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幅畫,教你看懂印象派和抽象派 讀圖

2021-02-23 十五言

本文來自十五言站內主題#有關藝術館#

秦呆主編


印象派:光影的遊戲

還記得那件藍黑或者白金色的裙子麼?你手頭的筆,在白紙上寫下了黑色的字跡,它真的是純粹的黑色麼?白紙在白熾燈的照射下,它還可以稱之為白色麼?每天上班的路上的景色,即便是同一季節同一時間,它所呈現的顏色會是完全相同的麼?

你看到的世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是印象派燦爛流轉而多變的顏色的本質。

1 Monet:Rouen Cathedral



莫奈畫的這教堂到底是什麼顏色的?

其實,我們所見到的顏色,其實都是光。每個人的大腦,都是一位手段最為高超的藝術家,它將所有反射進眼球的光線,在大腦中調和成一片明亮而高級的混合色。

我們所見世界的顏色實際上極為複雜,不會被重構。這幅教堂也有這麼多顏色,那是莫奈瞬息萬變的腦中景象。

2 Monet:The Bridge over the Water-Lily Pond



19世紀,相機誕生了,挑戰了繪畫千年以來創造真實自然的特權與無上的地位,迫使藝術家們開始尋找另一種表達「真實」的方式。反現實主義畫家,則在寫生的過程中,看到了千姿百態的大自然,並追求光,色,與大氣的表現。

3 Monet:Impression: Sunrise(《日出·印象》)


在這幅畫裡,阿佛爾港口清晨的一瞬被一種全新的"寫實"方式所記錄下來,這種方式忽略了傳統寫實繪畫對形體與明暗的細微雕琢,畫面全部由大大小小,變化微妙的色塊構成,色彩的冷暖對比成為畫面的主導,並以冷暖對比的節奏來還原光感,互補色的使用上也極為大膽。

4 Pierre-Auguste Renoir:Le Moulin La Galette(《紅磨坊街的舞會》)


19世紀的巴黎,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野蠻的發展著,並出現了大量豐富的休閒娛樂活動。雷諾瓦描寫的就是這樣一瞬間。

畫面中的氣氛令人感覺格外的溫馨,聊天,跳舞,喝酒,每個人的歡樂都好像從畫面中滿滿的溢了出來,午後的陽光揮灑出點點光暈,巧妙的模糊了形象的邊界,使畫面的光影效果格外生動。

5 Georges-Pierre Seurat:A Sunday on la grande jatte(《大宛島上的星期日》)


喬治·修拉嘗試了另一種前所未有的繪畫方式,「點彩」。將未被調和的純色直接以點的形式放置於畫面中,依靠並置產生的顏色差,通過視覺混合原理,在觀者的大腦中進行調色。

通過細小的彩色圓點,使畫面鬆動而富有張力。遠近人物皆按透視法,黃金分割法精心安排,並輔以數學公式計算遞減人物大小。

抽象派:非經驗的表達

許多人會嘲笑抽象派「不知所云」的風格,和正常審美背道而馳。許多抽象藝術其實追求的是極致、簡約的表達,而非簡單地再現自然,是獨立於經驗的存在。

6 Piet Mondrian:Tree & Composition


7 Pablo Picasso: The Bull


以上兩幅圖很好的說明了兩位頂級藝術家如何將形體抽離出去。無論是蒙德裡安的樹,還是畢卡索的牛,全部都是形體中最為極致的簡約表達。

擺脫所有客觀世界的束縛後,蒙德裡安也選擇用點線面形式感來表達秩序與理性之美。從樹,到格子,大略是經歷了這麼一個過程。

8 Jackson Pollock in Painting

這是波洛克的畫,和他作畫中的樣子,為了表達偶然與身體的印記。他的畫作確實給人「看不懂」的直觀感受。但是,我們真的需要用繪畫去幹照相機能夠完成的工作麼?

9 Robert Lehman:No Title


當然,也有這樣的說法:崇尚簡約就是美,於是在畫面上做減法,這種不斷的簡約追求,終將走向最後一條路——「一片空白」。

羅伯特·雷曼的這張《無題》,表達的已經不是單純的一幅圖片,呈現的是藝術家更關注作畫的方式與過程,而不是繪畫藝術的結果。

10 鹽田千春:手中的鑰匙


在杜尚之後,藝術進入了觀念的領域,對於藝術界而言,架上繪畫的式微已經是共識。比如近期開幕的威尼斯雙年展上的鹽田千春《手中的鑰匙》,通過裝置來表達思考。

4英裡長的紅線,將近400雙的鞋和一些手寫筆記,讓這件藝術品成為所有參與人們的個人記憶的載體。每個鑰匙都是生活中非常重要又非常熟悉的物件,即打開未知的世界,又是保護我們空間的載體。

PS:本文原載於十五言好基友在行沙龍zaihang_salon

文/秦呆

藝術行業搬磚的,有幾個朋友,活得挺好,看球擼串子,有點閒工夫就寫點啥。

應十五言好基友之邀,AI在此要打廣告了:

本文作者秦呆,已經正式在在行(zaih.com)出臺(划去)成為行家了!他將用策展人的眼光,教你真正看懂藝術展覽。

「我能夠帶你真正體會一場藝術展覽,一邊看展,一邊學習、思考,外加一次生動的藝術史入門。」


點擊「閱讀原文」約見,一起去看展吧!(AI才不會說秦呆本人是個如假包換的帥哥呢……)

關於十五言

原創寫作者的聚集地,讓知識更有文藝範兒。我們愛美好、怪異或獨特的東西,愛推敲細節,歷史,道理,事物之間的聯繫,我們歡迎一切擁有同樣愛好的人,用文字記錄下思想的印跡。

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長按關注,暢讀知識的文藝範兒。


相關焦點

  • 10 幅畫,教你看懂印象派和抽象派
    印象派:光影的遊戲還記得那件藍黑或者白金色的裙子麼?你手頭的筆,在白紙上寫下了黑色的字跡,它真的是純粹的黑色麼?你看到的世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是印象派燦爛流轉而多變的顏色的本質。MonetRouen Cathedral
  • 抽象派畫家康定斯基的畫
    說實話,我也看不懂作者畫的是什麼,但是這些畫倒是挺好看的。[L] 下面這張畫,它用各種大小不同 的圓,非常鮮豔的色彩搭配組成一 張十分漂亮的畫面。這就是抽象派的畫。抽象派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近100年 的歷史了。喜歡正統油畫的人,對它嗤之以鼻,甚至深惡痛絕。
  • 如何看懂印象派(上)
    如何看懂印象派(上)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陳丹青老師表達的意思很明白,現在我們看來,印象派是繪畫藝術的一座高峰,但在印象派剛剛出道的那會,他們只是一群被嘲笑憑印象作畫的不入流的畫家,真正受歡迎的是那群沙龍畫家,學院派畫家。豐子愷在其著作《如何看懂印象派》中指出:藝術家當初並不想樹立門派,或者把自己劃歸到某一個門派裡,是時代的精神和藝術家的個性造成了特定的畫風。
  • 莫奈影響了美國「抽象派」?巴黎橘園美術館用畫作告訴你真相
    ,與彼時最被推崇的美國抽象派藝術之間的橋梁。菲利普加斯頓《繪畫》19543引領後世藝術家對藝術形式的探索和革命本次橘園美術館的展出當中,重新回顧莫奈和抽象派的呼應關係。除了展出色域繪畫流派的先鋒紐曼、抽象印象派畫家施提爾的畫作;亦有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作品。傑克森·波洛克《深處》1953在展廳有多幅作品展出的米歇爾,以抽象的色彩、線條描繪周圍的人物、自然景色著稱。
  • 印象派的畫是怎麼畫成的
    印象派大師莫奈的倫敦印象畫   在繪畫派別中,印象派的特點是抓住瞬間的光線和色彩,即興落筆,事先不做多少構思和畫面安排,筆觸往往是點到為止,不做工筆描繪。印象派畫家究竟是怎麼工作的?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科隆印象派名畫的修復大師們。   在科隆的瓦爾拉夫·理查爾茨博物館(Wallraf-Richartz Museum)五層樓上,一個正方形的房間,光線充足,中間有兩張靠在一起的桌子,桌子上面鋪著一層淺灰色的氈子,氈子上面鋪著一幅畫,是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高更的一幅風景畫。藝術修復女專家萊韋倫茨正通過安裝在桌子上方的一個可移動的顯微鏡,仔細觀察這幅畫的細節。
  • 雙語讀圖4:文森特‧梵谷名言
    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1890)出生荷蘭,為後印象派畫家,他的作品以粗略的美感、情感的真實及膽大的色系而著名,且對20世紀的藝術有深遠的影響。不過,想給大家分享一下以下這個資料:文森特一生中畫有864幅油畫,1037幅素描,150幅水彩畫。而他的水彩畫十分出眾,和油畫不分上下。他個人獨愛肖像畫,一生中畫過35幅自畫像,11幅向日葵;4幅覆蓋在以前的練習畫上,7幅在習作的背面,7幅畫在紙板上。本王子就是喜歡挖一些大家都比較少見的作品來分享,例如一些珍貴的手稿。
  • 如何畫一張,印象派風格的畫?
    2、時刻保持整體觀念:印象派畫家一樣作畫的過程中,首先放下畫作的骨架是至關重要。重要的是要在構圖中看到質量,同時要把前景、中間背景和背景結合。建立視覺興趣點也非常重要。一個觀察者將進入這幅畫,並通過所有部分旅行。探索,迷失在色彩和光線的堆積中。
  • 故宮一幅畫被稱鬼畫,800年無人看懂,放大10倍,網友:太可怕了
    故宮一幅畫被稱鬼圖,800年無人看懂,放大10倍,網友:太可怕了迷畫《骷髏幻戲圖》是南宋李嵩的經典作品之一,以詭異的骷髏入畫,又被稱為「鬼畫」。此畫摒棄了傳統國畫的溫文爾雅、點景寫意,相比之下它的魅力在於詭異和恐怖。《骷髏幻戲圖》南宋李嵩畫作這幅距今800年,準確地來說是808年的鬼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如其名,不看畫作,光聽名字就仿佛是現在的驚悚電影,沒想到在800年前就有人能大膽採用這種表現手法。
  • 藝術一刻|如何看懂格子畫
    藝術一刻|如何看懂格子畫 2020-12-04 0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要強逼孩子了,估計老師看到這幅畫都要欲哭無淚了~抽象派吧
    大哥,你這髮型倒是滿獨特的啊,應該是不會和被人撞了,不過你這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嗎?怎麼這麼簡單的數都算不對呢?究竟是哪個人把哪吒做成了這樣啊!太有喜感了...感覺自己以後都無法正是哪吒這麼人物了,腦子裡總會浮現這個畫面...哈哈。
  • 教你如何簡單看懂電路圖
    雖然整機電路圖十分複雜,但學會看懂電路圖並不是高不可攀的事,經過不斷學習和實踐,一定可以學會識讀電路圖。實際上,看整機電路圖時,可以使用多種看圖的方法。最終都要完成讀圖的幾項基本任務,達到看圖的幾項基本要求。這裡討論看電路圖的基本方法。
  • 焦頭爛額的畫商:破產20次的印象派推手
    畫廊每幅賣出去的畫都會在背後貼上作品編號和畫廊地址杜朗-盧埃爾畫廊的帳本裡清楚地記下購買每幅畫的支出,從編號1140往下可以看到畫廊購買了四幅每張300法郎的莫奈。在早期的巴黎,畫商屬於藝術行業的邊緣人物,唯一的目標就是賣畫、賣畫、賣畫!但就有這麼一名「賭徒」,他看上的畫家,無論當下多麼窘迫無望,日後都能在藝術史擁有姓名。
  • 畫印象派油畫的先決條件,滿足這3點,你也可以,乾貨分享
    學印象派繪畫的先決條件,滿足這3點,你也可以,油畫乾貨分享。很多熱愛繪畫的朋友,都喜歡印象派的風景油畫,那麼我們可以學印象派風格的油畫嗎?印象派油畫風景寫生有什麼前提條件,這個問題具有很大的代表性,經過長期觀察和實踐,筆者認為,印象派繪畫還是有一些先決條件的,因為印象派油畫是有門檻要求的,具體情況請看下面的分析。1印象派畫家的造型能力都非常高印象派畫家的造型能力都非常強。
  • 最難懂的3幅名畫,雖簡單但每幅都價值上億,網友:這根本不是畫
    其實大多數藝術品並不是通俗易懂的,有很多是讓人摸不著頭腦的,來看看世界上最難懂的3幅名畫,它們的售價一個比一個高,但其內容簡單到讓人懷疑人生。更是有網友表示:這根本不是畫。首先就是《安娜之光》。目前為止,這幅畫的價格排名為世界最貴畫作的第17名,為什麼說它難懂呢?
  • 印象派繪畫是憑印象畫?完全錯了!
    正因如此,很多人進入一個誤區,認為印象派就是「憑主觀想像」作畫,故意畫得模模糊糊,就是要讓人看不懂……這其實是被「印象」二字誤導了。實際上,印象派都是踏踏實實、一絲不苟的寫實畫家,是畫家中的科學家,甚至帶著點書呆子般的迂腐。這個說法似乎又與我們的「主觀印象」不太符,不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 高更:永遠的印象派畫家,自殺前的畫成了代表作
    1873年,高更為自己娶到漂亮的梅特而慶幸,他驕傲地稱自己「有幸偷竊了丹麥的一顆明珠」,平和、富裕、幸福伴隨著他和梅特過了10年的家庭。自1879年起,高更一共參加了5 次印象派畫展,這期間也是印象派在法國從最初被否定到肯定、勢頭由弱至強的轉變時期。
  • 新印象派—打破印象派的印象派【風格列傳】
    印象派在歷史中屬於現代藝術的序章,古典中的「畫你所想」在印象派中(特指「前印象派」)變成了「畫你所看」為主。
  • 莫奈≠印象派!他也曾窮困潦倒流落街頭,一生最愛畫的是她倆!
    學院派的畫家們認為這幅作品很粗糙,過於隨便。這幅畫還受到《喧噪日報》(當時法國的主流媒體)記者勒魯瓦的嘲諷,他以這幅畫為題寫了一篇評論文章,批評莫奈的畫風,認為這次參加展覽的畫家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繪畫的門外漢,不懂正規藝術表達方式,《日出·印象》完全就是憑印象胡亂畫出來的。
  • 印象派之父,竟然不是印象派?
    所以許多人也就誤認為,馬奈屬於印象派。但其實,印象派的 7 次聯展,馬奈一次都沒參加過。而且你看馬奈的畫,真的和印象派很不一樣。我們知道,印象派的畫,色彩都很明亮,筆觸也很小,就比如莫奈的這幅《撐洋傘的女人》。但你看馬奈的畫,完全不是這樣。畫面的色彩並不明亮,而且筆觸也很大,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堆一堆的色塊。那麼,馬奈怎麼就變成了印象派之父了呢?
  • 藝術一刻|2分鐘看懂莫奈
    藝速課artroom用創意短片,講藝術知識「莫奈兩次畫過3幅《撐陽傘的女人》,前後相隔11年,這11年正是莫奈印象派風格從探索到成熟的階段,看懂這幾幅畫,你就算真的看懂莫奈了。• 莫奈《撐陽傘的女人》1886年構圖、動作、衣著與傘與第一幅畫如出一轍但已不見早期注重雲朵的糾纏和光影對人物的影響人物處於更次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