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食品它是以麵粉、酵母、食鹽、砂糖和水為基本原料,添加適量油脂、乳品、雞蛋、添加劑等,經一系列複雜的工藝手段烘焙而成的方便食品。它不僅具有豐富的營養,而且品類繁多,形色俱佳,應時適口,可以在飯前或飯後作為茶點品味,又能作為主食,還可以作為饋贈之禮品。
史料記載:
現代的烘焙技術同遠古時期相比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據史料記載,奠定現代烘焙食品工業的先驅者是古代埃及人。埃及人最早發現並採用了發酵的方法來製作烘焙食品-麵包的,當時古埃及人已知道用穀物製備各種食品,例如將搗碎的小麥粉摻水和馬鈴薯及鹽拌在一起調製成麵團,然後放在土窯內烘烤,很可能當時有一些麵團剩餘下來,自然地利用了空氣中的野生酵母,產生了發酵,當人們用這些剩餘的發酵麵團製作食品時,驚奇地發現,得到了鬆軟而有彈性的麵包。最初埃及人所使用的烤爐是一種用泥土築成圓形烤爐,它上部開口,使空氣保持流通,底部生火,待爐內溫度達到相當高時,將火熄滅,撥出爐灰,將調好的麵團放入爐底,利用爐內餘熱烤熟。用這種爐烤出的麵包風味純正,香氣濃鬱,很受消費者歡迎,而這種工藝也還一直流傳至今。
烘焙食品後來傳到了希臘。希臘人將烤爐改為圓拱式,上部的空氣孔築得更小而內部容積則增大,使爐內保溫性更好。希臘人不僅改進了烤爐,而且在製作技術方面也作了很大的改進,他們在制品中加入了牛奶、奶油、奶酪和蜂蜜,大大改善了製品的品質和風味。後來,技術又傳到了羅馬,羅馬人又將烤爐築的更大,而且在烤麵包時不需再將爐火撲滅,此種烤爐燃燒的部分在中間,而火的四周築有隔熱層,麵包在進爐前需要用木板伸入爐內,將其直接放在隔層上烘烤,待烤熟後再用木版取出,用這種工藝烤出的麵包口味更香,而且爐內容積大了,麵包烤的數量也增多。
十九世紀初,烘焙技術傳到了中國。最初製品品種簡單,產量低,生產周期長。改革開放前,中國麵包的生產都還很不普及,只集中在大中城市生產,農村、鄉鎮幾乎沒有烘焙製品的生產,製作工藝和生產設備 也比較簡單、落後,製品品種花色較少,質量也不穩定。改革開放後,中國烘焙行業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現已普及城鄉各地,製品的品種繁多,花色各異,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生產設備日益更新,新的原材料也層出不窮。
前景:
國內烘焙行業呈現出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企業規模擴大,在食品原輔料漲價的嚴峻時期,仍然保持了規模效益的提高;企業產品質量、衛生、安全狀況得到重大改善。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6-2010年,我國烘焙食品行業資產總額和銷售收入分別以21.62%和27.42%的年均速度增長。2010年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185.06億元,同比增長36.72%,實現利潤總額83.31億元,同比增長28.28%,產品銷售利潤162.75億元,同比增長37.62%。2010年烘焙食品行業繼續保持穩定發展趨勢,行業內對成本的管理控制能力水平較高,盈利能力較強。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特點是企業眾多但規模普遍較小。但中國巨大的人口,蘊含著非常強的烘焙食品消費潛力。垂涎於國內巨大的烘焙市場,諸多外來烘焙連鎖品牌已在國內紛紛布局、生根發芽、爭城掠地。韓國巴黎貝甜、新加坡麵包新語、臺灣元祖、85度C等品牌相繼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並憑藉全新的經營理念和產品設計轟動一時。國際烘焙食品店進入國內市場,使得國內企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參照系,迅速拉近了與國際品牌差距,為中國烘焙業迎來了升級轉型的契機。
傳統的烘焙食品銷售渠道發展較為成熟,電子商務成為了烘焙食品熱門的銷售渠道。網絡購物在讓人們足不出戶買到生活所需的同時,更讓大家節省了大量寶貴的時間,網購食品成為了熱門時尚的購物途徑。高端蛋糕市場的發展潛力較大,品牌集中度低,利潤高,而且目標人群的閒暇時間較少,難以長時間持續去蛋糕店消費,所以網上購物成了一種流行的購物消費方式。繼21cake的電子商務模式大獲成功後,好利來也宣布推出高端蛋糕品牌黑天鵝系列,同樣採用網站和電話訂購的電子商務模式。好利來的加入將使烘焙業更多的中高端品牌嘗試電子商務。
烘焙食品作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已經成為部分消費者的主要食物,超過了傳統米麵製品的消費。未來,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食品類消費還將繼續保持較好的發展局面。
特點:
烘焙製品,特別是一些花色糕點,早已受到人們的歡迎,成為飲食業銷售量很大的品種。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成為人們外出旅遊、節日慶賀的必備食品。可以預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烘焙製品的質量改進和製品的品種增多,中國的烘焙食品業無論在產量、製作技術、質量和機械化、自動化方面都將有一個更大的發展。
發展趨勢:
未來食品發展應該是安全、衛生、營養、保健、回歸自然,要適合人們對營養的追求。早在20世紀90年代營養界對人們就提出「三低一高」即低脂肪、低糖、低鹽、高蛋白,這也是烘焙、糖果產品開發的趨勢。美國食品消費有十大趨勢,即講究風味、方便、追求新鮮、非常注重健康食品、功能食品、多食果蔬,以吃為樂趣等。歐洲主要國家與美國的趨勢差不多,消費者更注意方便與健康。在烘焙食品中,麵包、餅乾、方便麵等食品都成為人們的主餐食品,尤其是上班族的青年人,由於生活節奏加快,他們是主要的消費群體,因此安全、健康應放在首位。
麵包製作:
市面上的麵包琳琅滿目,依材料配方與製作方法的差異,可分別烘焙出各式各樣的麵包,大體可分為四大類。
⑴硬式麵包
硬式麵包具有濃鬱的麥香味,其表皮鬆脆芳香,內部柔軟具韌性,是吸引人的最大特色。大多數的西方人尤愛此種咬勁,是所有麵包中油脂含量最少的,全麥麵包與雜糧麵包均屬此類。
⑵軟式麵包
以吐司烤盤所烘烤出的麵包,均可歸類為軟式麵包。其特色為組織細、樣式美觀,普通的吐司麵包及水果麵包均為此類。
⑶軟式餐包
軟式麵包較其他種類的麵包更柔軟,且具有甜味,含有較多的糖分和油脂。而由於這兩種成分均會抑制到酵母的發酵,故酵母的用量需高,包括有紅蘿蔔小餐包,葡萄汁麵包及小可頌。
⑷甜麵包
甜麵包不僅用糖量高,其他材料如油脂、蛋等,亦含量高。通常甜麵包均含有內餡,製作時須注意發酵的過程,以避免出爐後的成品呈現體積小,顏色淡與皮餡分離等失敗結果。
攪拌
麵團的攪拌除了可以充分混合所有原料外,亦可加速麵粉吸水形成麵筋,使有良好的形狀易於整形,其共分為六大階段。
⑴拾起階段——混合所有幹,溼性材料;麵團質地為溼潤、粗糙、硬且不具彈性。
⑵捲起階段——麵筋開始形成,麵團稍溼,不會粘缸底。
⑶擴展階段——麵團乾燥不會沾手,柔軟具有光澤,已具有良好的彈性,但延展性銷差。
⑷完成階段——麵團再度沾粘缸底,質地乾燥,柔軟有光澤,彈性與延展性均良好。
⑸過渡階段——麵團溼粘失去彈性,會沾粘缸底,拉扯會有薄絲出現。
⑹完成斷裂——麵團已水化,溼粘,無法再捲起,有透明膠質的絲線,完全不具有彈性。
發酵
製作麵包時的發酵過程,攸關麵包製作時的成敗,是學習麵包製作的重要環節。
⑴直接發酵法——其過程為:
秤重—攪拌—基本發酵(約兩小時)—分割整型—最後發酵(40~60分鐘)—烘烤
使用此種發酵法,不但可節省時間,減少損耗,且可使成品具有絕佳的麥香味。
⑵中種發酵法——其過程為:
60%~85%麵粉+55%~60%水+酵母=中種麵團—攪拌—基本發酵(兩小時以上)—中種麵團+40%~15%麵粉+水+糖+油+鹽—第二次攪拌—延續發酵(20~40分鐘)—分割整型—最後發酵—烘烤
由於此種發酵法所使用的時間較長,故酵母用量可節省約20%左右;且體積會較直接發酵的麵團為大,而內部則較細膩柔軟。
現在大部分麵包,蛋糕等受大眾喜歡的烘焙產物都是通過烤爐,烤箱等機械設備輔助生產的。通過烤爐,烤箱等產品生產出來的蛋糕,麵包等產品可以更加方便,味道更好。相信大家在選烤爐烤箱時也踩了不少雷,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一家國內烘焙設備知名品牌「廣州正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小編今天就講到這裡了,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