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被「剝皮實草」的說法乃是無稽之談。
「剝皮實草」之說,最初見於明初葉子奇所著《草木子》,其後各野史相繼沿襲。
該書說,朱元璋治貪手段殘忍粗暴,官員貪汙數額只要在六十兩白銀以上的,就處以死刑,並梟首示眾,且剝下他的皮,皮裡填上草,置於衙門裡官座旁邊,以警示後任官員。
《草木子》的記載似乎言之鑿鑿。但是,查《明史》、《明實錄類纂》等書,並無這樣的規定和制度。
所以,不得不回頭審視一下葉子奇其人。
大明開國,葉子奇於明洪武八年(1375)任嶽州巴陵縣(今湖南岳陽市)主簿。但洪武十年(1377)春,有司祭城隍神,葉子奇和群吏在祭前竊飲豬腦酒,被縣學生員揭發,因此丟了官職,憤而在獄中著述《草木子》。
這種情況下寫的作品,是很容易走偏激路線的。
冷靜想一下,把一具人皮殭屍放置在衙門裡官座旁邊,有可能嗎?
衙門裡烏煙瘴氣不說,還被弄得陰森可恐,誰能在裡面安心辦公?
朱元璋再壞、再毒,應該不會整這樣一出惡作劇來影響官員工作吧?
至於說藍玉被「剝皮實草」法,始作俑者是明末清初人作的《蜀警錄》。
該書記:張獻忠佔據了成都,入蜀王府,發現端禮門樓上奉一尊神像,身著公侯品服,金裝,人皮質,頭與手足俱肉身。就詢蜀王府太監。回答說,該人皮和頭、手足肉身都是涼國公藍玉的。涼國公藍玉為蜀獻王朱椿(朱元璋第十一子)妃子藍氏之父,因被明太祖猜忌,以謀反罪被殺,並剝皮實草,送到各省巡展,最後由雲南傳到四川。因藍妃的緣故,蜀獻王奏請朱元璋將人皮留在四川,請來工匠,將人皮裝成肉身,供奉在這門樓裡,已經有250多年了。
《蜀警錄》寫這個,是想寫張獻忠受此啟發,大興剝皮之風。但因其「剝皮實草」之說與葉子奇《草木子》所記的「人皮草袋」之說遙相呼應,從此,世間興起了朱元璋把藍玉剝皮的傳說,紛紛揚揚,漸漸坐實,到了近世,已成定論。
是,朱元璋是殺了藍玉,但根本就沒有剝皮!
關於藍玉的死亡,《明史.藍玉傳》只記:「二十六年二月,錦衣衛指揮蔣珊告玉謀反,下吏鞫訊。獄具,族誅之。」
再冷靜想一想,真要是剝了皮,而且還保留有頭、手足的「肉身」,如果沒有特製的藥水浸泡,就這樣製作成神像,能保存250年嗎?
所以,藍玉被「剝皮實草」之說,只是一則胡編亂造的謠言,今天的讀者不要輕信。
朱元璋為什麼要殺藍玉呢?
說來話長。
先從一件小事說起吧。
洪武二十五年,藍玉曾奉朱元璋之命前去四川建昌鎮壓月魯帖木兒的叛亂。
出徵之前,朱元璋召藍玉進京討論徵討方略。
會議結束,朱元璋讓諸將先走,而留下藍玉面授機宜。
但是,朱元璋連呼三聲,竟沒有一個將領移步。
藍玉見了,微微一笑,揮揮衣袖,諸將馬上退得乾乾淨淨。
朱元璋看到藍玉在諸將中竟有此威勢,從此深懷疑忌。
藍玉又曾於洪武二十一年統帥十五萬大軍北徵,大獲全勝。朱元璋賜敕褒勞,「比之衛青、李靖」,晉封為涼國公。
但是,藍玉既沒有衛青的恭謙知禮,也沒有李靖的低調遜讓,而是自恃功伐、專恣橫暴。
北徵途中,藍玉私吞了「駝馬珍寶無算」,還要強娶北元嗣君脫古思帖木兒的妃子(該妃後來不堪其辱,上吊自盡)。
藍玉南返至喜峰關,值半夜時分,守關官吏沒能及時開門接納,藍玉大發雷霆,縱兵毀關,破門而入,斬殺守關將士千百計,氣焰囂張,蠻橫無禮。
回到家裡,藍玉蓄養了數千家奴、義子,橫行霸道,魚肉百姓。
藍玉的家奴強佔東昌民田,被御史查問,藍玉二話不說,將御史捆綁起來,痛打了一頓。
藍玉的家奴還依仗藍玉的權勢霸佔了雲南大量官鹽。
……
相對來說,這些都是小事。
最觸犯朱元璋神經的,還是藍玉操軍中大權於一己之手,軍中將校的升降進退全由他說了算。
藍玉還在這基礎上,越禮犯分,「床帳、護膝皆飾金龍,又鑄金爵以為飲器」、「馬坊、廊房採用採用九五間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