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華亭:吳坪「無貧...

2021-01-08 澎湃新聞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華亭:吳坪「無貧」 幸福「無盡」

2020-12-26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場雪後,看脫貧摘帽了的吳坪:盤山柏油路、白牆黛瓦房、寒柏抱村莊、田野披白衣、笑容掛臉龐……

「道路硬化了,路燈變亮了,房子寬敞了,車子增多了,百姓致富了,吳坪脫貧了……」

在華亭市安口鎮吳坪村,村民嘴裡的順口溜,道出了脫貧後吳坪村的新貌和吳坪人的自豪。

吳坪人有自豪的底氣:新居寬敞氣派,水電路設施完善,致富產業多樣,貧困戶全部摘掉了「窮帽子」。

過去的貧窮吳坪人也忘不了:省列貧困村,全村161戶662人,建檔立卡貧困戶65戶226人,貧困發生率高達34.1%,5個村民小組散落在山梁的褶皺裡,清一色的土坯房展示著這片土地的貧瘠。

脫貧路吳坪人更記憶猶新:2016年,整村推進項目落地實施。2017年,建成了移民搬遷安置點1個,安置群眾8戶30人;86戶567間存量土坯房「清零」,累計完成C級危房改造65戶,全村安全住房全部達標。2018年,實施「自來水管網改造」工程,安裝管網1.5萬多米,安全飲水率達100%,動力電全覆蓋,累計硬化村社道路4條11公裡,硬化巷道院落4300平方米。

「做夢都沒想到,短短三年,村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50多歲的馬存軍感慨地說。前幾年,他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家人擠在矮小破舊的土坯房裡。2017年10月,舉家喜遷「小康屋」,徹底告別了冬冷夏熱、進風漏雨的日子,全家人笑得合不攏嘴。

住進新房子,還要鼓起錢袋子。

吳坪人集思廣益找「錢路。」2016年,村上成立興達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養殖肉牛20多頭;2017年,成立南嶺玉米種植合作社,種植玉米400畝。2018年,村民王昊在村「兩委」的動員下,注資50萬元成立了佳昊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960餘畝,種植板藍根、獨活、川芎、羌活等多種藥材。

人人動起來,致富產業遍地花開。在村子「支部+合作社+貧困人口」模式帶領下,目前,全村共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4家,培育10頭以上肉牛養殖大戶25戶,黃牛存欄326頭,種植藥材400畝,花椒50畝,雞存欄1500隻,產業帶動40戶貧困戶年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

「沒有人不嚮往富起來,關鍵看產業合不合群眾胃口,有沒有吸引力。」王昊說,「合作社寄託著大伙兒脫貧致富的希望,人人把合作社的事當自家事,個個盡力,效益一年好於一年。」

對美好的生活人人都嚮往,鼓起了錢袋子,大家也講究起了生活的「檔次」。

「以前村裡,大家都是隨意倒垃圾,家禽糞便到處都是,路上灰塵四起。現在好了,都有了愛護環境的意識,家禽圈養起來、垃圾定點傾倒,路面整潔乾淨,看著不知道有多開心。」說起現在村子和村民的變化,吳坪村的專職保潔員任桂香說,「大家都愛乾淨了,我也應該認真負責地把自己包幹區域的衛生打掃得乾乾淨淨,讓大伙兒舒心生活。」

因為行動,如今吳坪村的面貌讓人「心動」:以清理生產廢料、「四亂」現象、老舊房屋、庭院衛生等為重點,積極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新建衛生公廁1座,104戶常住戶實現了衛生廁所改造全覆蓋,清理「六堆」200餘處,清運垃圾300多噸,完成了道路沿線、巷道花園種花種草800平方米、補植綠化苗木1000餘株,「庭院綠化、村民靚化、村莊美化」成為現實。(張小兵)

來源:平涼日報

製作:中共平涼市委網信辦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華亭:吳坪「無貧」 幸福「無盡」》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華亭:「爛腸路」成...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華亭:「爛腸路」成了「富民路」 2020-12-12 1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崇信:下足「繡花...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崇信:下足「繡花」功夫 確保貧困人口真脫貧 2020-12-12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群眾下山上樓...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群眾下山上樓 開啟「城市」新生活 2020-12-07 2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有果園還有菜園...
    每一個人也都抗拒著悲情、苦澀、犧牲式的日復一日的重複勞作,永遠也找不到生活亮色的鄉村生活……今天的農業是否有你想像的那樣苦情?10月14日,當我們深入靜寧大地,被那裡美麗的農人,富有生機、希望與情感的鄉村圖景而打動。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全省58個貧困縣脫貧...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全省58個貧困縣脫貧攻堅成就巡禮】摘下貧困帽 邁向小康路——天水市麥積區脫貧攻堅工作綜述伯陽鎮興仁村。54歲的馬愛平是馬家山村村民,因為沒有技術,再加上要照顧年邁多病的母親,兩口子一直守著家裡的幾畝地生活,日子過得艱難而拮据。隨著兒子結婚,孫子出生,住房問題一下子成了馬愛平家裡的首要難題。就在馬愛平一籌莫展的時候,村幹部給他帶來了易地扶貧搬遷的好消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靈臺:西屯店子村...
    盛夏,伴隨著沿途一路的綠意,記者來到靈臺縣西屯鎮店子村,看到的是通向各家各戶的水泥路縱橫交錯,路北漂亮的小康屋引人注目,村道西居民點青瓦白牆鱗次櫛比,田地裡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一排排精細化管理的果園長勢喜人,現代化農用機械在果樹地裡轟轟作響,群眾個個幹勁十足,臉上洋溢著勞動的喜悅。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美好生活博物志:從「的確良」到珍珠纖維 上海...
    在上海,人民群眾從脫貧到小康,總是早走一步,但建設更高質量小康社會,奮鬥從未懈怠。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激揚每個人的能量和夢想,上海的志向已更高遠。從今天起,新民晚報啟動「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特別報導。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二)
    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景象正在博後村徐徐展開,村民們的小康之路越走越寬廣!「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習近平總書記這句暖心窩的話時刻洋溢在村民每天的幸福生活裡。3600多名博後村村民熱切期盼能再親口向總書記講述他們的小康生活故事,也誠摯邀請更多人來這裡看看老鄉們在總書記關心下創造的美好生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託縣新營子鎮:引進養豬合作社 帶領村民富...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託縣新營子鎮:引進養豬合作社 帶領村民富起來 2020-12-12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家和萬事興
    陳壬招今年48歲,是個勤快人,一心想把自家的小日子過好,無奈夫妻關係緊張,曾經她在茨坪鎮一家餐館打工,丈夫卻跑去鬧事,久而久之沒有人敢再請她做事,丈夫在家也無事可幹,日子越過越苦。  看著別人家日子過得有滋有味,自家卻三天兩頭吵架,兒子到了27歲,也沒姑娘看上他。性子急的陳壬招想和丈夫離婚,帶著兒子過。  說到這裡,陳壬招笑了:「一切都過去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太原市美術作品展
    本次展覽共展出美術作品100幅,美術有國畫寫意畫、工筆畫,油畫、版畫、水粉畫,內容有山水、花鳥、人物,作品通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鮮明主題,呈現了新時代勞動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脫貧攻堅,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的精神,描繪出太原市的風景名勝、人文歷史
  • 上海廣播「脫貧之戰——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全...
    對口支援98個貧困縣一路攜手前行目前仍有個別對口地區的「深貧堡壘」正在攻克之中貧中之貧 困中之困決戰決勝需要拿出不一般的擔當和作為中共上海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共同指導上海廣播電視臺主辦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攜手各區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聯合承辦的《脫貧之戰——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產業扶貧結碩果西瓜「圓」了小康夢...
    「能抱著奔小康的西瓜,你說甜不甜。」在阜城縣漫河鎮,如果你問瓜農,你的西瓜甜不甜,就會得到這樣的回答。如今,在當地瓜民眼中,西瓜不僅甜,還圓——「圓」了他們的小康夢。可是在數年前,漫河只是個空守著幾百年的西瓜種植歷史和落後的種植技術的窮鎮,貧困人口多、經濟落後、產業發展滯後、群眾增收困難,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任務重、難度大。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五堡鎮小泉子村:趕著雞鴨鵝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五堡鎮小泉子村:趕著雞鴨鵝奔小康 2020-07-22 00: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龍頭新村:搬下大山 過上好日子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迴響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龍頭新村:搬下大山 過上好日子養雞合作社雞捨實現自動化管理。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子恆盛夏7月,徽縣大地,峰巒疊翠,生機勃發。這裡就像畫家打翻的調色板,色彩斑斕,引人入勝,成為嘉陵江上遊一顆燦爛的明珠。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看!司莫拉人的「花樣幸福」
    李發果覺得,現在生活挺幸福的。入夜,記者借宿李發果家,聽她講述家裡幸福的來之不易……李發果小時候家裡生活困難,才讀了小學二年級,13歲就跑到瑞麗打工。2008年,李發果家親人患病,為此四處借債,她至今想來仍忍不住眼淚汪汪。面對困境咬咬牙,李發果和丈夫四處打工還債。丈夫在外幹泥水工,她去幫人照看客棧,一個人管三十個房間的衛生。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滿面愁容變成了一臉笑容
    開欄話: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為全面反映我市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的非凡歷程,展示我市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即日起,營口新聞微信公眾號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欄目,多維度、全方位、多視角展示我市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生動實踐。
  • 浙江衛視播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譜寫「兩山」新篇章》,永康...
    ,我市作為經濟強市,更是承載著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使命,為記錄好呈現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壯舉,展現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永康人公眾號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報導。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郭桃紅端上了「鐵飯碗」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郭桃紅端上了「鐵飯碗」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沈麗莉 通訊員 陳曉巍沿著綿延的山路如今,靠著兒子郭桃紅在甘肅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酒泉輸電運檢中心玉門運檢站上班,再加上自己種植花椒,以及在合作社打工的報酬,不僅還清了妻子劉昌環患癌住院欠下的一大筆債,而且穩穩地脫了貧。2017年7月,劉昌環在醫院檢查出乳腺癌。消息如晴天霹靂,接下來的日子,手術、化療便成了家常便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區的燈亮了 居民的心暖了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區的燈亮了 居民的心暖了 2020-08-03 19:2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