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溺孩子無異於在害他,真正聰明的父母,從小會給孩子立下規矩

2020-12-16 星達說科技

所謂無規矩不方圓,小孩子不管天生再聰明,都需要後天給予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因此真正愛孩子的父母,絕對不會無原則地順著孩子,一定會從小給孩子立下以下的規矩:

1、要講禮貌

小孩子的是非觀還沒有完全建立好,不知道怎麼分辨對錯。他們看到什麼或者聽到什麼都會去學習,這也是小孩子學習的一個過程。他們無意識的模仿,不經意間就會學到一些不太禮貌的言語或行為。

有些家長不經意間會說出髒話,小孩子也會跟著學。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這是不好的行為,並且要改變自己的行為,做好模範作用。並且要教孩子不能打罵別人,要習慣和別人打招呼。

2、孝敬長輩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長輩對孩子非常寵溺,使得有些孩子沒有長輩觀念,對長輩大呼小叫,完全不知道孝敬是什麼。這些孩子通常會非常任性和自私,如果家長不加以改正,孩子長大之後很有可能就是「白眼狼」,會反咬家長一口。

因此,不管孩子多大,都要告訴孩子,一定要尊敬長輩。要對長輩用尊稱,要學會禮讓長輩,要有做小輩的謙遜。

3、不要打斷別人說話

在日常交往中,我們總是對那些打斷自己講話的人充滿厭惡。因此,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孩子也成為這樣的人。從小,要教會孩子耐心地聽講,學會聽有的時候要比會說話更重要。讓孩子尊重別人發言的時間和權力,在聽完之後,認真地思考。這樣可以讓孩子看到聽到更多的內容,也能顯得更有教養。

4、公共場所不大聲喧譁

在帶孩子外出的時候,要讓孩子知道,保持安靜是一種尊敬別人的做法。在外面不是在家,很多社會上的潛規則,還是要讓孩子知道。公共場合不打擾別人,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禮儀。讓孩子從小習慣,長大才能保持這個好習慣。

5、不要亂動別人的東西

物品都有自己的主人,小孩子雖然物權意識不強,但是家長還是要告訴孩子,不要隨便動別人的東西,這是不對的。家長可以讓孩子換位思考,並且這個原則也能讓孩子不去隨便接受陌生人給的東西,尊重別人的同時也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

6、遵守交規

這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考慮,在孩子會走之後,一定要讓孩子謹記交通規則。這樣帶孩子出行的時候,孩子才能有安全意識,才能減少孩子出現意外的概率。讓孩子敬畏規則,才能更好地保護他們自己。

7、做錯事要道歉

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敢於和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且,要教會孩子在犯錯之後道歉、反省,給予孩子積極正面的反應,孩子才不會懼怕道歉。懂得自省和道歉的孩子,更能獲得別人的尊重,也能和別人更好的相處。

總而言之,想要把一個孩子養成通情達理的孩子是需要很多努力的。作為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小,就不需要立規矩,越是從小教,孩子才能印象更深刻。

相關焦點

  • 「就一破塑料,不值錢」熊孩子掰斷15萬手辦,父母寵溺是害子毒藥
    孩子淘氣是每個家長最頭疼的問題,很多熊孩子在外惹事,回家後家長也不進行教育,使得孩子在家長的寵溺下變得更加肆無忌憚,隨意破壞別人的東西成了「家常便飯」。 這些家長都認為孩子畢竟是孩子,無論犯了什麼錯都應該被原諒。
  • 無底線寵溺不是愛!熊孩子水槍射人,母親不認錯:打你孩子怎麼了
    寵溺無下限只會害了孩子前幾日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某小區,一個熊孩子玩水彈槍時打到了另一個孩子身上,被打孩子父親很生氣,問:你怎麼回事,怎麼打人呢?我猜想,那個被打到的成年人的確是很生氣地大聲在問,因為水彈槍的子彈,雖然說起來打到物體上就會碎成小碎塊,但是真的很疼,因為我也被打到過。
  • 【分享】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別讓「自由」毀了孩子一生.
    然後讓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辦法來處理這樣的事情。  比如媽媽可以問:「樂樂現在知道錯了,那麼以後要玩小朋友的玩具,應該怎麼做呢?」爸爸媽媽心平氣和地引導,在這樣的環境中,聰明的孩子很快就能尋找到其他的解決辦法,這時候也要適當地給他鼓勵,並給他立下這條規矩。
  • 從小就不懂規矩,孩子會變成什麼樣?讓不同的家庭告訴你答案
    從小得到過良好家庭教育,或是沒有人管教的孩子,差別分化其實是很大的,有眼力見的明眼人一看就看得出來。一些孩子小時候家庭缺乏疏忽管理,從小就不給孩子樹規矩,不讓孩子養成遵守規矩的意識,讓孩子變成了不懂規矩,不按規矩做事,不尊重別人,輕視別人,只會重視自己的性格。
  • 從小要給孩子立這「5個規矩」,少一個都不行,最後一個很重要
    而我們身邊的每個父母也會從小給孩子「立規矩」,這些規矩小到有關衣食住行,大到有關道德品質,幾乎都有所涉及。許多父母就會認為,隨著孩子的長大,有些規矩孩子將來自然會懂。這種想法雖然也沒有錯,但是父母還是要知道,其中5個規矩是格外重要的,每個父母都要從小教給孩子,少了一個都可能會給孩子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 從小受家庭寵溺,肉放臭了也不知道去做,父母不在後餓死在家中
    儘管拖延症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懶,但是你見過真正懶的人會是什麼樣子嗎?在2009年的時候,一則新聞讓不少人感到震驚,說是一個23歲的小夥子,活活餓死在家中。並不是因為他生活不能自理,根本原因就是一個字「懶」。那麼楊鎖懶到什麼程度呢?
  • 孩子沒教養的3個表現,佔一個就趕緊改正,不然以後吃虧的是他
    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禮貌習慣,父母一定要從小幫孩子培養起來。長期堅持下去,這樣孩子才能成為一個彬彬有禮、易於融入社會的人。孩子沒有禮貌是沒有教養的表現之一,父母不進行管教,將來社會會給孩子一個慘痛的教訓。父母應該從小教導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沒有教養的孩子,凡是遇到事情都在指揮別人替他完成。很多父母寵溺孩子也就不知不覺地全部替孩子做了,但是時間長了,孩子覺得別人替他做事是應該的,變得越發的驕縱。
  • 這樣的媽媽永遠教育不出優秀的孩子,也許都沒意識到這是在害孩子
    這樣的媽媽永遠教育不出優秀的孩子,也許都沒意識到這是在害孩子更可怕的是,這類媽媽往往都沒有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自然很難糾正。朋友小李的孩子現在已經7歲了,在小李看來,要把孩子教育成一個真正的男子漢,自己就需要去硬氣一些,不能任由孩子胡鬧,要讓小孩子從小就懂得規矩,小李本來覺得自己的一些教育方法是對孩子百利而無一害可有一天卻接到了老師的電話,你家的孩子被別人給打了,這件事情學校也是有責任的,家長需要到學校來一趟配合處理。
  • 「示弱式教育」:真正聰明的父母,從來不會在孩子面前逞強
    尹建莉老師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中,曾經說過這麼一個觀點:"父母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呵護孩子成長,與孩子親密相處,很多父母都會;但是到了讓孩子於自己分離,學會獨立這件事情上,許多父母就犯了難。有的父母是因為捨不得讓孩子獨立,有的父母是因為過於寵溺孩子,到了該讓孩子獨立的時候,孩子不適應了。
  • 渣男背後:他媽的寵溺!
    每一個渣男,背後都至少有一個過分寵溺的媽。這可能是所有當父母的人,值得一生去總結的:有的人可以在晚年安享兒孫同堂的天倫之樂,可以用老年的安詳與自由,安撫自己一生的身心勞苦;有的人在晚年,收穫的卻是無盡的煩惱與愁苦,許多人不得不承受老年的悲涼。中國人喜歡說兒女自有兒女福,兒女的福分可能惠及老年的父母,但兒女的惡報,卻往往變成了老年父母的不能承受之噩夢。
  • 從小就愛哭的孩子,和從不喜歡哭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很明顯
    從小就愛哭的孩子,說明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比較弱的。當他們遇到事情的時候,他們會感到非常大的壓力。 當他們遇到困難的事情的時候,他們首先想到的會是抱怨和心理焦慮。這類型的孩子往往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就不夠的理智。如果壓力過大會把這些孩子壓垮甚至有一些孩子會走上錯誤的道路。
  • 一罵就哭,孩子破碎的玻璃心,父母要及時「加固」
    有一類孩子他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非常的佛系,當自己的成績考得好時,他一點都不會感到驕傲,甚至還會覺得這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當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的時候,他也不會自怨自艾,他反而會把這個事情看的很開
  • 孩子很叛逆,父母如何正面管教做到和孩子愉快的溝通?
    生活中,很多家長不是過於嚴格的教育孩子,就是過分寵溺孩子;結果養成孩子的叛逆性格。那麼如何來平衡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呢?家長平衡嚴厲和寵溺這兩者關係,需要用正面管教來教育自己的孩子。正面管教需要和善與堅定並行,不失底線有原則地與孩子平等對話。
  • 從小培養孩子自信的5個方法
    因為真正強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會溫和,溫和就會堅定。不少家長都羨慕那些自信的孩子。自信的孩子在人群中非常出挑,笑容陽光,落落大方,其實自信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從小培養起來的。想要養出一個自信的孩子,這些方法或許可以幫到你。
  • 為何有「父母是條龍,偏向誰誰家窮」的說法?深層含義少有人知
    作為父母最重要的不是滿足孩子的物質世界,而是要注重他們精神世界的發展,教會他們如何生活,如何做人。但是現實生活中確有很多父母過於溺愛孩子,特別是對於小的,格外偏愛。其實這並不是愛孩子,而是在害他們。作為父母,很多人都會有一種刻板反應,認為小的就應該被偏愛。認為小一點的孩子年齡還小,不懂事,大一點的孩子就應該多讓著他們。
  • 什麼樣的父母會讓孩子一生受窮?不是沒錢的,以下性格才是關鍵
    很多家長能力有限,於是只好把希望寄託到孩子身上,希望在全家的努力下,孩子將來能夠飛黃騰達。可家長不知道的是,若父母的教育方式錯誤,孩子就可能一生受窮。很多人或許以為我說的是父母不努力的類型,事實並非如此,比起老一輩有錢沒錢,父母的性格影響才是關鍵。比如以下性格的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大多沒什麼財商,一輩子都會被金錢所困擾,原因很現實。
  • 小學孩子遵守習慣不同,老師說,紀律意識從一歲多就要培養了
    這位班主任這位母親不急不滿地態度,以及提到兒子那一臉寵溺的樣子,他就能大致猜出,為什麼這個孩子會如此不遵守課堂紀律了。當一位家長過分寵溺孩子,事事妥協的時候,那麼熊孩子就有可能已經開始出沒了……作為父母,幾乎每一個位都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都想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
  • 溺愛長大的孩子有多懶?「懶癌」男孩父母離世,他把自己餓死了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愛」是為人父母給予孩子的禮物,也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情感之一;「寵」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甘霖,適度澆灌能夠讓幸福提升,過度給予則會讓樹苗澇朽。讓寵愛變成溺愛,再好的良木也難成才,甚至有人會因父母溺愛而「喪命」,河南信陽就曾發生過這樣的案例。溺愛長大的孩子有多懶?「懶癌」男孩父母離世,他把自己餓死了在河南信陽一個叫做保安村的地方,有個名為楊鎖的年輕人,在父母過世5年之後,因為懶惰把自己活活給餓死了。
  • 孩子的臉上留下的永久的疤痕:家長別在該給立規矩的年紀給娃吃糖
    文|空谷幽蘭育兒「無規矩不成方圓」一些父母總認為,孩子還小,不用給他立什麼規矩,長大了就知道怎麼做了。但不幸的是,沒有「規矩」的孩子,往往會惹出事端,最後令父母追悔莫及。孩子的沒規矩導致孩子毀容?做父母的都該看看樂樂從小就是個性張揚的小孩,不聽管教,沒有規矩,經常對父母大喊大叫。但父母都認為這是小孩的性格,就從不給他立規矩,因此樂樂非常的自我為中心,常常欺負身邊的小朋友。樂樂剛升入小學後,就開始了他的調皮搗蛋,欺負同學,搶同學的東西,老師對此很是頭疼。
  • 父母最悲哀的事: 替孩子扛住一切, 卻讓孩子扛住世界!
    很多父母都認為自己是「愛」孩子的,但卻以「愛」的發心,最後幹出了「害」孩子的事兒!如同養小貓小狗也是一種愛,但寵溺它的過程,實則滿足的是主人的操控感和全能感。替孩子扛住一切的父母們,是否反思過自己愛孩子的方式?本文綜合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和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