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館舉辦《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

2020-12-15 荊楚網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曾攀、孫夏)1月15日,湖北省博物館主辦的《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在該館開幕,吸引眾多浮世繪愛好者前來觀展。本次特展的展品,均由義大利漢學家馬達羅先生捐贈。

據介紹,浮世繪是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世紀—19世紀)描繪世俗生活百態的繪畫,題材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以木刻版畫為主。浮世繪獨特鮮明的藝術風格使其成為日本最著名、最典型的美術樣式。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與歌川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次》是浮世繪的巔峰之作。特別是葛飾北齋的「巨浪」,已成為日本文化與藝術的象徵。浮世繪對西方現代藝術產生了重要影響,其裝飾性強,平面視角影響過梵谷等人。美術史有記載,梵谷曾臨摹過葛飾北齋的作品。

義大利漢學家馬達羅收藏了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與歌川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次》,均為1919至1971年間日本採用傳統工藝製作拓印的版本。2018年,馬達羅將上述兩套浮世繪作品共計101幅,捐贈給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介紹,該館近年注重打造國際交流平臺,多次與國際友人馬達羅合作,在他的幫助下,將義大利的多個展覽引進到省博,並將楚文物展帶到國外。

浮世繪作品因其秀美的風情、傳神的人物、大膽的配色,受到世界多國人民喜愛,尤其是「巨浪」圖案,如今已成流行文化。本次配合特展開發的浮世繪主題文創產品,贏得觀眾好評。

本次浮世繪特展分兩期予以完整展出,第一期展出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展覽時間為1月15日至2月29日;第二期展出歌川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次》,展覽時間為3月6日至3月31日。

相關焦點

  • 《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館開幕
    《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館開幕 2020年01月16日 15:2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明海英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日本浮世繪《富嶽三十六景》在湖北首展
    新華社武漢1月15日電(記者喻珮)由湖北省博物館主辦的《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15日在武漢開展。包括葛飾北齋的「巨浪」、《凱風快晴》等一套46件作品集中呈現了日本江戶時代的世俗生活百態。浮世繪是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19世紀)描繪生活百態的繪畫,題材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以木刻版畫為主。其中,在葛飾北齋名作《神奈川沖浪裏》中,作者仿佛將自己置身於風浪中的船上,迎難而上,畫面充滿力量。這幅畫作也使得「巨浪」成了日本的流行文化,鞏固了浮世繪獨特鮮明的藝術風格,以及其日本最著名、最典型的美術樣式。
  • 日本浮世繪巔峰之作《富嶽三十六景》在湖北首展
    新華社武漢1月15日電(記者喻珮)由湖北省博物館主辦的《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15日在武漢開展。包括葛飾北齋的「巨浪」、《凱風快晴》等一套46件作品集中呈現了日本江戶時代的世俗生活百態。浮世繪是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19世紀)描繪生活百態的繪畫,題材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以木刻版畫為主。其中,在葛飾北齋名作《神奈川沖浪裏》中,作者仿佛將自己置身於風浪中的船上,迎難而上,畫面充滿力量。這幅畫作也使得「巨浪」成了日本的流行文化,鞏固了浮世繪獨特鮮明的藝術風格,以及其日本最著名、最典型的美術樣式。
  •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等浮世繪亮相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但是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東方藝術描繪的則是喧囂浮華的入世之景——浮世繪 (Ukiyo-e)。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浮世繪珍品展展出了150餘件浮世繪作品,其中包括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和大部分喜多川歌麿「美人繪」作品,並推出了350頁的浮世繪畫冊。
  • 日本「浮世繪」經典版畫《巨浪》《凱風快晴》亮相省博,為國際友人...
    楚天都市報1月15日訊(記者徐穎 通訊員孫夏)日本浮世繪手繪與版畫是世界藝術的經典之一,其中,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與歌川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次》是浮世繪的巔峰之作。楚天都市報記者獲悉,1月15日,由湖北省博物館主辦的《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館綜合館3樓開展,將展出至2月29日。3月6日-3月31日,《東海道五十三次》將與觀眾見面。
  • 藝術賞析|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與《富嶽三十六景》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晚年的作品之一初版只繪製36景因為大受好評所以葛飾北齋仍以這兩點說明葛飾北齋在描繪倒影時並不注重實際情況,而是在創作中增添了自己的想法,這種做法在他的作品中比較常見,也是浮世繪追求裝飾性效果的體現。
  • 浮世繪的巔峰之作,來省博看這最著名的「巨浪」
    15日,由湖北省博物館主辦的《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在該館綜合館大廳開幕,觀眾可欣賞《神奈川沖浪裏》的拓印版本。浮世繪是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19世紀)描繪世俗生活百態的繪畫,題材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有手繪與木刻版畫兩種類型,以木刻版畫為主。
  • 葛飾北齋大師富嶽三十六景賞析,被譽為日本浮世繪版畫最高傑作
    《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晚年的作品之一,屬於浮世繪中的「名所繪」,為描繪由日本關東各地遠眺富士山時的景色。初版只繪製36景,因為大受好評,所以葛飾北齋仍以《富嶽三十六景》為題再追加10景,最終此系列共有46景。一般俗稱初版的36景為「表富士」,追加的10景為「裡富士」。
  • 劉檸︱《富嶽三十六景》為什麼重要
    當然,所謂目標並非全是畫家個人的興趣、意志使然,也是江戶時代中期經濟社會發展和出版媒介的流變所致,浮世繪既是那個時代的藝術,同時也是媒介,而浮世繪師的創作活動也端賴媒介。多數浮世繪版畫作品上,都鈐有版元印,相當於出版商的Logo。《富嶽三十六景》是畫家在經過從幼少期、青壯年,直到人生初老的長期藝術歷練之後的一次全新挑戰——至此,北齋創作的時間線進入風景版畫時代。
  • 淺談日本浮世繪,曾影響梵谷莫奈,附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賞析
    這一分類畫作最多,影響最大,出現於浮世繪的晚期。 代表畫師:葛飾北齋,這位畫師無所不畫,可謂成就最大。一生創作了三萬餘份作品,傳世的作品眾多,其中最有名的要數他72歲時創作的《富嶽三十六景》。
  • 帝都魔都2個浮世繪大展,大師名畫層出不窮
    這一部分展示了很多經典的作品,有「浮世繪之王」有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凱風快晴》、喜多川歌麿《歌撰戀之部·物思戀》、歌川廣重《木曾海道六十九次·宮之越》、江蘇桃花塢《一團和氣》、天津楊柳青《遊園驚夢》、北京《唱堂會》等。②形象與風格這個部分主要看美人、喜劇和風景。看浮世繪和木板年畫在藝術風格方面的異同。
  • 「葛飾北齋」追浪追到香港文化博物館 富嶽三十六景靈氣逼人
    【葛飾北齋】追浪追到香港文化博物館 富嶽三十六景靈氣逼人《神奈川沖浪裏》為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代表作之一。畫中巨浪除了象徵強大的自然力量,線條間亦闡述了創作者對藝術的不斷追求。葛飾北齋(1760-1849)的藝術作品跨越界限,除了鑽研日本傳統畫法和吸收中、西方畫法,並涉獵多種題材:山水、人物、動物、妖怪,甚至春宮圖「肉筆浮世繪」。他的藝術生涯自小開始,直到他臨終前仍想能更精進,希望活多五年「成為真正的畫家」。然而,不善理財的他總是伴隨著窮困,故經常透過販賣印刷版畫和繪畫插圖來維持生計,在追求藝術的同時亦不免要為自己的財政狀況而憂心。
  • 日本浮世繪狂人巔峰之作:名作《富嶽三十六景》究竟如何煉成?
    浮世繪作為一種具有歷史感的繪畫藝術,以日本江戶時代為重要的時間節點, 表現了當時人們厭惡苦悶的現實生活,反而用於描繪轉瞬即逝的快樂感與滿足感。與我國古代思想中及時行樂的想法不謀而合。浮世繪作為反映數百年前日本江戶時代生活的風俗畫,主要存在於1603年至1867年間,作為重要的一種民族藝術版畫,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主要類型分為彩色印刷的木版畫以及人工手繪的肉筆畫,《富嶽三十六景》就是由日本知名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晚年的巔峰之作。當然他也用盡一生詮釋了:繪畫狂人究竟是如何煉成的?
  • 日本浮世繪狂人畫師,逾越百年的傳奇大佬之《富嶽三十六景》》
    11東都淺草本願寺本文以《富嶽三十六景》高清系統套圖前36張+後續10張,結合繪畫狂人葛飾北齋一生的點滴,勾勒出在整個浮世繪發展歷程當中的大時代背景特色東都淺草本願寺富士山作為日本國內的最高峰,可以說是整個日本的象徵,而且他們將其一直尊稱為「聖嶽」,相信這裡大家一定就會明白,之所以叫富嶽三十六景的含義了吧。作為目前能夠在世界上排的上號的活火山,最後一次噴發也在公元1707年,至今仍舊處在休眠的階段。
  • 模玩控:樂高積木製作浮世繪名作: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
    喜歡玩高達模型的模友有很多都喜歡樂高積木,用樂高積木拼出各種自己想要的樣子,在手藝好的模友手上可以用樂高拼出各種有趣的場景,接下來為大家帶來的是樂高認證專業玩家三井淳平用樂高搭建的浮世繪名作: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樂高能拼出的浪花效果還是很厲害的。
  • 經典浮世繪畫作《冨嶽三十六景》
    今天分享來自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1760-1849)作品,日本江戶時代後期的浮世繪師,日本化政文化的代表人物。魯迅先生在1934年給日本友人山本初枝的書筒裡寫道:「關於日本的浮世繪師,我年輕時喜歡的是北齋,現在則喜歡廣重,其次則為歌麿的人物。」接著他又說,「不過依我看,適合中國人一般眼光的,恐怕還是北齋。」由此可見魯迅先生對北齋的浮世繪的推崇。
  • 日本浮世繪名畫分享: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全套46副
    葛飾北齋_富嶽三十六景01_江戶日本橋葛飾北齋_富嶽三十六景02_江都駿河町三井見世略圖葛飾北齋_富嶽三十六景03_東都駿臺葛飾北齋_富嶽三十六景04_東都淺草本願寺葛飾北齋_富嶽三十六景05_本所立川葛飾北齋_富嶽三十六景
  • 心懷山水——萬般風情浮世繪的風景畫題材解讀
    這與東方的審美趣味結合,讓浮世繪風景畫受追捧不已。作為最早的「浮繪」製作者奧村正信,有現存最早的浮繪作品:《芝居狂言舞臺顏見世大浮繪》。葛飾北齋 諸國瀑布攬勝 下野黑髮山之瀑 大版錦繪 37.6cm×25.4cm 1833年 日本長野浮世繪博物館浮世繪風景畫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不過於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標誌性的海浪讓人過目不忘。葛飾北齋是江戶時代後期活躍的畫師。
  • 浮世繪流傳到歐洲後,影響了當時印象派、後印象派的很多大藝術家
    11:30面試完跑去看《浮世繪》展,最日本的表情,個人覺得也是最日本的展,整個展廳都裝飾得很日本很江戶,看展的人裡有不少來打卡拍照的年輕人。 浮世繪初期原為肉筆繪,即手繪,後江戶時代的經濟發展,市民文化快速發展,需要量擴大,從而使肉筆浮世繪進入版畫浮世繪階段,作品大量印刷,其中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裏》是被印刷次數最多的一幅作品。
  • 跟隨「浮世繪三傑」夢回江戶
    淺井了意在《浮世物語》寫道:活在當下,盡情享受月光、白雪、櫻花和鮮紅的楓葉,縱情歌唱,暢飲清酒,忘卻現實的困擾,擺脫眼前的煩憂,不再灰心沮喪,就像一隻空心的南瓜,漂浮於涓涓細流中。這就所謂「浮世」。《富嶽三十六景 江戶日本橋》葛飾北齋日本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浮世繪」,即為「虛浮世界的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