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我的香港中產階級相親實錄以後,我的好友小蘇表示我應該寫寫她的經歷,結識對象不僅可以靠相親,還可以靠使用dating app,拓寬一下大家找對象的思路。
小蘇本來大學畢業在灣區做一家電商的project manager,有一個在一起三四年準備談婚論嫁的男朋友,就快成為美國公民的時候男朋友突然跟小蘇說自己是蓋伊,這種性取向的轉變把小蘇像鄭秀文一樣原諒他的選擇都剝奪了,小蘇也沒有愛他愛到做變性手術的地步,只好分手了。
灣區超過25歲的女青年找對象的難度不亞於香港,男朋友性取向的轉變讓小蘇對地面上的東西產生了厭惡,跳去了某資本主義國家的航空部門,base在北京。
本來小蘇想著畢竟北京人多,找對象容易點。想不到基數越大,並不代表絕對值越大。
dating app上最重要的當然是照騙,首先不能p過度,還有儘量放有人有景的照騙,只放胸部以上過度美顏照騙等於在說「土豪抱抱我「。
小蘇表示dating app上遮住某個五官很重要,這樣可以適時否認這個人是自己,小蘇曾經兩度遇見過認識的已婚金融男,一個是研究員,一個是私募做投資的,小蘇特意過去say hi,研究員表示自己要寫報告在做盡調,私募男表示自己公司準備投這個app,也在做盡調。okok,可是你把自己身高虛報了5cm怎麼回事。
dating app上男生的profile普遍都只能相信3成左右,比如身高基本都會虛報5cm。尤其不要相信dating app上男生的故事,當沒見面他就開始講故事的時候,就代表可能他準備要跟你借錢了。
一開始小蘇國產app比如探探陌陌和國外app比如tinder,coffee meets bagel都會使用,但是發現國產app上的人魚龍混雜,大家上來都把自己的net worth喊得很高,西二旗的創業公司比中環的單身女青年還要多,動不動都是帶d字頭c字頭的,最後大部分目的都是想見面約炮的。當然編一個profile還算是走心的,頂著彭于晏頭像上來就問「美女,約嗎?「的也不在少數。
後來小蘇只用tinder和cmb就好了很多,因為這兩個app一定要翻牆才能使用,有一定的技術壁壘,使用的大部分都是有國外經歷的人,顏值還有文化水平上都算有了一點保障。
一般小蘇見面都會選擇白天,這樣情況不對方便及時閃人。
小蘇第一個見面的是一個喜歡看唐頓莊園的時尚買手,打扮是一看就是時尚弄潮兒的那種,不娘炮,但是吃飯的時候會豎蘭花指。每次看到這個蘭花指小蘇都會想到前男友。
在小蘇猶豫要不要開口問他性取向是不是單一的時候,買手男先開口了,小蘇啊,剛剛我一直想不到一個詞形容你,現在我終於想到了。
是啥?
就是羅斯福形容宋美齡的,一個真正的奇蹟。
小蘇心想我是多了一條胳膊還是一個頭啊,怎麼就是奇蹟了呢。
相忘於朋友圈以後,小蘇有一次在健身房看見他在舉鐵一直在啊啊啊,啊啊獸跟時尚弄潮兒完全是兩個畫風,只有小拇指仍然是翹著的,小蘇差點笑出了聲。
現實版的唐頓莊園男小蘇也是見過的,說是喜歡騎馬,從小在歐洲長大(不是歐洲有城堡的老王),見面時候居然穿了一套宮廷燕尾服。外套是黑色的,襯衫就是圖中這樣,大家自行感受一下其中的貴氣。
見面在一個網紅cafe,小蘇穿了一個t恤和牛仔褲,路人紛紛以為燕尾服男在cosplay都拿出了手機偷偷拍照,小蘇恨不得有個墨鏡和口罩。吃飯的時候燕尾服男一點也不英倫,瘋狂吧唧嘴,cafe裡很安靜,幾乎所有人都能聽見燕尾服男吸溜義大利麵的聲音。
作為一個顏控,小蘇見過一個神似彭于晏的建築師男,是一個寡言的abc,來北京蓋樓,呆半年,覺得無聊所以用起了dating app交朋友。
跟小蘇見面前表示給她準備了一個禮物,小蘇第一次遇見這種自曝準備了禮物的,為了不顯得寒酸,左思右想買了一瓶1000元左右的男士香水,是建築師提到過覺得不錯的牌子。
建築師送給小蘇的是一個枯葉的標本。
小蘇對著標本沉默了很久,不知道該給出什麼樣的反應。吐槽嗎,好像顯得自己物質,強行喜歡嗎,好像也找不到角度。
後來建築師也沒有再聯絡過小蘇,大概是覺得她太世俗了。
每每想起建築師的顏值和那瓶1000元的香水,小蘇不免覺得有點遺憾。
後來小蘇還見過一個做包工頭的,送了她一個木頭的楓葉相框,小蘇想不明白為什麼建築行業都這麼愛diy,後來小蘇怎麼都沒找到合適的相片塞到楓葉相框裡,就把相框扔了。
大致上小蘇使用dating app的經歷就是這樣,小蘇身邊也有使用dating app結婚了的,但是緣分暫時還沒有擊中小蘇。有自認為帥氣的男生,歡迎去小蘇的公眾號「玲瓏飲冰室「聯繫小蘇,不要來找我介紹,筆芯!
下禮拜公眾號「Gossip Central「將會發布一篇某真 TMT研究員嘔心瀝血dd的香港版dating app使用實錄,大家記得提前關注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