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繪流傳到歐洲後,影響了當時印象派、後印象派的很多大藝術家

2020-12-26 騰訊網

深圳市南山博物館浮世繪展

展廳布置得很日式

七月初去南山博物館看了《浮世繪——最日本的表情》展覽,然鵝那天上午其實主要是去面試志願者的。從那天面試情況來看,據我觀察猜測,不出意外的話,我應該是其中最年輕的一個,基本上是成家之人以及退休人員。5人一組的面試,我是本組第二個發言,第一個說自己是深大的碩士,以前就是幹這個相關工作的,輪到我的時候瞬間嘴瓢,都這麼優秀了嗎,還想明年再衝下深博的說。11:30面試完跑去看《浮世繪》展,最日本的表情,個人覺得也是最日本的展,整個展廳都裝飾得很日本很江戶,看展的人裡有不少來打卡拍照的年輕人。

「浮世」最早出現在日本是佛教用語中,「浮世」即「現世」,指生死輪迴和入世的虛無縹緲;「浮世繪」又有入世行樂,人生如過眼煙雲之意。浮世繪初期原為肉筆繪,即手繪,後江戶時代的經濟發展,市民文化快速發展,需要量擴大,從而使肉筆浮世繪進入版畫浮世繪階段,作品大量印刷,其中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裏》是被印刷次數最多的一幅作品。

《神奈川沖浪裏》

葛飾北齋的另一幅富嶽三十六景之一《凱風快晴》

下圖截出來的作品是東洲齋寫樂為當時劇院演員的特寫像,每個人物的表情很戲劇性,神態都很誇張。最下圖人物的左眼,江戶東京博物館的標誌就是取自這裡。

我先到博物館的時候,就進展廳隨意看了一下,當時有講解員在講解,主要是從當時的文化背景和作者背景來深入講解,差不多到時間我就去負一樓面試了。完了回來逛第二遍的時候,遇到一個老師帶著十幾個學員來參觀,聽他們對話好像是個國畫老師,跟著這位老師蹭了一路的講解,主要講了畫作技巧以及東西方的影響。

浮世繪流傳到歐洲後,影響了當時印象派、後印象派的很多大藝術家,他們明確表示過很多的靈感來源於浮世繪。其中最受影響的就是梵谷,沒有浮世繪,梵谷可能就不再是那個梵谷。當後人把《神奈川衝涼裡》與《星夜》重合時,毫無違和感。

——莫奈《穿和服的女子》

——文森特·梵谷《唐基老爹》

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接觸浮世繪是前兩年在海賊王展上,有一塊區域展出的是浮世繪風格的一系列故事,當時看到真的是笑死我了,感覺我看了個假的海賊王。

疫情在家的時候,看了部動畫《怪化貓》,豆瓣上最贊短評深得我心,真的強推!

之前有看到過日本生物學期刊《Genes to Cells》的一些封面圖,將生物學符號與浮世繪相融合,也是很有趣。

浮世繪的展到9號就要閉站了,入口處每天會發送限量的明信片冊子。今天在博物館值班的時候,領取了一份浮世繪的明信片紀念冊,我都給蓋上了南山博物館的印章,有想換片的小夥伴可以私聊我喲,只有5張~

相關焦點

  • 浮世繪與印象派
    但是對處於剛剛起步的印象派來說,它在難掙脫傳統繪畫的技法、視覺效果、構圖等約束的同時,還要克服社會輿論和傳統畫家們的冷嘲熱諷,困難程度可想而知。在封閉的歐洲大環境中印象派還是無法馬上脫離傳統美術在各個方面的約束。正是在這種複雜的形勢下,當時和印象派同樣屬於不入流的美術——日本浮世繪的出現給了處在困難時期的印象主義的藝術革新以很大的幫助。
  • 印象派與浮世繪的真實關係
    早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日本版畫的一些樣本就已經傳入荷蘭,但當時並沒有對創作界產生什麼影響。約50年後到了19世紀中葉,情況發生了變化。歐洲方面,美術界出現了強烈的變革創新需求,藝術家們為了革新傳統,將視線紛紛拋向國外,主要是歐洲以外,祈求從異體文化中尋找創新的靈感。
  • 浮世繪、印象派與琺瑯錶盤
    為什麼浮世繪在西方人眼裡的藝術地位如此重要?而浮世繪又是怎樣影響了後世西方繪畫發展的方向?1867年在巴黎舉辦的世界博覽會,是日本浮世繪風格畫作第一次出現在歐洲世界,這是經過日本鎖國兩百年後,第一次以浮世繪讓歐洲人了解到了不一樣的日本,也開啟了我們熟知的印象派風格脫離古典繪畫潮流與規則的另一篇章,西洋美術發展、甚至繪畫的風潮也正式走向更多元化的融合。
  • 印象派畫家為什麼都受到浮世繪的影響?這影響是什麼?
    印象派畫家會受到浮世繪的影響這是必然的結果。要解釋原因我們還得先從印象派的初衷說起。學院派抵制印象派,那是印象派的確是反對學院派的條條框框。要是我們注意到下面這點就更有意義了。那就是印象派畫家大多數法國人,而學院派條條框框的標準來自哪裡?
  • 影響了印象派繪畫的日本浮世繪大師——Kitagawa Utamaro喜多川歌麿
    ,生於江戶(今東京)農家,是「大首繪」的創始人,也就是有臉部特寫的半身胸像。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的江戶時代,浮世繪藝術在日本蓬勃發展。該藝術形式中的主題是藝伎和歌舞伎演員,以及與「漂浮的享樂世界」的生活方式相關的人物。
  • 陳閱攝影課堂:日本浮世繪對當代藝術的影響
    今天,陳閱攝影課堂給大家詳細的分享一下日本浮世繪對當代藝術的影響。夜色撩人,日本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 。浮世繪起源於中國的木板年畫,學到技藝卻摒棄了大紅大綠,在原色中加了灰,看似偏灰不明快的顏色,卻點亮了當時歐洲人油畫中的明度,變成了他們色彩體系中的亮調子,亮而不刺,尤其對印象派影響深遠。日本的『浮世繪』又稱『江戶畫』『風俗畫』。
  • 如何看懂印象派(上)
    豐子愷在其著作《如何看懂印象派》中指出:藝術家當初並不想樹立門派,或者把自己劃歸到某一個門派裡,是時代的精神和藝術家的個性造成了特定的畫風。一幅畫不僅可以是用來看的,也可以是用來體驗的。純粹的藝術家通過作品再現的是自然,不純粹的藝術家能通過作品再現藝術。
  • 在19世紀,浮世繪是怎樣影響西方現代藝術的?
    他可能夢想過,有朝一日,這些作品會產生世界性的影響。但是,他絕不會想到,這些作品首先傳到了歐洲,並對歐洲現代主義藝術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日本的浮世繪藝術家與歐洲的印象派和後印象派藝術家,在時間上相隔數十年,在地理位置上相隔數千公裡,卻因為共同的藝術理想聯繫到了一起——他們都有著描繪真實生活的欲望。不管這生活是浪漫的、無聊的,還是骯髒的,他們都致力於表現這種真實。
  • 藝術史:何為「浮世繪」?為何梵谷、馬奈等著名畫家皆受其影響?
    19世紀七八十年代印象派已經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這種影響遍布歐洲,而且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我們所認識的梵谷,馬奈,莫奈,德加等著名畫家都是印象派畫家。  到了印象派發展後期,印象派受到浮世繪影響極大,例如在莫奈晚期的繪畫作品《四季睡蓮》裡充滿著濃濃的東方浮世繪特色。為什麼在他們的後期都受到了浮世繪的影響,影響的又是什麼呢?
  • 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
    在西方繪畫史上印象主義繪畫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藝術流派,19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其影響遍及歐洲,並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國取得了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
  • 19c印象派、新印象派、後印象派作品合集
    同時還有另外一大批充滿著理想的年輕畫家,他們來自各個階層,大多數都是自由人,很多人對學院派的教學方式及繪畫風格有著不同的看法,認為古典主義千篇一律,缺乏個人風格,他們更崇尚現實主義,並提倡戶外寫生。由於有著共同的理想和觀點,他們逐漸地聚集到巴黎郊外的一個名叫巴比松的小村莊,來描繪那裡迷人的風光,他們被稱為「巴比松」畫派。可以說巴比松畫派就是印象派的前身。
  • 什麼是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
    在西方繪畫史上印象主義繪畫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藝術流派,19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其影響遍及歐洲,並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國取得了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關於印象主義可以劃分為印象派、後印象派和新印象派,那麼它們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
  • 後印象派,梵谷|讀書《現代藝術150年》
    現在,「可辨識度」已經成為一個藝術家,包括攝影師最基本的標準。後印象派在1910年的首展不比印象派好多少,它得到的評論是:「很難選擇一個比11月5日更好的日期來揭露一個廣泛蔓延的,意在破壞歐洲繪畫整體結構的陰謀的存在。」這場展覽經受了一場「來自所有領域報紙的辱罵的颶風」。
  • AH 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
    · 逆襲的印象派 ·印象派名詞的由來,相信很多人都了解。這是因為當時莫奈的油畫《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記者嘲諷而得名。回到法國後的他更開始譴責莫奈和畢沙羅特有的自然主義幻覺,提出藝術表現的「綜合」。在藝術表現上,後印象派更加強調構成關係,認為藝術形象要異於生活的物象,用作者的主觀感情去改造客觀物象,要表現出「主觀化了的客觀」。後印象派將形式主義藝術發揮到極致。後印象主義的出現,也使西方繪畫的格局被徹底地改變了,由客觀再現走向主觀表現。
  • 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的前世今生
    莫奈作品印象派名詞的由來,相信很多人都了解。這是因為當時莫奈的油畫《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記者嘲諷而得名。19 世紀的巴黎是歐洲油畫的中心,每年都會舉辦以學院派的新古典主義為主導的官方展覽,叫做「沙龍」。
  • 日本浮世繪如何攻佔時尚圈?
    它們的神秘與浪漫不僅被藝術家和收藏家們所熟知,也進入了許多時尚設計師們的秀場。作為日本的民族藝術,浮世繪如何影響了西方主流時裝設計?其蘊含的東方元素又如何引領時尚? ▲從日本主義到秀場和風 如果說浮世繪在日本本土是作為時尚雜誌供平民百姓參閱,那麼來到了千裡之外的歐洲,這門藝術以其獨特的色彩與造型成為了很多藝術家和設計師的靈感來源,深刻影響了藝術與時尚界,而這一切的開端便是1867年在巴黎舉辦的萬國博覽會。
  • 浮世繪精品展
    浮世繪是日本美術中一個畫種,一種奇異的藝術現象,並因其產生眾多的世界級藝術巨匠及名貴的藝術作品,根據多數學者研究,我們知道浮世繪的產生不僅是生根於日本傳統文化之中,還與中國版畫有著很深的淵源,尤其是《芥子園畫傳》這本書對浮世繪產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日本人為何特別鍾愛浮世繪?
    但是,從浮世繪流傳範圍的廣度和藝術價值的高度等方面來說,單純地把浮世繪歸類為「黃色漫畫」是極不恰當的。其實浮世繪不但不是「黃色漫畫」,而是對世界美術史與東西方文化影響非常深遠的一種繪畫形式,尤其在當代更是被升華為一種別具特色的東方美學。
  • 一周觀展指南|京滬集結浮世繪名作,倫敦重看印象派與高更
    有意思的是,近期在北京、上海與東京,均呈現了浮世繪大展,分別是中國美術館「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 上海「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與東京的「日本三大浮世繪收藏」和「月岡芳年:血與妖豔」。在英國,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舉行新展「高更與印象派畫家:奧德羅普格館藏傑作」,從北歐收藏家的視角看待印象派與後印象派。
  • 浮世光陰繪不盡 樂享當下且珍惜
    梵谷和莫奈等歐洲印象派「大咖」為何對浮世繪情有獨鍾?它在日本不受藝術正史待見,卻如何能以「包裝紙」的身份深刻影響了印象派和後印象派?浮世繪和中國明代書籍版畫又有著怎樣的血脈淵源?浮世繪巨匠葛飾北齋風靡全球的名作《神奈川衝·浪裡》何以成為日本精神的標誌性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