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張兆蔚 許軍 甌江行
「麗水鄉村紀行」系列原創作品:行走在麗水的美麗鄉村,體會鄉村變遷,領略麗水鄉村自然之美、生態之美、質樸之美,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並了解麗水,欣賞並珍惜它!
美麗麗水
坐標:
村頭村,隸屬雲和縣白龍山街道,位於雲和縣城西面,距離5公裡,座落在浮雲溪畔,總人口410餘人。
千年古村
在2020年(第八批)省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名單中,雲和縣白龍山街道村頭村位列其中。
深入探尋後才恍然,這個沉澱了千年歷史的村落,曾經鼎盛一時。這裡古時是雲和的政治經濟中心,曾是雲和縣城的源頭,是縣衙門的選址地。
沿著浮雲溪逆流而上,雲和縣城西面5公裡處,村頭村就佇立在溪畔。
村莊與崇頭鎮垟背村接壤,東面與沙溪、後山兩村毗鄰,北面有重河灣萬畝水果基地,南有生態公益林,距「雲和梯田」景區6公裡。
清澈的浮雲溪從村前緩緩流過,兩岸是綠樹成蔭的防洪堤,青山巍巍、流水潺潺,阡陌交錯、雞犬相聞,一派田園風光。
村中洋房、別墅林立,一幢比一幢漂亮,已然是現代農村的模樣。
但村中還保存著夫人宮、攔街殿、永慶堂、積翠橋、宋代門牆等古建築,古色古香,一磚一瓦鐫刻著歷史的訴說。
一條老街橫貫村中,兩側保留著一些用門板相隔的低矮木房,還有間隔其中用鋁合金作捲簾門的磚瓦房,有一層的平房,也有三四層高的樓房。
因為年代的久遠,原來長長的石板路如今已是修修補補的水泥路,各式各樣的房屋也是修修補補,各種年代的建築夾雜其間。街長約千米,行人不多,也沒有幾家店鋪,顯得清爽而幽靜。
這條老街稱為村頭街,古時曾被稱為柘墅街。據說北宋年間,從街頭至街尾有兩公裡長,街寬兩米多,一直綿延到後山村,兩側的房子屋簷都是連接著的,雨天行走也無需打傘。
據說這曾經是雲和最古老、最繁華的街道,當年有各種商店、驛站,光豆腐店就有18家之多。
夫人行宮位於村中心,坐南朝北,由村民捐資,建造於清道光十三年(1833),原建築分二進一天井兩廂房,2007年失火後重修,現整體保存良好。
整樓為歇山頂、小青瓦陰陽合鋪,施鉤頭、滴水。宮內牛腿、鬥拱、梁架上有雕刻精美的花卉動物等圖案。大門為石庫門,兩邊各有一小門。現作為村文化禮堂使用。
攔街殿位於村尾,坐東朝西,建於清乾隆五十八年。這類神殿在浙西南一帶的很多村莊都有,取名「攔街殿」的意思是把妖魔鬼怪阻攔在村外,不讓邪氣進村,以保一方平安。
這裡的攔街殿布局較為完整,殿內梁枋、牛腿、雀替雕刻精細。逢年過節,村民們一直傳承著祖上的傳統,擺上供品,恭請神靈,祈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永慶堂位於攔街殿南面,建於清晚期。整體建築為二進一天井,單層建築,石庫大門,硬山頂,小青瓦屋面,四周土夯圍牆。
永慶堂整體保存一般。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用途,曾經是生產隊的糧食倉庫,是村辦幼兒園的教室,是玩具加工點……
積翠橋位於村南面,東西走向,橫跨村頭溪,西接垟背村,清光緒五年由木橋改建成石拱橋。橋上築有雕欄橋屋,造型古樸,氣勢宏偉,至今保存完好。
橋南側的百年古樟,枝繁葉茂。
王家門牆:在街巷深處,有一處宋代門牆巍然屹立。這是一座四柱三樓歇山頂青磚建築,高5.9米、通面寬7.6米。大門為石庫門,上方北面磚雕陽刻「培玉裡」三字,南面「慶龍琅邪」四字。字兩旁施有「魚、鳳」等雕刻圖案,次間施有羊馬動物等精美雕刻。
門牆整體由青磚砌就,青磚黑瓦,樓頂建築如舊式屋簷,兩頭起翹。牆體紋飾有柳樹、小鹿、松樹、松鼠等,彩繪、磚雕、石刻一層一技,工藝精湛。
培玉裡
儘管經歷了近千年的風雨歲月,已經不復當年氣派,但主體基本完整,依稀可見當年的繁華與榮耀。
這座「王家門樓」建村初期就屹立在村裡。見證著千年滄桑世事,也封存了許多的故事傳奇。
溯 源
追溯到北宋時期,1028年期間,這裡原來有一座大宅院,稱「柘墅」,房子的主人名叫王元。
關於王元的生平,《雲和縣誌》有記載:「王元,字常侍,登景德間(宋真宗初年)進士,初授延平令,奉使遼北。歸擢處州刺史。範仲淹、歐陽修鹹以詩贈行。蒞官廉能,有惠政。致仕後,佔籍西陽鄉之桑田(今雲和柘園村),子孫世家焉。」寥寥幾句,描畫出王元勤政愛國的一生。
王元,江西南昌石磕村人,進士出身。當時,北宋與遼國正發生連年戰爭,皇帝派王元去遼國和談。王元在遼國一呆就是二十五年,為遼宋和談起到了關鍵作用。和談成功回國後,於天聖四年(1026)因功被朝廷提拔為朝散大夫,相當於五品。當時,王元已70高齡,便想回江南,頤養天年。皇帝見王元雖年歲有高,但仍然精力充沛,卓越睿智,便於次年封他為處州刺史。
上任後,他到處州各縣考察,到村頭這一地點,當時稱為西陽鄉桑田村,發現這裡群山環繞,奇峰盤旋,古樹遍野,實為風水寶地。於是舉家從江西南昌遷至雲和村頭這塊位置。在這裡建造了一座「柘墅」宅邸,作為自己的養老之所,同時將村莊取名為「柘墅」村。
在後來的一場大洪水中,村莊被衝毀了大片面積,只剩下西面村頭這一片區域,所以改名為「村頭」村。
王元成了雲和王氏家族的始祖,在此繁衍生息,開枝散葉,成為雲和最古老的家族之一。
王氏家族推行晴耕雨讀,除王元外,歷史上又先後出了兩位進士,分別是王抱、王孔愚。王家一門三進士的佳話至今仍在流傳。
村莊也漸成規模,一度成了當時雲和經濟和商業的發展中心。
因為王元公官至上大夫,所以當年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官,經過此地皆要下轎。
崢嶸歲月,韻味猶存
千年的時光過去,曾經的輝煌成了遠古的傳說。
如今的村頭村容顏已改,居住的村民已是百家姓。
滄海桑田之後,這裡依然有平靜而安逸的煙火生活。
原標題:《麗水鄉村紀行 | 雲和村頭,千年古風韻味猶存》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