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智慧生活正一步步拉近我們與手機的距離
最後的結果就是
我和我的手機一刻也不能分割
從生活所必須的衣食住行
到工作、學習,娛樂
我們都離不開手機
相應的,手機給我們帶來的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多
比如發病率與智能機普及率成正比的扳機指
手指彈響、疼痛可能是扳機指在搗亂
圖片來源: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 第3版)
扳機指,學名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又稱「彈響指」,通常表現為手指屈伸不利,用力屈伸時疼痛,晨起與勞累後疼痛加重,活動時彈響。扳機指是由於屈指肌腱與掌指關節處的屈指肌腱纖維鞘管反覆摩擦,產生慢性無菌性炎症反應,局部出現滲出、水腫和纖維化,鞘管壁變厚,肌腱局部變粗,阻礙了肌腱在該處的滑動而引起的臨床症狀。
扳機指可發生於任一手指,但拇指高發
解剖學研究發現,易發生狹窄性腱鞘炎的部位都有一定的骨性凸起。在拇掌指關節處掌骨頭上有2粒籽骨,拇長屈肌腱就位於2粒籽骨之間。這種結構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肌腱的活動 , 起到保護肌腱在一定的隧道內滑動的作用,但同時也由於這些骨性突起的存在,加大了肌腱與骨的「摩擦」,更易造成肌腱和腱鞘的損傷,引發肌腱、腱鞘、骨組織的炎症。也正是因為如此,扳機指多發於拇指。當發生於拇指時被稱為拇指腱鞘炎,隨著時代的進步,它還有一個十分洋氣的名字——「iPhone」指。
扳機指的發病原因主要是慢性勞損,掌指關節長期進行過度屈伸活動,造成肌腱及腱鞘反覆摩擦,造成損傷。因此在過去該病多發於中年女性和手工操作者,但是隨著手機的出現,扳機指的發病人群越來越年輕化。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大大增加了人們手指活動的時間,「HOME」鍵的出現更是大大增加了用大拇指的時間。並且隨著手機的更新換代,手機屏幕越來越大,拇指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你的扳機指正處於哪個分期?
早期:手指掌指關節部疼痛,屈伸不利,無明顯卡壓徵如彈響等;
中期:患指掌指關節部疼痛,活動時反覆發作彈響,可捫及結節狀物滑動及彈跳感,偶有關節交鎖,或需外力才能完成手指屈伸;
後期:局部疼痛較輕,手指固定於伸直位或屈曲位,主、被動活動均嚴重受限。
扳機指應該如何應對?
早期
扳機指早期的病變以炎性改變為主,疼痛是主要症狀。在此階段需要強調的是解除可能的致病因素,減少繼發性損傷。制動、封閉治療、理療、針灸和推拿治療都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
中後期
在扳機指的中後期,病情反覆發作,局部病變以增厚和狹窄為主,臨床表現以絞鎖或彈響為主,此時封閉治療效果多不理想,可採取針刀治療或手術治療。
扳機指的康復訓練
扳機指急性期過後或術後可適時開展康復訓練,以預防組織粘連,促進功能恢復。
【1】
動作要領:向手的拇指側和小指側活動腕關節(橈偏和尺偏),在最橈偏和尺偏的位置上各保持5s,注意動作輕柔,不可操之過急。
【2】
動作要領:小指壓住大拇指指尖做抗阻伸展訓練,另一隻手可輔助進行。
【3】
動作要領:手握網球,用力抓取放鬆,反覆10~15次,每次2~3組。
【4】
動作要領:五指合攏,用一根皮筋或橡膠圈套在手指遠端,五指張開至最大角度,對抗皮筋阻力,並保持1~2秒,然後合攏。重複10~15次,每次2~3組。
【5】
腕伸動作——伸出左手,掌心向外,手指向下。右手握著左手四指,然後向後施力。保持呼吸,維持動作 30 秒。換右手做。重複 2~3 次。換方向
腕屈動作——伸出左手,掌心向內,手指向下。右手按在左手掌背,然後向內施力。保持呼吸,維持動作 30 秒。換右手做。重複 2~3 次。換方向
扳機指的日常該如何護理?
1、 注意休息,減少玩手機次數,避免單手玩手機。
2、 注意保暖,用溫水洗手,天氣轉涼時及時帶手套,避免手部受涼。
3、 工作時注意手腕姿勢,儘量不要讓手腕騰空。
4、 每工作一段時間記得活動一下手腕,避免手腕勞損。
5、 扳機指在糖尿病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等人群中更常見,這類人群更要警惕。
如果您是用大拇指划過屏幕看完的這篇文章,那您的這個習慣最好也要改一下,可以讓五根手指輪替「值班」,讓大拇指時不時得休個假,這樣它才會更加的活力滿滿噢~
【本文參考文獻】
劉燦坤.不同療法對早中期「彈響指」近遠期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8,10(24):81-82
朱國文,金傑,呂一,姚新苗.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的診治研究進展[J].中醫骨,2008,20(11):71
汪玲,蘇丹,陳立.屈指肌腱腱鞘炎的治療進展[J].西南國防醫藥,2015,25(5):571
編輯:申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