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育部等部門公布《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提出中小學幼兒園應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應當有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有條件的學校還應建立家長陪餐制度。
這是一個好規定。
這個規定的出發點主要是確保學校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這卻讓我想到與此不搭的"牛津高桌宴會″。
牛津大學是天下聞名的高等學府。
牛津高桌宴會是牛津大學的一個古老傳統。
之所以叫高桌,是因為宴會中有一排桌子比其它兩排桌子高。
牛津各學院的餐廳有一個固定模式。長方形的大廳中央一般放有三長排的餐桌,靠裡面的因地面略高,那一排餐桌看起來就高一點,那就是教師們用餐的地方,又叫高桌。
高桌宴會是各個學院在周三晚舉行。主要是各學院的教師和研究員參加,研究生也可申請參加。
高桌宴會一般是晚6點開始,院長領著教師和研究生們排成隊魚貫而入餐廳,院長先用拉丁語禱告後才能入席。
晚宴主要不是吃,而是交談。吃的東西主要有清水煮菜、土豆泥、魚,牛排、鹿肉等。
吃的時候,彼此交流學術、思想等。吃完這個後,大家再到另一個房間,喝一點雪利酒、葡萄酒,同時高談闊論,交流思想。每個人兩旁的人多應該是不太熟悉的人,這樣做是讓你有機會結識更多的人。
牛津的高桌宴會給很多聚餐的老師、研究生們在思想、學術等方面多有很多幫助,可能在你旁邊吃飯和你海闊天空閒聊的是一位天下聞名的科學家。
再回到我們中小學的陪餐制。除了能保證食品安全外,如果能不斷地變換教師和學生家長陪餐,那對學生的開闊眼界和全面成長更有好處的。
也許有一天,我們的陪餐,也成了我們的"牛津高桌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