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往來成古今——古詩中的重陽

2020-12-18 北京日報客戶端

清·惲壽平《甌香館寫生冊·菊花》

重陽節在中國詩歌史上,和一個人的名字密不可分。百分之八十的重陽詩會提到他。寫他,流俗;不寫他,缺典。這讓後來的詩人往往兩難。他就是陶淵明。

他《九日閒居》小序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詩中寫道:「日月依辰至,舉俗愛其名。露悽暄風息,氣澈天象明。往燕無遺影,來雁有餘聲。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如何蓬廬士,空視時運傾。」「菊」和「酒」的關鍵字,就此確立。雖然九日登高、飲菊花酒以除禍闢邪的風俗久已盛行,但寫到詩裡,與「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的人生感慨相聯繫,並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他可以算是第一人。這兩個關鍵字,伴隨著他「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得歡當作樂,鬥酒聚比鄰」「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的千古佳句和人生態度,一起構成中國古代士人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比如王維,他的重陽詩,大家熟悉的是「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但他也寫過「陶潛任天真,其性頗耽酒」「九月九日時,菊花空滿手」。

李白《九日登山》寫過「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古來登高人,今復幾人在」。

杜甫寫過「每恨陶彭澤,無錢對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覺酒須賒」。

白居易有《訪陶公舊宅》詩,序曰:「餘夙慕陶淵明為人,往歲渭上閒居,嘗有效陶體詩十六首。今遊廬山,經柴桑,過慄裡,思其人,訪其宅,不能默默,又題此詩云。」詩中說:「我生君之後,相去五百年。每讀五柳傳,目想心拳拳。」「不見籬下菊,但餘墟中煙。子孫雖無聞,族氏猶未遷。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真是愛屋及烏了。

當然李白在永王軍中得意忘形的時候,也曾口出狂言「酣歌激壯士,可以摧妖氛。齷齪東籬下,淵明不足群」,但我想那大概只是很短的一個瞬間,特定情形之下。他的常態應該還是《九日登山》中所說的「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這種「不得意」,在他的《秋浦歌》中曾有很多表現。當時的秋浦縣令姓崔,李白稱「崔秋浦」,說「吾愛崔秋浦,宛然陶令風。門前五楊柳,井上二梧桐」,「崔令學陶令,北窗常晝眠。抱琴時弄月,取意任無弦」,即便面譽,也可見出價值取向。

陶潛還有一位鐵粉。蘇軾貶謫期間,無事可做,黃庭堅稱之「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雖然實際情形是「時宰欲殺之」。再貶海南不久,曾給弟弟子由寫信,說:「吾於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吾前後和其詩凡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謂不甚愧淵明。今將集而並錄之,以遺後之君子,其為我志之。然吾於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如其為人,實有感焉。淵明臨終疏告儼等:『吾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遊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俯仰辭世,使汝等幼而饑寒。』淵明此語,蓋實錄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淵明、欲以晚節師範其萬一也。」實以淵明為精神導師。

另值一提的是遊戲之作《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白衣送酒舞淵明,急掃風軒洗破觥。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烏有一先生。空煩左手持新蟹,漫繞東籬嗅落英。南海使君今北海,定分百榼餉春耕。」寫饞酒人如漫畫。這麼一件小事,借「白衣送酒」寫來,手舞足蹈、又掃又洗的狂喜,「空煩」「漫繞」的急相,都充滿喜劇感。

蘇軾也不乏追隨者,南宋狀元王十朋二十歲在家讀書時,寫過一首《辛亥九日,侍家君同孫子淵、子昭、子尚登高於家之東山。時菊花未開,坐客皆以為恨。至十月望,獨步東籬下,見前日青枝已爛熳矣。東坡雲「涼天佳月即中秋,菊花開日乃重陽,不以日月斷也」,於是命酒餚,呼鄰裡,飲於叢畔雲》,詩中說:「我思東坡言,鄰裡乃相喚。斬新作重九,不以日月斷。人生貴適意,世俗豈能絆。」唯偶像馬首是瞻,連過節的日子都改了。大蘇曾有首《贈朱遜之》,小引中對菊花顏色發表意見,「或言洛人善接花,歲出新枝,而菊品尤多。遜之曰:『菊當以黃為正,餘可鄙也。』昔叔向聞鬷蔑一言,知其為人,予於遜之亦云」。意思是,菊花以黃色為正宗,其他嫁接培育的新品種,全是「偽」菊。蘇軾很贊同這個意見,詩中說「願君為霜風,一掃紫與赬」,想把那些紅紅紫紫的新品種全滅掉。幸好菊花不聽他的。

也有很多人的重陽詩,用「落帽」典故,比如李白「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杜甫「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但孟嘉也不是外人,他是陶淵明的外祖父。

除了陶潛、菊花、酒,重陽節還有太多元素可圈可點:螃蟹、蓴鱸、板慄、茱萸、登高、慨思……孟浩然曾言「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今天讀這些詩就是:前人留勝句,我輩復沉吟。

相關焦點

  •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然而歲月就在那雞鳴聲中,在那馬蹄聲中,飛快地消逝了。「世間何物催人老,半是雞聲半馬蹄」兩句詩的語意雖淺顯,卻很有股警世的意味。元·王和卿恰春朝,又秋宵,春花秋月何時了。花到三春顏色消,月過十五光明少,月殘花落。春花易逝,秋月無常,什麼時候才是個盡頭。每當十五過後,明月不再顯得那麼皎潔。
  • 詩詞 |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然而歲月就在那雞鳴聲中,在那馬蹄聲中,飛快地消逝了。「世間何物催人老,半是雞聲半馬蹄」兩句詩的語意雖淺顯,卻很有股警世的意味。 無可奈何中百花殘落,似曾相識的春燕又歸來,獨自在花香小徑裡徘徊。 這首詞是晏殊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全詞抒發了悼惜殘春之情,表達了時光易逝,難以追挽的傷感。
  • 又到重陽時,陪你繪親情
    今天,讓我們一起, 誦重陽節古詩詞, 繪重陽節簡筆畫。「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
  • 「今日重陽」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我們迎來重陽節祝老人健康長壽願家人幸福安康因為《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又稱重九、上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
  • 重陽有詩|許淵衝的百歲心願
    重陽節前,央視新聞《相對論》兩次造訪他位於北大暢春園的家,聽他的「譯痴」人生、百歲心願。△【視頻】重陽有詩|許淵衝的百歲心願採訪老先生,得湊近了耳朵大聲說。他的口齒不那麼清晰了,聲音卻極洪亮。收聲的話筒,只能別在記者身上,如果給老先生也別一個,聲音就「爆」了。
  • —— 合肥市雙崗幼兒園教育集團重陽節主題活動
    金秋十月爽,九九話重陽。在這秋高氣爽,稻穀飄香的季節,我們迎來了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重陽節。為了讓幼兒感受中國傳統節日,了解中國傳統美德,激發幼兒尊老、愛老、敬老之情。在這個特殊日子裡,合肥市雙崗幼兒園教育集團四園開展了各具特色的重陽主題活動。
  • 正宗重陽糕做法 重陽糕來歷 吃重陽糕的傳說
    做法:  1.將粳米粉、糯米粉、白糖、油、清水一起攪拌,揉搓成乾濕適中的鬆散的粉狀;  2.將攪拌好的粉靜置一段時間,充分吸收水分後過篩成細粉;  3.取糕屜,平鋪清潔的溼布,放入一半的糕粉抹平,放入鍋中先蒸5分鐘;  4.取出糕屜鋪上一層豆沙抹平,再倒入另一半糕粉抹平,表面撒上各色乾果、紅綠果脯肉,放入鍋中繼續蒸約20分鐘;
  • 崇明重陽糕,我國小吃中的巨無霸
    崇明重陽糕,我國小吃中的巨無霸 2020-10-25 15: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辛棄疾最憤世嫉俗的一首詞,罵盡人間、罵盡古今!
    詞帝李煜、詞仙蘇東坡、風流才子柳永、第一才女李清照、詞中之龍辛棄疾……諸多名家,各有千秋,也都為宋詞的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更何況讀者各有偏好,實在難分高下。單說詞中之龍辛棄疾,繼承了蘇東坡以詩為詞的主張,更進一步地以文為詞,使的詞之語言更為靈活、題材更為深廣,抒情更加自由。
  • 雁喚菊花開正好,重陽慈城,共敘慈孝至美時光
    手鞠中可放香料和棉花,用線團繞制一個圓圈,再進行藝術創作,大小可以做成戒指、耳環、手鍊。這是蒙學書院中自然課的一部分,陶冶孩子性情,開啟智慧,文通古今。心怡初茶的主理人,獨具創意地將有機抹茶加入傳統重陽糕的創作,抹茶的絲絲微苦,中和了原先的甜膩,抹茶獨特的香氣又不留痕跡地融入其間,吃完這一顆,重陽才算完滿。
  • 古詩難懂?給你一把閱讀古詩的鑰匙
    古詩,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經典。閱讀古詩,可以豐富語言積累、提升審美能力、提高文學素養。近年來,語文學科更加重視對詩歌閱讀能力的考查。如何讀懂一首古詩?這個方法管用!一、首先析題目。
  • 林朝英與王重陽:與君何必論輸贏
    王老道經秘道回古墓悄悄拜祭舊侶,本來是溫馨唏噓的場面,結果他看到了石室裡林留下的玉女心經,這玉女心經是專為克制全真劍法而創的,招招直指要害。老王看得心慌臉白,滿腔思念之情頓抑,取勝之心倒是茁壯成長起來。他獨入深山結了一間茅蘆,一連三年足不出山,精研這玉女心經的破法,雖然小處也有成就,但始終組不成一套包蘊內外、融會貫通的武學。老道心灰之下,再次認輸。
  • 登高、踏秋、祈壽、賞菊…… 文物中的重陽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海冰 通訊員 蔡子麗 吳威登高、踏秋、祈壽、賞菊……10月25日是重陽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探訪武漢博物館館藏文物,發現不少文物珍品裡「藏」著重陽習俗。「流雲百蝠」圖寓意長壽安康在武漢博物館有多件文物蘊含祈福祝壽之意,正好在重陽節一飽眼福。一件館藏清代「白玉福壽紋葫蘆形壺」,以整塊和田白玉雕琢而成。
  • 小學語文教材古詩中的數字運用
    數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抽象概念之一,用以計算數量、指稱順序,承擔著準確傳遞信息的功能。以數字入詩,可以化腐朽為神奇,使枯燥的數字具有詩性之美。這從統編語文教科書所選的古詩詞中就可見一斑。  基數與序數  數字的基本功能是表示數量,古詩詞中的數字相當一部分承擔的就是這一功能。
  • 「詩詞鑑賞」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古詩詞裡的重陽節!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重陽節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佩茱萸、飲菊花酒。天朗氣清的日子裡,探訪秋的神韻,綻放美麗的心情,平淡的生活因之而多姿多彩。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
  • 「解密金庸」王重陽和林朝英為何有情人難成眷屬?
    王重陽和林朝英,除武藝高出同時代者一個層次外,他們的愛情故事也感人至深、發人肺腑,成為金庸感情世界的奇葩和另類,"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為什麼會這樣呢?書中給出我們兩個答案。
  • 今日重陽,俗語:「重陽晴,一冬凌,重陽陰,一冬溫」,準確嗎?
    導讀:今日重陽,俗語:「重陽晴,一冬凌,重陽陰,一冬溫」,準確嗎?今天是九九重陽節,也是秋高氣爽出遊的最佳季節。重陽節也被稱為老人節,是尊敬老人的一個節日,在重陽節這一天。對於老人關愛的活動非常的多。其中就有一句俗語叫做:「重陽晴,一冬凌,重陽陰,一冬溫」,說的準確嗎?重陽晴,一冬凌:這句俗語說的是如果在重陽節這一天,出現天氣晴朗,萬裡無雲一派青睞的天氣,那麼這個冬天將會比較的冷,寒冷的冬天不但溫度低,而且出現降水的頻率還很大,低溫導致降水凝結成冰,所謂冰凌,路面溼滑,江河湖泊冰封一片,是一個十分寒冷的冬天。
  • 明明兩情相悅,王重陽為何還拒絕林朝英?周伯通一句話講出了答案
    王重陽與林朝英是《神鵰俠侶》中一對傳奇人物,一個是全真教的創始人,一個是古墓派的師祖。早先王重陽並未出家,古墓派所居的古墓本是隸屬王重陽的,是他動用數千人力耗時數年方建成的宏大的地下倉庫,囤積了大量的器甲糧草,目的是為了抵抗金兵,所以依山陝一帶的地勢,將外觀設計成墳墓之狀,掩人耳目。
  • 霹靂布袋戲搬運古詩的6首詩號,雖然是搬運的,卻讓道友印象深刻
    而在眾多詩號中,有大量詩號是搬運自古人的詩詞。這也可以理解,畢竟有時候自創一個詩號還是直接搬運古人名句來得更舒服,用得也更貼切。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霹靂布袋戲搬運古詩的6首詩號,雖然是搬運的詩號,卻讓道友印象深刻。第1首: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 2020年小雪節氣的經典詩詞句子 描寫小雪五句七句古詩有哪些
    2020年小雪節氣的經典詩詞句子 描寫小雪五句七句古詩有哪些時間:2020-11-22 22:0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小雪節氣的經典詩詞句子 描寫小雪五句七句古詩有哪些 小雪是我國二十四節氣當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在小雪的節氣到來的時候,人們也會想要了解一些節氣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