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評價語言激活幼兒成長動力

2021-01-09 中國教育新聞網

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正處於自我概念建立初級階段的幼兒,尚缺乏自我評價能力,對父母和教師的評價反饋依賴性較強。從某種程度上說,重要他人——父母和教師的評價對幼兒自我和個性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在幼兒園自主性美術活動中,教師應如何發揮評價的積極意義,促進活動順利開展和幼兒身心發展?大班的這次自主性美術活動「我想養只大恐龍」,將會帶領我們進一步思考問題的答案。

    活動開始時,用尊重平等的語言激勵自信

大班圍繞繪本《我想養只大恐龍》開展了主題活動,幼兒在閱讀繪本和參觀博物館恐龍展後,每人都設計了自己的恐龍,並將在美工區製作恐龍。今天的區域活動時間到了,樂樂拿著自己的設計稿走進美工區,他摸摸這個,看看那個,一直沒有動手,過了一會兒,樂樂愁眉苦臉地向老師發出了求救信號:「老師,我不會做。」老師看了看說:「你看東東是怎麼做的,你可以請東東幫幫你……」樂樂轉而向東東求救:「東東,我不會做……」

從上述案例中的幼兒後續行為來看,教師的評價並沒有真正幫助幼兒解決當下遭遇的「我不會做」這個難題,只是將問題進行了轉移,這無形中加劇了幼兒的不安和焦慮。那麼,教師可以怎麼做呢?首先,可以在心理上幫幼兒解圍,如對幼兒說:「別著急,這看上去確實有點難。」「我也在想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接納幼兒當下的感受,幫助幼兒卸下包袱。其次,可以給幼兒一些具體的建議,如:「你的恐龍長什麼樣子、有什麼特點?」「找一找它的身體可以用什麼材料來做?」「我們拿一個紙盒試試,這個紙盒看上去像恐龍的什麼呢?」 

當教師的評價建立在「感同身受、換位思考」的基礎上,就能給幼兒傳達一種尊重平等的價值觀,使幼兒獲得安全感,並能夠有信心、有興趣投入活動。

    活動過程中,用促發思考的語言創造可能

經過幾次努力,幼兒用各種材料製作了各式各樣的恐龍,有輕質黏土的恐龍,有橡皮泥製作的恐龍,還有保麗龍球和牙籤製作的恐龍,可是好景不長,這些恐龍東倒西歪的,怎麼也立不住。於是,幼兒向老師求助:「老師,恐龍總是倒下來,怎麼辦?」老師說:「那我們把恐龍的腳做得大一點、粗一點試一試……」於是,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始為恐龍「換」腳。

案例中,教師的回應似乎是得到了幼兒的積極響應,大家開始了新的製作活動,但從另一個層面來講,這樣的評價趨向於簡單化、表面化,忽視了幼兒自我和個性的發展,將問題的解決方式限定在教師經驗中。那麼,更恰當的回應是怎樣的呢?教師一是可以引導幼兒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如:「恐龍為什麼會站不起來呢?」二是可以引導幼兒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如:「我們可以用什麼材料幫助恐龍站起來呢?」「看看我們周圍那些站得穩穩的東西,有什麼秘密呢?」這樣的評價給幼兒創設了問題情境,促進幼兒圍繞問題的解決進行開放式思考,是一種尊重兒童經驗、相信兒童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激發思考的評價。

幼兒不滿足於做小恐龍,他們找來各種材料準備做一隻大恐龍,在固定紙箱的時候,有的幼兒拿來了雙面膠,有的幼兒拿來了膠水,明明卻從木藝館找來了釘子和錘子,拿起錘子準備用釘子來釘,教師看見了,馬上走上前對明明說:「釘子是用來釘紙箱的嗎?」明明看著老師不知所措。

當幼兒進行各種嘗試探索時,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合乎常理的行為,這個時候作為教師會忍不住上前阻止,長此以往不僅會挫傷幼兒的自信心和探究動機,還可能會造成幼兒「習得性無助」。那麼,既不打擊幼兒的積極性,又能對幼兒的學習有積極的引導,教師可以怎麼做?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可以說:「紙箱一般是用什麼來粘貼的呢?用釘子釘紙箱不知道會怎麼樣……」或是試圖建議他換個角度思考:「除了用釘子釘紙箱,還有什麼辦法呢?」

在自主性美術活動過程中,教師不要怕出現問題,不要擔心孩子解決不了問題,閉上嘴,管住手,睜大眼,豎起耳,細心觀察,對幼兒的評價要做到既尊重幼兒的創新嘗試,又啟發幼兒聯繫已有經驗進行思考,幫助幼兒在一個平等、自由的探究氛圍中敢想、敢說、敢做,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勇於面對困難的勇氣,從而促進探究的積極性和能力的發展。

    活動結束時,注重過程的語言導向成長

大恐龍做好了,教師組織幼兒進行分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這個大恐龍嗎?你最喜歡這個大恐龍的哪裡?為什麼?」有的幼兒說:「我喜歡它的頭,因為它的眼睛很滑稽。」有的幼兒說:「我喜歡它身上的顏色,紅色的,像一個噴火龍。」還有的幼兒說:「我喜歡它身上一個一個劍一樣的刺……」幼兒你一言我一語地把恐龍說了個遍,老師以一句「我們大家給這個大恐龍取個好聽的名字吧」結束了活動。

案例中,教師在組織評價時,將重點放在了創作結果即作品上,而忽視了對製作過程中幼兒所表現出來的那些心智傾向性的關注。實際上,在自主性美術活動中,當評價的重心由關注美術作品的專業性轉向更加關注幼兒的創新性、得體的行為表達、參與活動的情緒、創作狀態、工作習慣、創作語言與思維方式等看似與美術作品結果關聯並不緊密的一些能力時,幼兒將更為自主、自信、獨立、認真、探究、創意、堅持、專注……

因此,在創作完成後,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分享創作過程和彼此之間的經驗,欣賞同伴的創意,討論共同關心的問題,在與同伴、教師的分享、交流、討論、欣賞中學習反思自身行動並吸取經驗。如:「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製作方法嗎?」「你遇到了什麼困難,是怎麼解決的?」「遇到困難時,你心裡是怎麼想的?」「下一次,你還想怎麼做?」

幼兒在傾聽和分享中取長補短,不斷豐富自己的經驗,通過與其他幼兒的交流,讓自己的想法和認識與其他幼兒的相磨合,認識彼此之間的差異,並接受這樣的差異,從而構建自己的認知方式。如果評價中包含培養幼兒的創作興趣、想像力、創造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幼兒能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有一定的成就感,就會增加他再次創作的欲望。

雖然,教師在自主性活動中的各種評價行為是隨機的、即時的,不如正式評價那麼具有計劃性、目的性和系統性,卻是最真實,最貼近生活,最與幼兒情緒情感、認知、自我等發展狀態息息相關的,更是一種生命的內在訴求。教師積極的評價會帶來幼兒對自我的積極評價,反之則會造成幼兒對自我的消極評價。因此,作為幼兒園教師,要轉變對兒童的看法,建立正確的兒童觀,從內心真正認可兒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學習者和溝通者,轉變語言的價值觀。正如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樣,期待教師的評價也能創造出百種可能與精彩。

(作者單位:杭州市萬家星城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18年03月25日第3版 

相關焦點

  • 有效評價幼兒促進新教師成長
    縱觀這些權威性文件,有效了解和評價幼兒是教師必備的專業技能,更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筆者觀察研究多位新教師,認為這一問題還應得到更多的關注。樹立專業的態度,客觀地了解和評價幼兒今天中午,孩子們都到睡室午睡了,可是五分鐘過去了,瀚瀚遲遲沒有加入。主班老師想這孩子平時就自由散漫,不用說,現在肯定是跑去玩別人的玩具了。
  • 幼兒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並在老師的幫助下不斷成長
    教師與幼兒朝夕相處,在課堂上,教師是幼兒學習的引領者,在活動中也是幼兒的朋友與玩伴,在幼兒快樂時,應當與他們一同分享;在幼兒遇到困難時,應當積極主動地幫助他們,使幼兒感受到親近感與安全感,能夠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下成長。通過情感交流,用愛澆灌幼兒,使幼兒樂於與教師交流親近,也願意接受教師的教導與幫助。
  • 讓幼兒在快樂體驗中幸福成長
    近年來,先後獲得武漢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園、市區兩級巾幗文明崗、放心食堂和職工書屋,被區教育局授予「民辦幼兒園教師培訓基地」等稱號。園所堅持每天戶外活動不少於2小時,並充分利用設備與場地,確保幼兒在戶外活動中鍛鍊成長。  求實創新 彰顯辦園特色  每一個孩子對世界的認識都不一樣,要認可每一個孩子的生命體驗,並尊重他們的選擇和體驗。在保教實踐中,以「體驗教育」為課程哲學,尊重幼兒的生命體驗,鼓勵幼兒快樂地體驗真實生活的教育。
  • 提高基礎教育英語教師語言評價素養
    隨著新的語言觀和教學觀的轉變,人們逐漸意識到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教學有著重要作用。然而,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師的語言評價素養缺失、評價素養亟待提高的問題,引發了外語教學與研究界的關注。
  • 大數據精描幼兒畫像為評價賦能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明確要求,要完善幼兒園評價,重點評價幼兒園科學保教等情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關於教育評價的指導要點上指出:「幼兒的行為表現和發展變化具有重要的評價意義,教師應視之為重要的評價信息和改進工作的依據。」
  • 青島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激活「一池春水」
    青島充分發揮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指揮棒」作用,突出企業主體作用,激活技能人才成長內生動力,通過多元化評價手段,促進優秀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推動企業科研成果創新、產品轉型升級,初步實現了職業資格評價向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轉軌」。
  • 評價Disco|第二彈 搭乘評價的列車,開往孩子的「真實」世界
    除此之外,我們將評價內容細化設計成三張「幼兒社會性發展表現性評價表」,給予教師「幼兒社會性發展」評價提供參考依據。故事一:任務單使用與修訂孩子有一百種語言,同一個活動下不同的幼兒會體現出千般不同的表現。
  • 幼兒教師個人成長規劃怎麼寫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以創新精神為出發點,努力完善自身的綜合文化素養,儘快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以適應時代的需求、幼兒的需求,成為一名合格的好老師。為了自己更好的工作,並在學習工作中得到成長,應制定教師自我成長計劃,並在計劃實施中不斷修正自己、完善自己,不斷提高。
  • 我的世界動力鐵軌怎麼激活 動力鐵軌激活方法
    我的世界動力鐵軌需要使用電能來激活才能使用,充能鐵軌可以接受其六個方向中任意一個方向相鄰的方塊的電能,最簡單有效地方法是軌邊放一個紅石火把和紅石塊,在充能鐵軌彼此相鄰而且屬於同一股鐵路時,電能能夠從電源傳遞到最遠9格。
  • 3-6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黃金期,家長千萬別錯過了
    語言作為認知能力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人類特有的思維工具,更是人與人、人與社會溝通交流的重要紐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人一生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就是3-6歲的幼兒階段,這個階段的語言學習與發展,奠定了孩子日後的語言能力基礎。
  • 以繪本為載體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不斷提升教學效果
    《指南》強調幼兒園教育應當遵循幼兒發展的規律和認知特點, 充分認識遊戲在學前教育階段的作用。生活化對於幼兒成長發展的價值,支持幼兒通過自身的實踐操作、親身體驗獲得知識和經驗,避免超前教育或者強化訓練。同時要關注幼兒的全面發展,要從五個維度促進幼兒的成長發展,並且要注重五個維度之間的相互聯繫,避免片面地追求一方面的發展。
  • 【幼兒園】幼兒成長手冊封面製作
    幼兒成長手冊是孩子幼兒園成長的「濃縮版」,書寫著孩子成長的精彩時刻,保存著最為難忘的珍貴時光。
  • ——聚焦幼兒教師成長與發展...
    我們不斷暢想、實踐、豐富和完善著未來教育和未來學校的基本圖景:未來學校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新天地,擁有著無限豐富的課程,專屬精準的學習資源,真實及時的課外資訊,以及無邊界的記錄評價;未來學校的管理應該是多元化、專業化、民主化和扁平化的;未來學校的基礎設施應是綠色、智慧互聯的。
  • 職前英語教師語言評價素養的培育
    語言測試領域的學者從不同的層面進行定義,主要涉及語言測試、對語言項目知識的學習過程反饋。多數語言學者對語言評價素養的內容描述涵蓋了測試測評、運用評價手段和分析評價結果。有學者的定義較為全面,認為語言評價素養是設計、開發、維持或評價大規模測試或課堂測試所必備的知識、技能和能力,對測試過程熟悉,以及能意識到指導實踐或實踐背後的原則。
  • 培養幼兒藝術成長的幼兒園音樂室設計
    摘要:現階段,幼兒的成長學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人們關心的問題,家長更關心的是幼兒的多方面發展,讓幼兒學習更多知識,了解更多的知識,所以在設計幼兒園時候,就要設計多種功能室,可以讓幼兒多向發展的功能室,當然音樂教育是幼兒園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四項舉措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效
    摘要:為確保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科學性、規範性以及可操作性,通過「正向問卷」規範引領學生的行為,促使學生形成觀察、思考、內省的習慣。通過「寫實記錄」促使學生更加客觀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建立自信,激發其不斷前進的動力。通過育人導師的全面指導,科學規劃學習和生活,正視差距、積極改變,實現健康快樂成長。
  • 一個好的幼兒園裝修設計對幼兒的成長有什麼好處
    摘要:幼兒園是幼兒成長的新起點,園所的環境對幼兒的成長有著較大的影響,環境是一個「隱性課程」在幼兒智力開發方面,應該被幼兒教育實施者高度重視。今天凱司幼兒園設計就來分享一下該如何對幼兒園進行裝修設計。以幼兒為主體幼兒園的主人公是幼兒,成長的環境適宜的人群也是幼兒,所以應該以幼兒為主體,創設幼兒熟悉和喜愛的環境參與到環境的布置中去,並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學習更多的知識,促進幼兒各方面的技能發展與動手能力。
  • 課堂評價語言的魅力
    尤其是對學生評價對我感觸頗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 評價語言準確、得體,富有激勵性我經常在課堂上評價學生說:「好」「你真棒!」「你太聰明了!」「你很優秀!」等口號。這些評價語枯燥乏味,華而不實,沒能真正的、長期的激勵到學生。今天張倩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非常豐富。如 「我發現你很會動腦。」「我發現你們語文功底很好,課文讀得很流利。」「你們有團結協作的能力。」
  • 鳳凰縣箭道坪幼兒園:聆聽專家講座 引領教師成長
    紅網鳳凰縣分站11月17日訊(通訊員 安燕 張翠華)為了提升箭道坪幼兒園整體保教質量,提高教師的語言教學活動能力,進一步推動校本教研培訓工作,探討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指導和幼兒學習的策略,11月14日上午,鳳凰縣箭道坪幼兒園特邀請長沙師範學院專任教師、學前教育學碩士唐鋒開展專題講座,箭道坪幼兒園全體教師及其10所結對幫扶園的40餘名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
  • 阻礙孩子成長的語言障礙,最終還是要靠語言矯正解決
    孩子的成長速度之快簡直能嚇死個人。雖然寶貝的生理髮育速度閃瞎我們的眼睛,但仍會有不少的坎坷在等待著他們,就比如兒童發育性問題。發育性問題中最常見的,莫過於語言障礙了,像是語言發育遲緩、大舌頭、口吃等我們耳熟能詳的問題。這些問題雖說不會令家庭面臨生離死別,但它們對孩子未來的方方面面都會造成不小的影響。