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補氣法
還有一種簡單的補氣法——站樁
「要把骨髓洗,先從站樁起」,站樁是一種姿勢,這種姿勢能調動全身的氣機,促進氣血的流通。
站樁既能保養心神,又能鍛鍊形骸;既能健強腦力,又能增長體力。可能很多人會認為,你說的站樁不就是蹲馬步嘛,誰不會啊,哪有這麼神奇啊。蹲馬步是站樁的一種,站樁還有很多種類。大家可別小瞧了這個站樁,「萬動不如一靜,萬練不如一站」。
人在年輕之時,一般下焦比較實,上焦比較虛,上焦是指心與肺,下焦是指肝與腎。上虛下實,元陽充足,頭目清醒,人就充滿了活力。這就像晴朗的天空一樣,天上風輕雲淡,地面綠樹成蔭。然而,到了老年,人會漸漸地變為下焦虛,上焦實。上虛下實,頭輕腳重,人就會神清氣爽;下虛上實,頭重腳輕,人就會昏昏沉沉。所以,中醫認為上虛下實是身體健康的標誌,上實下虛則是病態的表現。
人為什麼會上實下虛呢?
這是因為氣的流動不通暢了,氣都集中在了上部,不下降了,上面當然實了,下面當然虛了。天地是個大宇宙,人體是個小宇宙,人體的法則遵循天地的法則。天地之間清氣上揚,濁氣下沉,人體之內也應該清氣上升,濁氣下降;人體之內上虛下實,天地之間也應該上虛下實。如果下面的地虛了,森林被亂砍濫伐,水土流失,那麼,上面的天就變實了,沙塵暴會籠罩天空。
那麼如何來改善這一狀況呢?國家的政策是植樹造林,讓下面先實起來,下面實了,上面自然就虛了。中醫養生的道理也一樣,要讓上焦的心肺之氣降下來,先要讓下面的肝腎之氣充實起來。方法之一就是站樁。站樁站樁,關鍵是一個樁字,樁就是要讓身體的下半部分穩定下來,要有生根之感。你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裡,頭頂天,腳踏地,身體先有了根,體內的氣才會自動地慢慢回歸原位,該上升的上升,該下降的下降,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時間一長,身體就恢復到上虛下實的狀態。這就好比一杯渾濁的水,你越攪動,它越渾濁,你讓它靜止不動,輕的東西就會往上浮,重的東西就會往下沉,不一會兒,你就能看見一杯清澈見底的水。
站樁時曲肘抬臂、屈膝下蹲,其目的就是讓身體重心下降,使下面充實,下面充實了,腎精就會充實,腎精充實了,宗氣運行通暢,心肺之氣下降,肝腎之氣上升,這樣一來,人就進入了上虛下實的狀態,就能健康長壽。《黃帝內經》對站樁有具體的論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骨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
千百年來的實踐證明,站樁是補充元氣最好的方法之一。元氣充滿以後,人就會身強力壯,具有抵抗一切疾病的能力。許多身體健康的人長期站樁,他們都享有高壽。而一些體弱多病之人,通過站樁,一樣從中獲益。站樁不僅可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使陰陽相交,加速新陳代謝,還可以加強各臟器、器官以至細胞的功能,對許多慢性病都有很好的療效,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痛風等。
最基本的站樁補氣法
我在這裡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種最基本的站樁補氣法。在練習站樁前,應排空大小便,並把衣扣腰帶鬆開,而且飯前、飯後一小時不宜練習。
1.腳:兩腳呈內「八字」形站立,兩手抬至胸前,兩腳站得不能太寬,腳跟比肩稍寬一些,腳尖和肩寬度差不多。
2.頭:頭要正,百會上領,下頦微收。口微微閉,舌抵上顎,神情平靜。目光平視,自然呼吸,全身放鬆。使周身上下氣機平衡、和暢。
3.手:手指自然舒張,中間仿佛有一個氣球,兩手要小心翼翼地捧著它、抱著它,兩臂圓撐,和身體環抱成半圓形,手的位置開始時可以放低一點,以後再慢慢上升,但兩手高不過肩,低不過臍。
4.肩:肩部放鬆,不能繃緊,不能端肩膀。肩膀要很自然地耷拉著,往下松。這時鎖骨、胸部有點沉,所以肩下松時還要往兩側外撐。有的人站樁時間一長就身上流汗,兩手冰涼,原因就是肩肘沒放鬆,氣運行受阻。因此,在練習站樁前要把肩膀抖摟抖摟,放鬆地前後轉一轉。
5.膝:膝蓋微屈,膝蓋不能過足尖,大腿根部空虛,呈似坐非坐狀態。
6.身體:上身挺直,不能塌腰翹臀。胸部微含,把背拉直。腹部放鬆微回收。會陰上提,尾閭下垂指向地面。會陰往上提,氣就能往上升,配合著百會上領,這樣上下氣機連成了整體,氣機平衡,內蘊充足,才能顯現出「站如松」的挺拔英俊、內氣渾厚的姿態。體內氣機充足、通暢了,身形自己會往下矮。下矮時膝蓋不能過腳尖,這樣站樁既出功夫又長力氣。但是一定要注意尾閭下垂,否則體內的氣只上不下,氣機上湧,失去平衡會導致血壓升高。
保持這個姿勢,儘量放鬆全身,什麼都不要想,讓氣血自然流動。一般至少站30分鐘。開始練習站樁時,會覺得很費力氣,膝蓋、大腿酸痛。有的人還會哆嗦,這是正常的反應,沒有關係,哆嗦勁兒過去慢慢就好了。腿酸痛時一定要堅持,忍耐一會兒,酸痛是因為你的身體裡氣不足,無力支撐身體重量。這時你可以用意念去體會哪個部位酸,怎麼個酸法,氣隨著意念行走,你的意念到了酸痛的部位,氣就會注入這個部位。等到這個部位的氣慢慢充足之後,酸痛也就消失了,這時你的身體就會蹲得更低更穩了。大家一定要牢記,站樁站直了雖然省勁,但越直越沒有效果,如果能蹲得低一點儘量蹲低。當然,身體下蹲時不要勉強往下坐,低到一定程度就行了。
補氣六字訣
補氣六字訣,是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吐納養生法,它的最大功能就是通過呼吸引導,調動五臟六腑之氣。五臟六腑之氣混濁,人就會生病,如果將五臟六腑的濁氣吐出,再吸納進清新之氣,人就會恢復健康。如何來吐出體內的濁氣呢?古人發明了六字訣——噓、呵、呼、呬、吹、嘻。
發噓聲可以吐出肝上的毒氣。
發呵聲可以吐出心上的毒氣。
發呼聲可以吐出脾上的毒氣。
發呬聲可以吐出肺上的毒氣。
發吹聲可以吐出腎上的毒氣。
發嘻聲可以吐出三焦上的毒氣。
通過六字訣吐出了臟腑內的毒氣,再吸納進天地間的清氣,五臟六腑之氣如此循環,日日更新,就會激發它們的潛能,這樣一來,人就會精神百倍,健康長壽。
如何呼出肝上的毒氣
要呼出肝上的毒氣,就要發出「噓——」音。首先,兩足開立,與肩同寬,頭正頸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雙膝微屈,全身放鬆,呼吸自然。
噓,讀( xū)。口型為兩唇微合,有橫繃之力,舌尖向前並向內微縮,上下齒有微縫。
呼氣時念噓字,足大趾輕輕點地,兩手自小腹前緩緩抬起,手背相對,經脅肋至與肩平,兩臂如鳥張翼向上、向左右分開,手心斜向上。兩眼反觀內照,隨呼氣之勢盡力瞪圓。呼氣盡吸氣時,屈臂兩手經面前、胸腹前緩緩下落,垂於體側。再做第二次吐字。如此動作六次為一遍,做一次調息。
噓氣功可以對治目疾、肝腫大、胸脅脹悶、食欲不振、兩目乾澀、頭目眩暈等症。
如何呼出心上的毒氣
要呼出心上的毒氣,就要發「呵——」音。呵,讀(kē)。口型為半張,舌頂下齒,舌面下壓。
呼氣念呵字,足大趾輕輕點地;兩手掌心向裡由小腹前抬起,經體前至胸部兩乳中間位置向外翻掌,上託至眼部。呼氣盡吸氣時,翻轉手心向面,經面前、胸腹緩緩下落,垂於體側,再行第二次吐字。如此動作六次為一遍,做一次調息。
呵氣功治心悸、心絞痛、失眠、健忘、盜汗、口舌糜爛、舌強語塞等心經疾患。
如何呼出脾上的毒氣
要呼出脾上的毒氣,就要發「呼——」音。呼,讀(hū)。口型為撮口如管狀,舌向上微卷,用力前伸。
呼字時,足大趾輕輕點地,兩手自小腹前抬起,手心朝上,至臍部,左手外旋上託至頭頂,同時右手內旋下按至小腹前。呼氣盡吸氣時,左臂內旋變為掌心向裡,從面前下落,同時右臂迴旋掌心向裡上穿,兩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裡,兩手內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於體側。再以同樣要領,右手上託,左手下按,做第二次吐字。如此交替共做六次為一遍,做一次調息。
呼字功治腹脹、腹瀉、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縮、皮膚水腫等脾經疾患。
如何呼出肺上的毒氣
要呼出肺上的毒氣,就要發「呬——」音。呬,讀(xì)。口型為開口張顎,舌尖輕抵下顎。
呼氣念呬字,兩手從小腹前抬起,逐漸轉掌心向上,至兩乳平,兩臂外旋,翻轉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對喉,然後左右展臂寬胸推掌如鳥張翼。呼氣盡,隨吸氣之勢,兩臂自然下落垂於體側,重複六次,調息。
如何呼出腎上的毒氣
要呼出腎上的毒氣,就要發「吹——」音。吹,讀( chuī)。口型為撮口,唇出音。
呼氣讀吹字,足五趾抓地,足心空起,兩臂自體側提起,繞長強、腎腧向前劃弧並經體前抬至鎖骨平,兩臂撐圓如抱球,兩手指尖相對。身體下蹲,兩臂隨之下落,呼氣盡時兩手落於膝蓋上部。下蹲時要做到身體正直。呼氣盡,隨吸氣之勢慢慢站起,兩臂自然下落垂於身體兩側。共做六次,調息。
吹字功可對治腰膝酸軟、盜汗遺精、陽痿、早洩、子宮虛寒等腎經疾患。
如何呼出三焦的毒氣
要呼出三焦的毒氣,就要發「嘻——」音。嘻,讀(xī)。口型為兩唇微啟,舌稍後縮,舌尖向下。有喜笑自得之貌。
呼氣念嘻字,足四五趾點地。兩手自體側抬起如捧物狀,過腹至兩乳平,兩臂外旋翻轉手心向外,並向頭部託舉,兩手心轉向上,指尖相對。吸氣時五指分開,由頭部循身體兩側緩緩落下並以意引氣至足四趾端。重複六次,調息。
嘻字功治由三焦不暢而引起的眩暈、耳鳴、喉痛、胸腹脹悶、小便不利等疾患。
補氣六字訣全套練習每個字做六次呼吸,早晚各練三遍,日久必見功效。
經絡就像一條條鐵路線,內連五臟六腑,外連四肢百骸,穴位是這些鐵路線上的一個個車站,它們的主要作用是為列車加水、加油,增加動力。而氣血則是列車上裝載的貨物。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是血運行的動力,當列車載著氣血在鐵路線上運行一段距離之後,氣就會逐漸減弱,列車就必須在下一個車站補氣,以便繼續前行。在人體中有十個最重要的補氣穴位,就是這些穴位負責為各條經絡補充真氣,增加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