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抑鬱症》:這本30分鐘就能看完的書,也許可以幫到抑鬱的你

2020-12-12 鴕鳥心理

這不是一本講述關於抑鬱症理論和成因的書,也不是一本讓你看完就可以痊癒的書,甚至有可能你看完它,都不知道它想表達的核心思想是什麼,但你卻可以因為翻看了一遍這本書,而感到深深的被理解和支持,會感到內心無比的安寧。@鴕鳥說話

《我的抑鬱症》出版於2007年,它的作者是伊莉莎白·斯瓦多,一位來自美國的著名作曲家、劇作家和導演。她以實驗音樂劇《逃亡者》聞名於紐約前衛戲劇的舞臺。很遺憾網絡上幾乎沒有她的照片,我搜羅了很多網頁,甚至關於她的介紹也都不過是寥寥幾句。雖然簡單,卻也能體現出她的成就:三次獲得奧比獎,五次獲得託尼獎,獲美國國家基金會藝術終生成就獎,當然,她也是一名抑鬱症患者。

《我的抑鬱症》譯者王安憶,就是2000年以《長恨歌》獲得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的王安憶,後來這部長篇小說被關錦鵬改編成了電影,在各電影節上獲多項提名;那個個性十足,自小就叛逆,在寫作初期連母親都不想幫她改稿的王安憶,這部小說也是王安憶第一次翻譯的作品。

這部書在豆瓣上評分7.6,也許因為這是一部以圖畫為主的書,文字的部分稍顯單薄,有很多人看完覺得沒有太大收穫,不夠深入。大概是人們寄予了它太多的希望,或是有一部分看這本書的人本身並沒有抑鬱傾向,不能完全理解。

在我看來 ,它完全配得上更高的評分。作者以30年抗爭抑鬱症的心路歷程為背景,使用圖畫來宣洩內心的壓抑,如果不是一位同病相憐的抑鬱症患者,也許真的無法理解這樣一本書。它能夠給烏雲遮蓋下的抑鬱者以無窮的力量,也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抑鬱者的真實外在表現和內心的想法,它幾乎不和你談理論,卻充滿了一位戰勝抑鬱症的女士,滿滿的真誠。

在這篇文章裡,我會和你分享這本書中作者和抑鬱症抗爭的經過,如果你深陷抑鬱不能自拔,那希望能夠共情到你,如果你心情還不錯,也可以對抑鬱症有更深入的一點了解。

當抑鬱症降臨,猶如失去了全世界

作曲、寫書、編劇、養狗,並且有忠誠可愛的朋友以及值得敬重的同仁,這是作者在罹患抑鬱症前的生活狀態。如大多數人一樣,他們在病發之前都有正常規律或是還不錯的生活。但當抑鬱症降臨,頓時會覺得一切都沒有了,似乎失去了全世界。

在作者的一生中,多次走進抑鬱症,又走出來,也許未來還會反覆。當季節更替,或是被他人拒絕、羞辱,以及收到退稿信或是負面的劇評,都會讓作者感到世界被壓在了身上。但有時似乎沒有什麼理由,也會陷入到抑鬱狀態中,用作者話來說,每個罹患抑鬱症的人,都會有自己的標記,而對作者而言,抑鬱症是一片烏雲。

當那片烏雲懸在自己頭上的時候,留在自己世界裡的情緒只剩了悲哀,為一出音樂戲劇作曲,卻譜出了哀傷的歌,自己的音樂不再動聽,寫出的文字荒誕晦澀,開始洩氣,當別人評價自己的時候變得異常敏感。同時,自己的注意範圍開始變得狹窄且鑽牛角尖,注意不到這個世界的美好,只看到那些負面的東西。與此同時,脾氣也變得很壞,越是親近的人越是向他們惡毒挑釁。

這部分非常客觀地描繪了自己陷入抑鬱症前後的不同,看到這些,就猶如看到了自己在抑鬱狀態裡的表現,能夠讓讀者感受到深深地被理解。療愈的開始,不就是理解嗎?在這個世界上有另一個人和你有同樣的遭遇,讓讀者感受到自己並不是孤單的,那種共情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我們所熟知的那些因抑鬱症而失去生命的名人,多數都是不堪重負,得不到他人的共情,張國榮如此,海明威如此,瑪莉蓮夢露也是如此。

抑鬱症向來不會光明正大的來,而是在暗處一點一點吞噬你

抑鬱症的發病,往往是不知不覺中的,照常工作、生活、飲食起居,但不一定從什麼時候起,一切就逐漸變得不太一樣了。

01、逃避與自毀,因為自己即將耗竭

情感耗竭,說的是情緒處於極度疲勞狀態,個體的情感資源過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喪失。它不僅讓人在情感活力上有耗盡的感覺,也會讓人感到才能耗盡、資源透支、工作無助和情感倦怠的,在這種狀態下非常容易體驗到抑鬱狀態。

「我避開朋友們,託辭我如何成功,如何繁忙「」事實上,想到工作我就感到害怕「等等,這些都是作者在陷入抑鬱狀態後所體會到的。而長期的抑鬱狀態本身就是對自己的消耗。猶如電池耗盡,沒有力氣進行社交,沒有動力去工作。

同時,在極度耗竭的狀態下,作者開始出現一些自毀行為,或是有心,或是無意。例如,會滾下樓梯,會讓自己的信用卡一直處於透支狀態,一連撥錯三次電話,錢會從口袋裡掉出來。記憶力減退,經常想不起別人的名字,找不到東西,甚至把本來該做的工作給忘記了。

點擊

這些症狀通常不會蜂擁而至,而是循序漸進,從輕微發展到嚴重。其實,抑鬱症在起初也是有一些可見線索的,比如心情沒有原因的低落,軀體反應比如失眠、食慾變化等等。但由於每個人的情緒都有起伏,而且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壓力都很大,出現一些負面情緒也很正常,就不太願意往心裡去,但如果不及時做好調整任由其發展,那就很有可能發展為抑鬱症。

02、從焦躁到暴怒,我已無法控制我自己

抑鬱的烏雲逐漸長大,作者開始連基本的生活都受到了影響,起床變得困難,喪失對生活的樂趣,無法打掃房間、倒垃圾甚至洗澡都做不到了。更嚴重的是,對身邊的人開始產生攻擊性,會曲解別人的意思,會害怕別人說話是在議論自己,甚至會因為一點點小事對身邊的人大發雷霆。

同時,作者還伴隨一定程度的強迫症狀,擔心自己會在大庭廣眾之下發瘋,怕自己在電影院尖叫出聲。這是因為對各種未知的恐懼聚合在一起,就會逐漸在思維上產生強迫性的想法,而這種強迫又會加重焦慮情緒,焦慮得不到緩解,將會加深抑鬱的程度,這似乎是一個死循環。所以,作者陷入了無法控制自己的境地。

在很多人看來,抑鬱症似乎和暴怒扯不上關係,但實際上抑鬱症是非常多的情緒混在一起的狀態,抑鬱者通常會體驗到多樣化的負面情緒,比如上文提到的低落、恐懼、焦慮, 也會有痛苦、輕蔑、羞愧,還包含憤怒、厭惡等等。而厭惡、輕蔑和憤怒這三種情緒混在一塊兒,就形成了抑鬱症表現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成分——敵意。

因此,當一個抑鬱症患者在你面前變得脾氣不好,容易和你吵架,真的不要驚訝,他們真的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自己無法擺脫抑鬱症,你還可以尋求幫助

01、抗爭,獨自面對抑鬱症的侵蝕

作者在求醫之前自己也做過很多的努力。因為長期的抑鬱症讓她想到了結束自己的生命,好在她仍然希望自己活下去,沒有實施。雖然她列出了一系列結束生命的方法,但每種方法可能帶來的痛苦讓她望而卻步。她希望自己能夠強大起來,戰勝抑鬱症。她開始做冥想訓練、草藥治療、運動、針灸、團體治療等等,但是最終都是無濟於事。

「臨到最後,我們幾乎所有人都不得不接受專業的幫助。經過數年抗爭,我接受了。「

抑鬱症的藥物治療必不可少,作者也妥協了。在一系列的藥物治療下,她的抑鬱症狀逐漸好轉。「藥物幫助了很多人,但不是在所有的時間,對所有人都有用。有時候也有副作用。」就像一直承認自己患有抑鬱症的Lady gaga,在分享自己與抑鬱症抗爭的經歷時也說到,精神健康類藥物不適合所有人,但她的服藥是她自我照顧的一部分,她不感到羞愧。

但不管怎樣,在經歷了差不多三年的時間之後,她還是找到了有效的方法,邁出了療愈的一大步。實際上藥物治療的必不可少,主要是針對生理上的問題。抑鬱者體內的神經遞質會減少,讓人無法興奮起來,藥物的使命就是在生理上恢復這些神經遞質的含量,它對抑鬱症狀的改善都是正向的,就像吃任何藥物都會有副作用一樣,在每個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副作用,但相對抑鬱症狀,這些都還是次要的。

02、療愈,每次挺過一點點

「如果你假裝態度積極,沒準就會弄假成真,誰知道呢?「

藥物有效,但即使是最好的藥物,也不能阻止生活中的事件發生。那些存在於你人生中的生活事件,從來都沒有遠離過。所以最根本的,還是要從自己的心理上提高對生活事件、負性情緒的「抗擊打」能力。

在我看來,認知行為療法之所以對抑鬱症療愈有很大作用,就是在於它一直在幫助人們調整心中那些奇怪、詭異甚至荒誕的不合理信念。我們如何接受自己抑鬱的事實,如何積極面對它,遠比沉浸在抑鬱中不能自拔要重要得多。

「每次你都挺過一點點,漸漸地,小小的行動變成中等程度的行動,然後發展成更大的行動。「而行動,當然是達到所有目標的第一準則。

看到本書的最後,不禁被人們的堅強所打動。這位在30多年中間一直與抑鬱症抗爭的女士,通過自己和外力的共同努力,每次挺過一點點,終於療愈了自己。

總結

《我的抑鬱症》這本書現在已經是第二版了,在第一版譯本出版時,我們都非常熟悉的那位,向世人公布自己患上抑鬱症的主持人,曾經為這本書寫過序,就和你們分享一些這部分的內容吧:

抑鬱症離我很近,近得像親兄弟,書上描繪的大部分病症我都具備了,還有即興發揮的部分。差不多有四五年的時間,我抑鬱並活著。雖然國家GDP每年都增加,可我就是高興不起來,滿腦子都是極限運動。抑鬱症病人有多苦,不說也罷。

我的優點是熱愛科學,包括醫學科學。所以,我去醫院看醫生,我一五一十地說,醫生一把一把地開藥,我一天三頓三頓地吃。堅持了兩年,太陽又從東邊升起。

相關焦點

  • 也許你離抑鬱症只有一步之遙| 抑鬱測試
    沒人能理解我的痛苦,世界已經拋棄我了嗎?每次我都會給她們打氣,希望每個女孩都能走出自己人生的困境。但有時候我也知道,也許她們需要的不僅是理解、開導,如果是長期的抑鬱情緒,她們更需要的是判斷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抑鬱症,並接受相關的心理治療。
  • 你有抑鬱症傾向嗎?| 專業抑鬱測試
    沒人能理解我的痛苦,世界已經拋棄我了嗎?每次我都會給她們打氣,希望每個女孩都能走出自己人生的困境。但有時候我也知道,也許她們需要的不僅是理解、開導,如果是長期的抑鬱情緒,她們更需要的是判斷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抑鬱症,並接受相關的心理治療。
  • 每天30分鐘有氧運動,可以幫你緩解抑鬱!
    對於採用靈活方法來與此類人打交道的人來說,這是困難的。當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時,完美主義者通常會無所適從,或者固執地導致沮喪。一旦失敗發生,我將永遠責怪自己。這是這類人的最典型特徵。
  • 中度抑鬱症的我,來說說我的自救方法,希望也可以幫到你
    我今天去看醫生了,確診中度抑鬱症。我突然覺得沒關係的,這不是我矯情、脆弱、不堪一擊,不是我敏感、無能、有玻璃心。我只是生病了,就像感冒了一樣,我會好起來的,我一定會好起來的,我要開始自救。下面就是我的方法,希望也可以幫到你。1、哭是一件很有用的事情。你可以找一個無人的地方,比如當你一個人在家時,比如你在洗澡的時候,放聲哭泣,把內心的情緒都發洩出來。但我的個人經驗是,如果你可以找到一個信任的人,在他/她的陪伴下放聲哭出來,或許會更好。
  • 入冬抑鬱?4個妙招幫你自愈
    我們測試中會問到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的情緒跟信任的人傾訴,會不會對你的情緒改善有幫助?常常得到這樣的回答,沒有可以傾訴的人,不想給別人添麻煩。常處於這種狀況裡,特別容易產生抑鬱情緒。3 期望到了年底,會有很多考核。有一些朋友就是因為學習緊張不起來或者工作壓力大,反而更加無法投入學習工作,形成惡性循環,產生抑鬱情緒。
  • 心理學家:掌握這六條「黃金法則」,你就能快速擺脫抑鬱和焦慮
    心理學家:掌握這六條「黃金法則」,你就能快速擺脫抑鬱和焦慮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逆境,都會感到心理壓力陡然增加,難免會產生焦慮、抑鬱情緒,只不過有的人能夠找到適當渠道進行排解。在《情緒自救》書中講到,克服焦慮、抑鬱情緒的根本宗旨,是允許、接納,是對當下的負面情緒不控制、不打壓,簡單來說,當我們不在和負面情緒抗爭時,負面的情緒就會逐漸的減弱到消失。
  • 失眠就是抑鬱症嗎?治好了,90%的抑鬱患者都是人才
    每年有28萬人自殺,大部分診斷為抑鬱症,而抑鬱症的就醫率不足10%。既然就醫率如此低,抑鬱症不治任由發展的話又如此嚴重,那我們該怎麼辦呢?當然中度及重度的抑鬱者一般都建議系統的治療,西方的醫師還會建議你再購買一本這樣的書。
  • 「我抑鬱9級了,你呢?」|抑鬱症|測試|情緒|風險|程度|-健康界
    其實身患抑鬱症的人很多,只是我們很少感受到他們的存在,甚至自己也沒意識到抑鬱在靠近。02我們懂你的不容易,你不必假裝很快樂在微博分享這首歌時,華晨宇說:如果一個人有抑鬱症,他最害怕的就是身邊的朋友都覺得他還挺正常的。他一個人在房間裡的時候,其實很痛苦。
  • 身邊有朋友得了抑鬱症?做好這五件事就可以幫到他
    怎麼幫助得了抑鬱症的朋友?只需要做好這五件小事前段時間,我有個朋友在朋友圈說自己得了「抑鬱症」。一開始我是不敢相信的,愛玩開朗的他怎麼會得抑鬱症?可能這些年,他經歷了什麼,而改變了吧。結合最近學習的心理學,不禁要問自己,身邊如果有人得了抑鬱症,我該怎麼幫助他呢?
  • 心理學家:抑鬱症沒那麼可怕,遵循這3種方式你就能走出抑鬱症
    就像《戰勝抑鬱》書中講到,抑鬱症的人對於「快樂」是很遲鈍的,天空是灰濛濛的,周遭的空氣是凝滯的,風景變得沒有感覺,身邊的人們來去匆匆,仿佛都和自己沒有關係,你存活在這個世上,可是,感覺這個世界已經把你遺忘了,你對一切事物感到厭倦。所以,你很沉重,心很累。
  • 心理學家:抑鬱症的真正康復不能依靠吃藥,這兩種方法才是治本的
    心理學家:抑鬱症的真正康復不能依靠吃藥,這兩種方法才是治本的一、抑鬱症能痊癒嗎?從事抑鬱症治療多年,我聽到患者問的最多的就是這句話了。也許這也是你想問的,在《戰勝抑鬱》書中講到,無論是什麼程度的抑鬱症,無論抑鬱症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都是完全可以康復的,西方及國內有太多的臨床及研究數據證明這一事實。
  • 抑鬱症患者的獨白:抑鬱了,該怎麼辦
    有時候晚上會突然坐起來,就靜靜的在那坐著一動不動,一直到天亮。 他覺得自己都快抑鬱了,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才能讓她感覺好一點。 他看到有人說,當女朋友抑鬱的時候,就要靜靜地陪著她,支持她,給她溫暖和擁抱。可當他真這麼做的時候,發現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 學會辨別抑鬱情緒和抑鬱症
    我是初二級的一名學生,我最近因為學習成績下降總覺得心情不好,老是提不起勁來, 一想到學習我就會很煩躁,甚至晚上失眠睡不著。我最近剛好看到有關抑鬱症的新聞,心裡總是害怕自己會不會得了抑鬱症,甚至在網上找了抑鬱症自評量表,做完發現自己好像每一條都能對上,就更緊張了!老師,我應該怎麼辦?  小蘭  親愛的小蘭:  你好!我知道現在你肯定很難過,而且也充滿了擔憂。
  • 心理學家:抑鬱症不是吃藥就能解決的事,練習這三種方法才是正道
    心理學家:抑鬱症不是吃藥就能解決的事,練習這三種方法才是正道抑鬱症究竟怎麼治療才是徹底的?有的說藥物治療才是有效的,有的說心理治療才是有效的,有的說運動是治療抑鬱症最天然的良藥等等各種說法。其實,這些都是好的方法。治療抑鬱症的方法絕不僅限於一種方式或方法,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
  • 「抑鬱症可能離你只有一步之遙」,如何識別抑鬱症?(內附抑鬱症測試)
    沒人能理解我的痛苦,世界已經拋棄我了嗎?每次我都會給她們打氣,希望每個女孩都能走出自己人生的困境。但有時候我也知道,也許她們需要的不僅是理解、開導,如果是長期的抑鬱情緒,她們更需要的是判斷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抑鬱症,並接受相關的心理治療。
  • 也許是唯一一本,給抑鬱症陪伴者的溫暖指南
    這是一本關於抑鬱最溫暖的啟蒙書一本需要雙面閱讀的書這兩天藝人喬任梁的自殺,又一次把「抑鬱症」這個沉重的話題推到公眾的視野。決定寫這一篇,不是為了消費熱門話題,而是自己和身邊的一些朋友也真實的經歷過抑鬱的黑暗時期,那一段極度沮喪而又無人能夠感同身受的時期。我不想大聲疾呼「我們對抑鬱症幾乎一無所知」,也無法像專業的心理專家一樣給出系統的治療方法。
  • 抑鬱症可以自愈或自己努力康復嗎?我的「悲催」經歷你該了解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患上抑鬱算是一件很倒黴的事情吧,但中國至少現在有9000萬抑鬱症。很多人會問,抑鬱症不就是情緒方面的問題嗎?那我自己緩解或者用一些方法可以走出來嗎?
  • 【精神醫學科普】抑鬱症沒那麼可怕,遵循這3種方式你就能走出抑鬱症
    就像《戰勝抑鬱》書中講到,抑鬱症的人對於「快樂」是很遲鈍的,天空是灰濛濛的,周遭的空氣是凝滯的,風景變得沒有感覺,身邊的人們來去匆匆,仿佛都和自己沒有關係,你存活在這個世上,可是,感覺這個世界已經把你遺忘了,你對一切事物感到厭倦。所以,你很沉重,心很累。
  • 抑鬱症、強迫症能自愈?心理學家:做好這個方法,你就能痊癒了
    抑鬱症、強迫症能自愈?心理學家:做好這個方法,你就能痊癒了我遭受了強迫症、抑鬱症已有5年。先說說我的經歷吧。我以前比較內向,後來有一次生氣過度,從此情緒消極,無法轉變。在強迫到來的時候,這個訓練讓我覺得自己的強迫沒有必要,自然地不施加強迫行為了,覺得各種身心現象不過如此罷了。堅持這些訓練,我走出了強迫、抑鬱的泥潭。強迫症、抑鬱症真是太痛苦了,太頑固了,但是它不是不能治癒,只要走在正確的路上,最後我們一定可以走出心靈的痛苦。
  • 戰勝抑鬱症:嘗試做這3件事,容易又經濟,幫你走出抑鬱
    不過就算成為了抑鬱症,我也有辦法幫助你走出來,今天給大家介紹3個即實惠又容易的走出抑鬱症的小方法,你可以學習一下: 鍛鍊身體 關於運動和健身我已經說了無數次,在《走出抑鬱》這本書中,作者就提到運動對輕度至中度的抑鬱症狀有一定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