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接受南都健康大講堂主持人曾文瓊專訪。 南都記者 馮宙鋒 攝
如果你錯過了直播可以通過掃描下面的二維碼觀看直播回放。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大家都宅在家裡不動,實際上這不利於乳腺健康,建議大家每天堅持30分鐘有氧運動,普通女性可以把乳腺癌患病風險降低三分之一,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也會下降三分之一。近日南都健康大講堂邀請到了國之名醫廣東省人民醫院乳腺二科的王坤主任,與大家分享一場題為《疫情期間如何呵護美麗乳房》的直播講座,直播獲得15萬+的關注。
疫情期間可選擇間隔時間長的優選方案
受疫情影響,許多乳腺癌患者的治療都有一定延遲,加之疫情得到一定控制,門診逐漸開放,乳腺癌科室會迎來一波複診高峰,這讓眾多患者們難免產生了許多擔憂:返院治療會不會交叉感染?如果未能按時治療,是否會影響病情控制?
王坤表示,由於疫情的影響,許多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有一定的延誤。乳腺癌患者免疫力低下,屬於易感人群。因此在疫情期間更要格外重視自我防護,堅持規範治療。「但是不能因為擔心感染而自行推遲治療,現在醫院都做了嚴格的防護,延遲或者終止治療不僅會影響療效,還會危及患者健康。」據王坤介紹,以紫杉類藥物為主的化療在乳腺癌治療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管是標準的三周方案還是劑量密集的單周或雙周方案均可用於乳腺癌的常規治療。但是由於化療必須在醫院進行,標準三周方案在疫情期間是治療乳腺癌的優選治療方案。治療間隔長,可以更好保護患者減少出行次數,降低感染風險;同時配合長效升白使用,提高免疫力,更好保證化療足劑量、足療程及安全性。
每年應做乳腺體檢
「乳腺癌是危及全世界女性的頭號惡性腫瘤,而中國女性的患病年齡要比歐美國家提早10年。」王坤介紹,我國乳腺癌發病人群主要是45歲~55歲,早期的乳腺癌治癒率高達95%以上,所以早診早治非常重要。現在乳腺篩查主要包括了彩超、鉬靶和核磁共振。由於亞洲年輕女性的乳房比較緻密,建議20歲之後的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彩超檢查,40歲以後的女性,每年做一次彩超加鉬靶檢查,如果這兩項檢查還不能確診,就還需要乳腺核磁共振檢查,當然建議有家族史的患者最好做一個基因檢測,同時每年要進行乳腺MRI檢查。對在使用更年期激素替代療法的女性,王坤表示,5年以上的激素替代療法會使患乳腺癌風險增加兩倍,他建議這部分女性切勿自行用藥,特別是長時間用藥。
此外對於添加了雌激素的化妝品或者保健品成年女性都要小心。王坤強調,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放鬆的心情對預防乳腺癌也很重要。「乳腺癌是富貴病,我們發現不少糖尿病的患者容易患乳腺癌,所以少鹽少油,控糖限酒非常重要。」他建議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以谷薯類為主,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等。「美國一項10萬人的大數據研究顯示每天30分鐘有氧運動能降低三分之一乳腺癌機率與死亡風險,建議大家多運動,減少久坐時間。」
含雌激素的豐胸精油要慎用
「乳腺癌與雌激素有很大關係,我們不太主張女性過多食用蜂王漿、胎盤、燕窩、維生素E等富含雌激素的食物」。王坤提醒即便是在美容院進行按摩也不主張用含有雌激素的豐胸精油進行按摩。
而對於乳腺增生是否會致癌的問題,王坤介紹,乳腺增生分為兩類,一類是普通增生,一類是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就是癌前病變,且有6%至8%的機率會發展成乳腺癌,通過影像學檢查,對於懷疑可能發展為腫瘤的增生,要在活檢完成病理檢查之後才能定義是不是不典型增生,而不是一發現有增生就懷疑是不典型增生。他強調,乳房有一點增生和痛也不必過度擔心,正常的女性經期前乳房脹痛一般都會有,7天之內的都是正常反應,但如果經期後超過七天還有脹痛,而且這種脹痛與周期沒有相關性時,就一定要到醫院就診。
「做乳房等美容整形手術會不會有患乳腺癌風險?」王坤認為,在沒有腫塊和可疑病變的情況下做矽膠假體填充是安全的。乳腺有結節或者可能存在腫塊的時候不主張乳腺按摩。
採寫:南都記者 曾文瓊 實習生 李舒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