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全省58個貧困縣脫貧...

2020-12-22 每日甘肅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全省58個貧困縣脫貧攻堅成就巡禮】

摘下貧困帽 邁向小康路

——天水市麥積區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伯陽鎮興仁村。 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陳治平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白永萍

天水市麥積區,曾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和六盤山特困片區國家重點扶持縣區,也是省定深度貧困縣區。

2013年建檔立卡時,全區有貧困人口13.15萬人,貧困發生率28.96%。

經過全區幹部群眾六年的勠力攻堅,這裡成了一片希望升騰的土地。

易地搬遷、產業扶貧、就業培訓……聚焦「兩不愁三保障」,這裡的幹部群眾奮力書寫出了脫貧攻堅的時代答卷。

截至今年年初,全區累計脫貧退出貧困村198個,剩餘貧困村11個;累計減貧12.93萬人,剩餘貧困人口2167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71%。

如今,放眼麥積大地,脫貧攻堅主戰場響鼓勁催、旌旗如畫。

住房好起來

「宅者人之本」,住房是人的生存之所、發展之基,安居才能樂業。

近日,記者來到麥積區石佛鎮馬家山新村,放眼望去,一排排白牆黛瓦的小二層樓房整齊排列,路燈、文化活動廣場等一應俱全。「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住上這麼好的新房子。」一說起現在居住的馬家山新村,貧困戶馬愛平滿臉喜悅。

54歲的馬愛平是馬家山村村民,因為沒有技術,再加上要照顧年邁多病的母親,兩口子一直守著家裡的幾畝地生活,日子過得艱難而拮据。

隨著兒子結婚,孫子出生,住房問題一下子成了馬愛平家裡的首要難題。

就在馬愛平一籌莫展的時候,村幹部給他帶來了易地扶貧搬遷的好消息。隨著馬家山新村的建成,2018年底,馬愛平一家從原來的土坯房裡搬到了現在150多平方米的小二層裡,新房子寬敞明亮,馬愛平臉上的笑容也多了。

「住房問題一解決,就沒有後顧之憂了,現在我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把日子過好。」馬愛平笑著說,今年以來,自己還在村裡的蘑菇大棚就業了,吃住在家,一天130元的工資。

「像馬愛平一樣,搬進馬家山新村的村民一共有60戶。」馬家山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孫首道說,為了讓大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村裡還加快發展後續產業,建成了花卉苗圃、蘑菇大棚、玫瑰葡萄種植園。

現在,對於麥積區貧困戶來說,住房變好已經不再是夢想。「十三五」期間,麥積區共實施易地扶貧搬遷2209戶1.02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558戶7156人,涉及16鎮84村52個安置項目38個集中安置點。

產業強起來

盛夏,正是花椒成熟的季節,置身於琥珀鎮,但見山山峁峁,溝溝坎坎,房前屋後,成熟的大紅袍花椒,火紅豔麗,將山川大地裝扮得煞是好看。花椒樹下,椒農們三五成群,正忙著採摘花椒,一派繁忙景象……

「可千萬別小瞧這小花椒,我們的好日子都靠它。」正在採摘花椒的西山村村民霍苗祥笑著說,自己要抓緊時間,這幾天把花椒採摘完,過了採摘季,花椒就會變黑。

因為這裡家家戶戶都種植花椒樹,在採摘旺季,很難找到幫手。為此,霍苗祥專門到鄰縣僱了4個人,幫忙採摘花椒。她說,剛開始種植花椒的時候,自己也覺得僱人摘花椒成本太高了,一個人搞單打獨鬥,沒想到錯過了最佳採摘時間,摘下來的花椒顏色變黑了,商販壓價不說還不打算要。

現在霍苗祥的5畝花椒採摘已經接近尾聲,她準備忙完這幾天,就到周邊的扶貧車間去打工。

「去年花椒價格好,一畝地能收入1萬元左右。」霍苗祥說,今年受疫情影響,花椒價格有所下降,自己準備把還沒有賣的花椒打包起來,等個好價格再出售。

種植花椒加上扶貧車間打工,現在霍苗祥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而曾幾何時,她還在為如何摘掉貧困戶的帽子而發愁呢!

「要不是村幹部出主意讓我種植花椒,真不知道這日子該怎麼過。」霍苗祥說,家裡只有自己和兒子兩個人,兒子長年在外打工,自己一個人在家種地,總是忙不過來,現在種植花椒,採摘的時候可以僱人,採摘完之後自己還可以打工賺錢。

尋常小花椒,已經為麥積區群眾奏響了「致富曲」。

據了解,近年來,麥積區始終把培育壯大富民產業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之策,大力發展果品、畜牧、蔬菜三大主導產業。僅今年全區就新建果品基地6200畝,打造千畝以上建園點2個,300畝以上集中連片建園點1個。

群眾富起來

盛夏的早晨,天亮得格外早,村民王三存早早就起床,吃完早餐後,他步行前往桃花富民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查看蜜蜂釀蜜情況。

王三存是東岔鎮桃花坪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也是桃花富民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一名務工人員。2018年,依託天津對口幫扶資金,他以入股的方式加入了桃花富民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僅得到了分紅,還在家門口就了業。

「因為沒有技術,這些年一直在外面打零工,掙得少不說還經常回不了家,沒辦法照看老人孩子。」王三存說,現在好了,自從加入合作社之後,收入高了,貧困戶的帽子摘了,自己賺錢顧家兩不誤。

和王三存一樣早早起床的還有甘泉鎮甘江村的貧困戶許亞麗。生火做飯、收拾屋子……忙完家裡的活兒,許亞麗便出門去村裡的農家樂上班了。

「雖然現在起得早,幹得多,但是心裡很踏實。」許亞麗說,以前村裡沒有農家樂時,家裡的生活開支都壓在丈夫一個人肩上,自己干著急沒辦法。

「現在好了,我在家門口找上了工作,一個月3200元的工資,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許亞麗說,自己現在就希望村裡的旅遊業越來越好,這樣自己的收入也會越來越高。

自從甘江村發展了鄉村旅遊,農家樂開了一家又一家,越來越多像許亞麗一樣的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了,吃上了旅遊飯,過上了好日子。

近年來,麥積區堅持把就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有力抓手,把促進就業作為增加貧困戶收入的重要途徑,堅持落實就業政策,多措並舉,全力推進就業扶貧工作。目前,年均輸轉勞動力達11萬人,勞務創收22億元以上。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崇信:下足「繡花...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崇信:下足「繡花」功夫 確保貧困人口真脫貧 2020-12-12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群眾下山上樓...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群眾下山上樓 開啟「城市」新生活 2020-12-07 2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華亭:吳坪「無貧...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華亭:吳坪「無貧」 幸福「無盡」 2020-12-26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華亭:「爛腸路」成...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華亭:「爛腸路」成了「富民路」 2020-12-12 1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靈臺:西屯店子村...
    盛夏,伴隨著沿途一路的綠意,記者來到靈臺縣西屯鎮店子村,看到的是通向各家各戶的水泥路縱橫交錯,路北漂亮的小康屋引人注目,村道西居民點青瓦白牆鱗次櫛比,田地裡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一排排精細化管理的果園長勢喜人,現代化農用機械在果樹地裡轟轟作響,群眾個個幹勁十足,臉上洋溢著勞動的喜悅。
  • ...58個貧困縣脫貧攻堅主題公益廣告之⑥」沐羚城天光 醞臻品天然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全省58個貧困縣脫貧攻堅主題公益廣告之⑥】沐羚城天光 醞臻品天然合作市地處青藏高原的東南端,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也是全州政治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合作市把發展高原生態畜牧業作為富民產業的主要抓手,培育壯大犛牛乳製品、蕨麻、羊肚菌等特色農產品,引導農牧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有果園還有菜園...
    每一個人也都抗拒著悲情、苦澀、犧牲式的日復一日的重複勞作,永遠也找不到生活亮色的鄉村生活……今天的農業是否有你想像的那樣苦情?10月14日,當我們深入靜寧大地,被那裡美麗的農人,富有生機、希望與情感的鄉村圖景而打動。
  • ...帽」共同奔小康——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在我市幹部...
    11月2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紫雲縣等9個貧困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標誌著貴州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在這歷史性的時刻,我市幹部群眾讚嘆:「這是歷史的突破、時代的必然、人民的勝利!」貴州省最後9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讓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曾憲平倍感振奮:「今年3月,我市在全省率先脫貧,全市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八大產業發展如火如荼,成為了美麗鄉村的新樣板。今天,貴州省宣布全面脫貧斬斷窮根,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作為三農工作者,參與脫貧攻堅戰,讓我倍感光榮;即將見證全面建成小康、迎來鄉村振興,讓我倍感自豪。
  • 河南省再無貧困縣 53個貧困縣已全部脫貧摘帽
    據介紹,按照《河南省「十三五」脫貧攻堅滾動規劃和年度計劃》,2019年河南省有嵩縣等14個貧困縣計劃脫貧摘帽。按照貧困縣退出相關程序規定和標準要求,2019年11月,嵩縣等14個縣經過縣級自評後提出了退出申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手牽手,一起走
    2020年,中央對52個未摘帽的貧困縣和1113個貧困村實行掛牌督戰。這些貧困縣和貧困村分布在西部7個省區的邊遠地區。深山、峽谷、沙漠、懸崖,自然條件艱苦,生存環境惡劣,千百年來從未擺脫貧困的桎梏。關鍵時刻,如何出戰?新華網專訪來自7個省區的7位駐村第一書記,講奮鬥故事。借高分遙感衛星和無人機的「天空之眼」,看山鄉巨變。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致敬脫貧攻堅最美奮鬥者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堅持做著不平凡的事……踏著泥濘的道路,他們心中有光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他們創造奇蹟時間詮釋了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奔忙的身影、曬黑的面龐、沙啞的聲音……見證了他們不眠且辛勞的日日夜夜更見證了道路暢通、村莊整潔、產業發展……鄉親們一張張燦爛的笑臉這是你我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道路上最好的禮物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黨旗,在青海囊謙脫貧攻堅戰的最前線飄揚
    但是,再惡劣的環境也不能阻撓囊謙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再艱苦的條件也阻擋不了囊謙脫貧攻堅的步伐。為兌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莊嚴承諾,囊謙縣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堅持把精準扶貧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最大的民生工程,以黨建為引領,以「十個一批」為統攬,深入推動脫貧攻堅戰,累計減貧32301人,69個行政村的「三率一度」達到國家有關要求指標,順利實現了摘帽任務,昔日的「貧困縣」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康縣」。
  • 上海廣播「脫貧之戰——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全...
    對口支援98個貧困縣一路攜手前行目前仍有個別對口地區的「深貧堡壘」正在攻克之中貧中之貧 困中之困決戰決勝需要拿出不一般的擔當和作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上海廣播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暨「廣播·愛」2020年度公益活動啟動儀式在廣播大廈舉行「為何不一起去大山裡看看那裡綠樹成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甘肅12萬公裡農村路為...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甘肅12萬公裡農村路為脫貧致富鋪平坦途  自打3年前,清水縣山門鎮觀音殿村至隴東鄉朱灣村農村公路建成通車後,沿線山門、隴東2個鄉鎮14個行政村的2519戶村民,生活從此變了樣。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延橋發展肉牛產業助力脫貧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延橋發展肉牛產業助力脫貧 2020-07-24 12: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有感而發】在瓜甜果香中品味小康成色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有感而發】在瓜甜果香中品味小康成色   近年來,全區各地均高度重視打造擁有地理標誌的特色農產品品牌,尤其是林果業把曾經依靠口口相傳積攢起來的口碑,通過高質量發展打造成了可靠、穩定、優質的「金字招牌」,造福了天山南北一大批農民群眾。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旭光」,點燃脫貧之光——國網遼寧省電力...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旭光」,點燃脫貧之光——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精準扶貧示範項目建設紀實 2020-10-19 16:2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郭俊恆:扶貧貸款讓我發了「羊」財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郭俊恆:扶貧貸款讓我發了「羊」財 2020-07-06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杜蒙羊」助脫貧 群眾發「羊財」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杜蒙羊」助脫貧 群眾發「羊財」 2020-08-07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②|老家河南,今朝更出彩!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全面小康質量高成色足、脫貧攻堅進度符合預期,成就舉世矚目。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聚焦全國脫貧攻堅重點工作區域「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持續進行中第二站我們來到河南圖為2019年通車的運寶黃河大橋。一橋飛架,天塹變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