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印象派(上)

2020-12-16 讀裁者黃遠輝

如何看懂印象派(上)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

我們要了解、看懂印象派,得先了解印象派的敵人——學院派,我們無論是看一件藝術品,還是行軍打仗,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的華為的紅軍、藍軍,「藍軍」扮演假想敵部隊,當戰爭來臨時,紅軍來抵禦藍軍的入侵,藍軍部隊作戰方法是:「出人意料」的,這就給紅軍帶來了很大的威脅,只有經常與他們「打交道」才不會打敗仗,強大的「藍軍部隊」使「紅軍部隊」在演習中不斷進步。嚴伯鈞公子在《西方藝術課》也一直強調「二元對立」,要想了解一個藝術流派或者藝術家,一定要找到他的對立面來看看。

陳丹青在讀完馬蕭《印象派的敵人》後,寫了一個序,在序中提到一個場景:在宣讀考題和比賽章程後,這些選手立即去獨立的隔間,在一天內必須完成草圖……他們不能中途更改構思,否則以作弊論處……選手幾乎是完全隔離的,自帶食物,並且只能睡在隔間之中,每天可以放風兩次,但全程皆在監督之下,不許與任何人交流(感覺跟我們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很相似)。以上場景,是兩百年前由法國美術學院為競選最高榮譽「羅馬獎」而設定的創作草圖考試規定。據馬蕭考證,法國浪漫派畫家德拉克洛瓦「熱衷此道」,這是英雄的自信,也是19世紀法國畫家得以出類拔萃的門檻。……權威而齊整的法國繪畫史均在20世紀問世,此後我們被史家提醒過一萬次:19世紀無可置疑的法國大師先後是安格爾(古典主義)、德拉克洛瓦(浪漫主義)、庫爾貝(現實主義)、柯羅(巴比松畫派),以及以年資為排序的印象派諸位:馬奈、德加、塞尚……直到短命的修拉與梵谷。……這是歷史的常態:我們今天記住的大藝術家、文學家、音樂家,十之六七曾經籍籍無聞,他們活著的年代尚有遠比他們更有名、更流行的同行。陳丹青老師表達的意思很明白,現在我們看來,印象派是繪畫藝術的一座高峰,但在印象派剛剛出道的那會,他們只是一群被嘲笑憑印象作畫的不入流的畫家,真正受歡迎的是那群沙龍畫家,學院派畫家。

豐子愷在其著作《如何看懂印象派》中指出:藝術家當初並不想樹立門派,或者把自己劃歸到某一個門派裡,是時代的精神和藝術家的個性造成了特定的畫風。一幅畫不僅可以是用來看的,也可以是用來體驗的。純粹的藝術家通過作品再現的是自然,不純粹的藝術家能通過作品再現藝術。

1874年,一群年輕的畫家在巴黎卡皮西納大道的一所公寓裡舉辦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直接向官方沙龍發起挑戰,這群畫家包括莫奈、雷諾瓦、畢沙羅、西斯萊、德加、塞尚、莫裡索等,他們極力主張在戶外自然光線下,描繪身邊的真實生活。學院派在當時的藝術界是絕對的主流,任何人想從事藝術事業,唯一的途徑就是獲得學院派的認可,入選他們舉辦的官方藝術沙龍展,這樣才有機會出人頭地。「印象派」這個稱謂來自莫奈的作品《印象·日出》,當時有個雜誌記者看了《印象·日出》後,寫文章嘲笑這幅畫「如此粗糙,還不如一幅未完成的草稿,可能是憑印象畫出來的」,學院派也用「印象主義者」來諷刺莫奈,於是這些青年畫家乾脆就豎起「印象派」這個flag。自此,印象派畫家幾乎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展覽,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印象派繪畫。

文藝復興以前(包括文藝復興這批畫家),藝術家離不開宮廷、貴族或者教會的供養,基本都是受人委託作畫,本質上是一個畫匠,跟工匠差不多。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就是因為達不到金主的要求,沒有完成交易,所以只好留在自己手裡。19世紀中後期,開始出現了一些自由藝術家,他們按照自己的理念作畫,再通過畫廊出售給喜歡的顧客,藝術創作的題材限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不管是文藝復興,還是巴洛克,印象派之前的藝術都追求畫得像,聚焦點在「形」上,畫家對素描、對構圖、對透視非常看重。印象派的繪畫理念是,「我們要追求真實,就不能遵循套路,我們應該走到自然中,對你看到的東西進行觀察」,所以印象派是非常推崇寫生的,寫生這件事就是在印象派之後才大力提倡的,之前的畫家都是憋在畫室裡找靈感。印象派追求的是「眼見為實」,他們只會把自己看到的東西畫下來。

圖片來源:《小顧聊印象派》

印象派繪畫之所以受到民眾的歡迎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日本浮世繪的影響。浮世繪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是日本江戶時代興起的一種民族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從其繪畫素材看,大部分內容是妓畫和伎畫,作品主角是娼妓和藝伎,女性、裸體、色情是其標誌性特徵。日本色情產業從古代起就很發達,當時的各大妓院就叫「風俗店」,老闆要張貼大量的廣告為自己攬客,廣告大部分就是充滿淫穢內容的春宮主題,大量描寫色情場面。浮世繪體現出一種「活在當下」的生活哲學,在日本很受歡迎。

19世紀中期開始,歐洲開始從日本進口瓷器和茶葉,包裝用的紙上印的就是日本浮世繪。莫奈、德加等藝術家,非常喜歡浮世繪,覺得這種繪畫簡潔如漫畫,色彩和構圖都非常有表現力,比如葛飾北齋(葛飾北齋是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歐洲畫壇影響很大,他是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的《神奈川沖浪裏》,巨大的浪花顯得富士山非常矮小,這種違反科學透視的構圖,深深影響了印象派畫家。他們開始研究浮世繪繪畫,並在自己的作品中,嘗試通過改變透視關係,給畫面帶來特殊的張力。印象派不僅在商業上取得了成功,還徹底改變了藝術規則。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藝術一刻|如何看懂格子畫
    藝術一刻|如何看懂格子畫 2020-12-04 0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印象派—打破印象派的印象派【風格列傳】
    上一回我們已經談過印象派的起源,還有「前印象派」的技法形式特點,接下來談談「新印象派」。 新印象派其實不難了解,總的來說,就是「不好好的畫畫」。(喬治·修拉) 這幅畫在1886年的「印象派的第八次聯合畫展」上出現,大家此時該知道為何「點彩派」要歸納到印象派中了。
  • 10幅畫,教你看懂印象派和抽象派 讀圖
    白紙在白熾燈的照射下,它還可以稱之為白色麼?每天上班的路上的景色,即便是同一季節同一時間,它所呈現的顏色會是完全相同的麼?你看到的世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是印象派燦爛流轉而多變的顏色的本質。
  • 如何畫一張,印象派風格的畫?
    印象派繪畫充滿運動、安靜、夢幻、沉靜、沉思。無論感覺如何,總是表現出一種自發的氣氛。印象派風格適合於創造性、主觀性。如何學習印象派繪畫風格?一般印象派畫家選擇相對普通的題材,並且是瞬間是短暫。要強調色彩、光線。
  • 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
    印象派繪畫外文名稱:Impressionist painting 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法國湧現出一大批印象派藝術大師,他們創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詳的經典巨製,例如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等。
  • AH 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
    另外,巴比松畫派在西方美術史中起著重要的承上啟下的意義,他們由深受古典主義的學院派蛻變而來,其後又為印象派的崛起點亮明燈。巴比松畫派雖然和楓丹白露森林關係密切,但和楓丹白露畫派完全不是一條道上的,和楓丹白露畫派關係密切的是楓丹白露宮。
  • 什麼是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
    印象派繪畫外文名稱:Impressionist painting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法國湧現出一大批印象派藝術大師,他們創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詳的經典巨製,例如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等。
  • 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的前世今生
    他把印象派的藝術方法,尤其是在色彩和對事物的形體塑造上的方法,發展到更加獨立於傳統之外的地步。這也就是今天梵谷為什麼會被後世如此推崇的原因。修拉的點彩作品分割主義技術的目的,是採用光學原理將純粹的色彩用小點塊的方法,彼此相鄰近地排列在畫布上,以求得比在畫板上進行色調混合更高明的亮度。所以新印象派又叫作點彩派。
  • 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你是否能分清?
    另外,巴比松畫派在西方美術史中起著重要的承上啟下的意義,他們由深受古典主義的學院派蛻變而來,其後又為印象派的崛起點亮明燈。巴比松畫派雖然和楓丹白露森林關係密切,但和楓丹白露畫派完全不是一條道上的,和楓丹白露畫派關係密切的是楓丹白露宮。
  • 典型印象派特點的印象派畫家—畢沙羅
    卡米耶·畢沙羅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法國印象派大師,生於安的列斯群島的聖託馬斯島,1903年於巴黎去世。卡米耶·畢沙羅,在印象派諸位大師中,畢沙羅是唯一一個參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的畫家,可謂最堅定的印象派藝術大師。畢沙羅是始終如一的印象派畫家,是印象派的先驅,有印象派「米勒」之稱。角落讀畫印象派是繼古典油畫之後西方油畫流派裡面的一個最偉大畫派。
  • 蔣勳:印象派和後期印象派
    後來,野獸派、立體派、超現實主義,都從印象派那裡汲取過營養。19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在歐洲蓬勃發展。工業化帶來城市化,城市成為時代中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中產階級起來了,人們嚮往城市,從鄉村流向城市。早期印象派畫家大都誕生在1840年前後,剛好趕上這一潮流,成年後,都像採蜜的蜜蜂一樣撲向巴黎這樣的文化藝術中心。
  • 19c印象派、新印象派、後印象派作品合集
    (戳上方連結觀看作品)1874年一群年輕的畫家在巴黎卡皮西納大道的一所公寓裡舉辦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有31位印象派畫家前來參展,目的是向官方的沙龍挑戰。包括莫奈、雷諾瓦、畢沙羅、西斯萊、德加、塞尚等在內,畫家們的性格和天賦各不相同,並且在某種程度上他們還具不同的觀念與傾向!但是他們誕生在同樣的時代,有著同樣的經歷,並且向同一反對派鬥爭過。
  • 印象派之父,竟然不是印象派?
    所以許多人也就誤認為,馬奈屬於印象派。但其實,印象派的 7 次聯展,馬奈一次都沒參加過。而且你看馬奈的畫,真的和印象派很不一樣。我們知道,印象派的畫,色彩都很明亮,筆觸也很小,就比如莫奈的這幅《撐洋傘的女人》。但你看馬奈的畫,完全不是這樣。畫面的色彩並不明亮,而且筆觸也很大,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堆一堆的色塊。那麼,馬奈怎麼就變成了印象派之父了呢?
  • 10 幅畫,教你看懂印象派和抽象派
    印象派:光影的遊戲還記得那件藍黑或者白金色的裙子麼?你手頭的筆,在白紙上寫下了黑色的字跡,它真的是純粹的黑色麼?這是印象派燦爛流轉而多變的顏色的本質。MonetRouen Cathedral Georges-Pierre Seurat:A Sunday on la grande jatte(《大宛島上的星期日》)
  • 從莫奈的作品了解印象派
    克勞德·莫奈是法國的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印象派與古典主義對比前幾天我專門寫了一篇關於畢卡索作品,有網友留言說亂畫就成了畢卡索。
  • 非印象派的印象主義領袖——馬奈和印象派繪畫
    ,這也直接影響到了印象派的創作題材的選擇,選材傾向開始從鄉村鄉村文化轉向了都市文化,並將馬奈認作是藝術上的「領路人」。馬奈作品《女吊襪帶》三、非印象派的印象主義領袖馬奈無論從用色、用筆還是著眼點上,都是具有革命性的
  • 印象派畫家們背後的男人
    這些畫又如何成為了最受歡迎的畫作?印象派畫家們背後的一位男人功不可沒,他就是保羅-杜朗·盧埃爾(Paul Durand-Ruel)。因為這樣一位畫家的絕大部分作品就可以在他手中獨家經營,因此在價格上產生了壟斷地位。當然買下畫作只是第一步,銷售和推廣這些印象派畫作上,盧埃爾和畫家們都面對了嚴冬般的考驗。
  • 後印象派畫
    而與印象派、新印象派的繪畫不同,後印象派在創作的思維上面和表達的手法上與傳統的古典繪畫完全不同,其更多的是與現代創作風格類似,對實物的表達更多的偏向於作者的主觀意識,開始逐漸從注重事物表面開始向物體的內部結構以及穩定性轉變,徹底打打破了傳統繪畫傳統 。因此,在現代藝術界中,由很多的藝術家普遍認為現在藝術的起源就是後印象派。
  • PS教程 PhotoShop打造印象派油畫效果
    如何將風景照片打造成印象派油畫效果呢?看完這篇教程你就只到了PhotoShop打造印象派油畫效果印象派強調畫家對客觀事物的感覺和印象,反對學院派的因循守舊,主張藝術上的革新。印象派繪畫在當今依然是一個賣點!如何用PS製作印象派繪畫呢?不用心急,今天小編子墨將與你分享一篇用圖案圖章工具打造印象派油畫效果的教材,趕緊來學習吧!
  • 隱秘的傑作:印象派與後印象派大師的素描作品
    《隱秘的傑作:走進印象派與後印象派》一書集中呈現了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的20位代表藝術家的224幅素描作品,並詮釋了素描藝術是如何從內容、形式、媒介到技法都為推動藝術走上現代之路做出貢獻。本文摘編自該書前言《素描藝術的凱旋》,由澎湃新聞經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授權發布。素描的崛起是歐洲繪畫的一場核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