲災,頻頻發生,無數人以乞討為生。

南方的一個五口之家,吃飯時的場景,也就兩菜一湯。江南是當時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域,普通百姓的吃飯水準也就這樣。他們穿的衣服算不上光鮮卻也沒有補丁,生活算是家境殷實的了。

清朝女子的服飾,有人看見一次就會吐糟一次。一百多年前的女子打扮就這樣,和電視劇裡還是差別很大的。襖褲也很緊身,就是上半身穿的開襟衣服臃腫肥大,走在街上都是無差別的。況且清朝女子都是裹腳的,走路都要小心翼翼。三寸金蓮越精緻,越讓男人喜歡。

清朝時候的轎子,也沒有電視裡那樣寬敞高大。實際上轎子的使用在封建社會有嚴格的管制,基本都是在官場使用,是身份的象徵,若是違規使用定受到懲罰。京城三品以上的官員可以使用四人抬的轎子。地方總督、巡撫,可以用八名轎夫。況且轎子成本也高,一般人也就用騾車,獨輪車出行。

令人淚目的一幕,一位五六歲的小女孩注視著始纏足的小腳發呆,錐心的疼痛還沒有消去。這樣的日子才剛剛開始,這雙腳將被日復一日的裹腳布纏住,直到有一天成為「三寸金蓮」。這種身心折磨,非人所能受也,卻在中國延續了幾百年,到了清末還非常興盛。

這是宮裡太監吃飯的場景,菜非常的豐盛,真是讓貧窮限制了想像。這一桌子菜夠普通家庭吃半年的,可在宮裡卻司空見慣。原來這些淨身的太監,生活水平也不低。

一個鄉紳領著家眷去河邊釣魚,別看無官無職,卻也講究排場。一行人就他獨自在釣魚,有錢人家就是這樣。

八國聯軍侵華時的日軍,別看個子不高,卻在侵華中最為賣力。日軍是當時侵華主力,出兵人數佔了三分之二。它與德軍,俄軍組成的討伐隊在郊區也是嗜血成性。

慈禧太后「迴鑾」時的盛況,除了護衛,留守的官員跪了一地。當初慈禧逃出紫禁城的時候,非常狼狽,吃糠咽菜,幾度垂淚。回來時慈禧走了三個月,一路吃喝,風光無限,光孝敬她的禮品就裝了三千車。那盛大的場面,如同打了勝仗,凱旋而歸。可之前,李鴻章籤訂的《辛丑條約》,連本帶息近十億兩白銀。慈禧卻並不擔憂,「量中華之物力,結於國之歡」。

相關焦點

  • 清末老照片,官員奴相十足,離宮太監骨骼清奇,圖八僧人慈眉善目
    清末老照片,晚清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的荒唐一幕,因為喜好佛事,在兩個寵信太監的陪伴下扮起觀世音菩薩來。左是崔玉貴,右是李蓮英,「老佛爺」就是李蓮英拍馬屁叫出來的,慈禧還挺受用。
  • 清末照片,旗女油頭粉面,太監在抽菸,官員卑躬屈膝讓人倍感屈辱
    以至於一提到晚清,國人無不痛斥一番。當洋教士拍下這些黑白照片,讓人更深切地體會亂世中的中國人,苦難深重。在封建社會,男尊女卑,女子地位低下,無才便是德。一直到清末,大戶人家還是娶妻納妾,風光無限。圖中的老爺就是一方豪紳,納了七個小妾。個個都裹著小腳,花枝招展。妾不能和正妻比,一般出身都不好,甚至有青樓女子。
  • 清末老照片,旗人貴婦走路霸氣,男子留著「陰陽頭」附庸風雅
    瑣碎的日常更讓人看到歷史的真實,一百年前的晚清,苦難的中國,一起來看看吧!石板路邊,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婦人正跪在地上,向過路人乞討。身邊還有一位中年婦女坐著板凳,對著鏡頭,熟視無睹。大清末年,列強環伺,外患內憂,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很多普通百姓不堪其負,淪為流民甚至乞丐。每日為饑飽憂心忡忡,生活光景慘澹。
  • 滬漂三口之家的晚餐,兩菜一湯簡單家常,不剩菜不浪費全吃光
    滬漂三口之家的晚餐,兩菜一湯簡單家常,不剩菜不浪費全吃光。圖文/甜媽美食日記大家好,我是甜媽美食日記的作者,喜歡分享三口之家的一日三餐,來自河南,近4年生活在上海,熱愛生活,喜歡下廚,追求「廚房有煙火、飯桌有美食」的美好生活,享受三餐帶給家人的溫暖和踏實。喜歡就點個關注吧,我們一起學習做好家常便飯。
  • 慈禧逃難時,一位官員用菜名羞辱慈禧,慈禧毫無察覺還大讚好吃!
    古今中外之雄主,皆有變革圖強之志,臥薪嘗膽之心,但慈禧卻只有愚昧。本來一味忍讓的慈禧卻不顧大臣的反對主動向列強挑起了戰爭,結果自然是京城淪陷,慈禧帶著一夥皇室成員倉皇逃往西安,美其名曰「西狩」。
  • 清宮戲都是騙人的,這才是真實的晚清老照片,圖9是慈禧太后的貼身侍衛
    所以就有了很多清宮劇的產生,而且效果還非常的好,比如《 慈禧秘史》、《大太監李蓮英》和《末代皇帝》等。再說了電視裡的肯定和歷史上有差距的,說好聽點那就是「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現在分享一些清朝的真實老照片,可別被電視劇騙了~
  • 清末罕見照片,官員用虎皮做桌布,叼煙乞丐「帥氣十足」
    --清末,雖然窮人衣不蔽體,可大清的官員還是非常富足的。圖中官員就是一個縮影,細看臉上都是橫肉。
  • 清末第一美人長什麼樣?慈禧拍照總帶她,黑白照都擋不住她的美
    古代四大美人但是,這些古時的美女已經離我們太久,在沒有照片記錄的年代,我們只能靠朦朧的畫像來一睹她們的芳容,顯得不太真實。那來到清末,我國就傳進了照相技術,可以真實的紀錄下當時的生活,那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位生活在清末民國的第一美女,慈禧太后拍照總愛帶上她,那這位美人是誰?長相如何呢?
  • 慈禧最喜愛的一碗湯,連喝十年讚不絕口,得知食材後把廚子給殺了
    一碗湯引出的命案 前幾年一部大火的年代劇《那年花開月正圓》裡面有這麼一段劇情,出身平民百姓的清末陝西女富豪在陝西涇陽接待了出行的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與電視劇裡貴氣逼人的帝後相比,歷史上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離開北京城的時候可謂倉皇失措,她們是為了避免被入侵的八國聯軍俘獲而從北京城驚慌出逃的,要不是有董福祥所部一路隨扈
  • 這才是清朝官員真實形象:個個官威十足,和珅真實容貌堪比四大美男
    清人穿馬褂,官員還要佩戴朝珠。那麼歷史上的清朝官員到底都是啥樣子呢?這裡來看下5張清廷的老照片,它們反映了當時官員的真實形象:與影視劇中差別大,圖5才是真正的和珅。 圖1是「蒙古官員」的照片。可看出來,這些人與電視上的清朝官員打扮不同,而且看起來也似乎有點呆似的。
  • 清朝官員的真實形象:個個好大的官威,最後一張才是和珅的真實相貌
    這張照片上是官員父親和兒子的形象,清末照相機剛剛傳入中國時人們對照相還不是很能接受,基本上照片裡十個人裡找不出一個笑臉來。照片上父親一臉嚴肅,小孩兒的表情也看不出有多開心。
  • 清朝老照片:雙胞胎官員肥頭大耳,第二張是慈禧兩個「兒媳婦」!
    清朝老照片:雙胞胎官員肥頭大耳,第二張是慈禧兩個「兒媳婦」!清朝時期,難得在老照片中看到的雙胞胎官員,肥頭大耳的樣子,富態十足。 慈禧兩個「兒媳婦」,左前邊是瑾妃,右前邊是皇后隆裕。光緒爸爸是鹹豐皇的弟弟,媽媽是慈禧的妹妹。光緒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慈禧的外甥,也是名義上的兒子。
  • 清末滿人大臣中,端方思想開明能力又強,為何被革命黨殺害
    漢人官員好不容易擠進政治中樞,也會不斷被打壓彈劾。不過,到了清朝末年,一向得不到重用的漢人大臣卻異軍突起,佔據了朝廷重臣之位,比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便被稱為「晚清中興四大臣」。之所以形成這種局面,是因為養尊處優的滿清貴族們逐漸沒落。
  • 清末老照片,賣水果的商販長著明星臉,慈禧翹著二郎腿不怒自威
    在街上的旗女,喜笑顏開,其中一位面色通黑,頭上掛著滿族人特有的兩把刷。清朝人服飾都是松松垮垮的,這與她們當年的生活習性有關。至於影視劇裡女子,個個俊男靚女,服飾華美,都是以現代人的審美來設計的。這才是真實的清朝女子,別讓電視劇帶歪了!幾位歌姬在為兩位公子哥吹拉彈唱,一位公子哥吃飯都要喂。
  • 慈禧喝了此湯10年,突然心血來潮問廚子配方,聽完怒道:拖出去
    慈禧感覺這道菜不簡單,於是不由分說打開就開始品嘗。伴隨著第一口濃鬱的香氣,下面的廚師們同時非常擔心慈禧是否喜歡這種口味,沒想到,慈禧一勺接一勺,很快就把這道湯喝完了,表情非常滿意,這也讓廚師們鬆了一口氣。
  • 百年前鬧劇:攝影師因慈禧一道特殊懿旨,拍了無數張真實的醜照片
    1844年,法國人于勒·艾吉爾作為貿易團長隨使臣來到了中國,在澳門舉行的五口貿易談判中,為當時的清政府五口通商大臣耆英照了一張照片,而他成為中國第一個拍照的人。耆英是皇族,但是思想開放,他在給道光的奏摺中提到了這件事。
  • 品質生活:扒一扒慈禧太后的奢侈生活!驚呆了!
    頭戴鳳冠,冠由珍珠寶石鋃嵌而成,冠上有一顆重4兩大如雞蛋珍珠,當時價值白銀約1000-2000萬兩。口內含夜明珠一粒。 脖頸上有朝珠三掛,兩掛是珍珠的,一掛是紅寶石的。身穿金絲禮服,外罩繡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執玉蓮花一枝,頭前方有蚌佛18尊,頭頂一翡翠荷葉。
  • 清末老照片,師爺催著犯人籤字畫押,祈年殿前荒草萋萋無人修葺
    要了解清末時候的真實歷史,除了文字,那些黑白照片可以說是更加直觀,真實。這要得益於鴉片戰爭後,照相技術進入國門,無心的拍攝卻給今天的我們留下不少珍貴的影像。雖然不能全面的展示那段屈辱的歷史,可一鱗半爪足矣,至少別讓電視劇一直忽悠!
  • 本來一直低人一等,為何漢人大臣卻在清末,異軍突起掌控朝廷
    漢人官員,在清朝的朝廷中,是要低人一等的。而且很少有漢人官員,在朝廷的一些核心崗位上任職。作為權力中樞的內閣,漢人官員在其中任職的更少。但是在清末的時候,朝廷中最重要的人物,卻大都是漢人。比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他們要麼在朝廷中佔據重要崗位,要麼在國家問題上發揮重要作用。
  • 清末第一美人,慈禧御用照相陪同,黑白照都擋不住的美
    「雲發豐豔,蛾眉皓齒」、「皓體呈露,弱骨豐肌」,女子之美恰若如此,願稱之為天仙。但是我要說清朝有美人,估計沒幾個人願意相信,因為從清朝留下來的照片來看,這些妃子佳人長得真的是有損國體,讓人看了一言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