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計名聲,將藍玉剝皮,歷史證明他並不明智

2021-01-10 國史春秋

朱元璋勤奮,但苦於分身乏術,不然朝廷機構必精簡到超乎想像。胡惟庸被罷免之後,朱元璋乾脆不再設宰相一職,如此等於往自己身上加了一副重擔。

唐朝時候,三省六部,宰相多如牛毛,如此得以維持朝政機構的正常運轉,而朱元璋將大權獨攬一身,可以想像他忙的程度。據說,朱元璋一天批閱上千奏摺,挑燈夜戰、廢寢忘食,司空見慣。縱觀古代歷史,泱泱數千年,最為勤政帝王,非朱元璋莫屬。

(朱元璋)

朱元璋生平最恨兩類人,一是汙吏;二是謀逆。為了懲戒汙官,他用60兩銀子劃界線,凡貪汙超過者一律處死。而對謀反者更不手軟,除殺頭、滅族外還發明了諸多酷刑,而最讓人毛骨悚然的莫過於「剝皮實草」。

如何操作?就是將受刑者肉皮用利器與骨肉分離開來,然後將空皮囊塞入稻草,懸於高曠之處,令見者喪膽,時刻謹記安分守己。而大將藍玉就受次「禮遇」,塞滿稻草的皮囊還被在全國「巡迴演出。」據說遊到蜀地時,藍玉女兒於心不忍,遂託夫君蜀王朱椿向朱元璋求情,才得將父親皮囊留下。

(藍玉)

朱元璋於1368年南京稱帝後便開發動始統一天下的戰爭。藍玉之前在姐夫常玉春帳前聽令,1371年承傅友德西徵四川,開始獨當一面。此後的十幾年間,藍玉率軍東徵西討,平南滅北,為朱元璋打下半壁江山。尤其在1388年捕魚兒海之戰中一舉摧毀北元殘餘勢力,北元名存實亡,為朱元璋的一統天下畫上圓滿的句號。而當時的藍玉如「登臨瀚海,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一樣風光。

由此可見,藍玉為朱元璋鞠躬盡瘁二十餘年,建功無數,功名利祿滾滾而來,更拉近了同朱元璋的關係。所以藍玉同朱元璋的關係很近,並不是簡單的君臣,而是盤根錯節一般。藍玉是名將常玉春妻弟,而常玉春女兒為太子朱標正妃,藍玉女兒又是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王朱椿的王妃。所以藍玉同朱元璋既是兒女親家,又是朱標的娘舅。

(朱標)

但是,藍玉同太子朱標的關係最近,一來外戚的政治嗅覺使然,二來為儲君站隊等於為將來綢繆。反過來講,朱標的太子之位能堅若磐石,無人覬覦,同藍玉這隻老虎在身邊助威有很大關係。顯然,這個局面使朱元璋賞心悅目,因為兒子能做守住家業必須看臂膀是否堅硬、強大。

然而,藍玉的這種存在很尷尬,如一把雙刃劍。因為於朱標是錦上添花,於別人就成了一種威脅。朱標就是一塊布子,他活著,可以將藍玉罩得很完美,他去世,藍玉的形象立刻猙獰起來。

所以朱標去世,藍玉就像是一頭闖入人的鬥牛,引來驚慌一片。顯然,朱元璋要「為民除害」,因為藍玉雖可以給朱標做僕人,但是在政治經驗不足的皇太孫朱允炆麵前就是權臣,亦可變主人。歷史上鮮活的案例比比皆是,漢之霍光、王莽,魏之司馬懿,北周之楊堅,五代十國之趙匡胤等不勝枚舉。所以朱元璋必需要除掉藍玉,如此江山無虞,他才能走得無憂。

所以,就算藍玉低調做人,小心翼翼做事,卑微地活,但朱元璋也會把他寫在「生死薄」上,更何況我行我素,居功自傲,一副作死的節奏。總結朱元璋問罪藍玉的四大理由:一、豢養家奴,廣納義子,橫行霸道,圖謀不軌;二、捕魚兒海之佔侵犯元妃,敗壞軍紀;三、武力破喜峰口關,拆自己家門兒,影響惡劣;四、不甘心做太子太傅,以太師自居,目中無人,觸犯龍顏。

一番操作下來,藍玉在朱元璋的心裡徹底涼了,於是還賜了他一個「涼國公」的爵位。由此可見,藍玉被開刀只是時間問題。其實,皇帝想處死一個人表面上是「居功自傲」,而實際上是「功高震主」,所以朱元璋需要走一套「合理」的程序。

1393年,錦衣衛指揮蔣瓛(讀如患)告發藍玉謀反,之後,立刻被下獄。錦衣衛就是詔獄系統,一種專門滿足皇帝意識形態的機構,只要結果,不計過程。因此,僅三天後,藍玉就被處「剝皮實草」酷刑,夷三族,株連過萬。朱元璋下手之麻利,顯然是「蓄謀已久」。

藍玉真的謀反嗎?眾說紛紜,鳴冤者塞道。但在朱元璋的眼裡,江山社稷至高無上,所以他要的不僅僅是一張人皮,而是一種清除障礙之後的震懾,餘威嫋嫋,刺人魂魄,所以也不會在意別人的流言蜚語。漢高祖劉邦不是也殺韓信了嗎?

不過,劉邦要比朱元璋柔和了許多,晚年提倡忠誠的風氣,不惜親自上手「炒作」。他對許多人「以德報怨」,比如勸韓信自立的剻通、刺殺自己未遂的貫高既往不咎,另外還將項羽手下大將季布重用。反而將恩人丁公處死,理由是對其主人項羽不忠。

歷史證明,朱元璋除掉藍玉並不明智,如果藍玉健在,燕王朱棣靖難篡位很可就是一場春夢,亦或連夢都不敢做。但朱元璋不會去看事情積極的一面,只著眼現實可能存在的威脅。因此,他嘴上稱藍玉是自己的李靖,霍去病,最終卻讓他做了韓信、周亞夫。

朱元璋殺伐果斷,四大案,人頭滾滾,觸目驚心。所以有人說,明初為官最辛苦、最煎熬,早上穿走的鞋,晚上還不知道能否脫回來。還有一種說法,說朱元璋上朝時腰帶提得很高,則說明心情不錯,今天不會殺人或少殺人。如果腰帶一旦拉得很低,那就預示又要大開殺戒。因此膽子小的朝臣便戰戰兢兢、抖作一團。

但是朱元璋並非胡亂殺人,反而理由一貫「正當」,一、貪贓枉法;二、謀反作亂。以至於他曾言之鑿鑿頒發的「免死鐵券」都成了一堆廢鐵。即便如此,也不能掩蓋朱元璋嗜殺的本質,為我獨尊的性格,對生命價值的漠視,這也是古代多數帝王的一種通病。

感謝朋友們的點讚、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相關焦點

  • 大明戰神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填草的背後,有哪些歷史必然原因?
    明朝建國之後,元朝的殘餘勢力逃到了漠北草原,歷史上稱為北元。朱元璋料到這些殘渣餘孽會對大明政權構成威脅,於是多次派兵徵伐,圍剿元軍殘部。經過朱元璋不斷地屠殺,當年跟著他出生入死的老將們早已所剩無幾,這時候有一位年輕的軍官脫穎而出,他就是常遇春的小舅子藍玉。藍玉參與過多次圍剿元軍殘部的戰爭,逐漸顯示出優秀的作戰才能。
  • 明朝開國功臣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填草,人皮示眾後哪裡去了?
    明朝的律法是非常嚴厲的,觸犯了律法得到的處罰也非常殘酷,挨板子什麼的在明朝的刑法裡都是輕的,明朝最嚴重的刑法是把犯人的人皮直接剝下再用稻草填滿,最後掛在人多的地方讓人看,這種處罰聽起來都受不了,但是明朝還真的有人受過這種刑法,這個人就是藍玉,也是明朝很有名的一位開國功臣,他後來被朱元璋剝皮填草
  • 藍玉為明朝創建立下汗馬功勞,為何最後還落了個被剝皮的下場?
    藍玉,明朝開國大將,有勇有謀,驍勇善戰,為明朝的創建立下汗馬功勞,尤其在捕魚兒海一戰中,藍玉率領部隊大破北元,基本摧毀其職官體系,從而名動天下,建國後他被封為「涼國公」。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以涼國公藍玉欲圖謀反為由發動臭名昭著的「藍玉案」,命人將藍玉的整張人皮活剝下來,死狀不可謂不恐怖,受到牽連被殺者高達一萬五千多人,實乃「流血千裡」。
  • 名將藍玉,最後只剩下一張人皮,為什麼他落了個剝皮的悽慘下場?
    ◆文:剛子聊歷史◆原創作品,洗稿、抄襲必究卷首導語藍玉,安徽定遠人,名將常遇春的內弟。徐達、常遇春去世後,藍玉多次統兵南徵北戰,為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戰功。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藍玉被任命為大將軍,率軍十五萬遠徵北元,大勝而歸。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高興,盛讚藍玉,將他比作漢之衛青、唐之李靖。
  • 朱元璋為何寧肯被罵,也要將藍玉剝皮實草?
    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實草,他作惡多端只是一個方面,也不足以要了他的命,謀反更是沒影的事,其真實原因不過是朱元璋要為皇太孫朱允炆掃清前行道路上可能出現的障礙,才不得不將他剝皮實草,並將其族人及黨羽全部剷除,朱元璋真正要做的其實就是剷除所有可能威脅到皇孫朱允炆的武人集團,這樣年幼的朱允炆才可能守得住朱家的江山,朱元璋也才能死得心安。
  • 明朝的開國大將藍玉真的被「剝皮實草」了
    回答說,該人皮和頭、手足肉身都是涼國公藍玉的。涼國公藍玉為蜀獻王朱椿(朱元璋第十一子)妃子藍氏之父,因被明太祖猜忌,以謀反罪被殺,並剝皮實草,送到各省巡展,最後由雲南傳到四川。因藍妃的緣故,蜀獻王奏請朱元璋將人皮留在四川,請來工匠,將人皮裝成肉身,供奉在這門樓裡,已經有250多年了。《蜀警錄》寫這個,是想寫張獻忠受此啟發,大興剝皮之風。
  • 藍玉立下蓋世奇功,為何被朱元璋剝皮弄死?藍玉案死了多少人?
    藍玉常遇春曾經向朱元璋推薦過藍玉,可是朱元璋並沒有放在心上。一是因為明初將星如雲,藍玉在成堆的名將中根本就排不上號,二是朱元璋以為藍玉是靠常遇春的關係才被推薦的,所以就沒有多看好他。明初疆域圖就這樣,藍玉在這些名將的身後學習殺伐之道,學習軍事謀略,逐漸的成長了起來,他也將成為新的名將,他的光芒將蓋住所有人。
  • 藍玉:一代開國元勳,為何最後落了個剝皮實草的下場
    提起來藍玉,我們可能不太熟悉,但提起來朱元璋大家肯定知道。藍玉作為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開國元勳,為何到最後反而落得個剝皮實草的地步?是朱元璋大業已成鳥盡弓藏,還是藍玉膨脹了,居功自傲?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明朝開國元勳藍玉的跌宕一生。
  • 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乞丐皇帝!但卻十分嗜殺,四大案死掉15萬人
    但是他卻沒有一個好的名聲,提到他就會想到誅殺數萬功臣武將的事情。雖然他和漢高祖劉邦一樣都是布衣出身,可是他卻比劉邦的殺心更重,因為他殺人的數量可以用數以萬計來形容 ,不說別的光是胡惟庸案,藍玉案就先後四萬多人被殺。
  • 明朝開國大將藍玉,為何最後落得剝皮實草的下場?
    期間,藍玉因戰功封為永昌侯,俸祿二千五百石,超過當時的軍師劉伯溫,並賜予世襲爵位的鐵劵。與此同時,在打江山的階段,朱元璋通過政治聯姻,對元勳加以籠絡,形成「命運共同體」。常遇春的女兒便選作太子朱標之妻,成為了太子妃;藍玉的女兒,許配給了朱元璋的十一子蜀王朱椿。可見,藍玉不僅是太子朱標的舅舅,還是朱元璋的親家,且屢立戰功,可謂是顯赫一時。
  • 歷史上有哪些將領,功高蓋主卻不自知?最終落得不得善終的下場
    為了不惹麻煩,高長恭開始在軍中貪汙受賄,把自己的名聲搞臭,而且生了病也不去治理,就是希望讓高緯看到自己無心謀奪帝位的樣子。可惜有了司馬懿這位老前輩在前面走著,人心似海這種事情也就見怪不怪了。誰知道你高長恭是不是在隱忍呢?是不是在等待一個好時機謀反呢?因此在高長恭33歲那一年,高緯讓人送來了一杯毒酒,結果了他的小命。
  • 朱元璋給屠戶寫春聯,屠戶並不張貼,朱元璋卻重賞了他
    我國從明代開始就盛行大年三十家家戶戶貼春聯的習俗,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極力推行是分不開的。朱元璋打下江山並坐上皇位後,為了舉國上下共同慶祝他宏圖偉業的成功,這一年除夕他特意下令,要求全國家家戶戶都要貼上春聯,他會親自去巡視一番。
  • 朱元璋想封小舅子郭德成做大官,沒料到他卻跪下:「我只會喝酒」
    郭德成是大明開國功臣,在明洪武年間,他因為特別愛喝酒,結果喝成了重病,在臨死的時候,朱元璋特意來看他,郭德成別無所求,只求一壺酒。朱元璋感慨道:「我朝諸多貪縱,唯郭德成一人廉潔謹慎!」朱元璋郭德成,鞏昌候郭興和武定候郭英的弟弟,朱元璋的三舅哥。他年少就與朱元璋相識,兩人感情很好,而眾人對郭德成的評價則是「性通敏曠達,不修邊幅」,說明他是一個不拘小節之人,為人很豁達。
  • 盤點被朱元璋所殺的5大開國功臣,僅一人冤枉的,其餘皆死有餘辜
    TOP、5 藍玉藍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有勇有謀,多次被常遇春推薦給朱元璋,後朱元璋考察藍玉幾次後,覺得藍玉的確有大將之才,於是開始重用藍玉;而藍玉也是不負所望,屢立戰功,無論是徵雲南和北上破元時,立下赫赫戰功,成為朱元璋麾下的頂級戰將。
  • 徹底打趴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統治,一代天才漢將隕落皇權
    他,超越了漢朝的衛青和霍去病;把一千多年的蒙古人徹底打趴,他,徹底結束了從成吉思汗以來對蒙古的統治,創造了漢人武將的巔峰之作,他,大名緊排在明朝開國功臣武將徐達、常遇春之後,他,就是一代名將藍玉。但是被剝皮後做成了稻草人。
  • 朱元璋之惡,超乎你的想像!
    這種願望並不奢侈,然而,漢人的命運太壞,他們所遇到的政治領袖,不是劉邦,不是李世民,而是朱元璋,現實走上一條更黑暗的道路。朱元璋不久就發動有計劃地合法屠殺,完全採用七世紀武則天當政時期來俊臣的冤獄手段,但殘酷的程度,卻使來俊臣所作的,看起來好像兒戲。最重要的兩次行動,一是胡惟庸冤獄,一是藍玉冤獄。胡惟庸是朱元璋的宰相,極有才幹。
  • 歷史證明郡縣制才是正確的,朱元璋偏要開倒車,大肆分封諸子
    自始皇帝一統天下建立了秦朝,嬴政採用了李斯的建議,廢除分封制,採用郡縣制,後世諸朝代均證明郡縣制確實要比分封制要好得多。可是在明朝,朱元璋大開歷史倒車,又實行了分封制,這是為什麼呢?在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就開始大肆分封諸子,製造了十幾個手握重兵的藩王,朱元璋知道這樣做有什麼後果嗎?他當然知道,因為他總結了歷朝歷代之所以滅亡,是因為皇帝沒有幫手,只要在全國範圍內都有手握重兵的朱姓親王,天下就永遠在老朱家的手裡。
  • 開國大將傅友德,因菜未吃完受到朱元璋責怪,轉身殺兩子後自殺
    而歷史上卻有兩個開國皇帝,他們登基之後,就把一些和他一起徵戰沙場的大臣們都一一處死了,而這兩位皇帝就是劉邦和朱元璋。這兩位都是歷史上有名的平民皇帝,他們毫無家世背景,沒有什麼威望,慢慢地爬到了皇帝的位置。而其中之一的劉邦,在上位之後,就慢慢的剝削了開國大臣們的勢力,從韓信開始,韓信因為造反,被殺,緊接著其他的一些大臣們相繼被革職處辦。
  • 朱元璋早知道朱棣能力出眾,為何仍不願傳位給他,答案其實很簡單
    在明朝有兩個著名的皇帝,一個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大明開國太祖,朱元璋為叫朱重八,關於這位朱皇帝,謠言滿天飛,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因為他做的事情都太傳奇了,無論是起義的時候,還是大明建國以後的事情,都讓人特別好奇,很有研究的價值,但是我們今天要說卻不是朱元璋,而是他的兒子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