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別怕:一名清華學生的社會性死亡,拒絕網絡霸凌,不做鍵盤俠

2020-12-13 好奇豆Hikiddo

最近,清華大學上了熱搜。

經過媒體全方位的狂轟濫炸,想必大家對「清華學姐」事件都有所了解。

事情發生在11月17日,一位清華學弟在食堂用餐時不小心用書包蹭到了學姐,被學姐認定是猥褻,之後學姐就將學弟的信息和自己的「親身經歷」公布在朋友圈中,並大放厥詞:「小東西我確實不能暴打你一頓,但我先讓你在我朋友圈社死吧。」

事情很快在周圍流傳開來,這個男生也被「莫須有」扣了個「性騷擾」罪名。

結果第二天大家看了視頻之後,學姐發現是一場誤會之後只是草草道歉了之,並沒有真誠地為自己語言攻擊學弟做出悔意。

可以想像,蔡同學在視頻公開之前,每天需要對這種「侮辱和誣陷」承受多大的壓力!

這難道不就是徹頭徹尾的「校園和網絡霸凌」嗎?如果沒有視頻幫忙澄清,那這場網絡暴力的後果更是無法想像。

校園和網絡霸凌給人帶來的心理傷害,可能會伴隨其一生。網絡霸凌是傳統霸凌的延伸,猶如一把無形的利刃,不少成人和青少年兒童都深受其害。

與一般霸凌不同,網絡霸凌往往持續發生,一周7天、一天24小時都可能出現。另一重要因素是網絡匿名,意味著有更多的孩子可能成為霸凌者。

網絡霸凌由於發生在虛擬的網絡空間,被欺凌者甚至對言論散布者一無所知,這一定程度上成為了青少年實施欺凌行為的「保護傘」。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9年9月4日發布了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全球30個國家中,有約三分之一的年輕人曾遭遇網絡霸凌,其中五分之一的年輕人曾為躲避網絡霸凌和暴力而選擇逃學或者退學。

這項調查由逾17萬名13至24歲之間的青少年參與。近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認為,臉書、Instagram、Snapchat和推特是網絡霸凌最常發生的社交應用。各有約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政府、網際網路公司以及年輕人自身是終止網絡霸凌的主體責任方。

面對網絡霸凌,我們堅決說「不」。對待受欺者,我們想說「別怕有我」,政府、學校、家庭甚至陌生人都能給你提供幫助,共同抵制網絡霸凌。

政府立法和監管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在今年10月17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門增設「網絡保護」一章。針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問題,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作出規定: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誘導其沉迷的產品和服務。網路遊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等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針對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務設置相應的時間管理、權限管理、消費管理等功能。

在應對網絡欺凌方面,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作出規定,遭受網絡欺凌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連結等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應當及時採取必要的措施制止網絡欺凌行為,防止信息擴散。

及時尋求幫助

如果我們正在被網絡霸凌,應當謹記,遭遇網絡欺凌並不是自己的錯。對於一些刻薄或侮辱性的惡言惡語,最佳的回應是不作回應,冷處理可能會讓對方自覺沒趣。如果對方仍然繼續,我們可以要求對方立刻停止。多數網絡平臺或手機運營商都設置了屏蔽功能和不良信息舉報的渠道,必要時我們可以藉助這些功能和渠道,阻止接受對方的信息,或要求平臺禁言對方、刪除相應信息等。如果覺得情況超出了自己的控制,我們應當及時告訴自己信任的朋友及成年人,比如父母和老師,共同商量對策。

同時,一些極端的網絡欺凌已經屬於違法犯罪行為,比如人身威脅、敲詐、性侵等,我們也應該在成年人的協助下,保留相關證據,向公安機關報案,尋求進一步的幹預。

不做網絡鍵盤俠

有的時候,網絡旁觀者可能是出於「好玩」,或者「其他人也這麼做了」,又或者是因為別的事情感到生氣想要發洩,我們可能會想要在網絡上惡意對待別人。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換位思考:

對方可能會有什麼感受?這樣做會對自己、他人以及網絡上的「公共環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如果我們希望其他人尊重我們,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網上要謹慎發表言論,我們應當做到不攻擊、侮辱、誹謗他人,不製造和傳播有關他人的不實信息。這樣做,可以儘量避免我們無心地欺凌了他人或是助長了網絡欺凌。

作者:羊小魚

相關焦點

  • 一個清華男生的「社會性死亡」
    一位清華大學2020級的男生在食堂打飯時,書包蹭到了2019級清華美院的學姐。隨後,學姐認為學弟性騷擾自己,學弟否認自己性騷擾,表示可以調取監控證明清白。學姐先在朋友圈發文,將他的真實姓名和信息公布,隨後說:我先讓你在我朋友圈社會性死亡吧。視頻明天就出來了,我要求學弟紙面道歉信,在他的家人和同學群體公開此事,保護好我的隱私。
  • 清華學姐、杭州吳女士、辛巴事件爆料者,社會性死亡該誰來買單?
    最近小影學到了一個詞語叫「社會性死亡」,這個詞語它來源於網絡,意思多指在公眾面前出醜,類似於「公開處刑」。前段時間「清華學姐」被學弟「性騷擾」的事件,引起廣泛關注。這也是我第一次聽到「社會性死亡」這個詞語,無獨有偶,前兩天杭州一女子「社會性死亡」的話題也衝上熱搜,當事人只是到小區驛站取快遞,被驛站旁的超市老闆偷拍,隨後該老闆將視頻內容發到當地一個275人的車友群裡,捏造了一段「富婆」與快遞員的露骨對話,並且瘋狂地流散。
  • 「清華學姐」事件持續發酵,誰有權讓他人「社會性死亡」?
    文 | 晨沐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新民周刊」(id:xinminzhoukan),原文首發於2020年11月23日,原標題為《「清華學姐」事件持續發酵,誰有權讓他人「社會性死亡」?》,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清華學姐」和「社會性死亡」,到底什麼梗?
    「清華學姐」這個詞火了,「社會性死亡」這詞也火了,這兩個詞連在一起構成了一個真實的故事。網友們稱這次事件為「碰瓷門」,一般被稱作什麼什麼門的事,都不是什麼好事。事情是這樣的,這位清華學姐在朋友圈發文稱在食堂被一學弟摸臀部,並查看了學弟的身份信息並曝光了學弟的信息,還說要讓他「社會性死亡」。「清華學弟」看到朋友圈裡鋪天蓋地的「社死」自己的攻擊性語言,頓時懵了。於是去監控室調取視頻,才發現打飯擁擠時自己的背包碰了清華學姐一下。
  • 你摸了我屁股,必須「社會性死亡」!清華學姐為何一夜爆紅全網?
    現如今信息爆炸的年代,什麼樣的事情都可能通過網絡傳遍到大街小巷。即便是一點摩擦、一句話引發網友們爭議。或許,有些人會問這個社會怎麼了,難道就不允許犯錯,不能說有負能量的話,什麼都要受到網友們的監管和指責。
  • 清華學姐稱被學弟摸臀,讓其社會性死亡,結果清華吧被X圖包圍了
    清華學姐事件最近清華學姐事件在網絡上持續發酵,也讓社會性死亡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潮!表姐來給大家梳理一下事情的經過。事情發生在清華大學的食堂,大家應該都清楚,到了應該吃飯的時間,食堂的人流量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在人與人之間難免會發生一些碰撞。
  • 清華大一男生被誣色狼,短短2天遭社會性死亡,社死成本有多低?
    "小東西我確實不能暴打你一頓,但我先讓你在我朋友圈社死吧。"剛進入清華校園的大一男生小蔡(化名)怎麼也沒能想到,11月17日的那個中午,只是因為在食堂裡書包無意蹭了一下一位學姐的臀部,會直接宣告自己被安上了"色狼"的名頭。
  • 清華學姐被「性騷擾」:社會性死亡背後,每個人都是劊子手
    她並未像學弟提議的那樣兩人一起立刻查看監控視頻,而是拿過對方的學生卡,記下來相關信息,在朋友圈公開。主觀認定對方性騷擾,要讓他在朋友圈「社會性死亡」。學姐朋友圈截圖同為清華的學生,消息的傳播速度可想而知。
  • 讓網絡謠言受害者「社會性復活」
    在這則新聞之下,有一句評論很戳心:吳女士明明什麼都沒有做,卻平白無故承擔了某些社會人毫無忌憚的惡意,她被「社會性死亡」了。所謂「社會性死亡」,本意是指在公眾面前出醜,丟臉到沒臉見人。而現在這個詞隱含個人遭遇網絡暴力後,深陷社交被阻斷、社會聲譽被傾軋的困境。受害者的生活完全被打斷,短時間內無法恢復正常。
  • 「社會性死亡」背後的問題是什麼?
    ▌輿論風波中的「社會性死亡」查一下「百度搜索指數」就會發現,「社會性死亡」一詞真正進入公眾視野,其實是最近三個月的事,而這又是由於三起熱點事件:8月29日「羅冠軍事件」;10月13日「一份禮物」事件;11月17日「清華學姐掛學弟事件」。
  • 人民網評:「社會性死亡」事件背後的推手是赤裸裸的網絡暴力
    @人民網 12月1日消息,讓羅某「社會性死亡」的梁穎,在事件反轉之後,本人和家人遭受了網絡暴力;污衊老師體罰孩子致吐血的家長,在事件澄清之後也受到了網友謾罵;「清華學姐」在道歉之後,受到網友關於身材、長相和分數的抨擊……類似事件層出不窮。
  • 網絡噴子、鍵盤俠是怎麼產生的?他們有哪些特點呢?
    最近幾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不斷普及,一方面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伴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出現了很多現實裡客客氣氣,文文明明的人到了網絡上卻變得戾氣很重,繼而變成了網絡噴子、鍵盤俠,這些鍵盤俠和噴子產生的原因是什麼?他們有哪些特點呢?
  • 網絡噴子、鍵盤俠是如何產生的?這些人有什麼特點呢?
    最近幾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不斷普及,一方面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伴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出現了很多現實裡客客氣氣,文文明明的人到了網絡上卻變得戾氣很重,繼而變成了網絡噴子、鍵盤俠,這些鍵盤俠和噴子產生的原因是什麼?他們有哪些特點呢?
  • 警惕「社會性死亡」!
    01 什麼是「社會性死亡」? 百度百科:社會性死亡,網絡流行詞,其含義多為在公眾面前出醜的意思,已經丟臉到沒臉見人,只想地上有條縫能鑽進去的程度,被稱之為「社會性死亡」,和另外一個網絡語「公開處刑」的含義比較接近。
  • 網絡霸凌真的零成本?現代社交基本禮儀了解一下
    那麼,網絡霸凌已經嚴重到了什麼地步,以至於和當面罵人同罪?涉事各方又是如何應對網絡霸凌的呢?據《鏡報》報導,五天前,一名45歲的英國男建築師在聊天網站Paltalk做直播時,遭遇了網絡霸凌並被慫恿「自殺」。
  • 鍵盤俠現狀:不喜立噴,口不留情,假正義還是真情緒
    最近,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三十而已》的女配角張月被網絡暴力攻擊的事件。劇中林有有的扮演者演員張月,因為扮演了一個已婚婦女都可怕的狠角色,一名破壞他人家庭幸福的「小三」,觀眾入戲太深,給了她本人一場雲暴力,讓她成為最近熱搜的常客。
  • 「摸我臀部我就讓你社死」,清華學姐事件的受害者究竟是誰?
    師師先來給大家整理下時間線: 事情發生在11月17日,清華大學2020級的學弟在食堂打飯時路過一名女生旁邊,該女生感覺自己的屁股被什麼東西碰了一下,於是她當場抓住學弟,指出學弟性騷擾。不過學弟否認自己有過任何猥褻舉動,並提出要調取視頻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 「清華學姐」的屁股與新生學弟的清白
    早上起來,「清華學姐」的熱搜以一己之力豔壓各路流量明星登上了榜首。我開始還以為是哪個清華學子又做出了巨大成績,正要感慨學術終於贏了娛樂,點開一看鼻子差點氣歪了。這個熱搜和學術沒半毛錢關係,事關一起捕風捉影的性騷擾指控。一名清華大學2020級的男生在食堂打飯時,書包蹭到了2019級清華美院女生唐某。
  • 清華學姐稱學弟性騷擾,網絡暴力對方後自食其果
    清華一學姐的屁股上了熱搜,而她當初表示讓性騷擾她的學弟社會性死亡,更是成了現在網友們打她臉的理由!本來不是什麼特別能讓大家關注的一件事情,但是清華的標籤可是自帶流量的啊,再加上這個學姐把自己放在了受害者的位置上,希望這個學弟能夠「身敗名裂」,想不火都難了吧,但事情的反轉有些快,並也最終導致了現在網友們不想放過她的現象。
  • 女子被造謠出軌:社會性死亡的產生源於女性身體在被凝望
    死亡有多重意義。聽診器和腦電波儀測出的,叫「肌體死亡」;以神經末端和分子的活動為基準確定的,叫「代謝死亡」;親友和鄰居所公知的死亡,叫「社會性死亡」。——《殯葬人手記》託馬斯·林奇【美】近幾個月來,一個叫做「社會性死亡」的詞彙多次進入大眾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