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評價幼兒促進新教師成長

2021-01-10 中國教育新聞網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在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技能三方面都對教師了解和評價幼兒提出了相應要求。在「激勵與評價」這一專業能力中,明確要求教師「能有效運用觀察、談話、家園聯繫、作品分析等多種方法,客觀、全面地了解和評價幼兒」。

全美幼教協會(NAEYC)頒布的《早期教育專業人員準備標準》(2009)的第三條「觀察、歸檔和評價」要求教師「了解系統觀察、記錄以及其他有效的評估方法,並會在實踐中運用這些方法」。

縱觀這些權威性文件,有效了解和評價幼兒是教師必備的專業技能,更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筆者觀察研究多位新教師,認為這一問題還應得到更多的關注。

樹立專業的態度,客觀地了解和評價幼兒

今天中午,孩子們都到睡室午睡了,可是五分鐘過去了,瀚瀚遲遲沒有加入。主班老師想這孩子平時就自由散漫,不用說,現在肯定是跑去玩別人的玩具了。於是她強忍著脾氣,走到活動室,剛想批評瀚瀚,卻發現瀚瀚在輕手輕腳地整理椅子。看到這一情景,這位教師恍然大悟,班上另一個孩子曾因做過類似的事情而受到她的表揚,想不到瀚瀚會去模仿同伴的行為,他內心該多麼渴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

老師把瀚瀚叫到身旁,表揚了他樂於助人的行為,同時提醒他睡覺的時間到了,瀚瀚高興地答應了一聲,到睡室睡覺。以前午睡時,瀚瀚需要老師坐在床邊提醒他保持安靜,但是今天中午,瀚瀚獨自入睡了,睡得特別香。

剛入職的老師,很容易在未全面客觀了解幼兒的情況下,僅憑一兩次行為觀察,便給幼兒貼上各種標籤,甚至將這種判斷泛化到幼兒的所有行為上。《標準》在「對幼兒的態度與行為」一欄中明確指出:「信任幼兒,尊重個體差異」,教師應「善於傾聽,和藹可親,與幼兒進行有效溝通」。

「瀚瀚事件」應該讓我們意識到,隨意給幼兒貼標籤不僅無助於教師了解幼兒,甚至會阻礙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新教師應克服認知偏向,經常反思了解和評價幼兒的方式,避免武斷地判定和記錄。

共性與個性兼顧,克服關注個別忽略一般

新入職的教師凱麗第一年接手中班,每天忙著照顧30多個孩子們的生活、學習,還要保障幼兒的安全,由於精力有限,她只好將注意力集中於某些表現「特殊」的幼兒,如關注某些特別活潑好動的孩子,避免他們在室內追逐打鬧發生安全事故,卻對大部分的幼兒「視而不見」。

離園時間,家長問凱麗老師「孩子今天表現怎麼樣」時,她總是難以對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細緻描述,只好用「挺好」「挺不錯」等含糊的詞語帶過。她很困苦,也深知這樣的做法,必然不能為每一名幼兒的發展提供適宜的幫助和指導。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對幼兒的發展評價要「在日常生活與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採用自然的方法進行」。這就對教師觀察和了解幼兒的過程提出了客觀化的要求。

克服凱麗老師這種只關注個別幼兒、忽略一般幼兒的態度傾向,筆者建議新入職老師嘗試製作「幼兒情況記錄表」,優化對幼兒的觀察和記錄方法,通過分環節、分小組的方式將全班幼兒「化整為零」,每天記錄每一名幼兒在園的情緒、進餐、午睡及如廁情況。通過這樣的做法,教師的關注視野就能從個別幼兒擴大到全班幼兒,從而對班級的幼兒有更深入的了解。

掌握專業知識,熟練運用發展理論

《標準》指出,教師應該具備「幼兒發展知識」「幼兒保育和教育知識」「通識性知識」等專業知識。同時,《綱要》提出「評價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審視教育實踐的過程」。專業知識特別是有關兒童發展規律的知識,是教師了解幼兒個體特點的基礎。教師每天都在觀察幼兒,但是否能讀懂幼兒,與能否運用兒童發展理論來獲取信息進而解讀信息密切相關。專業知識的缺乏是造成教師不會準確、深入分析幼兒行為的重要原因。在觀察和調研中,筆者發現,許多新入職的老師對幼兒的觀察和評價只停留在表面上,還不懂得運用兒童發展理論分析內在心理特點或行為發生的原因。

今天的教師教研主題是「幼兒美術作品評價」。琪琪的作品(見圖一)老師是這樣評價的:「琪琪今天認認真真地畫完了這幅畫,用色飽滿、線條流暢、構圖結構較好,琪琪今天心情愉悅、學習態度認真。」

教師的這一評價,只是評價了態度和畫面呈現的要素,其實並沒有深度關注兒童的發展階段。深入分析琪琪的作品,可以以發現:琪琪的畫作色彩鮮豔,反映她畫畫時心情愉快。從空間認知來看,琪琪將每一棟樓房都畫出來,說明她還沒有掌握遮擋關係的處理方法。另外,中間房子的煙囪垂直於屋頂,說明她還不會使用水平垂直關係作為穩定的參考架構。經過重新分析和評價,教師可以知道琪琪的發展「短板」,明確「應該加強對琪琪在空間概念方面的支持和引導」這一教育方向。

意識到這個問題後,教師可以加強學習幼兒評價和分析方面的理論學習,掌握系統而全面的專業知識,新教師才能切實地促進幼兒發展。

鞏固專業能力,多種方法評價幼兒

今天的美術活動的主題是「自畫像」,軒軒趴著桌子上發呆沒有動筆。我指導了軒軒幾次,軒軒都說不會畫自己,再三催促下,軒軒匆匆畫了幾筆,便把畫交給了我。

只見畫紙的一個角落畫了一個小小的腦袋,綠色的身體,兩個身體部分並不相連,軒軒的自畫像沒有耳朵、四肢,缺失了一些身體部位,(見圖二)。

深入分析後,軒軒的自畫像向我傳遞了這樣的信息:畫面的顏色單一且是冷色調,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軒軒的情緒狀態比較低落;從畫面的大小來看,軒軒的畫面很小,說明他可能有不自信、自我評價低的傾向;從人物的結構來看,軒軒的自畫像畫得不全,可能表明他對自己的整體缺乏認識;從畫面的位置來看,他將自己放在畫面的一角,可能表明他的安全感較低。

根據軒軒的情感、自我認知等方面的情況,放學後我與奶奶溝通,奶奶的話語卻打破了我對軒軒的看法。「軒軒在家挺愛說話的,每天放學後跟瀚瀚、多多等好朋友到花園玩一會兒才回家,跟在幼兒園內向的性格截然不同。」看來,軒軒並不是一個內向的孩子,他只是在幼兒園放不開,我該做點什麼呢?

已有研究表明,日常觀察法是教師最常使用的方法,而且教師普遍認為自己可以對幼兒的個體特點和潛力做出診斷。而檔案袋評價、作品取樣系統等了解和評價幼兒的方法經常被作為展示、收集的功能使用。在單一使用觀察法的情況下,新教師容易陷入「不知道看什麼,怎麼看」「號脈不準,不會分析」的境地。

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筆者綜合使用觀察法和作品取樣法、訪談法之後,終於對軒軒的情感、與同伴交往、個性、自我認知形成了較為全面的評價,對軒軒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軒軒並非什麼時候都沉默不語,他在幼兒園表現內向可能與他和老師之間未形成安全依戀有關,這為筆者的下一步教育活動打開了缺口。

經過一番了解,筆者決定把軒軒最喜歡的超人作為切入點,利用自由活動的時間,跟軒軒聊超人的話題。一聊起超人,軒軒眉飛色舞地介紹超人家族,如數家珍。筆者還專門為軒軒舉辦了「超人分享會」,讓軒軒向小朋友們展示和介紹超人玩偶。經過一次又一次的交流,軒軒漸漸地敞開心扉,早上來園主動向老師問好,交往的朋友也逐漸多了起來。

有效地評價幼兒要求新教師必須樹立客觀的態度,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運用多元化的方法真實地描述和分析幼兒學習以及活動,真實客觀地評價幼兒,這是為幼兒的主動學習和快樂成長提供適宜支持和幫助的過程,亦是促進新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作者:李麗華,作者單位:廣州市幼兒師範學校附屬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03日第2版 

相關焦點

  • 轉變評價語言激活幼兒成長動力
    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正處於自我概念建立初級階段的幼兒,尚缺乏自我評價能力,對父母和教師的評價反饋依賴性較強。從某種程度上說,重要他人——父母和教師的評價對幼兒自我和個性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在幼兒園自主性美術活動中,教師應如何發揮評價的積極意義,促進活動順利開展和幼兒身心發展?大班的這次自主性美術活動「我想養只大恐龍」,將會帶領我們進一步思考問題的答案。
  •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多舉措助力新教師成長
    >begin--> 為使學校新進教師儘快適應崗位的職業特點和要求,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不斷貫徹落實職教新理念新思想,引導廣大教師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近期,江蘇醫藥職業學院以入職培訓為契機,開展新教師培訓,促進教師快速成長。
  • 標準導向下任務驅動的新教師發展機制研究
    實踐中我國各地區基本都有助力新教師成長的各項制度與措施,例如「師徒制」「校本研修」「新教師專項培訓」等,但已有研究重在「探討新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技能、趨勢與策略以及文化透視等內容,從理論上總結出新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內容及相應對策,新教師的發展策略以及入職培訓課程與模式等」,側重「分析師徒制教師學習的現實困境、常見誤解以及如何改造」。對促進發展的核心要素、運行過程與發生原理等機制問題缺少深入探究。
  • 淺述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幾個階段
    這應該是一項十分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需要教師充分調動自己的聰明才智去研究、去思考、去創造;也應該是一種能體驗成長歡樂——學生的成長和自己的成長——的工作,只是,傳統教育的功能定位,使教師的工作降低了它的挑戰性和創造性,失去了它原本應該具有的魅力,也使得教師的生命價值難以在教育過程中充分實現。
  • 幼兒研究與支持成新教師核心素養
    幼兒研究與支持包含五項關鍵要素《培訓指南》的「幼兒研究與支持」模塊旨在幫助新教師熟悉並具備觀察與分析幼兒的典型行為、研究與支持幼兒的個體差異、研究與支持幼兒的學習過程、幼兒發展評價與激勵、將幼兒研究轉化為保教活動五項崗位核心素養。
  • 杜集區段園中心幼兒園開展新教師匯報課展示活動
    為了提高幼兒園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促進教師迅速成長,幫助他們快速融入課堂,杜集區段園中心幼兒園開展了新教師匯報課展示活動。此次匯報課展示活動,新教師精心準備,課型豐富。黃雨晴老師執教的小班健康活動《我的身體》,讓幼兒輕鬆愉快的認知了不同的身體部位。馮秀老師執教的中班數學《5以內的相鄰數》,讓幼兒結合生活實際接受了相鄰數的相關知識。彭雨晴老師執教的語言活動《誰的尾巴》,利用生動形象的表演加音樂,讓幼兒掌握了不同動物的尾巴有不一樣的特徵。張雪莉老師執教的音樂活動《衝鋒鎗》,利用繪本故事加卡通圖片,幼兒輕鬆快樂的學會了打節奏。
  • 大數據精描幼兒畫像為評價賦能
    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幼兒學習行為,有利於改進評價工作、提升保教質量。對接五大領域,把握評價設計的內涵與要素,促進幼兒評價的全面性幼兒教育領域內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幼兒學習行為,通過學習者建模、學習行為預測、學習評價等學習技術和系統的應用,能夠幫助教師合理配置教學資源、改進教學策略。近年來,用戶畫像的概念也初步出現在教育領域,稱作學習者畫像。
  • 幼兒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並在老師的幫助下不斷成長
    人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幼兒也是一樣,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教育是極為重要的,但是也離不開尊重。教師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通過建立雙向的溝通方式,有助於為幼兒營造良好的身心發展環境,能夠有效地開展健康教育。通過尊重幼兒的發展,換位思考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有助於幼兒個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 跟修武一中新教師有關,快速成長,青春綻放!
    為促進我校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明確學習與自我發展的目標及方向,及時解決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12月3日上午,我校召開了新教師座談會。校領導苗傑、吳長江、王飈、馮俊傑、石永剛、楊欣麗出席了此次會議,全體新入職教師準時參加此次會議。
  • 學進去,講出來——徐州市第二實驗幼兒園開展新教師學習分享活動
    2020年12月16日,二實幼四位新教師鞏子煜、王嘆玉、丁照中、董欣然,對她們所選擇的主題講座向全體教師進行了分享。 王嘆玉老師分享由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錦華幼兒園蔡琳老師主講的《玩轉室內運動——幼兒園室內運動的教研實踐與思考》,講述了如何在室內開展讓幼兒感興趣並可以讓幼兒充分運動的活動創設。丁照中老師分享由鎮江市中山路中心幼兒園王玲玲教師主講的《大班幼兒入離園活動的實踐研究》,講述了大班幼兒在入離園可以開設哪些自主活動記錄他們的生活,如自主籤到、自主喝水等活動。
  • 解決真問題——促進幼兒教師教學評能力提升專題研討會|豐教動態
    學前教研室聚焦區域遊戲觀察評價、聚焦兒童發展評價和教師教學評能力提升,提升業務領導的實證研究能力和教師的觀察評價推進遊戲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能力。 近日,學前教研室邀請「快樂泡芙」系統培訓團隊兩位老師,面向全區課程領導力項目的業務領導進行2020—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幼兒園課程領導力項目《促進幼兒教師教學評能力提升》專題研討會,這也是本學期第三次研修活動。
  • 新教師成長之路:向優秀的人學習,成就優秀的自己
    時間過得真快,新教師兩天的培訓學習就結束了。我覺得這次新教師培訓的開班儀式是非常成功的。經過這兩天的學習,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現在我來談談自己學習後的一些感受和體會吧!首先,我想說的是,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一名新教師,一定要做到立德樹人,為人師表。
  • 新教師入職儀式——鐵嶺市實驗學校2020年
    為了幫助新入職教師儘快熟悉學校情況,促進青年教師成長,12月1日上午9點在博學樓三樓報告廳舉行了新教師入職儀式。儀式由科研處主任金桂娟主持,校長郭蕾、校黨總支書記安衛東以及全體領導班子成員、中小學教務處主任出席儀式,新入職的22名鐵嶺市實驗學校小學部教師及18名鐵嶺市實驗學校富力校區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會上,校長郭蕾及校黨總支書記安衛東都作了重要講話。
  • 讓幼兒在快樂體驗中幸福成長
    優化環境 助力幼兒成長  永安中心幼兒園是在國家學前教育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中政府投資新建的園所,近三年,在蔡甸區教育局、永安街工委和教育總支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中庭,新刷了真石漆外牆,新修了接送等待棚,新鋪了路面、軟膠走廊,新置了多功能室,新添了室內外電子彩屏,新裝了多間專用活動室,新改了室內實木牆群
  • 以案關注幼兒發展,以賽促進教師成長 鄭州市實驗幼兒園承辦鄭州市...
    參賽老師進行現場案例分析答辯為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實施意見》,落實《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中「幼兒為本」的理念,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提升,11月21日,鄭州市教育局在鄭州市實驗幼兒園舉辦為期半天的鄭州市幼兒園教師教育案例分析比賽
  • 市直一中2020年新教師入職暨師徒結對儀式
    2020年12月1日上午9點30分,鐵嶺市第一中學2020年新教師入職暨師徒結對拜師儀式在科研處張麗華主任的主持下召開!參加本次活動的有:徐向臣校長以及教學副校長張鐵環、政工副校長宮靜、後勤副校長吳鐵昌,辦公室、教務處、科研處主任,教研組長,備課組長,七名新教師,共38人參加會議。會議流程:一、新教師自我介紹。
  • 青藍助力闢前路 師道傳承話成長
    為加速新教師的專業成長、充分發揮骨幹教師「傳、幫、帶」的作用、更好地適應學校教育教學的發展需要,本學年我校繼續開展新一輪的「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活動,希望通過「結對」形式,幫助新教師快速成長。為了促進該項工作的深入推進,12月16日下午,蚌埠一中在博學樓一樓會議室組織召開了「青藍工程」推進會。
  • 杭州市2020年直屬學校新教師入職宣誓儀式暨師訓第一課隆重舉行
    杭州市教育局高度重視新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師德師風教育,高寧副局長作了《新教師入職第一課》主題報告,從「立足平凡、志存高遠,以生為本、共同成長,多份愛心、少些功利,恪守師德、追求美好」四個方面給新教師們上了一堂飽含囑託與期望的思政課、師德課。  一開始,高寧副局長就向在座的新教師們發出了靈魂三問:「我真的做好準備了嗎?我從心底裡認同這份職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