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託縣新營子鎮:引進養豬合作社 帶領村民富...

2020-12-26 澎湃新聞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託縣新營子鎮:引進養豬合作社 帶領村民富起來

2020-12-12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託縣新營子鎮俗稱「東沙梁」,這裡幾代人一直靠農業經濟維持生活,而養豬則是當地農民賺錢的一項副業,但大多以散養為主,構不成規模,生產力水平低下,科技含量不高,致使豬的繁殖率、日增重、料肉比等指標偏低,影響了養殖戶的收入。為此,縣裡為新營子鎮開闢出一條合作社經營模式,利用合作社帶動科學養豬,提高產量、穩定收入,使當地農民走出了一條養豬致富路。

2014年,託克託縣海宇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進入新營子鎮,給各村的養豬戶帶來了福利。合作社負責人王美仙介紹:「成立合作社後,經過8年起早貪黑、辛苦付出,現有基礎母豬120頭,年繁殖能力1800頭左右,新建豬舍4棟,年出欄商品豬1000頭,仔豬700頭,我們這裡成了遠近聞名的生豬養殖場。在合作社裡,我們僱傭當地貧困村民為長期工、季節工,及時給他們結算工錢,為這些村民解決了實際生活困難。另一方面,合作社每年免費提供仔豬給貧困村民,並把自己掌握的生豬養殖技術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大家。我們也會親自帶著大家挑選仔豬,製作飼料配方,教給他們防疫技術,同時準確把握市場行情,及時將他們出欄的生豬銷售出去。由於合作社傳、幫、帶,周邊村的群眾養豬熱情高漲,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共同致富的目標,合作社從2017年開始與新營子鎮以及各村委會共同幫扶建檔立卡的貧困村民。除了對有勞動能力飼養生豬的貧困戶無償提供仔豬、養殖技術、飼料配比、聯繫銷售「一條龍」服務外,對無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直接現金幫扶。目前,新營子鎮與合作社建立了結對幫扶關係,採取保本分紅模式,每年為村裡的貧困戶發放產業紅利,每年幫扶3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1500元,其中包括13戶建檔立卡貧困婦女。

未來,新營子鎮還將與合作社繼續深度合作,按照合作計劃,申請一個生豬定點屠宰場,建設一座豬肉深加工廠,註冊自己的商標,打出自己的品牌,用信譽、品牌、質量佔領生豬市場,讓老百姓吃上合作社生產的放心肉。同時擴大銷售鏈,帶領更多鄉親走向共同富裕。

(來源:呼和浩特晚報)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託縣新營子鎮:引進養豬合作社 帶領村民富起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八十四)黑松驛鎮:萬壽菊盛放迎豐收 村民...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八十四)黑松驛鎮:萬壽菊盛放迎豐收 村民喜摘「致富花」 2020-10-07 1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養豬達人」帶領村民共致富
    在自己富了以後,劉德山沒有忘記父老鄉親,積極主動地幫助綠水村及周邊農戶發展養豬,將自己多年養豬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周邊村民,幫助提供種豬,登門進行技術指導,從經濟、社會效益等方面與養殖戶算明白帳,鼓勵他們科學飼養、規範管理,為他們免費設計豬舍、提供養豬技術指導,特優價賣給他們純種豬,使養豬人數和養豬數量不斷增加。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華亭:吳坪「無貧...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華亭:吳坪「無貧」 幸福「無盡」 2020-12-26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吉林安圖:山野菜富農家
    新華社長春8月27日電(記者段續 康麗琳)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福林村,山野菜成了村民奔小康的香餑餑,一棟種植山野菜的大棚,能給村民帶來3萬多元收入。↑這是福林村的山野菜大棚。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70歲的村民盧廷春曾是村裡的困難戶,妻子生病,讓他背上了沉重的負擔。在村裡的帶動下,他也幹起了山野菜種植,加上養牛收入,一年能賺7萬多元。「這幾年存下來十幾萬元,家裡寬裕了,生活更有奔頭。」他說。過去,福林村交通不便,人均收入低。帶領村民致富,成了村黨支部書記劉懷習心頭最重要的任務。
  • 宜居民富產業強,這裡的村民都樂開了花|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本期「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欄目走進濮院鎮新聯村。   「集鎮入口要建小公園了。」「廟智港旁邊還要多一條漫步道嘞。」   村子發展起來的最終目的是讓村民共享小康生活。一直以來,新聯村倡導尊老愛幼的風尚,從2015年起,村裡向60、70周歲以上的老人分別發放500元、1000元的補助金。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新莊村:綠葉蝶變「黃金葉」
    近年來,新莊村菸葉生產保持穩定發展,菸農生產生活得到了明顯改善。但過去,村民春天借錢購買種子化肥,秋收後才還帳,家徒四壁的現象屢不見鮮。究竟緣何?「有了效益後,我們雙管齊下,大力發展烤菸等特色產業和配套農機設施發展項目,去年合作社購買了烤菸用的插秧機、全自動播種流水線等設備,不但為本村菸葉生產提供機耕、育苗、植保、烘烤、分級等服務,還在周邊鄉鎮進行創收作業,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約20萬元。」堯三才介紹。發展一項產業,帶富一方百姓。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板橋鎮東雙莊村:產業興 百姓富 鄉村美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板橋鎮東雙莊村:產業興 百姓富 鄉村美 2020-10-17 20:4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二)
    博後村村民人均收入從2013年的7400元增長到2019年的24520元。這裡山更清了、水更綠了、道路更寬了、生活更富了、笑容更甜了!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景象正在博後村徐徐展開,村民們的小康之路越走越寬廣!「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習近平總書記這句暖心窩的話時刻洋溢在村民每天的幸福生活裡。3600多名博後村村民熱切期盼能再親口向總書記講述他們的小康生活故事,也誠摯邀請更多人來這裡看看老鄉們在總書記關心下創造的美好生活。
  • 介休這個美麗的村莊:產業旺了 村民富了
    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北莊村於2019年開展了美麗鄉村建設,通過建設與整治,不斷完善村莊基礎設施,改善村內人居環境。 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環境好了,村民的「錢袋子」也得鼓起來。近年來,北莊村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大力發展產業經濟。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梅:脫貧致富...
    8月28日,伽師縣英買裡鄉拉依力克村村民賽米·吾斯曼樂呵呵地說,「新梅已成為我們脫貧致富的『金果果』。」  像賽米一樣,喀什地區許多貧困戶通過發展新梅產業實現了脫貧,目前,僅伽師縣就已銷售新梅超6萬噸。如今,新梅產業不僅已成為喀什地區農民脫貧致富、走向小康的助推器,也成了當地一張亮麗名片。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龍門鎮:東三十里舖村的鄉村振興之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龍門鎮:東三十里舖村的鄉村振興之路 2020-10-12 0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這倆駐村第一書記,好!
    讓群眾經濟富起來,也要讓群眾精神「富」起來從原來的只知道等靠幫扶,到現在自己運用知識和先進技術探索走出致富之路,這些年,在張天文的帶領下,擁阜村裡的貧困戶不僅口袋鼓起來了,精神上也「富」了起來。村裡的年輕人一旦缺乏了精神生活,就容易滋生酗酒、賭博、打架等問題。出於警察的職業敏感,張天文決定,不僅要從經濟上讓貧困戶富起來,也要從精神上讓他們「富」起來。記者探訪擁阜村的這些日子裡,每天傍晚村委會籃球場上總是熱鬧非凡,打籃球、踢足球……雖然場地有限,大家卻玩得不亦樂乎。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山西大同雲州區:小黃花做成大產業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曾是國家「燕山、太行山」連片特困地區扶貧縣,貧困人口32000多人,近些年,當地靠著發展黃花產業帶領百姓逐步脫貧。今天《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報導,我們就走進大同市雲州區看一看。眼下正是黃花採摘季,夜裡12點,雲州區唐家堡村的村民唐萬夫婦趕往自家的黃花地,在夜間最佳的時間採摘黃花。 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黃花種植戶 唐萬:每天有一茬,每天採這個最大的。
  • 託縣清潔村莊行動有序推進
    為了確保如期完成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目標,託縣全面加強垃圾處理,加快示範村生活垃圾工程建設,推進「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城鄉一體化治理模式全覆蓋,持續組織開展以「乾乾淨淨迎小康」為主題的清潔村莊行動,全力打造村村優美、家家整潔、處處和諧的美麗鄉村新畫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延橋發展肉牛產業助力脫貧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延橋發展肉牛產業助力脫貧 2020-07-24 12: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下崗青年創業變身「養豬大王」,用豬糞種藕帶領村民脫貧
    今年他種植了兩畝地的蓮藕,村裡的養豬大戶程林利免費給他提供種子,以及豬場的沼氣肥,並且包銷藕帶、蓮子和蓮藕,一年下來程先戰淨賺了5000多元。村民程先戰一家,是養豬大戶程林利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帶領村民脫貧的一個縮影。作為一個從事業單位下崗創業的青年,程林利的事業可謂一波三折,但他肯吃苦、愛鑽研,用十多年時間煉成了村裡的致富帶頭人。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百香果裡的「致富經」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百香果裡的「致富經」 來源: 2020-12-25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託布裡哈提村幸福生活踏歌來
    (圖:博州零距離)  博樂市阿熱勒託海牧場託布裡哈提村是2013年集中搬遷的牧民定居點,全村300餘戶村民中98%是哈薩克族牧民。2017年,博州稅務局「訪惠聚」工作隊進駐以來,入農戶、察實情、出點子,帶領全村黨員群眾投身在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振興、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火熱實踐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2020-11-30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撂荒地復耕 村民更富裕
    2017年,在鄉村兩級的共同努力下,協知村整合整村推進資金、貧困戶到戶產業資金等共計510萬元,建成加吾鄉協知村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市區河東購買了一棟4層1000平方米的鋪面。  消息一出,村民找上門來。協知村村主任卡剛加說:「當時,村民對我們的做法很不理解,說是要種地,怎麼買上鋪面了?這麼多錢要是掙不回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