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式養老:等我們老了,就同居吧,愛人在身邊,朋友住隔壁

2021-02-06 民宿雅集

在全世界的觀念中

大部分美國人的老年生活是快樂的

可是你知道嗎

美國人之所以老年生活過得好

是因為他們很會為退休養老做規劃

美 國

——

比如美國德州

這四對夫婦「抱團養老」的故事

啟迪著全球的老人

抱團養老

愛人在身邊,朋友在隔壁

就算老了,也要有自己的生活

不知你們有沒有和朋友們約過

等我們老了,就搬到一個地方住在一起

一起喝茶,種樹,散步,旅行

把因年輕忙碌而未做過的事情

在已知天命的時候去完成

來自美國的這四對夫妻

是認識超過20年以上的好朋友

等孩子們長大後,他們就一起去買了一塊地

建了四座小房子,住在了一起

一個很偶然的情況下

他們發現了一塊廢棄的草地

靠近Llano湖泊,風光很美

一開始他們想著建一所大房子

然後四家人住在一起

考慮到個人空間的重要性

他們最後決定把這個地方

打造成四處相連的獨立房間

每座小屋花費4萬美元

整個建築相當低碳環保

有雨水收集器,還有太陽能板供電

小屋的內部精心設計

結構和工藝將美學發揮到極致

主人們可以安心地在這裡工作或者是看書

而牆壁則主要以原木為主

設計師還特意保留了木頭的紋路

一片溫馨自然的氣息

森林的味道讓人特別安心

有種回到最初最開始的感覺

不乏生活情趣

用的杯子都是一樣的

德 國

——

德國人的「同居式」養老是什麼樣的呢

我的姑父前年去世

只留下姑媽一個人守著一間大房子過生活

姑媽雖有個兒子

但在德國

子女結婚後一般都不和父母住在一起

一天早晨

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頭推門走了進來

一進門就大聲說:"施密特,我們『同居』吧?"

姑媽高興地說:"好啊,我也正有此意呢。"

之後,他們又高興地說了一會兒話

後來才知道

原來,姑媽口中的"同居"

乃是現今德國老人十分追捧的一種養老模式

——"搭伴養老"

德國人60歲後就可以進療養院養老

但很多老人十分厭倦療養院裡的單調生活

於是,便有一些老人

因志趣相投而自願組合在一起

過起了"同居"的老年生活

在德國,除了老人與老人之間"同居"外

一些心態年輕的老人還喜歡與年輕人一起"同居"

德國的出租屋很稀缺

房租也貴得嚇人

青年人普遍遭遇"找房難"

於是,一些老人甘願把自己的房子

低價或免費提供給年輕人和他一起住

但前提是年輕人必須承擔部分照顧老人的義務

比如陪老人聊天、打掃花園、外出採購

如今,"讓我們同居吧"

已經成了德國老人最熱衷的行為

老人之間或老人與年輕人之間相互幫助

即使老人身體出現狀況也能及時被發現並得到救護

所以這裡老人的平均壽命變得越來越長

德國已成為目前歐洲最"老"的國家,大概與此有關係

中國人也能抱團養老

自己規劃出幸福老年

——

可能很多人羨慕過後

覺得這種養老模式在中國是不太可能的

但隨著國人觀念的轉變

「抱團養老」也將成為一種趨勢

天津就有一個「知青樂活大院」

這個大院位於天津薊縣郊外的農家3層木樓

是65歲老知青張承永

幾年前經當地村委會同意

從這處宅基地所有人手裡租賃來建設的

當時建這棟樓房

就是為了找一幫志同道合者

大家在一起生活、一起玩、一起為理想而陶醉

大院裡有藝術工作室、健康工作室

DV工作室、茶藝組、模特隊、話療室等各個小組

平時,大家還會一起去山東、海南等地候鳥遊

而在杭州

有一個和德州四對夫妻相似度90%的案例

雲曼星·共同家園的誕生

便源於一群設計師養生、養老的夢想

擁抱自然、抱團生活的態度

共同家園有著勝過於Llano湖泊的風景

它建在杭州餘杭徑山鎮黑松林腳下

甘嶺水庫旁

就這樣竊取了城市最美的環境與杭州最好的空氣

設計師表示未來居住在這

有權利擇鄰而居

與親密夥伴

志同道合之人生活在一起

目前已有30幾對夫妻

60多位人士約好了住這裡

房子目前在建中

面朝千人大草坪

背依山,山上便是森林遊步道

去刷步,能夠一直刷到甘嶺水庫

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採野菜,種農場,這都是極好的

而且附近設有匠人街

讓老人們老有所樂

老了,也要有自己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在於它的「中西結合」

從共同家園開車到杭州未來科技城半小時足夠

離子女也不遠

那兒有頂級醫療中心

醫療健康對老人來說舉足輕重

所以說

只要你想,只要你認真去做

任何時候都不晚

任何美好願望都能實現

如果你打算或正在做特色小鎮和田園綜合體,千萬不要盲目!!盲目瞎幹只會把項目帶向死亡。2018年7月7日-9日,新時代中國鄉村振興與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新動能創新發展高端論壇特邀10+國內頂級智庫專家,國內特色小鎮和田園綜合體標杆項目的一線操盤手。在新時代面臨的新機遇,新政策,新挑戰,新熱點;項目創建規劃申報的要點,頂層設計,創新發展,產業導入,產城融合,IP打造,投融資策略,扶持政策,政策工具創新,規劃運營,資源對接,標杆項目實地考察等多角度,多維度,全方位系統的進行研討和深度解讀,為您的發展助力賦能服務。

【峰會時間】2018年7月7-9日【3天2夜、第三天考察僅限貴賓】

【峰會地點】 中國●杭州

【參會對象】◆ 各級地方政府機構;房地產、文旅產業、億元規模以上農業及其他鄉村振興市場主體企業、特色小鎮和田園綜合體服務方、項目方董事長及核心高層(擬定參會人數300+)

【峰會特色】國內頂級智庫專家解讀+經典案例分析+項目研討+標杆項目實地考察項目一:越劇小鎮——宋衛平的第一個文旅小鎮,堪稱特色小鎮和田園綜合融合的典範;項目二:安吉魯家村——中國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項目三:安吉餘村—大大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的美麗鄉村+項目孵化+高端人脈對接

【報名電話】13717750889 汲老師(微信同手機號)

◆新機遇,新挑戰,新布局,先戰略的新形勢下,如何利用特色小鎮這個重要抓手實現鄉村振興戰略?

◆政府和企業如何有效規避特色小鎮建設中的風險,防止出現新的政府和企業債務風險?

◆沒有產業支撐,特色小鎮就是無根之木,特色小鎮如何融合產業?融合哪些產業才能更好發展?

◆如何獲取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的扶持基金?

◆特色小鎮離不開地產開發、又不能完全地產化、如何避免其中的矛盾?

◆如何做好特色小鎮和田園綜合體的規劃和運營?

◆如何打造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有持續流量、持續現金流的盈利模式?

◆新時代消費業態下、文化、科技如何更好融合引爆萬億級的市場?

◆如何從5個緯度來設計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中的產業?

◆如何發掘、提煉當地特色的IP、通過IP打造、引爆市場?

(報名方式)立即撥打電話或微信諮詢

報名:汲老師電話13717750889微信13717750889備註:本次峰會僅限企業董事長高管參加,按照報名先後安排坐席

相關焦點

  • 爆紅朋友圈的「同居式養老」:最好的朋友在身邊,最美的風景在眼前!
    近來,「同居式養老」在朋友圈引發熱議。因為去年刷爆全網的7個閨蜜組團買房養老事件,這種全新的養老方式也再次被大家提及。7個70後女子,十多年前在南方報業工作時相識。年輕時的她們以外地人的身份在廣州打拼,因相似的興趣愛好和生活經歷,使得她們成為無話不談的閨蜜。她們曾暢想過,將來老的時候,一起找個地方安家,抱團養老。
  • (鄉村頤養)等我們老了,到鄉村建一個小院,邀幾個朋友一起「同居」,歸園田居、抱團養老真是太美了,還不拖累子女.
    「同居式」養老,等我們老了就這樣過。一首:當你老了、 頭髮白了、 睡意昏沉當你老了 走不動了 總會讓人感嘆歲月無情.!於是,他們在臺南尋了一處地方,建了一棟養老公寓。所有的努力不過是為了活得更加自由,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有人喜歡兒孫繞膝,亦有人喜歡獨居養老。如果可以,當我們都老了時候,希望我們能去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所以,不要認為老了就會被社會拋棄,也不想成為子女的負擔。
  • 美國4對夫妻「同居養老」!網友讚譽為夢想中的退休生活!
    最愛的人在身邊,最好的朋友在隔壁。試問,誰不想過這樣的神仙生活呢?!!上周,我們為大家分享了「成都5閨蜜的單身養老生活」,有小可愛在底下評論說「這樣的日子缺少了家庭的溫馨」。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既有愛人又有朋友的老年生活究竟有多爽~~ 在美國德州,有這樣四對夫妻,他們年輕時是相交多年的摯友,年老時又住到一起養老。雖然遠離兒女,卻絲毫沒有晚景悽涼的悲哀,反而活得比誰都瀟灑自在。
  • 親歷德國「同居式」養老
    姑媽雖有一個兒子,但他早就搬出去另住。在德國,子女結婚後一般都不和父母住在一起。一天早晨,姑媽家的門響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頭推門走了進來,老頭一進門就大聲說:" 施密特,我們『同居』吧?" 姑媽高興地說:" 好啊,我也正有此意呢。" 之後,他們又高興地說了一會兒話。德國老頭走後,我向姑媽表示祝賀,祝賀姑媽再次尋找到自己的愛情。
  • 成都5位50歲閨蜜同居養老火了,90後刷屏狂贊:老了就這麼荒度餘生!
    人的一生那麼長,兜兜轉轉尋尋覓覓,多少人回過頭時才發現,心裡最想要的,不過是有幾個老閨蜜在身邊的溫暖,有花在眼前的浪漫。成都5位單身閨蜜,抱團買房養老近日,成都5位50歲左右的姐姐火了!紀容、胡琳、蔡葵她們仨認識20多年了,目前都是單身,經常都是這家住幾天,那家住幾天,彼此陪伴和照顧。直到快退休的年紀,她們才商量著,要不找個適合的地方,一起去那裡養老吧。
  • 成都5位50歲閨蜜同居養老火了,90後刷屏狂贊:老了就這麼荒度餘生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男人,他們並不會陪著你一起變老,真正陪你變老的,是你的女朋友。這話,年少時聽不懂,聽懂已是不惑年。人的一生那麼長,兜兜轉轉尋尋覓覓,多少人回過頭時才發現,心裡最想要的,不過是有幾個老閨蜜在身邊的溫暖,有花在眼前的浪漫。抱團買房養老近日,成都5位50歲左右的姐姐火了!
  • 成都5閨蜜花400萬造房養老,刷爆熱搜,現在怎麼樣了?
    於是,這五位姐姐決定要在中國找個風景優美、條件便利的地方同居養老。試問,和好姐妹們一起生活,誰沒做過這種美夢?!!有些房間還配有浴缸,累的時候,看著麗江的老瓦房在夕陽下泡個澡,就兩個字——舒服!當夜幕降臨,姐姐們在院子裡點起了篝火。看著姐姐們開心的樣子,我才明白所謂歲月靜好,也就不過如此了吧。
  • 【養老】太潮了~12個家庭相約一起住,一起結伴老去,死後葬在一起
    人世間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和愛人,還有最好的朋友,一起慢慢變老。當你在為養老憂慮時,在中國臺灣,一群50歲上下的中年人,已經開始籌劃他們美好的老年生活……一般人想到養老,多半會想到要存錢,才有安全感。然而,50多歲的臺灣人李偉文卻認為,在人生的快樂存摺中,錢不需要太多,「朋友」才是豐富老年生活的泉源。因此,他從三十幾歲起,就進入準備退休的進行式。
  • 廣州7閨蜜湊400萬同居養老,90後刷屏狂贊:老了就這麼荒度餘生
    人的一生那麼長,兜兜轉轉尋尋覓覓,多少人回過頭時才發現,心裡最想要的,不過是有幾個老閨蜜、老朋友在身邊的溫暖,有花在眼前的浪漫。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生活在都市中,路上儘是高樓大廈、車水馬龍;滿目皆是鋼筋水泥、流轉霓虹。
  • 人老了,獨生子女卻不在身邊,他們該如何養老?看三位老人如何說
    「在這一點上,我跟她媽媽都看得很開,不像有的父母為了讓獨生子女給自己養老,就把孩子綁在自己身邊。孩子不是給父母養老的工具。」「我跟她媽媽都是有退休金的,她媽媽是醫生,退休後又返聘了,現在還掙著一份工資。我們想努力攢錢,女兒女婿小兩口也是在努力工作,等到能力足夠了,再在一線城市買個房子,我跟她媽媽就過去住。」
  • 有個小院,和最好的朋友一起養老
    當我老了,頭髮白了,不求功成名就,只求萬事隨心,即使不再年輕,也要活出自己。不想去住養老院,不想麻煩子女,找幾個志趣相投的朋友,同吃同住,一起養老,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慢慢變老。01同居養老,老得自由。是啊,年輕時我們都很忙,背負著工作與家庭的羈絆,相聚的時光總是特別短暫。老了就呆在一塊兒,每天和老朋友東聊西聊,吃飯睡覺打麻將,快樂是一件簡單的事兒。同居養老,紅塵相伴。
  • 七閨蜜花400萬提前養老,完美復刻愛情公寓!網友:這樣的日子我也想過
    「最好的朋友在身邊,最愛的人就在對面。」還記得《愛情公寓》裡這句曾引無數人羨慕的臺詞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位知心愛人,彼此共同生活,大概這就是世間美好。可生活中真正能實現的往往只有少數人,並且隨著年齡的增加,一旦有了家庭的重擔,這會變得更難。
  • 12個家庭相約一起住,一起結伴老去,死後葬在一起…
    12個家庭,他們相約一起住,一起結伴老去,死後還要一起葬……△「蝸居」設計圖除了要與朋友老了一起住外,這群朋友也計劃死亡後,還要一起葬!現在許多中老年人的子女不在身邊,養老靠子女成為一種奢求。很多中老年人在外面搞聯誼活動時熱熱鬧鬧,回到家卻冷冷清清,「因為都是空巢老人。」作為一種新的養老模式,老人們結成夥伴,彼此照顧,既減輕了兒女的負擔,也消除了老人晚年的孤獨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養老模式。這12個家庭的養老方式真的太潮,太贊了!
  • 讓70歲媽媽出去打工,這位成功人士的新型養老觀念走紅,你支持嗎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養老,這個話題一直存在於每個家庭當中,但實際上如何能夠做好,卻一直是人們還在探討的問題。「媽,你才70歲,去打份工吧」前段時間,幸孕姐在網上看到一個自主創業的成功人士,在分享自己的養老和育兒觀念的時候,說道:「媽,你才70歲,去找份工作吧」。此話一出,臺下一片驚嘆,有人說道:「你都家產萬貫了,為什麼還讓年邁的老母親出去打工,這也太不孝順了吧。」
  • ✟ 同居時代,我們一起戰勝誘惑吧!(上)
  • 12個家庭相約一起住,一起結伴老去,死後還要葬在一起……
    人世間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和愛人,還有最好的朋友,一起慢慢變老。
  • 當我們老了,上安樂寺養老去
    當我們老了,子女兒孫不需要我們發餘熱時,走安樂寺養老去。
  • 「要麼我們同居吧!」」那你會娶我吧?!「
    同居對於現代人來講,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漸漸變成很多情侶的戀愛形式了。不是有人說過麼,同居,向前一步是結婚,向後一步是分手。是的,從某種層度上來說,婚前同居和結婚的確沒區別,但結婚卻比同居多一份責任和安全感吧。真正愛你的人,不會只想著和你同居,不著急和你結婚吧。
  • 12個家庭相約一起住,一起結伴老去,死後葬在一起…
    人世間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和愛人,還有最好的朋友,一起慢慢變老。當你在為養老憂慮時,在中國臺灣,一群50歲上下的中年人,已經開始籌劃他們美好的老年生活……一般人想到養老,多半會想到要存錢,才有安全感。12個家庭,他們相約一起住,一起結伴老去,死後還要一起葬……
  • 「不結婚老了怎麼辦?」這個單身女人養老團幹得漂亮!
    村田幸子(左)與朋友在一起退休以後,幸子把職場中訓練出的強大組織能力和思考能力,運用到為自己安排養老問題上。認可同居養老理念,尊重姐妹團「規章制度」。2004年開始,這群「老年單身貴族」在一起相處、磨合,並且尋找適合養老的公寓,直到2008年,「個個Seven」正式成團,開啟了美妙的同居養老生活。櫻花季,一起旅行,節假日一起看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