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魔都2個浮世繪大展,大師名畫層出不窮

2020-12-13 澎湃新聞

原創 朵朵編輯部 耳朵裡的博物館

你好呀,我是朵朵~

不管是在表情包、手機殼、帆布包、衣服上,你肯定很眼熟「海浪」這個圖案。

它是一幅聞名世界的日本浮世繪,是葛飾北齋畫的《神奈川沖浪裏》。

如果《蒙娜麗莎》是文藝復興的代表,那這幅畫相當於日本文化的符號。

每次看浮世繪的時候,都感覺像在看日本的動漫,不管是風景還是人物,看時覺得輕鬆可愛。

現在,在北京和上海,竟然都辦了浮世繪的大展,每一個的展品和主題都非常的重磅,可別錯過啦~

看展前補充點芝士: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的民間藝術,它是一種版畫,需要通過雕刻、印刷製作而成,因此可以大量複製。主題緊貼人們當時的真實,有歌舞伎、戲劇、鳥羽繪、花鳥、武士、歷史、相撲等。

在西方,浮世繪甚至被當做整個日本繪畫的代名詞,也收穫了一票西方繪畫大師粉絲,比如莫奈、梵谷、高更…

浮世繪三位大師:喜川多歌麿、葛飾北齋、安藤廣重,是其中的代表畫家,這兩個展覽中都有他們的作品。其中不乏個人的代表作。

浮世繪在當時價格便宜,被百姓買回家當房間的裝飾畫,《神奈川沖浪裏》是當時非常暢銷的一幅,印刷了5-8千幅,但大多以及損毀,僅存的分部在世界上的各個博物館。

-1-

��北京·中國美術館

異域同繪

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

��2020.08.05 - 2020.10.15

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中國美術館 19、20、21展廳

��免費,需提前在官網預約

朵朵看展:

☑浮世繪的

起源和發展

☑眾多浮世繪經典作品

☑清代版畫vs浮世繪

這個展覽是由75件浮世繪,61件清代木板年畫,2件明清時期中國畫組成的,和我們以往單獨欣賞浮世繪的展覽不同,這次把目光對準了浮世繪的源頭。

從淵源、技術、發行及風格等方面,向我們展示了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之間的聯繫。

展出的作品,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

清代木版年畫部分,選取了天津楊柳青、江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四川綿竹、河北武強、福建漳州等重要年畫產地的代表性作品。

展覽分為四個主題:

①同源與流變

以4件明代書籍版畫開篇,告訴我們明清時期的木板套色印刷技術對浮世繪的啟發。

通過豐富的畫作和文獻,展示了中國明代書籍版畫和仕女畫、清代姑蘇版畫等對日本浮世繪的重要影響,以及清代木版年畫與浮世繪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與影響。

這一部分展示了很多經典的作品,有「浮世繪之王」有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凱風快晴》、喜多川歌麿《歌撰戀之部·物思戀》、歌川廣重《木曾海道六十九次·宮之越》、江蘇桃花塢《一團和氣》、天津楊柳青《遊園驚夢》、北京《唱堂會》等。

②形象與風格

這個部分主要看美人、喜劇和風景。看浮世繪和木板年畫在藝術風格方面的異同。

浮世繪注重描繪現實生活中個體的行為活動,突出作者自身的主觀表達與情感抒發;木版年畫中的形象經過理想化的描繪與加工,寄託著人們渴求圓滿的心願。

從色彩、構圖上,可以明顯看到這兩種藝術形式的差異。

③技藝與受眾

這部分梳理了兩種藝術形式在技術方面的不同形式。

比如浮世繪中的丹繪、紅摺繪、錦繪、浮繪、藍摺繪等,年畫中的多色套印、版印手繪、漏版刷印、墨拓等。讓我們看到這兩套工藝在技術上不斷的完善。

④生產與發行

最後的部分分別呈現了浮世繪與年畫在出版方面的特點。

浮世繪由民間出版商組織生產和發行,出版商在作品主題策劃、畫師培養等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清代木版年畫的生產由個體畫店組織,一般採取前店後坊的經營模式,由作坊中畫師、刻工、印刷工、彩繪工協作完成,再以畫店作為經營主體對外銷售。

��部分作品欣賞��

-1-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凱風快晴》

1831年

朵朵看展:這一幅《凱風快晴》與《神奈川沖浪裏》其實屬於同一個作品系列:《富嶽三十六景》。意思是「從日本不同地方看到的富士山的36張風景畫作」。

作為大批印刷的木版畫,大英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收藏有《凱風快晴》。大海浪知名度很高,但在日本,這幅畫才是他們心中的「浮世繪之王」,全身通紅的富士山,讓人看了不禁發問,紅色的富士山真的存在嗎?

-2-

小林清親《佃島雨晴》

1880年

朵朵看展:小林清親被稱為「最後的浮世繪大師」,他把油畫的光影藝術帶到了浮世繪之中,形成了特有的光線畫。有學者認為「浮世繪的歷史隨著小林清親的去世而宣告閉幕」。他畫面的最大的特徵表現在對輪廓的放棄,通過明暗變化來塑造形體。

-3-

歌川廣重《東海道五十三次·莊野白雨》

1833年

朵朵看展:《東海道五十三次》系列,描繪的是由江戶至京都所經過的53個宿場(即驛站)的景色。

與葛飾北齋的生動活潑的相比,歌川廣重筆法秀麗,色彩和諧,描繪的大自然充滿詩意,非常的柔和抒情。

-4-

喜多川歌麿《歌撰戀之部·物思戀》

1793-1794年

朵朵看展:這種將全身的美人像構圖,拉近至半身甚至頭像的特寫方式,叫做「大首繪」,是喜多川歌麿在當時的創新手法。

他對社會地位低下的歌舞伎充滿同情。以準確的線條和單純的色塊,探究女性內心深處的特有之美。

-5-

北京《唱堂會》(年畫稿)

清代

朵朵看展:「唱堂會」是過去豪紳官宦為節慶或者祝壽添丁等喜事,邀請當時曲藝名伶來演出。演出常常從下午一直演到凌晨。劇目除《全家福》《大排宴》《八仙慶壽》之類的應景戲外,還要接受主人的「點戲」。

-2-

��上海·外灘一號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2020.7.3-2020.11.8

10:00-18:00(17:30停止入場)

��上海外灘一號 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2樓

��118元

朵朵看展:

☑超大規模

☑重現江戶時代

☑潘力教授策展

這個展覽的策展人,是對日本美術頗有造詣的潘力教授,他曾經寫了中國第一部全面、深入研究浮世繪的著作《浮世繪》。

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整理,讓觀眾明白浮世繪到底是什麼,它的發展又是怎麼從單色到彩色,再到黃金時期和走向頹廢,而不是讓觀眾只看到那些花花綠綠的色彩。

展覽的角度從歷史出發,分為「浮世繪的黎明」、「多彩『錦繪』的誕生—— 鈴木春信」、「美人畫的頂峰—— 喜多川歌麿」、「『畫狂人』—— 葛飾北齋」、「『江戶仔』的豪情」、「靜寂哀怨的鄉愁—— 歌川廣重」、「世紀末的頹廢美」、「餘光夕照」八大主題。是對日本江戶文化的一次全景式的展示。

140幅精選的浮世繪作品,匯集了各個時期的流派名家,有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東洲齋寫樂、歌川廣重等大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如《姿見七人化妝難波屋阿北》《二葉草清水小町》《風流無雙七時尚紅姑娘》《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花鳥系列冊頁文鳥辛夷花》《名所江戶百景淺草金龍山》等,內容涵蓋了美人畫、歌舞伎、風景花鳥畫、歷史故事等眾多藝術題材。

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作為展品中的大亮點,必然成為整個展覽的C位。

《富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沖浪裏》葛飾北齋

「日本現代藝術之父」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作為《富嶽三十六景》系列中最重要的一幅畫,已經成為日本美術的標誌性作品。

「美人繪大師」喜多川歌麿在上文已經介紹,這幅美人圖,是他作品中非常出名的一幅。

《姿見七人化妝 難波屋阿北》喜多川歌麿

和中國美術館的展覽相比,兩個展覽側重點不一樣,但作品都值得一看。

《贊岐院眷屬營救源為朝圖》歌川國芳

《名所江戶百景 龜戶天神境內》歌川廣重

《風流無雙七時尚 紅姑娘》葛飾北齋

《大橋驟雨》歌川廣重

鳥居清信《筒井吉十郎之毛槍舞》

最後再為你推薦一部紀錄片《葛飾北齋:為畫痴狂》,讓你可以更加了解葛飾北齋的人生和作品。

《葛飾北齋:為畫痴狂》

朵朵推薦:這是BBC為大英博物館2017年舉辦的「葛飾北齋:超越巨浪」特展拍攝的紀錄片。除了有對這位「畫狂」傳奇人生的講述,還對他的作品,不論是油畫、版畫還是插圖,做了纖毫畢現地展示。特別是將葛飾北齋最最有名的2幅作品《神奈川沖浪裏》和《凱風快晴》 用現代8K技術視頻呈現後,有了意外發現。

你好,我是朋朋哥哥

原標題:《過癮!帝都魔都2個浮世繪大展,大師名畫層出不窮,你想看的都在裡面,有一個免費!》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跨越400年,「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來魔都啦!
    記得2018年刷爆票圈的 「浮世繪大師展」嗎?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即將空降魔都 Bund One Art Museum, 這次展品更勁爆,布局更新穎,
  • 穿越300餘年,浮世繪名家原作空降魔都!
    」打破次元壁,跨越300餘年歷史,將百餘幅浮世繪名家原作空降魔都,締造一場絕妙的浮世繪美學盛宴。 日本浮世繪各階段主要大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匯集於此,且其中很多作品都鮮少展現在魔都觀眾的眼前。
  • 國內最大規模浮世繪藝術大展登陸滬上
    原標題:國內最大規模浮世繪藝術大展登陸滬上 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來了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大規模、最全的浮世繪藝術大展,140餘幅經典原作基本涵蓋各個時期的名家名作,系統梳理了浮世繪的發展脈絡
  • 浮世繪來襲,一場教科書級別的日本藝術大展
    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和上海天協文化共同主辦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2020年7月3日至11月8日在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舉辦。這是國內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內容最全面、展品最豐富、展陳最新穎的浮世繪展覽。可以說,看完展覽,便能全方位了解浮世繪所表現的絢麗多彩的風俗人情和歷史價值,了解浮世繪的發展脈絡和名家名作,了解浮世繪版畫的製作方法和變化過程。
  • 日本浮世繪名畫法國失蹤 百年後現身英國
    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的名畫《隅田川兩岸景色圖卷》境外媒體稱,日本東京都墨田區政府3月4日宣布,將購入江戶時代後期的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1760至1849)的畫作《隅田川兩岸景色圖卷》這幅作品繪於1805年,被視為葛飾北齋盛年時期的傑作,但過去百多年卻不知所終。據香港《新報》3月5日報導,該畫卷寬28.5釐米、長633.5釐米,是葛飾北齋作品中最長的一幅。據透露,該畫卷自1902年在法國的拍賣會上被賣出後便下落不明,到2008年才再在英國一個拍賣會上出現。最近墨田區政府獲悉該畫現為日本某畫商所有,於是以1.49億日元(約777萬元人民幣)從該畫商手中購入。
  • 浮世繪精品展
    浮世繪是日本美術中一個畫種,一種奇異的藝術現象,並因其產生眾多的世界級藝術巨匠及名貴的藝術作品,根據多數學者研究,我們知道浮世繪的產生不僅是生根於日本傳統文化之中,還與中國版畫有著很深的淵源,尤其是《芥子園畫傳》這本書對浮世繪產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浮世光陰繪不盡 樂享當下且珍惜
    究竟是怎樣的文化土壤孕育了日本浮世繪這朵豔麗之花?興起於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藝術近年來在中國的熱度一直攀升,各種關於浮世繪的展覽和書籍層出不窮。自今年8月開展以來,「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備受關注和好評,原定10月18日結束的展覽兩度延期閉展至12月20日正式結束。
  • 格鬥遊戲裡的浮世繪
    作為美術和遊戲雙重愛好者的我,在一些格鬥遊戲中尋找到了不少名畫的蹤影。因為玩的大多數是日產遊戲,所以挖掘到的名畫基本都是日本的。浮世繪.美人畫提起日本傳統繪畫藝術,相信很多人首先浮上腦海的是「浮世繪」這個詞,當然還有另一種風格迥異但同樣有代表性的屏風圖。而說到浮世繪,自然少不了喜多川歌麿的美人畫,歌川廣重的風景畫,還有葛飾北齋的各色作品。
  • 跟隨「浮世繪三傑」夢回江戶
    它流行了幾百年,並深刻影響莫奈、梵谷等印象派和後印象派大師的創作,也曾多次出現在周作人、魯迅、張愛玲等中國作家的文字中。左:《大橋驟雨》歌川廣重 右:梵谷臨摹作品關於浮世繪的代表人物、歷史和故事,你了解多少?7月3日,「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將在外灘壹號開幕,不如從這裡,浸入浮世繪世界。
  • 浮世繪:梵谷的信仰
    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十九世紀歐洲從古典主義到印象主義諸流派大師也無不受到此種畫風的啟發,因此,浮世繪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歌川國芳(1797-1861)這位浮世繪的大師因為繪畫《水滸》108將系列而在日本家喻戶曉,特別是近年來,他在美術史上的聲譽與日俱增,研究他的著作和論文連篇累牘,成為日本美術界的一大熱點。
  • 「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開展
    2020年8月5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此次展覽既是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也是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的又一重要展覽。
  • 浮世繪與中國的不解之緣
    近期,北京、上海與東京三地,都在舉辦浮世繪大展,它們分別是中國美術館「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上海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與東京的「日本三大浮世繪收藏展」。
  • 董雲虎參觀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成果展和江戶浮世繪大展
    7月17日,上海市政協主席董雲虎參觀「向海而興揚帆遠航——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成果展」。正在北外灘白玉蘭廣場展出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成果展,全面展示了20多年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展覽由三個篇章組成,分別為「強國戰略、使命如山」「砥礪奮進、締造傳奇」「乘風破浪、駛向輝煌」,展出500餘幅圖片,30餘件貨櫃船、郵輪和飛機模型等展品,採用視頻、音頻、動畫、全息影像等方式,多角度生動展現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歷程和豐碩成果,並從開放發展、協同發展、創新發展、綠色智能發展等方面,展望未來發展之路。
  • 浮世繪大師月岡芳年,曾熱衷「無慘繪」,為創作親自觀察戰後慘狀
    日本的浮世繪是一種很有特色的風俗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興起的一種藝術,有著十分獨特而又鮮明的色調與丰姿,不僅在日本,對歐亞等地的藝術繪畫也產生了很大影響,梵谷在接觸浮世繪之後,就被深深地吸引,簡直成了死忠粉,臨摹了不少浮世繪版畫。
  • 繁花繪浮世——日本浮世繪的極致解讀
    ▲ 華美錦繪——月岡芳年《皇后宮西京行鐵道發車圖》浮世繪的印刷技術愈漸成熟之後,一代代畫師的發揮空間也越來越大。▲ 畫師濾鏡下的美人vs攝影的真實比例這種無視現實的藝術效果處理對追求「寫實性」的西方藝術影響甚多,安格爾的世界名畫《大宮女》就通過有意拉長人體軀幹,強化輪廓線的流動感
  • 湖北省博物館舉辦《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曾攀、孫夏)1月15日,湖北省博物館主辦的《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在該館開幕,吸引眾多浮世繪愛好者前來觀展。本次特展的展品,均由義大利漢學家馬達羅先生捐贈。
  • 贈票丨提到浮世繪你只知道海浪?
    東洲齋寫樂《特寫大首繪》風景畫是浮世繪最後的盛宴,最初以名勝為主,後出現大量以風景為題材的系列。葛飾北齋和歌川廣重是江戶末期的兩位風景畫大師,葛飾北齋的富士山系列與歌川廣重的東海古道風情演繹了浮世繪最後的精彩。
  • 浮世繪、印象派與琺瑯錶盤
    積家以葛飾北齋浮世繪畫作《神奈川的衝浪裡》創作的微縮彩繪鐘錶作品。鐘錶作品的微縮彩繪創作,多半來自於知名古典繪畫作品,等比縮小以琺瑯彩繪製在表殼或是錶盤上,因此也以琺瑯彩繪大師臨摹的技巧生動且神似度為收藏者判斷其價值的標準。
  • 役者繪 帶你領略春畫之外的浮世繪
    在表現手法上將女性處理為半身像以此具體描繪不同女性的心理與性格這就是當時美人畫的新樣式「大首繪」喜多川歌麿筆下的美人表情含蓄中帶有妖嬈袒露肌膚甚至胸脯人物整體頗具肉感色彩典雅而簡練這種新的樣式擺脫了以往浮世繪版畫中忽視人物細節的缺點
  • 浮世繪大師筆下的妖怪經典(慎入)
    1.點擊上方藍字「iMorning」訂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